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435章 定海神针

老头虽然记不得坎儿井的位置,有些遗憾。

最起码确定了一件事,楼兰城里有坎儿井。

只要有,不怕找不到。

王鹏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里面就是介绍坎儿井的。

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西域干旱地区,通过坎儿井,引出地下水,灌溉,饮用。

短点的坎儿井,三五公里,长点的,十几二十公里。

又以吐鲁番地区最多。

后世新疆,坎儿井近两千条,加起来超过五千公里。

楼兰也有坎儿井,楼兰人会不会从坎儿井离开?

王鹏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坎儿井相当于一条地下引水通道,防止水在流淌的过程中蒸发。

深浅不同,宽度不一,走人是绝对没有问题。

有宽点的,可以在里面跑马。

楼兰人如果是有组织的迁徙,一次走几千,分批次离开,走坎儿井,不是楼兰人,根本发现不了。

等最后一批人离开,直接把坎儿井两头一填埋,谁也发现不了。

就造成楼兰人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不见的假象。

以讹传讹之下,真相会被掩盖。

王鹏激动不已,让人给老头一袋小麦,表示感谢,转身就去找竹节先生。

老头激动万分,大清早的吹牛打屁,还能换来粮食!

祖宗保佑啊!

王鹏要先和竹节论证一下,这事的可行性,同时派出林野,在楼兰城里外寻找坎儿井。

竹节听后,觉得很有可能,把所有人派出去,城里城外,同时寻找。

有了目标,找起来简单直接。

坎儿井每隔几十米,必然要修一个垂直的竖井。

挖掘时用来吊下面的泥土,以后清理淤泥,也是必不可少。

填埋坎儿井,肯定要连同这些竖井一起埋掉。

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井口找东西盖上,再用泥土沙石掩盖。

速度快,工程量还小。

旁人不是刻意寻找,根本发现不了。

旁人不代表林野,特别是有目的的寻找,很快就在城外发现了被掩盖的竖井口。

不是一两个,而是成百上千个,一溜串笔直的朝向天山。

从发现的位置反推进城,里面的竖井全部被填埋。

出口更是用马蹄踩过,坚硬如铁,地下水别想渗出来。

城外数量太多,只是封起井口,并未填埋,很好找。

当初只顾着在城里找地道,城外顺着城墙根找了一圈,没发现,就放弃了。

林野去野外,根本没考虑地道的事情,只顾着在地面寻找痕迹,所以就没发现竖井。

这算不算灯下黑?

顺着竖井过去,直到天山脚下,长度近两百里。

却很笔直,不带拐弯,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王鹏的记忆里,新疆坎儿井最长的二十多公里,不到五十里。

楼兰国这个坎儿井,要是能留到后世,恐怕是新疆最长的。

搞个景区,圈起来,光收门票都赚翻了!

派人下去看过,里面宽敞的可以跑马车。

由于入水口被堵死,楼兰人经过的痕迹,非常明显。

马蹄印,人的脚印,杂乱无章,但方向一致,都是朝天山去的。

细心的林野,发现了很深的车辙印,被马蹄印和人的脚印踩踏过,不留心根本发现不了。

车辙印比较深,可见马车上的东西不轻。

这就解释了,为何楼兰人不见了,城里的金银财宝也不见踪影。

西域传言,楼兰国被诅咒,金银等这些东西,都成了祭品。

传言不可信呐!

天山脚下的坎儿井入水口,已经被沙石填埋。

地下水变成了泉水,涌出地面,恣意流淌,顺便可以掩盖地面上的痕迹。

顺着泉水四周寻找,很快就有了发现。

好多印记已经被沙石掩盖,不是林野,换成其他人,就算从这里走过,也发现不了。

林野花花再次出发。

这次王鹏让席君买带着三百骑,加上原侦查中队的五十老兵,很林野同行。

两人以林野为主,席君买为辅。

林野建议,用鹰卫换掉席君买他们。

他估计,楼兰人也去了草原,鹰卫比席君买他们更加熟悉环境。

王鹏没同意。

照现在的情形看,草原出问题了。

不是王鹏不相信赤悍带领的鹰卫,而是要做好最坏打算。

西域和草原一旦联手,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大唐在西域驻兵不多,草原上更是只有薛万彻的一万骑兵,里面大多还是草原人。

老程在定襄,步骑都有,守城足够,要是野战,力量明显不足。

林野走后,楼兰城里护卫力量显得有些薄弱。

这时候有人来偷袭,乐子可就大了!

先不说楼兰能不能守住,即便守住,也会付出惨重代价。

算算时间,莺莺和珍珠预产期还有不到三个月。

西域的事情,两三个月肯定无法解决。

王鹏还想回去一趟,楼兰的安全,成了头等大事。

那些马匪里的首领,小头目,全部送到车师县,继续干苦力。

把家眷在楼兰的马匪全部调回来,一旦楼兰有事,这些人也能出点力。

毕竟他们的家人也在楼兰。

没敢让半天云回楼兰,继续留守车师县。

车师县以泰山为主,姜成为辅,半天云和大酱次之。

再就是三十几个老兵任百夫长,他们只听泰山和姜成的。

半天云和大酱要是敢下乱命,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俩。

再加上三千多西域联军第一军,可保车师县无虞。

西域各国兵力不一,能和王鹏手下媲美的精锐力量,几乎没有。

只要把城门一关,坚守不出,少于一万人,只能望城兴叹。

楼兰这边,集中了王鹏手下的所有战力,连同鹰卫,书院卫队,和学子,以及部分老兵。

以马匪为辅助,实力不容小觑。

安排好这些事情,又过了大半个月。

再不回去,万一莺莺和珍珠谁早产,他不在身边怎么行?

原本计划,这趟回去,带着书院先生和娜莎。

竹节坚决不答应,他要弄清楚,楼兰人为何去草原。

娜莎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骑马。

她这个月的月事没来,已经推迟了十多天,王鹏忙,没敢告诉他。

等到要成行前,娜莎感觉身体不适,叫来随队大夫,把完脉,不停的恭喜侯爷,三夫人有喜了。

刚怀上,自然不能骑马颠簸,更别说这一趟六千里的行程。

没办法,只好把娜莎托付给竹节。

让魏大勇在楼兰主持大局。

他的陌刀队,就是楼兰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