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394章 亲自来到门口查看

王鹏没有去莫高窟,而是奔敦煌城。

莫高窟是佛教圣地,路上朝圣的人络绎不绝。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里面存放的经书,堆积如山。

光是堆放经书的石窟,就有一千多。

不像后世,只保留了七百多个,其他的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人搬空。

壁画,彩塑,更是数不胜数。

竹节作为学者,自然要去研究一下。

王鹏只想看看大唐和西域结合部的风土人情。

西域一定要是大唐的西域,而不是什么狗屁三十六国。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等大唐再发展几年,丝绸之路完全兴起,敦煌将变的愈发重要。

既然来了,提前看看地形,让书院学子们画成图册,为以后做足准备。

从莫高窟骑马去敦煌,不足五十里,骑行要不了多久。

路上遇到好多民族,王鹏一个都不认识。

想问手下,都是一帮丘八,和他一样,都不认识。

倒是李泰,根据服饰,能判断出几个来:

“表哥,你看这伙人,是西域大月氏。那边的,是且末人。还有单横,西夜,龟兹……这里还不是西域,为何三十六国人都跑到这里来?”

李恪解释道:“还能干嘛?一方面是来朝拜,一方面来敦煌交易物资。大唐应该把敦煌纳入版图!”

李恪说纳入版图的时候,故意看王鹏。

王鹏不理他,只和娜莎说话。

王鹏之所以不理李恪,是因为时机未到。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边,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地带。

北有突厥人,西南有吐蕃。

一旦驻军,很可能要面对三方威胁。

李泰不断的打量路上行人,他的马不知不觉就脱离了队伍。

只有两个百骑司高手跟在旁边。

众人也没在意。

一队吐蕃骑兵从远处狂奔而来,惊的路人纷纷避让。

眼看就要撞到李泰和两个护卫。

负责保护李泰的禁军和百骑司高手,几乎同时冲了上去,在李泰和吐蕃人中间,组成一道防线。

同时也把大路堵死,谁都别想过去。

吐蕃人里有人会汉语,怒骂道:“前面的唐人,让开路,不然小心爷爷的鞭子。”

说着话,故意抖动一下鞭子,发出啪的一声响。

李泰当时就火了,堂堂魏王,被一个吐蕃蛮子当街辱骂!

李泰只说了一句话:“抽他。”

一个禁军纵马上前,一鞭子就抽在吐槽人脸上。

其余的吐蕃人立刻一窝蜂的冲上前,要和李泰他们拼命。

这伙吐蕃人有十几骑,人数不占优,却个个悍勇。

要是对上西域三十六国的骑兵,吐蕃人一个能打三四个。

可惜他们面对的,全是高手。

一个照面,全被打落马下。

刚要爬起来,马鞭,长枪如雨点般打在身上。

打的吐蕃人只敢趴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谁抬头就打谁。

王鹏只来得及喊了一声:“不可伤人性命!”

本想纵马踩踏的百骑司高手,跳下马,把吐蕃人抽的满地打滚。

特别是那个口出狂言的,两个人专门招呼他,打的那叫一个狠。

吐蕃人大叫:“你们完了,我们是吐蕃大相的人,他老人家就在敦煌,你们死定了!”

李泰示意手下继续抽,抽死为止。

王鹏挥手制止,问那个吐蕃人:“你家大相是谁?可是叫禄东赞?”

吐蕃人道:“什么禄东赞,没听说过,我家大相是尚襄大人,乃是吐蕃第一勇士。现在怕,晚了!”

王鹏又问:“你们的赞普是谁?松赞干布吗?敦煌有多少人吐蕃?”

吐蕃人道:“你知道就好,吐蕃有两千勇士驻扎在敦煌,不容侮辱,你们所有人跪下,朝我磕头认错,我或许会放过你们,不然,哼哼……”

还没哼哼完,王鹏转身就走,说了两个字:“继续。”

马鞭犹如雨点,落在吐蕃人身上,吐蕃人开始惨叫。

刚开始声音高亢,慢慢的低沉,直到没了声息。

两千吐蕃人,问题不大。

李恪有些担心,对王鹏道:“表哥,别再打了,听那人的意思,附近有很多吐蕃人,不要节外生枝。”

王鹏像是才想起什么:“对呀,打这个小喽啰算什么本事?他不是说吐蕃大相叫什么,尚襄,就在附近吗?他的手下无礼,我们该去找这个尚襄的。让吐蕃人前面带路。”

李恪都傻了,表哥这个思路,真是清奇。

咱们打了别人,不想着怎么脱身,还要打上门去!

这里不是长安,咱们总共才多少人?

吐蕃可是有两千人呢!

李泰唯恐天下不乱,对吐蕃人道:“死没死?没死起来带路,死了就挖坑把你埋了!”

已经没有声息的吐蕃人,立刻活了过来:“没死没死,我来带路。”

说着话,呸的吐出一大口血。

王鹏叫过来一个人,耳语几句。

那人骑马回了军营。

王鹏带人跟在吐蕃人身后,朝敦煌城走去。

吐蕃人还想骑马,刚有靠近自己战马的意思,立刻就招来两鞭子。

这帮吐蕃人平常横行霸道惯了,突然有人这么对他们,还有点不习惯。

赤悍看的嘴角抽搐,他在草原已经够跋扈,和这些唐人一比,简直就是善人。

吐蕃人只是言语无状,人都打个半死,现在还要找上门去。

吐蕃人的营地在敦煌城外。

当王鹏一行出现,吐蕃大营立刻吹起号角。

最少五百骑冲出大营,成扇形,要包围王鹏他们。

就在同时,王鹏身后,席君买带着三百新军出现。

三百骑全部穿甲,一顿弩弓,把吐蕃人射了回去。

好在王鹏提前下令,不许伤人性命。

弩箭只是射在战马最前面,吐蕃人如果不减速,就会自己撞上弩箭。

没办法,只好改变方向。

哪知对方的弩箭像是不要钱,不断的攒射。

吐蕃骑兵没办法,只好不断改变骑行方向。

到最后,硬生生的绕了个大圈,回到大营门口,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席君买指挥手下,收集射出去的弩箭。

没人下马,新军犹如波浪,不断翻滚,向前奔跑的同时,马上骑士弯腰俯身,拔出插在地上的弩箭。

三百骑新军,总有一百骑平举弩弓,面对吐蕃人。

其他人不断挥手拔弩箭。

吐蕃人看着,只好回去禀报。

尚襄得知外面来了一支大唐铁骑,用箭把吐蕃勇士射回大营,却未伤人,很是奇怪。

亲自来到门口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