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363章 盗耳

狄孝绪回到会客厅,乐呵呵的对王鹏道:“贤侄稍后,狄仁杰要不了半个时辰,准到。”

王鹏满是期待。

不知道这位探案如神,官至宰相,青史留名的人物,现在是何等模样。

狄孝绪很是奇怪,王鹏为何对他出生不足一周岁的孙子,有如此兴趣。

王鹏的样子不是装出来的,发自真心,让狄孝绪百思不得其解。

他暂时没了说话的心情,王承先又开始闭目养神。

只有王鹏,来回踱步,不时的看看外面。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有人来报,狄府少爷狄仁杰求见。

狄府少爷?

王鹏看向狄孝绪,心想狄仁杰果然是狄家子孙。

随着管家引导,一个年轻妇人,抱着个粉妆玉砌的小娃娃,走进会客厅。

先朝狄孝绪施礼,称呼却是:“儿媳见过父亲。”

狄孝绪道:“狄淑氏,快给王老家主行礼,王鹏,这是我儿狄知逊的发妻,她怀里抱着的,正是你要找的狄仁杰,也是我孙子。”

狄知逊的妻子赶紧给王承先磕头,转头又对王鹏行礼,口称叔叔。

叔叔是替狄仁杰叫的。

王承先问狄孝绪:“怎么不见知逊?”

狄孝绪道:“知逊在并州都督府任法曹,并未在家。”

王承先点点头:“知逊是个好孩子。”

狄仁杰小小的人儿,尚在襁褓之中,正在牙牙学语。

看见王鹏,一点不怕生,居然在母亲怀里一踪一踪,想让王鹏抱他。

王鹏也很喜欢这个孩子,伸手接过去,抱在怀里。

狄仁杰朝他咧着嘴笑,咿呀咿呀,不知在说什么。

狄孝绪道:“贤侄,我看我这小孙子和你有缘,不如你把他收为弟子,如何?”

王承先不说话,看王鹏。

王鹏道:“伯父只要不怕我把他教成纨绔,我就收下这个徒弟。”

狄知逊的媳妇也是个聪慧人,赶紧从王鹏手里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跪下磕头。

“狄淑氏代犬子向师父磕头。”

王鹏等他磕完三个头,再次接过狄仁杰,对王承先道:“爷爷,重孙子还没出生,先给您整个徒重孙玩玩。”

王承先也很高兴,吩咐管家,把他常用的砚台拿过来。

第一次见徒重孙,没有见面礼怎么行。

管家速度很快,王承先示意把砚台给狄孝绪,说道:

“老头子没什么好东西,就把正在用的这方端砚送给孩子,希望他将来出将入相,为国效力,为狄家争光。”

狄孝绪双手接过去,对王承先道:“这就是端砚?只闻其名,未见其物,今日倒是沾了我孙子的光。”

端砚武德年间才被发现,因其石质优良,细腻润泽,发墨不伤毫,呵气可研墨。

被推崇为群砚之首!

目前也只在顶级人群中使用。

王鹏从腰上解下一块玉佩,上面有王字和乾州侯标识。

玉佩塞进狄仁杰的襁褓里,还不忘嘱咐狄淑氏:“嫂子,等仁杰八岁,我若还在长安,就让他去找我。”

狄淑氏谢过王鹏,王家已经准备好宴席。

狄孝绪本没有吃饭的打算,现在孙子拜了王鹏为师,总不能留下儿媳妇吧!

莺莺他们得知王鹏收了个徒弟,都兴冲冲的跑过来。

看见粉嘟嘟嘟胖娃娃,哪有不喜欢的。

围着狄仁杰,叽叽喳喳说不停。

语嫣看着狄仁杰,忍不住拿手去摸脸蛋。

狄仁杰咯咯咯的笑,逗的几个女人也是欢声笑语不断。

狄仁杰算王鹏的开山大弟子,几个师娘自然要有所表示。

莺莺摘下头上的发簪,珍珠从手腕上取下玉镯,娜莎让牵过来一匹宝马。

语嫣在身上摸了摸,没什么值钱物件,不知道该送什么,急的小脸通红。

这是哥哥的徒弟,管她叫姑姑,可不能失了礼数。

王承先朝语嫣招手,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语嫣撒腿就跑,不一会就从爷爷书房拿过来一支毛笔,一块未研磨的墨。

一股脑塞进狄仁杰的襁褓里,还不忘加一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现在有三个,以后用的纸,我包了!”

狄孝绪自然识货,笔是诸葛笔,墨是李延圭墨。

加上一方端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狄淑氏也很震惊。

莺莺随手从头上摘下的发簪,纯金打造不说,上面还镶嵌着一颗拇指大小的蓝宝石,价值在五千贯往上。

珍珠给的玉镯,是珍贵的和田玉,翠绿的颜色,水头经过光线反射,犹如在流动一般。

一看就不是凡品,没有几千贯,拿不下来。

娜莎的马自不必说,草原出品,必属精品,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狄孝绪见多识广,看见马后,再也挪不开眼睛,问王鹏:“贤侄,这匹马可有什么来头?”

王鹏随口道:“没什么来头,我不是从草原回来吗?娜莎又是九姓铁勒公主,顺道带几匹好马,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狄孝绪道:“这马应该献给陛下的。”

王鹏撇着嘴道:“别提了,我本打算送几匹马,把陛下糊弄过去,谁知道被承乾那个混小子出卖,陛下和皇后讹了我差不多二十匹马,心疼死了!”

狄孝绪像看怪物一样看王鹏,没糊弄过去陛下,屁事没有,还敢大言不惭的说出来。

普天之下,也就王鹏一个吧?

他敢说太子是混小子,狄孝绪都不敢听。

赶紧岔开话题:“这马可有名字?”

语嫣突然说:“我的马有名字,叫红枣,比哥哥的乌云盖雪好听。”

王鹏可不敢说红枣不好听,语嫣哭起来,一时半会哄不好。

狄孝绪道:“不如你这个当师父的,给孩子的马起个名字。”

王鹏道:“今日我与仁杰有缘,娜莎送的这匹马,有名字。名字来由,还有个小故事。”

狄孝绪来了兴趣:“贤侄快说。”

王承先也露出好奇的目光。

“这匹马刚从草原来到长安,极不适应,脾气暴躁。有一天,一个侍卫要出门办事,就牵了它旁边一匹普通战马。”

“不知怎滴,出马厩时,可能碰到这匹马了。这马居然挣脱缰绳,追了出去。”

“侍卫到地方,把马拴好,等他回来时,马儿居然被什么咬去一只耳朵。”

“回到马厩,马的耳朵好端端放在马槽边上。两下一对,原来是这匹马干的好事。”

“从那以后,家里人就给这匹马起了个名字,叫它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