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307章 心里舒坦

消息传回长安,不光河间郡王府,尉迟,长孙,房杜几家动了起来。

新晋的王公贵族,几乎全都动了起来。

定襄要起一座新城,将来所有草原上的买卖,都要在定襄完成交易。

这是多大的体量!

只要能在里面分一杯羹,不比在长安开买卖差。

长安城各种赚钱的买卖很多,但是都有人做。

新晋的勋贵们想要插一脚,谈何容易?

成了勋贵,自然要有勋贵的样子,首先,花钱要豪爽。

封地产出如何能满足需要,勋贵们要不断开拓财路,才能满足各种需求。

长安城里,老牌勋贵多如狗,还有世家大族,竞争激烈。

新晋的勋贵们只好把手往外面伸。

别的地方勋贵虽然不多,人家也有自己的地方势力,盘根错节。

这些势力还总能和长安的贵人们扯上关系。

挣点小钱没事,牵扯到别人的根本利益,没人跟你客气。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不共戴天。

因此,这些李二上台后新晋的勋贵,对定襄城特别上心。

听说几家在大肆买粮,这些勋贵也加入进去。

长安城的粮食价格一夜之间就涨了三成。

为了长安稳定,李二不得不打开官仓,平抑粮价。

百骑司第一时间针对此事,展开调查。

李二的案头,放着两个奏折。

一个是程咬金送来的,关于定襄城扩建一事,奏请李二批准。

奏折上详细讲述了定襄城的扩建规模。

甚至还画了一张草图。

并且附上一份详细的钱粮预算,全是书院学子马周做的。

扩建定襄城的花销,在长安城连一座像样的侯府都建不起来。

却能在草原建起一座雄城!

这点钱花的值!

马周的名字,第一次进入李二视线。

李二本想在奏折上批个准字,想了想,还是先看看另外一份奏折再说。

这份奏折属于密奏,是百骑司送来的,说的也是定襄城。

密折上写到:“奏请陛下,定襄城开始扩建,有利无害,只是河间郡王,尉迟,长孙,房家,杜家,以及程家和安平伯,私自瓜分定襄城的生意,似有不妥。请陛下定夺!”

李二摇摇头,百骑司的密探,眼光有些局限,定襄城的生意,谁做都是做。

这几家是李二的心腹,只要他们不谋反,挣点钱花,李二乐见其成。

这事老程去草原前,李二就和他谈过。

至于王鹏,李二已经限制了这小子,没想到人家依然能找到挣钱的门路。

而且是一劳永逸的生意,最是稳妥。

用王鹏的一句话说就是,一次性投资,终身受益。

李二突然想到,王鹏的生意如此稳妥,不如给几个孩子也弄点钱花花。

“来呀,传太子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

……

就在李二召见哥仨的第二天,长安城的消息灵通人士,已经得知,太子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也要插手定襄的生意。

一时间,长安城风起云涌,所有勋贵的目光,都盯在草原上。

从长安往定襄方向的官道上,车马喧嚣,全是运粮食的车队。

送来粮食最快的,是河间郡王府。

一下就送来两万担。

一万担粟米,一万担小米。

紧跟着,尉迟家也送来两万担粮食,小米粟米各一万担。

其他几家跟商量好似的,送的粮食一模一样。

老程让王鹏负责接收几家送来的粮食。

以后商铺怎么分,也交给王鹏。

很明显是把烫手的山芋交给王鹏处理。

王鹏有苦难言,主意是他出的,老程让他解决手尾,也没毛病。

最开始建造的,是定襄城的城墙。

有了白灰,直接按照三比七的比例,夯土成墙。

王鹏让工匠按照长安城墙的标准修。

底座宽有两丈三尺,高度三丈三,城墙顶部宽度也有一丈五尺。

也就是夯土而成,要是外面再砌一层砖,都快赶上长安的城墙了。

粮食运来,王鹏特意让运粮队从修城墙的地方走过。

那些前隋遗民,看见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城里,干活的热情愈发高涨。

王鹏自家的粮食是最后一批到的,也是两万担,不过全是大米白面。

接收完这些,王鹏还没休息,有人来报,太子,蜀王,魏王派人求见。

王鹏搞不明白,他们派人来干嘛?

把人叫进来,是太子府的侍卫队长,带着承乾的亲笔信。

内容很直白:

“表哥,听说你在草原弄了好大的生意,兄弟们也想参一股,弄点钱花花。”

“你可别拒绝啊!拒绝了不认你这个表哥!我们不多要,我,李恪,青雀,一人两成,你自己留四成,够意思吧?就这么定了。”

“本钱你先帮我们垫着,到时候挣了钱,从分红里面扣。好了,就说这些,昨天去看望姑姑和姑父,她们身体安好,勿念。”

“表嫂也很好,听说我派人去定襄,有信给你,嘿嘿。”

“珍珠又被孙神仙叫去帮忙了,等闲见不到人。”

“家里一切安好,就是昨天去公主府,被语嫣敲诈了一块玉佩,回来你得给我买块新的。”

“不敢再说了,父皇来了,就到这里吧…”

看完信,王鹏问侍卫队长:“别的信呢?”

队长笑着说:“太子交代,您先答应他说的事情,我才能把信交给您。”

“我要是不答应呢?”

“嘿嘿,伯爷不答应,我也没办法,信还是要给您的。”

侍卫队长说着话,从怀里摸出几个信封。

恭敬的递给王鹏。

王鹏翻了一遍,不光有莺莺的,还有母亲的,语嫣的,和珍珠的。

承乾这小子,事办的不错。

“回去告诉承乾,我答应了,互市那边没他们份,我会再弄个挣钱的事情,让他们等着分红就行。”

侍卫队长圆满完成任务,千恩万谢的走了。

连饭都不吃,直接骑马赶会长安。

王鹏捧着书信,不知道该先看哪个。

大唐不比后世,想谁了,一个电话过去,就能听见他的生音。

想见面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各种交通工具。

很快就可以见面。

他出征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多。

即便现在就快马加鞭往回赶,也得二十多天。

平常挺忙,还感觉不到什么。

手里拿着书信,王鹏突然特别想念远在长安的家人。

即便是老爹骂他两句逆子,听着心里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