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曦要带学生们去听对手演奏会的时候,特地过来问卫丛来不来,卫丛摆摆手,表示不想出门。

  他本来想睡个回笼觉,但愣是没睡着,犹豫了一下,还是来了。

  为了避免被记者拍到,卫丛还做了一点伪装,穿上牛仔裤和画着大片图案的T恤,戴上棒球帽和口罩,再搞个宽边黑框大眼镜,路上找个店买了个双肩包,妥妥的学生装扮出门,随时随地可以混进大学课堂里。

  入场的时候,刚好是第一名选手退场,路加上场的空隙时间。

  经历过大场面的少年身姿挺拔,自带从容自信的气场,他站定在舞台中间,借整理手袖的几秒时间,眯着眼睛扫视几眼听众席,微笑面对观众鞠躬,像是在寻找谁一样。

  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找谁。

  他想找的人坐在三楼的角落里。

  卫丛对路加的心态还真的挺复杂的。

  他最开始见到路加·刘的时候是他在美国比赛的时候,当时路加才一个小豆丁,卫丛把他当做可爱的小乐迷对待,没想到这个小孩居然会跟着他一路走上的钢琴的道路。

  卫丛既庆幸他有音乐天赋,又恐惧他十年如一日对自己坚持不懈的崇拜和执着,特别是当他参加伊莎贝拉国际钢琴比赛,乐曲处理方式又和他特别相近时,卫丛再也没有和路加明面上联系过,只是偶尔会跟他父亲联系,了解这孩子的近况。

  能听得出来,路加本身的性格不应该会把钢琴弹成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小子把卫丛的钢琴当成了标准去模仿和演奏。

  卫丛不可能鼓励一个小孩这样干,可也不能直接打击他,最后只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躲着他跑。

  卫丛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他这样着迷。

  路加的第一首是海顿的作品。路加其实不是很适合处理这类带着一点小幽默的音乐,他的个性认真,还有点固执,处理音乐中这种顽皮的小幽默很难有那种让人会心一笑的感觉,擅长做这些的是卫丛。

  相比之下,后面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一首《前奏曲》都处理的很不错,把钢琴的灵动和色彩拉满,用音乐将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而且前后对比明确,两位音乐家的作曲风格有了明显的区分。

  对于普通听众来说,或许他们没能像专业人士那样听到那么多的信息,不知道指法,不懂变奏,也不明白技术难度,但是能直接从路加层层推进的感情中,体会到那种脉络清晰、潮涌推进的感情,像躺在月光下的沙滩上,宁静温柔的银辉洒满了整片海洋,粼粼的波光,徐徐的海风,缓慢舒适的海潮声,几乎要哄人入眠。

  后面的指定曲目,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也相当出色,节奏轻快欢乐的圆舞曲虽然不适合作为真正的舞蹈伴奏,但乐曲本身无懈可击,既年轻朝气,又不失柔和甜美。路加手下的《圆舞曲》呈现出来的效果像是夏天的青柠气泡水,简单的配料,清爽可口,酸甜适中,自带青春气息。

  所有曲子里面只有这一首卫丛听得最舒服。

  最后一首,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

  舒曼在这首曲子之前,引用了德国哲学家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诗作为引言:

  在纷繁的尘世之梦里,

  震响着一个小小的声音。

  它透过一切的声音,

  传向那暗地窃听的人。*

  这是一首传达爱与思念,感情炽热真挚,又充满想象的作品,在路加的手下,那种真诚到灼热的表达令评委都感觉到了惊讶。

  他们彼此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发现了对方眼里同样的惊讶。

  路加并不以感情动人为长。

  他当初顶着“小卫丛”的名字出道本身就够引人注意,这件事甚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卫丛的名声。众所周知,小琴童模仿的对象通常都是足够有名的,大家都认可的大师,反过来解释也成立,而卫丛当时因为独特的成就——高超的技巧、极其个人的表达、强大的即兴能力,以及口无遮拦——在圈子里算是独一份的,很难把他放在钢琴演奏家里归类是TOP还是一流、二流的程度,但是因为路加,卫丛的知名度瞬间扩大,迈入了大众认知中TOP的行列。

  路加高超地模仿了他个人的技巧,只是在表达方面,少年只能说及格到良好的程度,还够不上优秀。

  但他的这首舒曼突破了评委对他想象的上限,剧烈的感情宣泄微妙地和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重合,他成功将作品内化,成为路加·刘的《C大调幻想曲》,成功迈进了洗脱“小卫丛”名头的第一步。

  就是不知道他本人是不是抱着这个念头了。

  评委们的心里不约而同地想起路加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对“小卫丛”的满意,他还是卫丛乐迷美国分部的领头。

  总之,评委对他的演奏是满意的,哪怕第一首的海顿略有瑕疵也不妨碍他们的欣赏。

  有选手在比赛上突破,是比赛成功的证明。

  路加的超常发挥,给其他选手带来的超乎寻常的压力,第一天后面的选手演奏都被衬托得平平无奇,而第二天上台的选手明显紧张感更甚了,连已经被淘汰留下来观赛的向西都觉得紧张得睡不着觉。

  “这么紧张?”向西翻来覆去睡不着,引起了还在工作的王曦的注意。

  向西见到钢琴系主任本来应该紧张的,这是学生对老师天然的畏惧,但此刻他又觉得安心,有了倾诉的愿望。

  少年诚实地点头。

  “你不是被淘汰了吗,怎么还紧张?”

  “我……可是,一鸣不是明天要上台了吗?后天还有奥莉加。”您不紧张吗?

  奥莉加还是王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老师看上去那么平静?明天不打算再去琴行练一下吗?还是再练一下会比较安心吧,有路加这样的珠玉在前,不练琴也太可怕了……

  “好孩子,但光是紧张是没用的。”王曦笑道,他朝窗外示意了一下,“看,一鸣在下面跑步呢。”

  向西走过去露台看楼下,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在匀速运动,绕着酒店跑。“他跑了多久了?”

  “大概有大半个小时了。”

  “一鸣也在紧张吗?”

  王曦笑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向西的错觉,他总觉得老师的笑声里还包含了“你这小子也有今天”的意思,看过去的时候,那个严肃的老师还是认真工作的样子。

  --------------------

  作者有话要说:

  *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Fantasie in C major。

  原文:

  Durch alle T?ne t?net

  Im bunten Erdentraum

  Ein leiser Ton gezogen

  Für den,der heimlich lauschet

  翻译引用自:舒曼C大调幻想曲分析与演奏研究,丰竞

  +

  没错,口无遮拦是老卫的个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