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卫丛暑假加班的第一次课,他走在校园里,和路过的学生笑着打招呼,保持他风度翩翩的校长形象,心里骂骂咧咧走向聆音楼。

  临音附中现在只有高三的学生还没有考完试,学生骤然变少,学校都空旷了起来,剩下的大部分学生看上去都很轻松——高三的学生在正式毕业之前基本都已经决定好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是出国也基本上被临城音乐大学录取,他们的考试也相对轻松,最后的演奏课考试是他们从高二就开始准备的曲子,只要调整好状态,在舞台上出一点点毛绒绒的小问题不会影响他们最终毕业和升学。

  读不下去的早走了,学校也不至于在人家最后一个学期的演奏考试卡人毕业,所以高三的演奏考试算是老师和学生最后的娱乐活动了。

  卫丛还看到下学期要参加校内赛的学生。

  他没记错的话,那个女生应该叫宗半雪?

  临音附中不限制学生非上课时间穿校服,老师经常可以看到小孩们穿得奇形怪状在学校里晃来晃去,表达(放飞)自我。

  现在的宗半雪则穿着一身带蕾丝边的长裙,立领的设计、几乎从头束缚到脚,虽然因为那些蕾丝和花纹显得淑女-优雅,但在卫丛看来,仿佛是修女裹着一身荆棘丛生的漆□□袍。

  他记得她,主要是因为宗半雪有个当钢琴演奏家的爸爸,宗半雪的演奏几乎模仿着她父亲来,并且比她父亲更保守、更内敛,简直像块石头,难以舒展和延伸。

  卫丛不觉得这块石头能像《西游记》那样,蹦出来一个孙悟空。

  十几岁的年纪带着枷锁在演奏,听着就难受。

  如果卫丛是宗半雪的任课老师,这个时候就会把她扔进酒吧了。

  哦,未成年不能进酒吧。

  那就去沙滩、去舞会,去释放自我,去尖叫和呐喊,去学会释放和爆发。

  可她不是卫丛的学生,卫丛也不会收这样的学生。

  对方是奔着王曦靠近临音附中的。要卫丛说,幸好王曦没有收她,不然光是和她沟通就够呛的,这姑娘完全是个雅典娜,以父亲的意志为最高准则。

  想想之前宗半雪她导师提交的报告,里面还有她爸的存在,瞬间觉得不孝子简一鸣还可以,起码他还算听话,家长也很好沟通。

  这个对比出优秀的念头截止到他打开琴房,看到钢琴旁边又放着一袋子糖果。

  他·的·糖果。

  “你是狗吗?这都能翻出来!”

  “你是糖精吗?又吃这么多糖!”

  “有本事把我的糖拿出来!”

  “有本事把你的体检报告拿出来!”

  “我就不拿,你能怎么样!”

  简一鸣呵呵表示:“我能告诉卫管家。”

  卫丛:“……”

  “你是小学生吗你?还告家长!”

  卫丛现在嘴上说着嚣张,身体很诚实地坐下来,假装无事发生。

  “快点坐好,上课!”卫丛没好气道。

  简一鸣笑嘻嘻坐下来,很有小人得志的样子。

  “少嘻嘻哈哈的,”卫丛看不过眼糊了一把他后脑勺,“这周你练了多少曲子都给我弹出来,别以为我是老王那么好蒙。”

  简一鸣嘟起嘴巴,被敲打了老老实实坐下来弹琴。

  一首。

  两首。

  弹到第五首的时候还在卫丛预料的范围内,到第七首的时候他已经手痒痒想把简一鸣揍一顿了。

  还小看了这家伙。

  卫丛心里惊讶,脸上却翻了个白眼,“记谱仔细点,你这里的连音都错了多少个了?”

  简一鸣大喊:“今天早上才看,还没来得及记熟啦!”

  “有胆子弹就要有被揍的心理准备。”卫丛把琴谱扔给他:“再记一下,半个小时后再来。”

  等简一鸣第二次弹时,就比上一次游刃有余多了。卫丛再重新把乐谱放在他面前,开始跟简一鸣一个音一个音地顺,按照乐谱上面的记号弹。

  简一鸣不解:“你今天怎么揪得细?”

  以前卫丛上课也不是说不细致,但还没有细到恨不得每个音符揪,他更多的是和简一鸣讨论曲子表达,有时候甚至会在课上放电影,作业写读后感和分析,那些采用了经典乐曲作为配乐的电影,如《魂断威尼斯》、《禁闭岛》、《碟中谍5》等作品*,简一鸣反反复复看了好多次。这种授课方式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简一鸣的学年演奏考试那样,大毛病没有,小问题不断,艺术表达碾压同龄人。

  “傻瓜,因为你要比赛了啊。”卫丛解释道:“愉快的高一玩耍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欢迎来到高二的炼狱世界。”

  简一鸣不理解。

  卫丛都开始为他的笨蛋徒弟忧愁了,这脑子可怎么办呐?

  这家伙的成绩也是。

  很多人以为音乐就是文科的东西,只需要有充沛的感情,事实却并非如此,除了感性的东西之外,音乐更需要理科的逻辑和思维。以前有句话,叫做学音乐的人数学都不会太差,因为音符就像一个个数字,一首曲子就是一道严谨的数学题,有猜想有论证,有自问自答。

  作曲家在乐谱上填的每一个音不是光凭感觉的,他们是仔细思考过、斟酌过,考虑曲子的平衡性,考虑乐曲的要表达的维度,宛如化学家配置溶液时称量精确到0.01克的严谨。能够流传两三百到现在的乐谱,没有一份里存在多余的一个音,就像到达了饱和状态的溶液,多一克都溶不了了。

  最典型是巴赫的谱子,他把平衡这一点在乐谱里做到了极致,即便用现代AI的测量,也没有比他能做得更好的人类极致了。

  但音乐远远不止于此。

  所以临音附中里,卫丛坚持增加理科科目,即便教的都是最简单的常识也不能没有。花国的音乐中学里,只有临音附中有这些学科了,大部分的音乐生化学没有接触过,数学都不一定要考。

  而简一鸣的成绩,除了数学,其他一塌糊涂。

  偏科就像短腿,不会影响走路,但会影响高度。

  想到这里,卫丛半是怜爱半嘲笑:“笨蛋。”

  简一鸣炸毛:“你好好教我好好学,干嘛突然煲汤*!”

  “说你脑子笨你还不服,这里是连音,在这里断!”卫丛没有看谱就听出来他的问题。

  简一鸣盯着乐谱看了一眼。

  连音符号看错隔壁了。

  音太多了,密密麻麻!眼都花了!

  我讨厌李斯特!

  “跳音跳错了!”

  “你乐句断在哪里?”

  “再来!”

  “你速度怎么忽快忽慢?”

  把音从头到尾捋顺只是第一步,这部分是技术最基础的整理。要能表达,最基础的就是把谱子顺畅弹出来,后面再谈一些乐句的具体处理方式。

  卫丛讨厌加班,但他给简一鸣上课的时候专注得根本不看时间,两个人从早上弹到了中午,弹到简一鸣肚子咕咕响抗-议的时候,卫丛才放他下课。

  “下午过来继续,一早上了才三首曲子。”

  简一鸣有气无力地趴在钢琴上,“我恨假期练琴!”

  卫丛以类似的姿态趴在钢琴上:“我恨假期加班!”

  两个人犹如沙滩上发现海水漫上来,要淹过他们躺的地方的咸鱼。

  要死了,但是不想动。

  师徒对视一眼,谁都不敢提不加练的事。但凡他们之中哪个先开口,第二天绝对会传到王曦的耳朵里。

  对过眼神,都是绝对会把对方卖了的人。

  真是一对好师徒,天造地设。

  唉。

  他们双双叹了口气。

  卫丛遗憾地想:为什么这个小崽子在这种时候就不能再笨一点呢?

  --------------------

  *人参公鸡,煲汤。

  *在电影里运用古典音乐还挺多的,有些特别经典。有兴趣的推荐B站《经典电影中那些古典音乐名场面》,介绍得比较多。

  +

  卫丛:

  简一鸣:

  咸鱼师徒,又没那么咸。

  +

  一鸣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上课啊宝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