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令月歌>第117章 旧梦:8

  赏梅会当日一早,宋君逸如约而至,亲自来王府接走令歌一行人。

  辰玉一如往常地前去落音楼,盛楠认为外面天寒地冻,不如和梦珏一起待在王府里写话本,聊趣事。所以今日与令歌一起出去的只有望舒和甯霞。

  当他们到城南梅园外时,意明已经站在此处,同时,他的身边还有秦风澈和秦雨洁兄妹二人。

  令歌笑道:“没想到风澈兄和雨洁也在。”

  意明解释道:“我们也是正巧遇上,想着大家都是认识的,便一起游赏,我们进去吧。”

  说罢,意明便率先转身走进梅园,令歌回头看了一眼甯霞,却发现甯霞正用一种幽怨的眼神看着自己。

  令歌立即避开甯霞的目光,只是和宋君逸一同走进梅园。

  一进梅园,令歌就发现偌大的梅园里已经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正结伴而行,吟诗作赋,共赏梅花。

  今早并未飘雪,只是昨前日的积雪并未消融,满园梅林与白雪相互映衬点缀,走近些看,梅花的花蕊中正留着些许白雪,更显花朵小巧玲珑。

  “令大人为何没有一起来?”宋君逸问起令歌,“他最是擅长吟诗作对,当真是可惜。”

  令歌解释道:“我问过他,他不愿来,而且这天寒地冻的,我也担心他着了风寒,那可就不好了。”

  宋君逸颔首一笑,继续陪着令歌往前走去。

  “殿下对令大人真好。”

  “他对我也很好。”令歌下意识地回应道。

  “怎么个好法?兴许臣也能学一学。”宋君逸用一种打趣的口吻说道。

  令歌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半饷,只听宋君逸说道:“我们人都走散了。”

  令歌回头一看,只见意明和甯霞已经往另一边走去,而雨洁则缠着望舒,带着望舒和风澈往另一边走了。

  “那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可以和他们再遇上。”宋君逸提议道。

  “好。”令歌迈出脚步跟上宋君逸。

  宋君逸一边走着,一边打量着身边的令歌,只见令歌并未像其他游客一般身着大氅披风,而是穿着一件略显单薄的月白棉绒锦衣,宋君逸问道:“王爷今日穿得单薄,不冷吗?”

  说着,宋君逸就停下脚步,伸出手试探一番令歌手掌的温度,笑道:“王爷不愧是习武之人,双手在这冬日里也可以这般热乎。”

  令歌浅笑一下,收回自己的手,“宋大人过奖了。”

  宋君逸温和地看着令歌,又道:“殿下无需这般称呼我。”

  “说句冒昧的话,这些日子和殿下相处下来,我只觉自己与殿下甚是投缘,殿下不觉得吗?”

  “我自然觉得。”令歌点头道。

  宋君逸又道:“我年长殿下四岁,其实心里一直把殿下当成自家的弟弟看待,或许我能直呼殿下的名字,殿下称呼我一声宋兄,或者君逸。”

  令歌微微颔首,微笑着称呼道:“好,宋兄……”

  宋君逸见令歌的神色有些难为情,便微微一笑,说道:“罢了,殿下愿意怎么称呼臣都可以,臣不介意。”

  令歌定下心神,说道:“君逸兄你待我很好,我唤你一声兄长也不为过。”

  宋君逸笑意渐深,又道:“既然殿下唤我一句兄长,那么以后殿下有何困难,我都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殿下,护着殿下。”

  “多谢君逸兄,”令歌颔首感谢道,“以后恐怕我会多加劳烦你,还望你不要嫌弃才是。”

  宋君逸的笑容绽放在脸上,他说道:“殿下多虑了,臣怎么会嫌弃殿下?殿下当真是稚气十足。”

  令歌讪讪一笑,更是不知该如何回应宋君逸。

  “有件事臣还得向殿下禀明。”宋君逸说道。

  令歌抬眸看向宋君逸,“何事?”

  “臣知道殿下一定会从昔日韩家的线索里寻找他们未刺杀临清王的证据,以证是淮阳王对临清王动的手。”

  令歌并不意外宋君逸知晓此事,毕竟宋君逸任命刑部,洞悉此事再为正常不过。

  “虽然淮阳王已回江南,但刑部探子发现,他已经在宁州安插人手眼线,殿下可要早些有所行动才是。”

  令歌微微颔首,说道:“我明白,多谢君逸兄的提醒。”

  “日后有什么消息我再第一时间告知殿下。”宋君逸说道,“走吧,前面的风景甚好,我们还得和他们会合。”说罢,宋君逸便往前走去。

  “宋兄,”令歌唤住宋君逸,“你为何帮我?”

  宋君逸回过头看着令歌,眉眼间尽是温和的笑意,只听他说道:“适才臣说了,臣将殿下当成自家的弟弟看待。”

  “而且,”宋君逸话锋一转,“臣相信殿下日后定会是大齐举足轻重之人,帮助殿下就是帮助大齐江山。”

  令歌神色一滞,恰好此时有寒风乍起,吹拂起两人的发丝和衣裳,同时也吹动无数梅花。

  一时间,花蕊中的白雪纷纷飘落,伴随着红色花瓣,下起一场梅花雪,极美而妖冶。

  从梅园回来的那天夜里,夜空再次飘雪,为玉迟王府的屋檐又镀上一层白雪,此时,令歌和白栈期正在屋中交谈着。

  “我们的人已经进入了宁州城,最近这段时日都在黎太守的宅子附近守着,以防他出事。”白栈期说道。

  令歌点点头,说道:“如今淮阳王的人也去了宁州城,我们暂时不能轻举妄动,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有所行动,现在得仔细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去宁州。”

  白栈期回应道:“我想到一个,御史台监察各地官员时,或许是一个好机会,你可以随之前往。”

  令歌颔首,说道:“那就看看吧,天色已晚,师父早些休息。”

  说罢,令歌站起身来往屋外走去,白栈期叫住他:“你现在还要去令府吗?”

  令歌回过头,点头一笑。

  白栈期笑眯了眼,说道:“去吧,我只是见你这段时日太辛苦了。”

  “不辛苦,我去阿楷那边也能睡……”令歌话语一顿,涨红脸颊,“师父你早些休息,我先走了。”

  说罢,令歌匆匆离去,来到屋外让风雪吹拂脸颊,好让通红的脸颊降温,同时他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唇,之后才往令府走去。

  待来到令楷的房间前,令歌又抚了抚脸颊,确认不再滚烫之后才推门而入。

  进屋之后,令歌发现令娘也在,只见她正好站起身来,似乎准备往外走去。

  令娘见他前来,笑道:“令歌来了?快些坐,我去给阿楷准备宵夜。”

  说罢,令娘便离开房间,看着坐在床上的令楷,令歌笑道:“阿楷恢复得不错,有胃口是好事。”

  令楷微微一笑,正准备开口说话,令歌就已经做出噤声的手势,说道:“我可算来了。”

  “好,你可算来了,”令楷笑着点头,“过来坐,这边有火,虽然你不怕冷。”

  此时,房间早已被多支蜡烛照得光亮通明,将二人的身影拉长。

  “今日玩得如何?城南梅园怎么样?”令楷问道。

  “挺好的,”令歌点头道,“意明说好要请我吃大餐,结果最后还是宋兄给了钱。”

  “宋兄?”令楷轻声地重复念着,“看来令歌和宋大人的关系最近处得不错。”

  令歌颔首道:“是挺好的,他说拿我当自家的弟弟看待,我也把他当哥哥一样。”

  “那令歌你是怎么看待我的?”令楷凑到令歌的面前询问道。

  令歌向后一倾,看着令楷一脸认真的模样,他只好应道:“你心里清楚。”

  “我不清楚,我要你亲口说。”令楷摇头说道,唇边没有笑意,只是用一种委屈求全的目光注视着令歌。

  令歌伸出双手,轻轻地拍了拍令楷的脸颊,笑着问道:“阿楷你怎么了?你心里一向跟明镜似的,怎么还说自己不清楚?”

  被令歌拍了这两下,令楷一时愣在原地,半饷,他浮现出讶异的神情,说道:“好啊,令歌你现在都会对我动手了?”

  说着,他便伸出双手捂住令歌的脸颊,一边用力地揉搓,一边笑问道:“你现在还当我是你的亲夫吗?”

  令歌一边急地用手去制止,一边吐字不清地说道:“什么亲夫啊?你又在贫嘴……”

  令楷停下手中的动作,又问道:“那你到底是怎么看待我的?”

  见令歌依旧沉默,令楷的手微微发力,打算再次揉捏令歌的脸颊,令歌察觉,连忙制止,说道:“我把你当亲夫看待行了吧……”

  “行。”令楷闻言顿时开怀大笑,趁令歌不注意,他在令歌的唇上蜻蜓点水般地吻了一下

  “全天下或许只有臣才敢对殿下如此无礼。”

  “你知道就好。”令歌没好气地说道,看着令楷的脸庞,令歌忍不住地扬起唇角,他只觉得即使自己神色幽怨,此时此刻的心中也无比甜蜜。

  他伸出双手轻抚着令楷的脸颊,同时,他学着令楷的口吻,说道:“全天下或许只有本王才敢对御史中丞令大人如此无礼。”

  令楷握住令歌的手,暧昧地说道:“其实,殿下你可以更无礼一些。”

  令歌轻皱眉头,红了脸颊,他收回双手,只是转言说道:“阿楷,我问你一件事,御史台是不是每年都会出使各地官府监察官员工作?”

  “也不是,”令楷颔首道,“各地官府都有刺史负责监察,若非特殊情况,御史台也不会冒然前往各地监察。”

  令歌微微一叹,又道:“等洛师兄和辰玉师姐完婚,明年年初我应该会去宁州。”

  令楷有些出神,他知晓令歌前往宁州,是为了临清王夫妇和宁州遇仙遇害的真相。

  “宁州是你的封地,你去宁州也合乎情理。”

  “话虽如此,但是如果我独自前去恐怕也会行动不便,总需要有人打掩护。”

  “所以令歌才想到御史台?”令楷含笑问道。

  令歌点点头,说道:“对,其实我是想你与我一同前去,只是不知如何寻找合适的理由。”

  “不急,让我想一想。”令楷轻抚着令歌的发丝,颇为出神,“宁州是一个好地方,我自然想和你一同前去。”

  令歌微微一笑,他静静地听着屋外的风雪声,想象着宁州的模样和将来的日子,憧憬美好和未知不安在此时交织着,矛盾着。

  不一会,令娘端着夜宵回到房屋,她一进屋,食物的香味便飘逸在房中的每个角落,勾起人的食欲。

  令歌定睛一看,只见令娘正用托盘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桌案上,同时,令娘笑道:“煮了两碗面,令歌你也陪着阿楷吃一碗。”

  令娘将一张小桌案布置在床上,又端着两碗面条放置到小桌上。

  “这碗素一些的是阿楷的,令歌的那碗我特意加了鸡蛋和肉。”

  “娘真是偏心令歌。”令楷一边调笑着,一边捧着那碗素面吃起来。

  “还不是你还没好全,怕你肠胃受不了,所以才煮的素一些。”令娘佯怒道,“就算我偏心令歌,怎么了?臭小子你还不乐意了?”

  令楷笑个不停,“乐意,乐意,我十分乐意。”

  令歌一笑,他端起面条感谢道:“多谢婶婶的偏爱。”

  “趁热吃,小心烫。”令娘笑着叮嘱着令歌。

  看着两个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面条,令娘的脸上洋溢出温暖和善的笑意,此时此刻,她只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暖意,是来自屋里的炭火,更是来自于眼前的温馨一幕。

  “看着你们两个吃得这么香,我打心底地开心。”

  “娘的厨艺好,所以我们才吃得这么香。”令楷夸赞道,“对吧?令歌。”

  “对,婶婶的厨艺最好。”令歌随之附和着。

  令娘被逗得一笑,道:“你们两个小子一唱一和的,净会哄我开心。”

  在这冬夜里,风雪不停,令歌吃着碗里的面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归属感,一种不同于在遇仙山的归属感。

  看着令楷的双眼,他能确信,他们彼此都有这样的感觉。

  长安的冬天和洛阳的冬天总是不一样的,走在街上时,冷风呼啸似一把把锋利的剑刃,逼得行人只能快步行走着。

  年关左右的一日,令歌和梦珏从落音楼里走出来,梦珏裹着披风一摇一摆地走在回王府的路上,双手还捂着一袋银两。

  “令歌,我请你吃糖葫芦,用我刚发的工钱。”梦珏提议道。

  “不用了,你自己留着用吧,添置些新衣裳。”令歌笑道。

  “没事,花不了几个钱,我现在赚得可多了。”梦珏一笑,一阵寒风掠过,险些让她一个踉跄跌倒。

  她瞅了一眼旁边的令歌,只见令歌披着披风,白皙如玉的脸颊红润有光,神色自若,虽然两人都穿得一样多,但是却不见令歌有一丝冷意,他依旧步履稳健地行走着。

  梦珏嘟囔道:“令歌你教教我你的心法吧,我快冷得不行了,有时候真想回洛阳。”

  令歌微微一笑,他知道梦珏是在说笑,便说道:“这不侍辰师兄过两日就回洛阳了吗?你跟着回去,迎亲的时候再回来。”

  梦珏一笑,道:“日子过得好快,去年辰玉师姐才来,今年她就要嫁给侍辰师兄了。”

  令歌感慨万千,他开始有些恍惚,在遇仙山的日子仿佛还在昨日一般,只是如今一切都在悄然改变,无声无息。

  “他们两人性子投缘,如今成婚也算是水到渠成。”

  梦珏点头附议,说道:“侍辰师兄生性温和,做事慢条斯理的,辰玉师姐做事雷厉风行,两人性子互补,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的确如此。”令歌含笑道,“我们早些回去吧,差些忘了告诉你,辰玉师姐要成婚,我在遇仙山的师姐们纷纷快马加鞭往长安来了,这两日就到,到时候我介绍你们认识。”

  梦珏欢呼雀跃,笑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可以认识更多的遇仙师姐。”

  正说着,两人便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正是几位锦衣卫,看方向是往宫里赶去的。

  他们在令歌和梦珏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阵寒风,让梦珏忍不住地打了个颤。

  “这是怎么了?应该没什么大事吧?或许只是忙着办完差事好回家过年?”梦珏不安地问道,自从围猎场刺杀以来,梦珏愈发觉得这长安城危机四伏。

  令歌摇摇头,神色凛然,说道:“他们骑的马是专门用来加急送报的,而且马的呼吸声沉重,必然是长安城外有要事发生,不过是何处有要事就无从得知了。”

  “啊?”梦珏惊讶地发出一声,抱怨道:“就不能安心地过个年吗?”

  令歌安慰道:“走吧,别想太多,我们先回王府,看看今天林娘做了什么菜。”

  梦珏闻言,扬起笑容,说道:“好,那我们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