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福县周围的这几个县城回信都十分积极, 表示十分愿意和他们荣福县一起合作共赢。信里还说建厂的土地不是问题,只要这些商户来,他们想要怎么开厂,政府这边都会极力配合。

  甚至有两个县城的县长还说了如果荆行他们在他们县来开厂办学堂, 他们就上书给京城那边, 恳请皇帝给他们能少收荆行这一行商户税钱的权力。

  可以说是相当的诚恳了。

  对此结果县长十分乐意见到, 他就象家里的老父亲看着自己儿子们这么受欢迎自然是十分高兴,同时也希望这些儿子们能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带动百姓们富强起来, 县长办事从来不拖拉,连忙又去召集大家过来跟他们讲了结果, 当然那两个要上书皇帝的这事没有说, 但他不可能放过这个好处的。

  县城有四个,而现在这里坐着有六个人, 县长决定还是按抓周来。

  荆行笑着建议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到时候这四个县城都会有我们的厂,我们大家自己分一分就好了。”

  商户们跟着点头, “都是迟早的事。”

  荆行对他们道:“你们去了后就要很大一块地方, 到时候我们几个厂都能建在一起。”

  商户们点头,大家也商量好了自己要去的县城,趁着春种刚过去, 秋收又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把厂建设起来, 为此他们准备明天就开始动身前往。

  县长原本要在长风酒楼给他们送行的都被商户们给拒绝了, 一个个都忙着回去跟亲人告别和整理要带走的行李。

  县长便祝他们一路顺风,万事顺利,等他受到来自这几个商户的信件看了后才放下心来, 他也开始给这两个县长写信,信里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县的孩子们都到你们县去开始工作了, 你上书问皇上了吗?

  县长不光是给这两个县长写,他同时也给其他两个县长写了信去,信里就说其他两个县长怎么怎么好,都要上书去拜托皇帝给我家孩子们减少商税,你们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

  三个月后,京城皇帝收到了四个县县长写来的奏折上看到了同样的恳请,又翻出荣福县章春荣写的折子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皇帝因为之前荣福县商户捐了大量东西给受灾县城本就心生好感,现在又是带动其他县城共同繁荣,尤其这里面还有闵荆行出力,皇帝知道这是对百姓对社稷都有意的事,他高兴在奏折上写了特批,允许荆行这些商户今年少交一成的税。

  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拿出去给大家学习模仿,第二天,大国读报就看到荣福县与周围县城达成的共同富裕事件,这事讨论度很高,尤其那些贫困县城看到这份报纸后就给荣福县县长写信,纷纷表示也想跟荣福县合作。

  荣福县县长又不傻,这么多县城跟他们合作先不说能不能行,要是皇帝知道了,难免心里会不喜欢,县长还是觉得他把这事跟皇帝说,让皇帝来指定哪个县帮扶哪个县,这样的事就该皇帝去忙,要是他越俎代庖,说不定掉脑袋的就是他了。

  因为在其他县城开设厂区和建设学校本就是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荆行不可能现在离开季福身边去那些县城,而且他也答应过李福去哪里都会带着季福,更不会在季福这危险的时候带着他到处跑。

  荆行就在家里陪着李福,而身边的李卓和卢大力都被他叫去跟着这次去附近县城建设的乔、贝两个商户了,两个商户去的县城不一样,主要负责的也不一样,乔商户是搞棋类娱乐,而贝商户就是搞吃食,这正正好的外出实习机会就摆在面前,荆行怎么可能放过。

  就这样,李卓先是休息三天照顾母亲,随后又被启南告诉自己家姐在巷子里自导自演的那一出,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姐姐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他启南哥显然是对他家姐产生不喜,他不得不分些心神出来盯着李盼娣,后面感觉到自己姐姐想通过自己有意认识启南启东哥,他就不由生出几分厌烦来。

  他从来没有想到他姐姐心这么大,还做着这种异想天开的梦,现在他都不好意思面对这两个对他很好的哥哥了,得知荆行有意叫他和卢大力跟随商户去其他县城锻炼的时候,李卓是一万个愿意。

  他姐姐那个样子显然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他知道自己家是几斤几两,要是启南启东哥有这种想法,那他肯定是愿意的给自己大姐搭线的,关键现在启南哥已经不耐他姐了,他姐再凑上去不就会引起启南哥的厌烦吗?

  说不定这后面还会牵扯到他,这可是他努力争取到的机会,他不可能让他姐毁掉他的未来。

  李盼娣怎么可能想到她自己在算计启南的时候就被启南看到让启南对她心生不喜,后面她特意借用弟弟来跟启南启东拉关系,启南启东现在可是县里的香饽饽,那些家里凡是有未出嫁的姑娘哥儿们都想要嫁给这两位,要是能被这两个中的其中一个看上,她就有方法见到荆行。

  但是她总感觉她弟弟最近很忙,要是在荆行身边忙也还好,但每次问他说的都是在店铺里面忙,李盼娣没有办法接近这三人,而且她刚要提出跟李卓一起去店里她顺便在店里逛逛的请求就被李卓给拒绝了。

  李卓经常拒绝李盼娣,她没有办法,而且前面两次通过弟弟跟启南说话,启南都很冷漠,好似她对他没有什么吸引的,不能跟启东启南讲上话,她后面不由有些心急起来,还独自去了李卓说的那几个铺子,但都没有见到她想见到的人,反而被李卓问了好几次她为什么会来这里,李盼娣为了不让弟弟起疑心,胡扯了好几个借口。

  殊不知这些谎话都被李卓看穿了,而且越发觉得他姐可笑,要是他被这样一个女人算计,他也会不悦并且对这个女人厌烦的。

  李盼娣直到自己弟弟回来通知家里他要跟着其他商户去附近县城办事的消息都没有见到荆行一面。

  李卓看着自己姐姐挂着关心的表情一直追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时候,李卓忽然就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好生陌生。

  当然,他没有告诉这个姐姐要去很久,他要是这么说了,他姐姐肯定是会另想办法算计其他人去,他敷衍说着会很快回来,五六天。

  李盼娣听到弟弟这么说,心里顿时送了一口气,就这么几天日子,她还是能等的起的。

  李盼娣她本就比自己弟弟大六七岁,自己弟弟还差三四年就成年了,她本就是想趁着家里没有给她说亲前就把这事搞定,但是现在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弟弟不仅没有回来而且写回来的信也少,她娘原本还被她说服让她在家里多留两年时间的,现在竟然开始给她相看起人家来!

  李母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女儿竟然做着麻雀飞上枝头成凤凰这白日梦,要是像儿子说的那般被启南启东老板看上,那对他们家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喜事,但是并不是,启南老板都对这个女儿产生厌恶了,就算她女儿再算计,人家也不会娶一个自己厌烦的女人回家。

  而且这个机会是儿子好不容易得来的,李母不会让这个女儿还了她儿子的前程,坏了家里二女儿三女儿的名声。

  李卓跟母亲说了后就安心去忙事业了,李母性子本就是有些母老虎的,所以当她看着自己大女儿这个柔弱小白兔的性子就糟心,但奈何说了这女儿也不听,如今更是不顾弟弟前程不顾家里妹妹的名声会不会因为她的一些事情变坏,李母也不再客气,当天就在村里放话给自己大姑娘相看对象。

  李盼娣心里有些慌,但是她有把握说服李母,只要李母知道她心里所想一定会支持她的。

  但是她并没有等到李母的支持,反而她被李母扇了一耳光。

  “你弟弟都跟我说了,你现在还要编一些不切实际的来哄骗我!我当初以为你性子柔弱是因为早产的原因,但现在看来你性子就是这般爱算计!”

  “你以为你自己这些把戏只有你自己知道吗?像荆行、启南、启东这些大老板能从一个农村汉子打拼出现在的家业,你以为他们是傻的吗?他们见到的人,看到的算计要多得多……人不怕没有自知之明就怕自作聪明!”

  “再说了,你从哪里听说人家闵汉子跟自己夫郎感情不好的?!人家从很早之前就暗示过他不会娶妾也不会金屋藏娇,是谁给你的胆子去打扰人家的感情的?”

  李母是真的不明白,闵汉子疼爱夫郎各种事在荣福县传开了,凡是问一个三岁孩童都知道的,她女儿竟然会认为人家感情不好!

  李母越说越气,险些又要犯病,还好平缓了情绪,但她是真的不想跟这个女儿再说什么了,只想着早点给她找好人家嫁了算了。

  然而,她哪里想到,她早上的时候煮了大女儿爱吃的面条,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好好跟女儿说说,估计就能听进去了,她打开上锁的门一看,原本从小柔柔弱弱听话的女儿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屋里翻窗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