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103章 一百零三、殊途

  齐王世子暴毙的消息, 在早朝之前便传至静苑。崔叔泗颤抖递握着那纸传书,只得生生忍住满心的哀痛。他入京之前便做好了一切准备,如若折在了京畿, 世子正好可以借势起兵,奈何萧灼那人实在是可恨, 一次又一次的坏他好事,以致他的计划都要重新谋算。照理说, 真正的齐王世子手握府兵, 身子也正值壮年, 若不是遭了意外,绝不会暴毙。

  查!他一定要追查到底!

  “来人!”

  “属下在!”

  心腹影卫恭敬地一拜。

  崔叔泗压低了声音, 肃声下令:“你悄悄潜回梧凰城,暗中调查, 务必将世子的死因弄清楚。”梧凰城是齐州的王都所在, 也是崔叔泗的老窝所在。

  “诺!”

  “还有。”崔叔泗想了想, 转身提笔,在白纸上手书一封, “你先往二公子那去一趟,命他速往梧凰城主理一切。”说完, 他褪下了拇指上的青玉扳指, 将手书与扳指一并交由影卫, “事关齐州生死, 你可不能半途出什么岔子。”

  “王上放心, 属下一定不辱使命!”影卫是跟了他半生的影卫,他也知道此事的重要。

  “去吧。”

  “诺!”

  影卫离开之后, 崔叔泗拿帕子将脸擦了又擦, 让自己冷静下来。世人皆知, 齐王世子正在京畿城为质,与他住在静苑的同个庭院中。他不可让人看出半点哀伤,不能再节外生枝,惹出一个欺君之罪来。

  他对着铜镜重新整理王服,将朝冠戴上后,哀伤喃语道:“儿啊,谁害的你,爹爹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绝不放过那人!”

  这是新朝第二次早朝,百官皆在,唯独少了平日趾高气昂的燕王萧灼。

  人人皆说她是被女君铩羽,这会儿还在与女君赌气。可是,谁在乎呢?朝堂之上少位燕王,那些老臣们反倒觉得自在。

  刑部尚书常玉是个心细如发之人,他敏锐地发觉朝堂上的京畿卫已经换了一茬人。这些人皆是生面孔,至少是常玉入京上朝这一年来从未见过的。他暗忖新君崔泠是个他看轻的人物,上位接连几招,几乎已将京畿权力尽收掌中。一旦让她坐稳龙椅,她恐怕要撤换大半这朝堂上的官员,这其中定然也包括自己。

  此时此刻,常玉已经觉察了危险的气息,下意识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齐王。齐王若不主动出击,处境只会越来越被动。尤其是,一旦萧灼击破海上大夏陈兵,崔泠便能腾出手来,好好收拾魏州与齐州。

  天子,只有稳坐龙椅之人,才能真正君临天下。

  若想取而代之,只能在她未稳之时下手,这是他与齐王的唯一机会。

  常玉已经看清楚了局势,就等今日散朝之后,他借由户部贪渎案子的公事,与齐王详谈——大长公主初平韩州,尚未在韩州站稳脚跟,只要稍加挑拨,韩州那些韩绍公的旧臣应当会起事绊住大长公主的赤凰军;魏州只须佯作造反,假意攻打京畿,便能吸引京畿卫的注意,全力迎战魏州兵马;齐州兵马只须打着勤王的名义,驰援京畿,只要齐王还在京中,京畿卫便不会怀疑这支齐州兵马的真实来意,届时便能打京畿卫一个措手不及。

  做这一切的前提是,萧灼已经离京赶赴北境。常玉算算日子,想必萧灼过完中秋便会与杨猛一起动身。

  常玉已经算好后面的路该如何走,就等齐王应允,他便可安排一切。他想得太过出神,以至于已在朝堂之上发呆良久,久到崔泠连唤数声方才回过神来。

  “臣、臣在!”

  “常尚书可是身子不适?”崔泠关切问道。

  常玉恭敬一拜:“臣的身子,尚可。”

  “哦,既然尚可,那朕就问问爱卿,你对谢尚书的奏疏,可有意见?”崔泠温声询问,垂下的十二串鎏珠微摇,她与百官们隔了十步之遥,谁也看不清她现下是什么样的眸光。

  常玉全然没有听见。

  礼部尚书裴钰焦急顿足,低声提醒:“帝师之事。”

  “皇太女殿下尚未满月,现下就选帝师,可是太早了些?”常玉不解反问。

  崔泠的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悦:“朕方才已经说了,帝师重要,所以朕需要审核帝师三年。优胜之人,方有资格入宫启蒙君婉。”

  常玉徐徐道:“此事,臣无异议。”

  裴钰气恼地瞪了他一眼:“陛下要在世家女眷里面选!你没有异议?”

  “皇太女殿下年幼,启蒙帝师选择女子,也是合情合理。”常玉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崔泠,他往后要做的便是顺从,如此才能减弱女君对他的戒心。况且,三年选一人,三年会有多少变数,谁又知道呢?万一那会儿齐王已经夺位成功,这位帝师是谁就更不重要了。

  裴钰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帝师乃朝官!朝堂之上,已经有一位女尚书了!先前燕王曾当殿盟誓,说大雍朝堂之上,绝无第二位女官!”

  “裴尚书。”崔泠语气肃杀,“你把燕王之言奉为圭臬,敢问今日的大雍之君是朕,还是她燕王?”

  裴钰霎时语塞。

  崔泠再道:“正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朕才择选世家女眷为帝师。从古至今,朕从未听过女子对小娃下手的恶行,却听过男子对小娃下手的恶行。君婉乃国之储君,朕可不允任何人伤害她,亦或是玷污她的声名。”

  裴钰张了张口,发现竟无法反驳崔泠的理由。

  “启蒙帝师,当亲手握笔教授皇太女写字,你让朕怎么放心让个男子来握皇太女的手?”崔泠将话说得直白,先前跟着裴钰反驳的几位礼部朝官也闭了嘴。

  “况且,燕王的毒誓与朕何干?”崔泠这话一出,朝臣们听出了不少深意。

  萧灼必须离开京畿,这是齐王成功的第一步。常玉不想因为一个毒誓,导致萧灼先忌惮崔泠,寻机装病迟迟不赴北境。京畿卫可是她与大长公主一同训练出的精锐,就算不掌军了,在京畿卫中也有威望,一旦魏州来犯,崔泠找不到将领,只怕还会将京畿卫交还萧灼。这人用兵甚是冒险,当年可以力破韩绍公五万大军进犯,魏州那三万人她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到时候齐州想要勤王,也会被她劝退。韩州五万能退,魏州三万怎的退不得?何须齐王兵马勤王?

  常玉深吸一口气,走出队列,恭声道:“陛下此言差矣,切莫让天下人以为陛下凉薄。”

  崔泠觉得今日的常玉颇是反常,竟是句句都在帮她圆场。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想必齐王世子暴毙一事,齐王与常玉定有谋划,这会儿做这些,只怕另有所图。

  “常尚书说的是。”崔泠故作深思,片刻之后,又道,“燕王说的是,朝堂之上绝无第二位女臣,朕确实不该让她应验毒咒。所以,朕决定这次给皇太女择选两位帝师,这便不算朝堂之上有两位女臣了。”

  “陛下!”裴钰惊呆双眼,哪有人这样算数的!

  崔泠惑然看了过去:“少了?”

  “……”裴钰为免崔泠再顺着台阶加人数,当即阻止,“凡事事不过三!”

  “如此说来,裴尚书是准了?”崔泠进一步确认。

  裴钰虽说不情愿,可是天子这话另有深意,他若直接答话“准了”,朝堂之上岂不是僭越于陛下。礼部尚书不遵君臣之别,竟敢凌驾于天子之上,此乃重罪。裴钰话到了喉间,险些说出去中了天子之计。

  原以为走了一个会挖坑的燕王,朝堂能平静许多,没想到这位女君竟也是个颇有城府之人,裴钰自忖不是她的对手,于是跪地叩首:“臣,奉命。”事到如今,他也只能主动请旨,承下给皇太女择选帝师之事。

  崔泠满意点头:“如此,便有劳裴爱卿了。”

  “诺。”裴钰领旨。

  崔泠最后看向了一言不发的齐王,她猜到齐王今日定是得到了世子暴毙的消息,故意激道:“八月中秋将至,朕今年一切从简,想约王叔父子……”

  “陛下!”崔叔泗哑涩开口,“臣近日肠胃有恙……”

  “那重阳再约。”

  “……”

  崔叔泗捏得笏板咯咯作响。

  “王叔难道想回齐州了?”

  “陛下初登大宝,王兄伤重养伤,燕王又奉旨北上,臣自然要留在京畿城辅佐陛下。”

  “如此甚好。”

  崔泠微笑点头。

  齐王肯定是离不得京畿的,现下的齐州王都局势不明,贸然回去只怕是羊入虎口,倒不如留在京畿安全。

  与此同时,萧灼带着萧破,亲自护送母亲与慕容九出了京畿。她一连送了十余里路,迟迟不见折返之意,崔昭昭生了疑心,掀起马车车帘问道:“还不回去?”

  “再往前走十里,有一处驿馆。”萧灼骑着照雪,马鞭指向山道远处,“到了那里,我自会与母亲分道。”

  慕容九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你不回京畿了?”

  “我若光明正大的走了,有些蠹虫可就要耐不住性子闹腾了。”萧灼莞尔,“况且,楚州有些人我必须私下会见。”崔泠给她的那封书信可是好东西,大张旗鼓地拜访,只会惹得他们那些人避嫌。

  慕容九了然,崔昭昭却不放心:“你只带萧破一人?”

  “萧破可是万人敌,带他一人足矣。”萧灼胸有成竹,自古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一个诀窍——知己知彼。稳住楚州、拿定楚州兵马,这个前战可不好打。正因为不好打,这开战前的准备更要充足。驭兵,不外乎“利”与“威”二字。跟着大将打仗,能有所益,或赚钱,或升官,这便是“利”字。至于这个“威”字,便是良将与庸将的分界点,没有彻底摸清楚楚州将领派系之前,萧灼绝不会用这个“威”字,以免适得其反。

  “事事小心。”崔昭昭肃声叮嘱。

  萧灼点头:“二位娘亲放心。”收服楚州兵不易,若是成了,弦清可就欠她一份厚赏了。她得好好想想,该讨要什么厚赏。

  想到这里,萧灼哑然失笑,回首望京畿城的方向深望了一眼。眸光复杂,有不舍,有担忧,也有浓得化不开的思念。

  此去殊途,将各自为战。

  早朝之后,崔泠穿着衮服矗立于宫阶之上。她站在大隆宫的至高点,远眺皇城之外,极目之处,是京畿城,亦是大雍的千里江山。

  只盼珍重,待卿凯旋。

  崔泠眸光中多了一分柔情脉脉,只望过了今年寒冬,来年的大雍将是一个真正止战的大雍。

  她心爱之臣将相伴左右,永不分离。

  作者有话说:

  更文~一处一处的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