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带着灵泉回村种药【完结番外】>第143章 酸味生榨粉

  乌桃跟屠宰场预订了一整套新鲜的牛杂, 还有吊龙、胸口油、牛筋、腱子肉、嫩肉这些部位也要了点,她跟大哥前脚给表姑送鱼,屠宰场后脚就把东西送了来。

  牛杂已经帮处理干净了, 分装在袋子里,光是那四个牛肚就占一半地方, 还有翻出来有肥油的牛肠。

  “怎么订这么多啊。”

  “今晚在院子里吃烤肉。”本来想安排在中秋那天的, 村里有宴席,都吃饱了回来的, 晚上也吃不下烤肉才挪到今天。

  “那买肉就好了啊,买这么多牛杂干嘛。”李水琴嘀嘀咕咕, 又在说乌桃乱花钱。

  “一半做卤牛杂放着明天吃, 一半做牛杂火锅,再做点凉拌牛肚丝, 去年做过的, 你还说爱吃。”

  还有一大块牛肉是用来做陈皮牛肉丸的, 她让大哥还有姐夫负责捶打牛肉,一边打一边把肉筋挑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绞肉机做出来的丸子跟手工捶打的口感不一样, 肉筋都不挑, 可不就影响口感。

  做陈皮牛肉丸的肉不用打很碎, 保留一些颗粒感会更好, 加适量肥猪肉泥进去混着冰水或者冰块、调味料一起搅打上劲。

  这是体力活, 乌安和吕嘉裕轮换上场,家里的三个小朋友就围在旁边看,还不忘喊加油。

  差不多了再把马蹄碎以及提前泡好的陈皮切碎放进去, 团成跟鸡蛋差不大的肉球放在小碟子中, 另外又做了香菜牛肉丸、香菇猪肉丸、茴香虾仁猪肉丸, 等一起放蒸笼蒸熟,肉丸吃起来Q弹,很嫩,一口爆汁,尤其陈皮牛肉丸,风味独特。

  都还没有上锅蒸,连翘就带着两个小表弟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紧紧盯着一碟碟的肉丸子流口水。

  厨房和天井总有人进进出出忙活,他们老在这里跟着转万一碰到摔了怎么办,乌桃喊他们上回廊跟一只耳玩,家里的四脚神兽很有分寸,不会弄伤小孩,在小孩面前它们都没有脾气,随便薅毛,疼得咧嘴也不会发火。

  小妹跟大嫂提着菜篮子回来,“苏子叶摘了,还有什么没弄的,我们来。”

  “洗生菜,再到仓库捞点泡姜、泡菜和酸豆角。”

  牛杂已经洗好在切了,需要卤的也进了高压锅,乌桃正在天井收拾黄鳝,今晚不煮米饭,换成生榨米粉,浇头就是红烧鳝鱼和生烫嫩牛肉,明天再做鳝鱼面。

  生榨米粉是很有地域特色的一道美食,泡好的米需要发酵2~3天再打成米浆,滤干多余的水分做成米粉团,用之前需要把米粉团用滚烫的水煮熟,一边加清水一边顺时搅拌至粉团化为浓稠爽滑的熟米浆,煮好就可以放进榨粉机直接压,锅中烧水,将压好的米粉顺进滚水中烫熟,经过发酵的米浆会有酸馊味,这就是生榨米粉的特色所在,有的人可能吃不惯。

  “桃桃,鳝鱼弄好没有啊,要不要帮忙。”

  “快好了。”

  她杀鳝鱼还是很快的,需要注意的是鳝鱼一定要提前放血,否则会很腥,再用特制的锋利小刀划开肚子清理内脏,把唯一的鱼骨踢下来,独留鱼肉。

  鳝鱼粘液很多,剁之前可以先用开水烫一烫,把粘液弄掉,这样也可以减少腥味。

  生姜去皮切丝,备好蒜叶和香菜,红烧鳝鱼得用大火,油热下锅鳝鱼段很快就会蜷缩起来,野生鳝鱼肉质紧实,人工养殖的则又肥又软绵,炒了还缩水,腥味极重,需要放很多辣椒做重口才能压得住,口感也不怎么样,想要做鳝鱼粥、粉/面浇头还得用野生鳝鱼。

  厨房的烟囱一直冒烟,各种食材的香味接连飘出,随风窜的到处都是,每天傍晚游客快离村的这个时间段是最难熬的,家家户户都在烧火做饭,饭菜香馋得人肚子咕咕叫。

  “大嫂,小小,你们把堂屋的桌子搬到前院去,烤盘在堂屋左边的柜子第三层,底下抽屉有长线的插座。”

  在家也没有怎么吃过烤肉,那个烤盘放在柜子里积灰好久了,李水琴怕她们找不到,就说:“我来找,那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多,还没收拾整齐,你们找不见的。”

  乌桃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又怎么会找不到,只不过李水琴总习惯把找东西这种事揽到自己手上,有时候乌桃找不到衣服都会问她,也不知道她怎么记的,总能找到,并且翻找之后那里面的东西还保持原样,一点都没乱,可能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特殊技能?

  大嫂宋美娜和小妹乌榴互相看着笑,都摇了摇头,转去搬桌椅,碗筷也一并拿出去。

  新鲜的牛肉不用腌制,到时候直接下锅涮就行,锅底是清汤的,吃的就是原汁原味,也可以熬牛骨头,今天时间不够,就没有熬,蘸料是沙茶酱。

  烤的那部分是胸口油和肥牛、嫩肉,拿洋葱丝和提前配好的酱料拌一拌,往烤盘上一放,滋滋冒油,特别香,再用苏子叶/生菜叶一卷,乌桃自己就能吃两三盘肉,配点泡姜和辣白菜解腻,还能再吃两盘。

  牛肠、牛心、牛肝都切了一半拿来烤,尤其牛肠,肥油多的烤到表皮焦黄最好吃。

  卤的今天也可以吃,留到明天也行,家里人都爱吃牛杂,不怕吃不完。

  今天捞回来的河虾河蟹给表姑拿了点还剩下一些,干炸了一盘河蟹,很酥脆,这样拿着吃也不腻,河虾煎的韭菜虾饼,手掌那么大一个,吃不完还可以放冰箱冻起来,回头用炸锅炸一下也还是脆的。

  太阳落山,院子的灯亮起,高挂在半空的圆月像个大银盘,散落的月光也给这片无论春夏秋冬都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土地穿上银装。

  小孩追逐打闹的欢笑声和家犬的汪汪声混在一起,还有大人们的忙碌、锅碗瓢盆的碰撞,入夜后才是乡村家庭的喧闹,又不乏温馨。

  其他食材都准备好了,凉拌肚丝也端了出去,只剩下最后的生榨米粉。

  大锅里的米粉滚了好几滚,乌桃用长筷子一卷就捞出来放进厨房桌上排开的大碗中,配菜和浇头都在外面,需要就自己加。

  今晚这顿着实丰盛,众人围坐,爱吃哪样就吃哪样,食材新鲜,做出来的菜自然也好吃。

  鸡蛋大的各色蒸丸子是最受三个孩子喜欢的,他们不挑食,香菜、茴香这些都吃,还十分爱,连翘每次回来最先奔去的就是种鱼腥草的那片地方,这孩子喜欢吃凉拌折耳根。

  烤到滋啦冒油的牛肠裹着苏子叶还有辣白菜把姐夫吕嘉裕收的服服帖帖,鼓着嘴巴含糊不清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烤牛肠,肥而不腻,绝了,要是在市区开一家店,肯定每天爆满。”

  比起烤牛肠,乌梨更喜欢吃烤牛心和胸口油,“不在城里开也爆满啊,村里的菜馆天天排长队。”

  “不过说真的,桃桃有没有想过到外面开一家菜馆子。”大嫂宋美娜问道。

  她口味不重,吃烤肉喜欢用生菜叶,另一边的牛肉火锅也好吃,生榨米粉她是第一次吃,味道有些奇怪,越吃越上头。

  乌桃盛了一勺红烧鳝鱼,鱼肉又鲜又嫩,“之前也考虑在县城盘一家店,现在忙成这样,家里的活都快赶不过来了,就不折腾了。”

  回村后她反倒成了兄妹几个中最忙碌的,现在有小妹回来帮忙,能省出点时间,要不然她也去不了省城那么多天。

  两个月不到又是秋收,晚稻、秋玉米,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都要收割,药山的草药也得赶在入冬前采收,一直忙到腊月都不一定得闲。

  “在村里搞搞种植养殖也挺好的,贪多嚼不烂。”乌兰苍说道。

  小辈有出息是好事,家里四个孩子都没怎么让大人操过心,桃桃呢,之前遇到过坎,现在也挺过来了,他现在想的是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行,别的不强求,再说家里又不缺钱,何必那么折腾,又忙不过来。

  “要我说还是得两手抓,”对这些事乌兰水也有话说,今天是家宴,没有外人,聊什么都不担心被传出去,“我们家不开,别人家也会开,也不一定非得是菜馆,别的也行啊,再弄一家淘宝店我们自己经营,比跟村里人分红让利强啊,那天乌夏林和几个族老的意思大哥你也猜到了吧,他们这些人啊,表面上好像特别公平,背地里都想把好处全装进自己腰包,还总拿宗族说事,他们发达的时候也没见拉过族里穷的几户,现在倒说上了。”

  “好端端的又提这些干什么,”乌兰苍顿了顿,“明年就换届选举了,乌夏林还能不能继续当村主任都不好说,族老的年纪也上来了,我看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怎么看重老一套,这些老规矩以后说不得慢慢就没了。”

  说来说去都是为那点事,村子发展越来越好,回村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喜欢宗族那套规矩,不想按照老一辈的指点去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也开始怀疑村委会某些人别有用心,中饱私囊,举报信都写到纪检那里去了。

  这样一来二去,族老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乌夏林也觉得自己乌纱帽迟早要被这群年轻人弄没,两股力量开始相互较量,在乌桃去省城那段时间更严重,听说已经在村委大院吵过好几次了。

  “但愿如此吧,只要他们别来烦桃桃,别找桃桃麻烦,爱怎么闹都随便,我才懒得管,问到我这我就装不知道。”

  “应该不会,乌夏林还是有分寸的,他也怕得罪人。”

  大伯和小叔聊他们的,乌桃就是听,也不吱声,其他人也是顾着吃,偶尔竖耳朵听一两句。

  作者有话说:

  七夕要浪漫啊各位!约会了吗?吃烛光晚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