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要孛儿帖赤那显示出来死战到底的决心,黑武人必会退兵。

  第二年的春天,孛儿帖赤那亲自率军,先后铲除了三个暗通黑武的部族。

  然后把他的队伍就摆在边界线上,黑武人在和草原人僵持了两个月之后随即退走。

  这也许都算不上和黑武人打了一仗,但若没有这一战的话,外草原的隐患就会一直都在。

  靠着强势的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孛儿帖赤那在外草原的地位越发稳固。

  而此时,也已经到了和西域人有个了结的时候了。

  四月初,大将军王唐匹敌率军往西疆移动,虽然他带着的只是十万新兵,可对于西域人来说依然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其实正如李叱所言,这一战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经历了中原大战,击败了无数强敌之后的唐匹敌,去和西域人打,属于纯纯粹粹的降维打击。

  黑武人在兵力是唐匹敌三倍的情况下,依然不敌老唐,更何况西域人根本就凑不出他们希望能凑出来的百万大军。

  当大宁的各路边军开始往西疆施压的时候,西域人内部早就已经分化的乱七八糟。

  真心想打的又有几个?

  五月中,在廷尉府的人帮助下,悄悄潜回迦楼国的亲王沐言沐笛发动了兵变。

  过往勒野库辛战败被生擒,在被囚禁了半个月之后,他自缢于牢房之内。

  到底是怎么自缢身亡的,这事其实已经没有必须要去深究了。

  有廷尉府的人在暗中协助沐言沐笛,就算沐言沐笛不忍心对他兄长下手,廷尉府的人难道还会心慈手软?

  这一战其实也一样的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沐言沐笛在迦楼国军中的威信实在太高。

  几乎所有能打的军队,都是沐言沐笛亲手带出来的,他只需登高一呼,便有从者无数。

  过往勒野库辛能调动的为他拼命的军队,只有王城的几万人而已。

  他原本以为可以死守王城,等待着他调集的援兵,可是哪想到,沐言沐笛带着队伍到了王城之外,连打都没有打,守城的队伍就开城投降了。

  最终只有勒野库辛只有几千人的死忠禁军保护,在皇宫内外死战,可也只坚持了一天一夜。

  沐言沐笛成为了迦楼国的国王,坐上宝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与冬潜渊的约定,出兵攻打小月狮国。

  与此同时,宁军继续向西施压,大部分西域小国打都不敢打,直接宣布投降。

  澹台压境亲自率军,一路攻打到了小月狮国的东线,而西线有沐言沐笛在猛攻。

  与此同时,小月狮国内,已故国师满来亚曼的信徒和弟子,不断给小月狮国的军队添麻烦。

  两面夹击之下,小月狮国也只坚持了不到月余,国王保隆桦就不得不出城向大宁军队投降。

  这都是计划之内的事。

  沐言沐笛有军队支持,所以取代勒野库辛成为迦楼国的新王绝非难事。

  可冬潜渊不一样,就算他有满来亚曼安排好的支持,也不如沐言沐笛那般强力。

  所以先帮助沐言沐笛夺取王位,再由迦楼国出兵协助冬潜渊夺取王位,这样最为容易。

  在小月狮国的都城外,保隆桦宣布退位。

  冬潜渊下令把他带上一艘小船,划进那个淹死了他三弟和四弟的小湖中。

  冬潜渊下令在保隆桦身上绑了上百斤的一块大石,将保隆桦推入湖水中。

  至此,西域最强的两个国家,全都成了大宁的属国。

  冬潜渊成为小月狮国的国王之后,立刻宣布与迦楼国断交,两国成为死敌。

  表面上看这是冬潜渊忘恩负义,沐言沐笛才帮他夺取王位,他立刻就反目成仇。

  可实际上,这根本就是沐言沐笛和冬潜渊暗地里商量好的。

  因为他们两个很清楚,作为西域最大的两个国家,一旦他们是坚固的盟友关系,那就会成为大宁的隐患。

  大宁的皇帝陛下,不愿意看到他们亲如手足,所以这个姿态,他们必须要做出来。

  不管是为了取悦大宁皇帝陛下,还是为了自保,这样做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冬潜渊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意成为大宁帝国的下一个征讨目标。

  但是两国几乎同时宣布向大宁皇帝陛下称臣,并且立刻就选出了新的使团,前往大宁朝觐。

  有这两个大国作表率,其他西域的国家,还有谁再站出来对抗大宁?

  这一仗其实也没算真的打起来,可对于大宁来说,这一战的意义,几乎不输于和黑武人在漠北荒原打的那一仗。

  西域这边安定下来,大宁四疆也算是都安定了,哪怕是黑武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兴兵南下。

  李叱亲手制定的为大宁百年安稳而战的计划,最开始的这几步,走的格外坚实。

  没有了外患,接下来就能专注的解决一下更令李叱感到有心的内患。

  到了九月,大宁西征的大军陆续凯旋,这一战说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战损,可是收获却极大。

  西域各国敬贡上来的物资,成车成车的往回运,队伍长的几乎看不到尽头。

  也是在九月,李叱派人往西疆传旨,让大将军王唐匹敌返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