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叱道:“以后会惩治,现在朕需要用人,你暂时以戴罪之身赴西疆备战,以后朕再处置你此时的罪行。”

  叶策冷沉默良久,再次叩首:“臣领旨。”

  他起身后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回头,再次撩袍跪倒:“臣知道,这次分别,大概是不会再见到陛下了……臣叩谢皇恩浩荡,臣恭愿陛下安康永健,臣祈愿大宁千秋万世。”

  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过去把叶策冷扶起来:“以后若是还能见面,朕与你一醉方休。”

  话虽然这样说,可李叱确实有不再让叶策冷回长安之心。

  叶策冷这样的聪明人,又怎么可能不理解陛下的苦心?

  趁着徐绩的事还没有爆发出来,陛下为了保护他,把他调到距离长安远远的河西道去。

  借此机会,也就不处置他的夫人了,他们这夫妻二人,也可因此而远离徐绩。

  到了西疆那边,他这个河西道的道治大人,应该会一直到他干不动了为止。

  各道的道府,没有陛下的旨意,不能随意离开属地,不能擅自回京。

  他不回来,陛下不宣他,徐绩将来犯了多大事,怎么处置,都也与他无关了。

  陛下又要保护他,又要稳住群臣之心,堵住悠悠众口,何其之难。

  叶策冷回到家里,看到夫人跪在地上等着他,连忙过去搀扶。

  “老爷,是我害了你……”

  叶策冷把夫人扶起来,摇了摇头说道:“你还是不理解我……和你相比,其他任何事我又何必那么在乎?”

  “之前我不帮徐绩,你说,我是怕丢了自己的官位,是怕自己受牵连。”

  “我心里痛的厉害,我不帮徐绩,是不想你会因他而被牵连。”

  叶策冷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后说道:“陛下洪恩,不处置你我了,让你我去西疆。”

  叶夫人怔住,她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宽宏。

  其实她召集人手去拦截廷尉府的人之后,没多久她就冷静下来。

  将心比心去为叶策冷想了想,她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收拾一下东西,咱们明日一早就动身。”

  叶策冷拉着夫人的手说道:“若你不舍得这长安城,今夜我陪你出去再走走,再看看。”

  叶夫人摇头道:“逢大事,经大乱,我才知道自己有些时候会太人性,这世上不舍之人我有两个,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弟弟,可是这世上不舍之地我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你的地方,不用看长安,我一直能看你,便是心归处。”

  叶策冷把夫人抱在怀里,抱的那么紧。

  第二天一早,陛下明旨,调叶策冷为河西道道府,正二品,领一品双俸禄。

  散朝之后,李叱还亲率文武百官,送叶策冷出城,一直送到城外十里。

  虽然调离了朝廷权利中心,可是满朝文武,谁也不觉得叶策冷是被处置被贬降了。

  做尚书虽然也是正二品,而且距离陛下更近,可实际上真不如做一道的道府来的舒服。

  那是一道之内的第一人啊,真真正正的手握实权。

  要真说有些不寻常,这种朝廷要员调任地方都是升调,比如各部的侍郎调去做封疆大吏更多见一些。

  然而现在不是非常时期吗,朝臣们又都知道,陛下有心在西边打一仗,所以谁也没多怀疑什么。

  至此,李叱把朝廷里的事处理的也算差不多了,留着徐绩,也只是还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人而已。

  叶策冷调离长安之后,徐绩也就真的变成了孤家寡人,别说什么左膀右臂没了,连依靠都没了。

  况且李叱把叶策冷调去西疆,更主要的为了战事,陆重楼在西疆不会太久,那边需要一个有分量的官员在。

  回到东暖阁,李叱让丁青安想个笑话,毕竟这两天事情也多显得有些阴沉。

  丁青安想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想起来一个,笑着说道:“臣小时候家里穷苦,父亲为了找些吃的,又是冬天农闲青黄不接,于是便去河边钓鱼。”

  “从清晨到日暮,也一条鱼没有钓上来,直到天都黑了,才有鱼上钩。”

  “父亲当时开心极了,对我说,这可是条大鱼,拉都拉不动,好大的力气。”

  “父亲说遇到这样的大物不能放走,就算是累屁了也要坚持,这么大一条鱼,足够一家人吃几天的。”

  “结果这和鱼斗起来,就斗了整整一夜,累的我父亲筋疲力尽。”

  “一直到第二天天亮,父亲气喘吁吁的起身,抓了鱼竿说,我看你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丁青县笑道:“也就是这个时候,那小河对岸,有个老汉也是扶着腰站起来,看起来和我父亲一样的决绝。”

  李叱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噗嗤一声笑了:“鱼钩,钩上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谈未来

  未央宫,东暖阁。

  李叱看向面带愧色的楚先生,笑了笑道:“先生没有出手,自然有不出手的理由,所以先生不必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朕其实也没打算让先生直接出手。”

  楚先生道:“只是觉得,此人大概不会逃走,但凡执拗之人,凡事都要等一个结果。”

  李叱点头,楚先生这话他是真的赞同。

  有执念的人,又怎么会在没出结果之前就离开?哪怕他觉得自己把事做成了,也该走了,可不亲眼看到结局,这样的人心里一定会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