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飞豹:“放进来两头狼吗?”

  元桢道:“桑国人不可信,渤海人也不可信,桑国人实力比主公强大,渤海人实力也比主公强大,所以……”

  元桢看着韩飞豹的眼睛说道:“到时候主公并不是他们的威胁,他们才是彼此的威胁。”

  韩飞豹道:“李叱可以在一年之内,调集足够的兵力攻打兖州,你认为桑国人和渤海人,有机会能赢?”

  他的言下之意是,连我都赢不了李叱,你凭什么觉得那些宵小之辈可以赢了李叱。

  元桢继续说道:“主公,我们的目标,本就不是兖州。”

  韩飞豹怔住。

  这句话,彻底把韩飞豹搞糊涂了,费尽心思,引渤海人和桑国人攻入兖州,他的目标却不是兖州了?

  他看向元桢,等着元桢给他一个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渤海国。”

  元桢道:“如果不出意外,在李叱手里吃过大亏的渤海人,一有机会杀入兖州,一定会倾尽全力。”

  韩飞豹道:“然后我们趁着机会攻入渤海国,封闭边关,让他们在兖州和宁军去打,我们去占渤海国的地盘?”

  元桢点了点头。

  韩飞豹哼了一声:“渤海那种苦寒疲敝的地方,你费心心思,居然是为了那?!”

  元桢长叹一声,用一种无奈的语气说道:“主公……中原富饶,可是和你已经没有关系了。”

  韩飞豹再次怔住。

  元桢看着韩飞豹的眼睛说道:“哪怕是同样有些寒苦疲敝的雍州,也已经和主公没有关系了。”

  这一刻,是韩飞豹一声长叹。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续命

  不管元桢的计划听起来有多匪夷所思,当务之急都不是这个计划,而是攻打龙头关。

  他们抓来了百姓,还杀数人,却没有从百姓们口中问出来任何有用的消息。

  韩飞豹现在也不知道龙头关里的宁军数量到底有多少,之前追过来的那支宁军是从龙头关出来的,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

  按照常理来说,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就主动出击,这是兵家大忌。

  然而此时的韩飞豹已经没有任何别的选择,打破龙头关他就能生,打不破就是死。

  而在这一刻,跟随到现在的雍州军士兵们,每个人也都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这支看起来狼狈不堪的队伍,在进攻之前,憋着一股子杀气。

  没有多久,龙头关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关城,每每提及,都能让人联想到一次一次大战。

  以前龙头关隶属于冀州,但实际上归幽州管辖,被当初的幽州将军罗耿死死攥在手里。

  罗耿把龙头关攥在手里,可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幽州没有来自东北的威胁。

  最主要的是,他可以随时把对冀州的威胁放进来。

  当初兖州节度使带兵数次攻入冀州,哪一次不是罗耿放进来的。

  罗耿真要是下令死守龙头关,兖州节度使纵然有数十万雄兵,想打进冀州也确实没那么容易。

  所以当初兖州节度使才会拍罗耿的马屁,而冀州节度使曾凌对罗耿的态度,也是又怕又恨。

  如今龙头关里的宁军数量确实不算很多,可此时的守军装备,和那时候罗耿的兵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李叱是一个尽量在吃一堑之前就长一智的人,龙头关这边的城防,他已经让徐绩做了几次增补。

  那年青州大贼从冀州东南侧杀进来,也威胁到了龙头关,让李叱不得不考虑,龙头关内外都有敌人的情况下,如何防守。

  城防武器对准的都是关外,城墙内侧谁会安装大量武器?

  就算是有这样的考虑,也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城墙内则的构造就不适合防守。

  有守军上下城的坡道在,攻打城关的敌人可以顺着坡道往上跑。

  但李叱对徐绩的要求是,有准备,就一定比没有准备要好。

  所以徐绩派人往龙头关这边送过来大量的城防武器,能安装在什么位置就安装在什么位置。

  徐绩是亲自到过龙头关的,所以他设计了一个方案,让人在龙头关的内侧,修建了一座瓮城。

  这又是违反了常理的一件事……因为瓮城,都是修建在城外的。

  然而有了这座瓮城之后,另一个从内侧看起来,就变成了一座城堡。

  不得不说的是,徐绩的才能确实极为出众。

  瓮城的设计是他亲自操刀,进出瓮城只有一座城门,而且不设开合的城门,用的是闸门构造。

  闸门分为两层,一层是相对来说比较轻的铁栅栏门,到了天黑,可以把铁栅栏门放下来。

  另外一层则是厚重的千斤闸,这个铁闸门是铸造出来的,说是叫千斤闸,实际上这个千斤,可能是大几千斤。

  这道闸门放下来之后,别说外边的人想进去,里边的人想出来都没什么可能。

  所以当韩飞豹到了龙头关之后,举着千里眼看了一会儿,心态就有些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