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武王妃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她对李叱说道:“若只是我,便答应了宁王的条件,可我猜测,武王应该不会答应,左武卫犹如武王性命一样。”

  李叱没有说话,因为她知道武王妃肯定还有话要说。

  “宁王可否允许我派人去芒砀山中,把宁王的意思详细告知武王,若他应允,我便立刻下令大军向宁王投降。”

  李叱点了点头:“好。”

  武王妃朝着李叱微微俯身:“多谢宁王成全,我回去之后就安排得力人手进山。”

  李叱嗯了一声:“回吧。”

  就这样,武王妃带着队伍有回了楚军大营。

  石桥上,李叱和唐匹敌他们却没有马上离开,这地方景色秀美,石桥流水,水中还有肥鱼,索性就在这消遣片刻。

  李叱招呼亲兵去找来鱼竿,他和唐匹敌就站在石桥一侧垂钓。

  “你给她开出如此条件,她大概是真的动心了。”

  唐匹敌看着水中的鱼漂,说完这句话后又笑了笑:“可惜,她会浪费你的好意。”

  李叱道:“她说的没错,我开出再好的条件,武亲王也不会投降,他宁可死……”

  李叱道:“她故意说要安排人去芒砀山,一是想看看芒砀山中情况,二是和武亲王商量一下对策,三是约定好突围时间里应外合。”

  李叱指了指唐匹敌的鱼竿:“上鱼了。”

  唐匹敌一抬手,那鱼钩上挂着一尾还在胡乱摆动的大鱼,看着可真是肥美,至少也有四五斤重。

  两个人看着那条鱼,忽然就都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楚军大营。

  武王妃回来之后就召集众将议事,这二十万大军中,光是三品将军就有二十几个,四品以上的将军数十人。

  按照楚军的军制,一万人左右为一军,能独领一军的将军都是正四品。

  但是大楚崩坏之后,官职军职都乱了套,皇帝为了笼络人心,光是异姓王就封了几十个,侯爵无数。

  曾经的大楚,三品就是武将的天花板,可现在,这些领军的将军都是正三品。

  “我已见过宁王李叱。”

  武王妃看向手下这些将军们说道:“我和他谈了条件,假意应允他派人去芒砀山中劝降武王,只要咱们的人能进去再出来,就可和武王约定好突围的时间。”

  将军窦勇说道:“如此最好,到时候我们往内攻,武王向外突,内外夹击之下,宁军的防线必能攻破。”

  武王妃道:“所以我召集各位前来,是要你们回去之后做好准备,因为武王的消息回来后,我们随时都可能与宁军决战。”

  “是!”

  所有人都应了一声。

  可是这支混编起来的队伍,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宁军去拼个死活。

  十万梁州军,五万楚军,五万越州军,真铁了心想救武亲王的,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不是他们不敬重武亲王,而是他们觉得不值得,敬重不敬重,和他们拼命不拼命,关系不大。

  “昭峦,彩南。”

  武王妃看向自己身边最信任的那两个女子。

  “若是派武将进山,宁军可能会有所怀疑,所以我想让你们两个进芒砀山见武王。”

  昭峦和彩南立刻就俯身道:“我们愿往。”

  派去的是两个看着娇滴滴柔弱弱的女子,宁军的人应该也会略有放松。

  “你们两个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就渡河过去,过潘兴河后还要走百余里才到芒砀山,所以要抓紧赶路。”

  “是!”

  那两个女子又应了一声。

  第二天天还没亮,昭峦和彩南两个人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

  武王妃在大营门口等着,见她们两个过来,回身吩咐手下把东西递给她。

  这是她昨夜里几乎一夜没睡,亲手为武王做的食物,其中有武王最爱吃的油酥千层饼,还有金州那边独有的火腿。

  “把这个给武王带上。”

  “是。”

  彩南把东西接过来,绑在了自己的背后。

  武王妃交代道:“你们千万不要有任何其他举动,到了河边,会有宁军的船把你们接过去,也会有宁军的人一路护送,连话都不要多说,虽然宁王历来守信,他不会做出欺人之事,可你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昭峦道:“主母放心,我们必会把武王的消息带回来。”

  武王妃亲自送她们两个到潘兴河边,宁军的小船果然已经在等着了。

  武王妃看着那两人上船,看着那两人越去越远,心里格外忐忑。

  她这半生以来,除了在武王面前之外,其他时候不管面对谁都始终强势,性格也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