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陛下心安处是臣妾,臣妾就这样一直陪着陛下,若陛下心安处是那里……”

  皇后指了指河岸上的民居后说道:“那臣妾应该劝陛下,帝心存社稷,世上万千难,陛下也可迎风破浪,世上万千劫,陛下也可一帆风顺。”

  皇帝一怔。

  皇后笑着看他。

  皇帝沉默片刻,回头吩咐甄小刀:“回宫,上朝。”

  这一刻,甄小刀也笑起来。

  他充满感激的看向皇后娘娘,在这一刻他忽然发现,皇后娘娘的眼神里,仿佛有令人宁静的星辰大海。

  “朕上朝,你要坐在朕身边。”

  皇帝对皇后说。

  皇后摇头:“陛下,祖制不可违,朝纲不可废。”

  皇帝却异常坚定:“朕心安处,是你。”

  坚定的有些不像是他。

  皇后沉默了许久,点头:“那臣妾就听陛下的,陛下希望臣妾在,臣妾就一直在。”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每次上朝,皇后都会坐在皇帝身边。

  哪里有什么朝事,那些已经不把自己当朝臣的大人物们,不会再为大楚尽心尽力,倒是更愿意对皇后临朝表达不满。

  可是这次皇帝根本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只当他们的话是放屁。

  或许是那些大人物们觉得,皇帝是沉迷于女色了,反而是好事,所以后来也就不再揪着这件事不放。

  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事情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

  皇后坐在皇帝身边,她一句话都不会说,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那。

  可是有她在身边的皇帝,整个人看起来都神采奕奕,看起来和前阵子相比像是换了一个人。

  皇后知道本分,她坐在朝堂上,从来都不会干预什么,然而她只要在,皇帝就像是充满力量。

  皇后说,陛下心里有民心,但陛下没有听到过民心,因为宫墙太高,因为朝臣太重。

  又高又重,就挡住了民心民意。

  于是皇帝就和她抽出时间来去民间走走,两个人换上便装,去吃不值钱的街边小摊,和那卖饭的人聊上许久。

  皇帝问他,如果贼兵围了大兴城你会怎么办?

  那中年男人说,我能怎么办?我有妻儿老小,大概是认命了吧。

  若是以往,皇帝听到这句话一定会生出怒意,不可抑制的怒意。

  可是今日,皇后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他就忽然明白了,百姓们不是不忠诚,而是无奈。

  皇帝还想问那中年汉子,如果朝廷给你发放饷银,照顾你的妻儿,你愿意为朝廷作战吗。

  可是他还没有问出来,皇后问那中年男人:“若贼兵凶狠,会伤及你的妻儿呢?”

  中年男人把切菜的刀狠狠剁在案板上:“除非我先死,不然就干他娘的。”

  皇帝怔住,看到皇后在对他微笑。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城中便陆续张贴告示出来,历数大贼李兄虎所做下的残暴之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李兄虎的贼兵所过之处,男人尽皆被抓走充军,老弱儿童都被杀掉,而女人们,都会被贼兵糟蹋致死。

  那些宣扬应该忠君爱楚的告示被覆盖,但是城里的人,却好像逐渐也有了改变。

  东书房,皇帝在沉思如何应对危局,皇后在旁边为他绣手帕。

  皇帝回头看她,阳光照在她脸上,她身上好像有圣洁的光辉。

  “朕心里安宁。”

  他说。

  皇后放下手里的绣布,坐直了身子,看着皇帝说:“陛下心里,应该不安宁才对。”

  皇帝问,为什么。

  皇后说,因为陛下心里有百姓,百姓们心里不安宁,陛下也不安宁,陛下说安宁,只是在哄我开心。

  皇帝沉默。

  皇后又说,陛下心里有百姓,可是百姓们不知道,陛下得让他们知道才行。

  皇帝眼睛亮了一下,他问:“如何让百姓知道?”

  皇后说:“陛下站的太高了,是这世上站在最高处的人,百姓们抬着头使劲儿看,也看不清楚陛下,所以要让百姓们知道陛下心里有他们,陛下得先下来。”

  皇帝懂了。

  第二天城里又陆续张贴出来告示,陛下要招募新军,这次,陛下会以一名新兵的身份,和百姓们同吃同住。

  百姓们才不信呢,于是他们看到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站在一辆马车上,没有车厢的马车,她换上了一身英姿飒爽的战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