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中原都发展不起来强大的水师。

  因为这中原大地满目疮痍,将来宁王一统天下之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恢复民生繁荣。

  那不是十年八年就能恢复过来的事,要想让中原再现强盛,需要一个百年。

  而且,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黑武人都会不停的南下。

  中原乱世结束之前,他们想趁机夺取这锦绣江山,就算是宁王称帝之后,他们又会想着新朝立足未稳可以趁势而攻。

  哪怕是多年之后中原已经稳定康宁,黑武人还是不会停止南下,除非是中原最终被黑武所占,或是黑武灭国。

  然而徐绩也很清楚,黑武这样的庞然大物,谁又能灭的了?

  他无法想象的出来,会是一个强大到何等地步的国家,才能把黑武踩在脚下。

  “收拾战场,整顿军备。”

  徐绩吩咐一声:“桑人会放弃这里,但不会放弃从其他地方上岸。”

  他看向手下人:“分派传令信使出去,在沿海各县,抽调足够多的人手巡视海岸,各县务必尽快在高处搭建烽火台,一旦有敌人来犯,迅速点燃狼烟。”

  “再通传兖州各地,主公尚未在兖州指派主官,所以从今日开始,兖州军务暂时由我指挥。”

  徐绩一边走一边继续下令:“同时派人赶赴兖州内所有州县传令,大县需尽快招募民勇三千人以上,小县招募民勇一千五百,在得军令之日起,半个月内务必将兵力集结完毕,然后奔赴沿海各县支援,无需请令,以就近支援为原则,切勿轻慢。”

  “所有民勇的军饷,与宁军战兵相同,若有伤亡,抚恤亦与战兵相同,各县县丞,需亲自带队,如有违抗者,按临阵脱逃斩首示众。”

  徐绩回头看向身边人:“尽快派人去传令吧。”

  手下人立刻应了一声,转身跑出去分派人手。

  “我是兖州人。”

  徐绩道:“我回来,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我回来,就是给兖州百姓们来做那堵墙。”

  他大声说道:“诸位,需同心协力,共御外敌。”

  有了徐绩的指挥调度,整个兖州在很快就被盘活了。

  各州县的县丞,带着厢兵和民勇,以距离哪里近就去哪里支援为原则,迅速的赶往沿海各地。

  我们确实没有海船,没有舰队,可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海岸线封住。

  徐绩留给关崇圣大量的武器装备之后,带着他的大军再次出发,目标是东北边关。

  在那,边疆的将士们抵抗的是至少数十万渤海人。

  兖州这边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管理,当初沈珊瑚打下兖州之后就率军南下,留守在兖州的队伍其实不多。

  东北边关那边兵力薄弱,也不知道赶过去的时候还来不来得及。

  相对来说,虽然北疆那边要面对的是不知道会来多少兵力的黑武大军,可徐绩并不是十分担心。

  宁王这些年来为了防备黑武人南下,大力扶持北疆边军,如今那边一线兵力充足,储备也充足。

  大部分人员都随从宁王南下之后,幽州那边却依然保持着极为完整的建制。

  与此同时,京州。

  一场大战。

  武亲王杨迹句又一次赢了,虽然这次是惨胜,可赢了就是赢了。

  与天命王杨玄机一战,武亲王大军杀敌十余万,俘虏三四万,杨玄机元气大伤,继续往北退却。

  军帐中,武亲王端坐在椅子上,上半身的衣服都脱了,医官正在给他缝合肩膀上的伤口。

  在那场厮杀之中,武亲王本来已经直破杨玄机中军,若一鼓作气打穿中军的话,就算是不能将杨玄机生擒活捉,也足以让天命军彻底失去抵抗之力,只要成功,天命军的损失就不只是十余万人。

  然而就在已经攻入杨玄机中军的时候,一个身穿金甲的雄壮武士带领黑绦军拦住了武亲王。

  那人,是武亲王到现在为止遇到的第一个能威胁到他生死的人。

  武亲王知道杨玄机身边有一位被誉为金甲天神的战将,也是杨玄机的贴身护卫。

  可武亲王一生征战,什么样的敌人没有见过,号称这个天神那个魔将的,多如牛毛。

  所以武亲王也略微有些轻敌,确实没有想到那家伙如此强悍,差一点让武亲王受了重伤。

  武亲王深深的甲胄算得上是一件神器,寻常刀剑不可能将这套战甲破坏。

  然而那金甲武士却一刀就削掉了武亲王的肩甲,肩膀上的肉都被扫掉了一块。

  如果如果不是武亲王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斗经验,他可能会吃大亏。

  仗着那金甲武士的凶悍,杨玄机才能稳住中军,不至于被武亲王打成倒卷珠帘的败势。

  “王爷,军报!”

  有人快步跑进来,单膝跪倒后,双手递上来一份军报。

  “哪里来的?”

  “宁王李叱的人,往各地派人通报消息。”

  武亲王听到这句话脸色一变,伸手去拿军报:“黑武人又南下了?!”

  他不顾身后医官还在缝合伤口,把军报打开看了看,然后脸色就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