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曹家的人想杀皇帝的话,在别的地方未必能成,可在豫州城,大概皇帝会必死无疑。

  当初的缉事司有多强横百姓们还没有忘记呢,只是好像一下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刘崇信的党羽遍布天下,一是为老皇帝监察地方,监察各大家族,二是为刘崇信自己铲除异己而布置。

  刘崇信这个人有些复杂,他在山河印中的地位极高,在他权势滔天的时候,甚至连曹猎的父亲也必须对他以礼相待,甚至称兄道弟。

  可是刘崇信又不想完全听从山河印的指挥,他对老皇帝的感情是真的。

  老皇帝曾经说过,朕有许多血脉至亲,朕还有满朝文武天下万民,但朕真正能信任的只有一个刘崇信。

  所以当初刘崇信对山河印也有所防备,他控制着势力庞大的缉事司,还在不停的扩大缉事司的职权和规模,就是想着万一有朝一日需要他为了老皇帝和山河印拼命,他能调用足够大的力量。

  他的本意是缉事司尽可能不受山河印控制,但山河印那种渗透的方式,防不胜防。

  不能说缉事司的人都完全忠诚于刘崇信,也不能说山河印对缉事司毫无控制。

  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刘崇信安排在豫州城里的人,绝对不是山河印的人。

  因为这些人,就是为了盯着曹家而来的。

  刘崇信死之后,缉事司在豫州城内庞大的势力在瞬间就转入地下。

  他们以为可以人间消失一样,自此之后,再也不是缉事司的人,也再也不是大楚皇帝的鹰犬。

  他们也许都没有想到的是,刘崇信明明是被新皇杨竞除掉的,可是在临死之前,刘崇信却交出了缉事司在各地的实力布置。

  这家名为行运的车马行,就是缉事司暗中控制,车马行的东家雁北城还有一个身份是缉事司的闻训候。

  缉事司在各地分派的人手,够级别称之为闻训候的人一共只有四个,他们的身份官职与秉笔,掌印,司礼同级,仅次于刘崇信。

  后院中,雁北城正在书房里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张地图,这是豫州城的地图,极为详尽。

  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在这地图上绘制出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曹家大宅绘制的尤其详细,这大宅不是梅园,而是曹家的祖宅。

  方诸侯迈步进门,雁北城回头看向他:“亲眼看到了?所以你一定不会认错了?”

  方诸侯微微点头算是回应,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走到靠窗那边坐下来。

  雁北城沉默了片刻后说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这样的人会来豫州,但我知道你这样的人不该来。”

  方诸侯看向他,没回答而是反问:“那你这样的人,明明已经可以藏起来,为何会在甄小刀派人找到你后,你愿意重新冒出来?”

  雁北城笑了笑,也没有回答,也是反问:“你讨厌太监吗?”

  方诸侯摇头:“不讨厌,也不喜欢。”

  雁北城走到方诸侯身边,看着窗外说道:“太监也是人,是人就有感情。”

  方诸侯沉默。

  雁北城道:“你尊敬自己的父亲吗?”

  方诸侯依然沉默,他当然不尊敬。

  可是雁北城又怎么可能知道方诸侯的身份,他只是看到了方诸侯脸上的表情,所以他猜到了答案。

  他说:“我也不尊敬我父亲,是他把我送进宫的,但我尊敬我师父……如果我父亲说让我杀了我师父,我会杀了我父亲,如果我师父说让我杀了父亲,我会毫不犹豫动手。”

  雁北城道:“你知道我师父是谁,所以这就是你问题的答案。”

  方诸侯点了点头。

  雁北城又道:“但你永远都理解不了,我师父对于陛下的感情。”

  良久之后,方诸侯缓缓道:“你错了,我理解。”

  他看向雁北城:“不然的话,刘崇信会活那么久?”

  雁北城眼神一凛。

  两个人都沉默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方诸侯起身:“选一个早晨吧,一个好日子的早晨。”

  雁北城摇头:“对我们来说哪有什么好日子,选什么日子都是要去送死的,对我们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既有赴死之心,便当百无禁忌。”

  第九百三十二章 以一开始

  李叱像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包租公,走在清晨的大街上看着四周的店铺,虽然还没有开门,可却有一种满足感。

  店铺不都是他的,但子民都是他的。

  以前他总想着的是怎么才能养活师父,最好就是有这样一家店面,生意不求很好,只是能有个营生就好,让那老家伙每天都会因为收入几个小钱而乐的合不拢嘴。

  长眉道人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吃穿住行并无奢求,有则满,他这辈子唯一的不满足,就是当初为李叱改命。

  他可以一辈子云游天下饥一顿饱一顿,但是丢丢儿不行,丢丢儿得有好日子过。

  这个老人让丢丢过上了好日子,然后丢丢儿让很多很多人过上了好日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道人辛苦十年,改的是天下。

  除非必要,李叱还是喜欢步行。

  他和高希宁说过,如果人间是一本书,那么慢一些才能看的更仔细。

  骑马是一目十行却未必能过目不忘,坐车是看的断断续续一知半解,走路才是慢慢看细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