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923章

  到第三天时,这帮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地楚国官兵,便经受不住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乖乖缴械投降吃大包子去了。

  至此,在此次战争中占据天王山位置的‘第二次虎牢关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历时正好二十天。在这短短二十天里,秦军以越境作战的三十万主力军为主、以在国内策应的另两个军为辅,共计歼灭齐军四十余万,俘虏二十余万;基本上消灭了齐国的主力部队。还顺手歼灭楚军八万,俘虏十二万,将楚国那点可怜的陆军彻底了账。

  两次虎牢关战役是秦雷征战天下过程中最辉煌的胜利,其意义不仅在于将昔日天下第一名将百胜公赵无咎全方位击败,彻底取而代之。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齐国便丧失了三足鼎立的资格,虽然仗着底蕴深厚,不至于一时亡国,但其已经门户洞开,军神陨落、精锐尽丧,已经事实上沦为了秦国予取予求的后花园!

  从此以后,秦国一直以来腹背受敌的局面将大大改观,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偏安江南的楚国了!

  ……

  在这场堪称一锤定音的战役中,秦雷将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一曰‘火器’,他不仅独家拥有此等杀器的使用权,还对其用法了若指掌,并没有一味迷信,而是结合常规部队灵活运用,使其成为了战略上的强力支撑,战术上的有力辅助!

  其二曰‘参谋’,他当年组建的统帅部参谋处,在‘十年磨一剑’之后,终于可堪大用,对秦雷的战略构想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提供了数种战役方案,每一种方案都包括着整套的作战计划和分析,向他详细分析这计划的优劣所在、敌方可能有的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每一份都以事实为依据,推理严谨,设想周密,实属难得的作战计划……毫不客气的说,他只要随便拿起一份严格照着执行,这一仗都是有赢无输,差别只不过是赢多赢少的问题而已。

  虽然秦雷最后时刻公布的作战计划,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份,但还是能轻易看出,他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说是集其大成也不夸张。

  当得到最后计划时,参谋处立刻马不停蹄的重新论证研究,力争做到每个环节丝丝相扣,战术动作毫厘不差。前前后后共提请修改了三十多处细节,而秦雷也大度的全盘接受,同意了他们的改动。

  所以我们看到秦军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动作,终于造成了战略上的胜势,每一步都干净利落、游刃有余,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其中除了秦雷那不可多得的军事才能、秦军官兵的高人一等的各方面素质外,这支强大的参谋队伍,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这一点在秦军上下毫无异议,所以当战后秦雷将统帅部参谋处升格为三军参谋部,并授予其首任部长涂恭淳以上将军衔时,听到的只是一片掌声,很少有人质疑这些白面书生,有什么资格当上将军的。

  秦雷的第三个长处,便是训练。他的军队不仅装备好、待遇好,在训练上更是远超齐楚两国的水平。他对军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强调处理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要求,让这支同样多年未经战争的军队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尤其是在处理战场上多变的情况时,更是显得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正是这种保持和进步,使秦国把军备废弛的齐楚两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反映在战场上,就是其战斗力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了,这仗还怎么打?

  他的三大长处正好是敌人的弱点所在,以最强击其最弱,焉有不胜之理?

  更何况他还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正是的他放手使用,才让手下的将领们在此次战役中大放异彩,尤其是一直身负勇名,却苦于无法证明自己的勇亲王殿下,终于在此次战役中大放异彩,居功甚伟,从此不再为名不副实而心烦意乱了!

  ……

  但这一切都不是秦雷关心的,此刻他换了身素色的便服,缓步走向个戒备森严的帐篷中,在那里,他将与一段历史做最后的告别,然后去开创自己的历史!

  第十一卷 九九归一 第六七三章 第二次见面

  守卫听到脚步声,警惕的循声望去,便见着一脸肃穆的武成王走来。刚想行礼致敬,却被秦雷摆手制止,示意他们不要出声。

  秦雷轻轻走到帐篷外,隔着门帘就能闻到浓重的草药味。他伸手去掀那门帘,明明轻飘飘的一片棉布,此刻却感觉有千斤之重,那是将近一个甲子的历史的分量。

  慢慢掀开门帘,他终于看到昏黄的油灯下,僵卧着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正有出气没进气的在那里残喘。

  听见门口有动静,老人的双目吃力的转动,却被透门而入的亮光耀得什么也看不清。过了许久他才发现,一个望之不过而立之年,相貌英挺、气度沉稳的便衣男子,已经立在了床前。

  老人仰起头,与微微垂首俯瞰自己的年青人对视着。仅此一眼,对方的身份便已经不言而喻了。

  “你是秦雷?”老人的声音低沉嘶哑,仿若撕破布帛一般。

  “是的。”秦雷点点头,拉一个胡凳坐在他的床前,声音平静道:“这应该是我们第二回见面了。”

  “呵呵……老夫后来回忆,十几年前在丞相府上,似乎与王爷有过一面之缘。”老人微微闭眼回忆道:“不过很抱歉,还是宛若初见。”这一句是应对秦雷‘你明知故问’的暗诘。

  听他思维敏捷、词锋犀利,浑不似奄奄一息之人。秦雷冷笑道:“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看老元帅你的命还长着哩。”这僵卧地老者正是齐楚联军统帅,百胜公赵无咎——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秦军将其俘虏,而是其侍卫带着陷入昏迷的百胜公投案自首的。

  起初秦军以为是这些家奴卖主求荣,但那侍卫队长振振有辞,说这是大老爷自己的心愿。他希望在临死之前,能亲眼见见武成王。

  所以秦雷便来了。

  ……

  赵无咎哑然失笑道:“王爷犯得着跟我一回光返照之人置气吗?”

  听他如是说。秦雷这才沉默下来,良久才叹口气道:“你已经看开了?”他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问赵无咎是否看淡生死了?二是问他已经彻底放下敌对情绪了吗?

  话说雨田兄向来是直来直去的好少年,哪像今天这样语带三关、句句锋机?看来在新贵与老贵族的较量中,总有那么点底气不足,哪怕胜负已分、对手行将就木了也是这样。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赵无咎轻声道:“你已经将老夫地一切摧毁。我就是不想放下,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了……只是有一事不明,这才一直撑着没有闭眼罢了。”说着朝秦雷笑笑道:“你能来我很高兴,这世上没有人能比你更适合解答这个问题了。”

  “问吧!”秦雷点点头道:“你是我最尊敬地对手,我会知无不言的。”

  “多谢了,老朽荣幸之至。”武将终究是干脆的,赵无咎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自己疑问:“请问我因何而败?”说完苍声笑道:“一败再败,败得连大齐国都要亡了。却还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你说我这辈子是不是活到狗身上了?”

  秦雷有些腼腆道:“起初是侥幸,中间是大势,最后是我准备充分。”

  “侥幸、大势和准备充分?”听秦雷干脆利索的给出了答案,赵无咎神色郑重的咀嚼道:“我们交锋三次,‘起初的侥幸’应该指地是牧野原上的大风吧!”

  秦雷颔首道:“不错。在那一次,我真正嗅到了死亡的气息。”说着轻抚一下襟角道:“不怕你笑话,我都哭了。”

  “可终究还是我哭了。”现在回味当时的情形,锥心刻骨的痛苦已经不复存在,赵无咎只感到一阵阵的唏嘘:“这算是造化弄人,我认了。”说着又喃喃道:“‘中间的大势’是什么意思呢?”

  “不妨回想一下贵国当时的情形。”秦雷淡淡道:“虽然貌似强大,但实际上已经是矛盾重重、民不聊生,积重难返、虚弱不堪了。”说着哂笑一声道:“这种情形下最应该做地是革除旧弊、休养生息,先恢复国家元气再作他图。然而百胜公您凭着一股虚火,就妄想以一己之力。直接把我大秦打趴下。然后齐国的问题就无药自医了,这不是本末倒置、抱薪救火吗?”

  “呵呵!武成王这话老朽不敢苟同。”赵无咎缓缓摇头道:“要说国内的糟糕状况,咱们是大哥莫说二哥,你们秦国当时皇帝被俘,军权旁落……据我所知,当时你在前面打仗,后面李浑不仅不支援,甚至还在釜底抽薪。”

  说着满脸遗憾的喟叹道:“按当时的情形看,我齐国大有机会连下三关,要不是辛稼奘那个笨蛋,十万兵马据守羊肠坂都被人包了饺子;要不是你神乎其神的急行军,从壶关八百里疾驰而下,谁能挡住我拿下潼关?如果潼关拿下,说不定今天你我地位置就要掉个个。”

  “你说的都是实情,可你轻忽了人心的力量。”摇头笑道:“若不是我大秦官兵,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爆发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们就被挡在羊肠坂了,就要垮在八百里急行军上了,就抵不住你的日夜强攻了!”说这话时,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当时的一幕幕画面,他看到了沈冰和马奎冒死冲关;看到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行军;看到了潼关城上那道血肉之躯铸就地长城。

  有了这样地部队,这样的牺牲,什么难关克服不了?什么敌人打垮不倒?

  ……

  “人心?”赵无咎迷惑道:“难道不是任由王侯将相玩弄地婊子吗?”

  “当然不是!”秦雷提高声调道:“普通军民可以在很多事情上被愚弄……或者说明知被愚弄,也只有默默承受。但他们是有底线的,他们要活下去,要自己的父母妻儿活下去!如果连这最基本的生存权也要剥夺去,他们是不会在沉默中死去的!”说着一挥手道:“我能带他们去争夺生存权,所以他们生死相随;你和李浑要剥夺他们的生存权,所以他们会跟你们拼命!人心向背定成败,我的百胜公大人!”

  “好吧!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寻思良久,赵无咎终于点点头道:“可按照你的逻辑,这次是我们的那个什么生存权受到威胁了,那这次岂不是该齐国获胜?”

  “因为我准备充分。”秦雷有些尴尬道:“我用了八年时间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