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841章

  ……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搁下最新的卷宗,秦雷长叹一声,负手起身道。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中都城的秦雷,反而要比京里那些局中的大人们,对最近发生的那些事儿,有着更清晰、更透彻的认识……

  借着自己送地大礼,天佑帝果断将国库中地余财转移出去,斩断了李浑继续吸吮国家,损公肥私的痴想。而李浑也知道秦雷一回来,天佑帝终于有了靠山,不会再像原先那般任他为所欲为了。

  感到被戏弄地李太尉,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所谓‘昭武帝被囚’的传闻,九成九便是李老头的杰作,为的就是搞臭搞倒天佑帝和秦雷两兄弟。

  当看到天佑帝的反应虚弱无力后,李浑认为这是个机会,便调动言官上疏,开启了‘虎牢关失陷’案件的审查,所为不过是拔出萝卜带起泥,最后把脏水泼到秦氏兄弟身上罢了。

  眼看着中都城风波乍起,秦雷却接连收到了太皇太后和天佑帝的密令,要求他不可轻举妄动、不得擅自回京,加紧去南方练兵。

  知道二哥和祖母必有筹划,却不知具体是什么内容,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真是糟透了。

  一心烦,秦雷便坐不住了,他起身离了书房,回到若兰所居的麝香馆中。进了屋,便见着诗韵在与床上的若兰说话,而永福则在逗弄着婴儿床里宝儿玩乐。

  径直走进去,秦雷趴在小床边,一边伴鬼脸,一边摇着个精致的拨浪鼓,逗弄宝儿道:“乖乖叫爹爹……”惹得屋里几个女人掩嘴笑道:“才满月就会说话,那不成神仙了吗?”

  小女儿已经会认人了,一看到秦雷便咯咯笑个不停,还伸出一双粉嘟嘟的小手,要捉那嘣嘣作响的拨浪鼓。一看到女儿那可爱的模样,秦雷满腹的烦心事顿时消失不见,伸手把女儿抱起来,小心翼翼捧在眼前,‘宝啊贝啊’的一统乱叫,却不舍得亲一下……倒不是他不想,而是唇边那毛刷般的胡须,每次都会弄得小宝贝哇哇大哭,心疼的他不敢再试。

  ……

  有一天晚上,行完周公之礼后,秦雷想起这个问题,突然问诗韵道:“我的胡子扎人不?”诗韵笑着点点头,娇声道:“钢针一般。”

  “那你还让我亲?”秦雷不由歉疚道。

  “忍着……”诗韵蚊鸣道。

  “你不会怪我?”秦雷憨憨地问道。

  “不亲才怪……”小娘子霞飞双颊道。

  第十卷 腥风血雨 第六一三章 灵验不灵验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享受这难得的天伦之乐,秦雷准备也偷个半日闲,不理会那繁杂的俗务。却听着门外石敢低声道:“王爷,馆陶先生求见。”

  “不见不见。”正跟宝儿玩上瘾,秦雷真不想理会那冬烘先生。

  “王爷,”诗韵微笑着上前,顺手接过宝儿道:“公事要紧,宝儿会在这等着爹爹的,对不对呀?”后半句却是对怀里的小女娃说的。

  见宝儿对自己咯咯直笑,秦雷挤挤眼道:“小鬼头,笑话老爹偷懒是不是?”说着轻轻捏下宝儿水嫩嫩的小腮,一步三回头道:“爹爹去去就回,不许睡觉哦!”直到出了门才回过头去。

  待秦雷离去,诗韵抱着宝儿到若兰身边,不无羡慕道:“小丫头太可人了,你看咱们爷是一刻都离不了这小宝贝了。”

  若兰欣慰笑笑,转而安慰诗韵道:“王爷这些日子都宿在姐姐那,很快就会开花结果的。”

  “作死啊!妹子还在这里呢。”诗韵满面羞红的垂首道:“别带回了孩子。”

  永福闻言咯咯娇笑道:“我什么都没听见,我在背诗哩。”

  “哦!妹子几时用功了?”诗韵巴不得把话题岔开,笑着问道:“不知是诗仙诗圣还是诗佛诗鬼的大作?”

  “都不是,是鬼谷先生地。”永福眨眨眼道:“我背给你们听哈……”说着便清声吟道:

  “明明一条坦荡路,率履不越梁园行。自然自足,园有作远。

  前生未种蓝田玉,忍耐且吟弄瓦诗。先凤已播。可喜可贺。

  无男未必真无福,生女也可壮门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听她念到一半,若兰先不依道:“公主妹子取笑我了。”原来那正是乐布衣当年化身解签先生,在护国寺的观音殿为若兰出的解签诗。

  “却不是取笑嫂嫂。”永福摇摇头正色道:“原本只觉着他故弄玄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来唬人。可今日观之,竟然言之凿凿。早有预见啊!”

  其实不用她说,若兰的体会比谁都深,当日布衣先生的预言已经一一兑现了……

  先说那第一句‘明明一条坦荡路,率履不越梁园行……’分明是规劝她知足常乐,不要庸人自扰、惹是生非。但当初她不甘心一辈子受压制,便想帮着云裳上位,将诗韵挡在门外。这可不就是‘逾越梁园’了吗?结果很快被王爷察觉。几乎羞愧欲死。若不是王爷宽宥,她就能把‘明明一条坦荡路’,给走到悬崖峭壁上去。

  再看次句,若兰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也知道‘蓝田种玉’指的是杨伯雍在蓝田地无终山种出玉来,寓意观音送子,家有承嗣。而所谓的‘瓦’,指地是纺砖。乃是妇女纺织所用,所以古人称生女曰‘弄瓦’。‘前生未种蓝田玉,忍耐且吟弄瓦诗。’意思很清晰,你若兰没有生儿子的命,还是凑合着养个闺女得了。

  这本是令人沮丧的预言,好在有第三句照应着。还不至于让她对未来失去希望。这些日子以来,秦雷毫无芥蒂,把前所未有的父爱都给了宝儿,甚至爱屋及乌,重重赏赐了若兰的娘家人,把他们都迁到了京山城,命有司妥善安置。正应了那句‘生女也可壮门楣。’

  再想想自己一个丫鬟出身的侧室,若是生了王长子,将来那才叫麻烦呢!一想到这,她便觉着那句‘无男未必真无福’很有道理。心气越发平顺。从此绝了竞争之心,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倒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

  见若兰只是笑,永福以为她不信,很认真地寻思一会道:“这可不是凑巧,不信你们再想想诗韵姐那首,是什么来着?”

  诗韵摇头笑道:“我都忘记了,但大抵是很灵的。”这当然只是托词,乐先生的那首解签诗早就刻在了她的心里,在最难熬的日子里,给了她强大的寄托,让她在最绝望的时候,心头也保持着一丝希望。哪怕在当时看来,那希望是那么的渺茫、那么地不靠谱……

  但现在观之,乐先生将她遇险遇难的时间都预测到了,甚至连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说了个分毫不差,实在靠谱之极。

  正所谓:

  “占得鳌头百事成,逢迎到处不须疑。

  从兹修省能方便。福禄绵绵自可期。

  莫言前路荆棘恶。终为鸾凤筑巢栖。

  莫道春日花开早。须知结果秋来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