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602章

  秦雷抹掉臂甲上地水珠。惬意地笑道:“又一次要面临生死考验了,跟着这个疯子,总是这么危险。”

  黑衣卫哄笑起来,他们心里清楚,王爷这话不是对自己说的。因为他们是黑衣卫,最忠诚、最勇敢、经过无数次考验的黑衣卫,追随王爷赴汤蹈火便是他们的天职、也是他们最神圣的荣耀。

  黑衣卫确实无需动员。他们永远斗志昂扬,永远准备着牺牲。所以秦雷的话,是说给那五十个高手护卫听的。

  这五十人分三帮,一伙是以公孙剑为首地鬼谷弟子;一伙是以夏遂阳为尊的紫云门人;还有就是陆续从秦国投奔而来的秦国武林人士……话说五殿下临危受命,深入虎穴,用自身换回了太子殿下的义举,在秦国民间引起了极大地轰动,人们日夜祈福:祈求菩萨保佑五殿下能够平安归来。许多深藏不出的高手剑客也纷纷出动。南下加入了护卫五殿下的队伍。

  公孙剑和夏遂阳两帮也没事,因为他们已经是正式员工,指望着从王府混出个名堂呢,所以很听话……至少很听秦雷的话。但第三伙人的问题就大了,这些人武艺高绝、侠肝义胆,素质甚至比前两拨人高出不少。但是有本事地人都比较有谱、或者说刺头。不大听招呼。

  所以上次剿灭齐国使团,秦雷压根就没让他们上。但是这次情势危急,是个人就得动手了。万一一会儿开打之后,这些大爷们杀得兴起,冒冒然冲进敌阵还好说,若是把自己的阵型冲散了,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因此秦雷必须提前打个预防针,但对一群桀骜不驯的高手讲话,是十分考验演讲艺术的。

  “虽然面临过无数次险境,但这次与以前不同。”秦雷笑眯眯道:“这次是背水一战。绝无逃生之理。这下可怎么办?”

  “血战到底!”黑衣卫齐声低喝道,连公孙剑他们也跟着喊起来。

  “是的。血战到底!”秦雷剑眉一挑道:“孤王必与汝等同生共死、不做偷生之人!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誓死保卫王爷!”这下所有人一齐喊了起来。

  这就算是吓唬完了,下面该提提气了。秦雷点点头,灿烂地笑道:“还记得上次吗?就是我们剿灭齐国使团地那次?对方在强大的楼船之上,咱们还是进攻一方,先天就吃亏,结果战损比是多少?”

  “一千比一!”黑衣卫自豪地笑道:“那个一还是被自己人的狼筅刮伤了的。”这真是古往今来的战场奇迹,由不得他们不自豪。

  “这次也不会例外!”秦雷自信地笑道:“只要你们令行禁止!我们就一定会坚持到镇南军舰靠过来的那一刻!”

  即使是最新加入的高手护卫,也见识了王爷那鬼神莫测的用兵,以及两场绝对意义上地大胜仗,所以对他的话,都有些盲目的信任。

  “这是战场,任何随意行为都会导致战阵地崩溃,而战阵崩溃的那一刻,便是我们全军覆没的时候,”秦雷面色一肃道:“你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死守战阵!如何谨守战阵?必须绝对的服从命令!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五百人整齐划一的肃声答道。

  看一眼越来越近的敌军,秦雷沉声喝道:“乐先生指挥所有供奉护卫!准备战斗!”

  “违令者斩!冒进者斩!擅退者斩!乱阵者战!”乐布衣一弹腰间宝剑,淡淡道:“不要指望乐某人会手下留情。”

  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四六二章 一个名将和两个疑似名将之间的战斗

  巴陵郡乃是南楚的门户,自然有精兵强将把守。

  巴陵校尉名唤邹强,平民出身,二十年前加入平波军,作战极是英勇,且练兵也很有一手,这才被诸烈安排在了这个紧要的位置上。

  要知道在楚国,军官的职位可没有贬值。全国加起来,包括诸烈在内,一共不到十个将军。之下便是三十三校尉了,而作为镇守重要边城的守郡校尉,足以排进前十名去。即是说,他可以称得上是军方前二十的人物了。

  这在唯出身论的楚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奇迹。所以邹强对上柱国可谓是铭感五内,恨不能以死相报。

  这次终于有了报答的机会,他自然要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不仅把手下所有人都拉过来,还亲自登上了‘先登’艇,指挥巴陵军抢占滩头阵地。

  为了防备敌人‘半渡而击’,他还特意命令部下进行了数轮齐射,结果把个沙洲射成了个刺猬洲,却连根人毛都没伤到。

  见矢石没效果,邹强只好命令部下强攻。十几艘先登艇从沙洲的四面八方靠上,几十条踏板同时搁下,全副武装的巴陵军便潮水般的涌上沙洲,很快便将位于中央部位的黑衣卫,严严实实的围在了中央。

  看敌人还是没反应,邹强却犯了难。要知道,上柱国给的命令可是:‘保持压力、严禁攻陷。’即是说此乃‘围点打援’之计,要想打援。就不能把点给打没了。

  “围而不打吧!”邹强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这体现在他对上级命令不折不扣地执行上。

  于是乎,入江口上就出现了十分滑稽的一幕——广阔的江面打得生死难分、惨烈无比,而挤满了人的沙洲上,却安静无比……黑衣卫和巴陵军相距不过数丈、大眼瞪小眼。

  按常理讲,诸烈的战术是正确的……他知道,镇南军此行是为了接应秦雷回国的。所以要想将伯赏别离留下。就必须先把秦雨田留下。再按常理讲,只要秦雷被困在那里。伯赏别离地镇南军就得源源不断的开过来。而与此同时他地大江水师也会源源不断的开过来。最终会在入江口展开一场硬碰硬的剿杀战……这是我强敌弱时最英明的选择。

  统观从开始到现在,他兵行诡道,将秦雷和伯赏别离统统饶了进来,又欲堂堂正正之师,展开主力对决,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兵法有云:凡战者:以征兵交合、以奇兵取胜。所以诸烈确实无愧于他当世名将的称号。

  但是……话说世上的事情九成九是坏在这个但是上。

  他还是小看了伯赏别离、小看了一个充满仇恨、以击败他为终生抱负地心;他更小看了秦雨田,一个成熟远超年龄、永远无法揣摩的统帅。

  之所以无法揣摩。是因为秦雷的作战思想与这个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同。抛开注重远程打击、走精兵路线等建军思想上的差异外,最大的不同乃是……他十分注重作战计划。

  在每一次作战前,他都会与自己的智囊,反复推敲整个战役的前后、进程、结果、影响等等,设想所有地可能……尤其是糟糕的可能。然后他会针对每一种可能,提出一套应对方案,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影响。这个过程细致繁杂、一次稍微规模的战役,就会使他废寝忘食的工作三五个昼夜。其中的艰辛足以使任何人抓狂,但秦雷仍会做得一丝不苟,看上去十分地自虐。

  这是他前世的烙印,是当世的任何将领都无法理解的,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且他相信经验丰富的士兵,才是战争最宝贵的资源。虽然也要有所牺牲、但不能有无谓的牺牲,不能像当世将领一般‘一将功成万骨枯’。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理解秦雷这种自虐的原因。

  之所以不败,是因为不可能败。之所以不可能败,是因为他不打必败之战、他可以应对所有导致失败的可能。

  什么?你说此战必败?还早呢!

  ……

  战局进入了僵持阶段,江上仍然血战、沙洲仍然冷战……

  虽然战局不同,但秦军两位首脑地表现却如出一辙,他们都把视线投向了巴陵城方向。

  诸烈地计划看似完美,但在执行上却有个不易察觉的漏洞……他预备在入江口展开战略决战,但眼前这些军队显然是不够地。所以他必须调集赤壁、夏口、武昌、甚至是九江的水军前来会战。

  然而在战役前期。为了达到迷惑秦军的目的。他又勒令各地守军严防死守,不得轻易出动。身为一代名将。他当然不会犯这种‘一女嫁二夫’的低级错误,所以他又命令各地水军一旦秦军撤退,便紧随其后,跟着镇南军东进入江口,这样便可以始终保持兵力充足,而且楚军长于水战,这样双管齐下、便可始终保持优势。

  之所以不大兵团决战,是因为他怕吓跑了伯赏别离、欲速则不达。倒不如一口一口吃掉,不疾不徐、温水煮蛤蟆来得稳妥。古人说得好嘛:‘零割肉不心疼’……

  为了在长公主面前显摆,他还美其名曰‘添油加醋战术’!

  说了这么多,全是它好处,那漏洞在哪里?就一句话……如果攻击各地的镇南水军不撤退呢?很简单,他预备前来参加战役地各地舰队。将恪守于第一条军令,老实龟缩在各自的防区……虽然想要突围并不困难,但上柱国不让啊!

  当然,身为名将一定是比别人多两把刷子的,诸烈不可能不考虑这种情况。但是他认为自己攻敌之必救,镇南军一定会从各地战场上撤下来,回援三江口的。

  而退一万步讲。哪怕秦军不回援,楚军也不怕。因为在三江口战场上,伯赏别离的策应舰队被襄阳湖水军死死缠住,而他的中军又拿海鹘战舰毫无办法,所以胜利还是会属于楚军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