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546章

  这也算是秦雷给徐家加上的另一道枷锁吧!

  ……

  等回到襄阳城后,卓文正和他爹已经在驿馆外头候着了。几乎同样的戏码,秦雷又重演了一遍,只不过这次,他是穿着鞋踩得。且卓文正手太快,居然把那玩意吃了下去。

  除了这个无伤大雅地意外之外,一切正常。

  秦雷之所以要如此煞费苦心。是因为如何处置徐卓两家,这是一个问题。一个相当棘手的麻烦。除了两家在南方极高的声誉和影响之外,徐家的问题在于那掌着军权的徐继徐续。而卓家的麻烦在于那皇帝身边的卓老太监。

  历史已经证明,虽然太监成事不足,但败事绰绰有余。

  所以在慎重考虑之下,秦雷采取了绑架地法子……他要将卓家和徐家绑架在自己的战车上,以次来换取徐氏二兄弟和卓老太监地合作,而不是对抗。

  所谓‘绑架’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秦雷当然不会真地将卓家和徐家的人绑起来。架到京山营里去,他要采用另一种法子,这法子比较文明,但效果同样立竿见影……他要两家买自己的债券……

  大部分的财产换成了对秦雷的债券,甚至为了使这债权大到不能有一丝闪失,他要两家砸锅卖铁不说,还要再借钱庄地钱买债券。

  到时候两家一头借给他五百万两,只要秦雷一完蛋、甚至不用完蛋。只要一草鸡,那五百万两可就打了水漂。另外别忘了,还有大同钱庄的债务呢,那可是用土地房产抵押的,若是那五百万泡了汤,就定然还不上钱庄的钱。

  别忘了这是谁的钱庄?想要一了百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那抵押的房产土地。就全归人家钱庄了。到时候可就是鸡飞蛋打两手空空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从此以后,他就不信到时候这两家还敢跟自己作对。

  ……

  三天后,襄阳府的复兴衙门,准时召开了议事大会。一百八十四家议事全部到齐,他们将听取王爷提出地议题,并对之进行讨论表决。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代表乔卓两家的议事局常议乔远河站起来,清清嗓子道:“有件事情要告知诸位。”说着看一眼台上就坐的卓秉宸。再朝王爷行个礼,这才沉声道:“卓家已经正式向议事局递交通知。将转让其名下的八成话事权……”

  话音未落,台下便嗡的一声,显然惊讶极了。议事们纷纷抬头望向卓老爷子,不知道他为何做这种蚀本的买卖。谁不知道,南方正在以看得见地速度恢复发展,无数的道路、桥梁、水渠、房屋等等,有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这片热土上。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以及实际拥有者,复兴衙门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资产价值也翻了几番。根据大同钱庄估算,每一份话事权的价格已经升至五万两。而议事们普遍认为这个数字过于保守,他们普遍认同的价位是七到八万两一份,这还有价无市……

  大家都相信,在王爷的英明引导下,南方会一直高速发展下去,用不了一二年,便会恢复到战前水平。等到十年之后,成为整个神州大地上最富庶的地区也说不定。到那时,一份话事权的价格到底值多少钱,谁也不敢说,但天价是一定的。所以议事们对卓老爷子地举动难以置信。

  卓秉宸心中哗哗淌血,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颤巍巍站起来,要向众人说些场面话。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议事们都静静地望向这二年风光一时无两的卓老爷子,只听他也向王爷行个礼,再咳嗽两声,才沉声道:“王爷、诸位,寒家之所以有这次地举动,是因为老夫琢磨着,咱们复兴衙门除了往外掏钱之外,还是个监督官府的机构。但大家都知道,我家文正是山北的长官,若是寒家仍然把持着大量的话事权不放,难免会让人说闲话的……”

  喘口气,老头继续道:“再说王爷又给咱们带来了新路子。到时候地收益。不一定比南方差。所以寒家决定,将所拥有话事权中的四百份,拿出来兑现,并用于支持王爷的最新提案。”既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倒还不如痛快些,也好赚个好名声不是。

  不少人频频点头,都被卓老爷子这种公而忘私的行为所感动。但也有心里明白的。暗道:‘估计是王爷不容许他家“官府”“复兴”两头并大了……’便把眼睛瞄向乔岐佩乔老爷子,看看这位山南总督之父。会有什么反应。

  果然,一直神色凝重的乔岐佩也站起身来,先朝秦雷深施一礼,秦雷也微笑着朝他还礼。王爷的这个举动,顿时引得众人暗暗咋舌……方才王爷可只是跟卓老爷子点了点头,却是没有还礼地。

  便听乔岐佩声音洪亮道:“王爷以及诸位,犬子乔远山已经正式上书朝廷。辞去山南总督一职。另外,我乔家子弟将不在南方官府中担任知府以上职位。”

  乔老爷子一坐下,胥家的胥耽诚便站起身来,他家老头子中了风、儿子又靠在运河上,顾不上回家。他正好赋闲在家,便顺理成章地操持起了整个家业。他不愧是一省督抚出身,能力远超过垂垂老矣的父亲、嘴上没毛的儿子。在他的巧妙周旋、慷慨解囊之下,仅用了不到一年。胥家那已经跌倒谷底的声誉,便几乎恢复到原先的高度,再没人敢小觑。

  这位年富力强的家主也表了态,他们胥家地选择如乔家一般,都是放弃了在官府的地位,保全在复兴衙门的话事权。众议事们这下子全明白了。原来是王爷想要将二者分离开来……要这不能要那、要那不能要这。

  不出意外的,徐家老爷子徐昶也起身表态。不出意外的,他也做出了与乔家胥家一样的选择。毕竟月有阴晴圆缺,你家担任了这一任督抚,下一任说不定就得让给别人,倒不如留在高速成长的复兴衙门,不仅地位稳当,而且前途也一片光明。

  官府复兴不得兼得,便成为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

  很多头脑清醒地议事们,已经明白。他们都搭上了王爷这条大船。将来这船行到什么地方,他们便能到达哪里。而且他们相信。这位年轻卓越的王爷,一定会成功!

  因为过往的事实已经证明这一点,且未来的日子里,将无数次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

  所以,当秦雷站起来,走到台前时,迎接他的是一阵阵经久不息地热烈掌声。

  秦雷微笑着摆摆手,示意石敢将巨大的图纸挂上中堂,并亲手拉开上面的幕布。一副大运河示意图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正当众议事盯着那图纸两眼发直的时候,胥耽诚却面色一变。

  秦雷笑道:“这是王府绘制的大运河地图,非常精细,且做工细致,极具收藏价值,不过孤王不打算出售。”众人被王爷逗笑了,只有胥耽诚欲言又止,显然看出了什么。

  “耽城,你可有什么要说的?”秦雷笑着对南运河的前主人说道。

  听王爷点名,胥耽城赶紧起身恭敬道:“回禀王爷,这运河地图确实是前所未见的精确,只是北运河那一段,似乎弯了许多……”说着有些不确定道:“似乎走了那个……京水河的水道。”

  秦雷笑着点头道:“不愧是运河世家出来的,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地关键所在。”说着便将大运河现状简明扼要地分析出来,又执起一根竹鞭。点到那弓形的水道上,沉声道:“所以说,大运河清淤刻不容缓、利国利民,而这里就是治理运河地关键所在。”

  说完便将废弃小清河的原因娓娓道来:一者其水道极窄且浅,淤塞极为严重,几乎无药可救;二者,还是因为其水道窄浅,早已成为限制南北航运的桎梏。

  “所以说,恢复京水河故道之后,大运河的航运能力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有所增加。”秦雷朗声道:“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清淤京水河!”

  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四二四章 借债,拿喜儿抵债

  秦雷乃是有备而来,事先做足了功课,讲解起来自然头头是道、清晰流畅。他讲到大运河改道不仅可以解决河道淤塞的桎梏,并大大增加运河的航运能力,还可以使小清河沿岸的万亩耕地变为不受水旱的良田,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引得众人频频点头之余,秦雷也允许他们自由提问,并声明言者无罪。他知道这些人看在自己面子上,不会当面反对,但若是没想明白,心中难免会不痛快,这样执行力度上便会大打折扣,所以他要让议事们都心服口服。

  果然在一阵交头接耳后,有人站出来施礼问道:“王爷的构想十分伟大,小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是有一点……据说京水河水流缓慢,且枯水期时根本不能通过大船,所以当年才有了裁弯取直,取道小清河一事。”说着有些担心地望向秦雷,轻声道:“不知王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秦雷颔首笑道:“问到点子上去了!你叫什么?”

  那人赶紧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秦雷满脸嘉许笑容道:“问得好,就说明你认真想了,值得奖励!”说完便让石敢端上一盘贡绢,赏赐给了那人。边上的议事们一看,质疑竟然有奖赏,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事,便纷纷踊跃发言,秦雷也一一解答,但凡他觉着好的,立刻便有赏赐。

  一圈问题下来,除了第一个问题之外。众人的不解大多得到了解答。但那个是整件事情地前提,只有解决了京水河水流过缓的问题,事情才有讨论下去的必要。

  所以秦雷扯下了第一张地图,众人才发现,那张地图之后,居然还有一张,看起来仿佛是一个水利工程。

  “灞水河!”有识货的不禁脱口叫道:“王爷要引灞水入京水?”气氛早已被秦雷调动起来。所以议事们说话也少了很多顾忌。

  秦雷赞许道:“赏!”又是一盘珍惜水果摆在了那人的桌上。

  待那人欢天喜地的道谢后,秦雷才用竹鞭敲着那图纸。朗声道:“不错,这正是渭水河的南部支流灞水河,水量丰沛、与京水河地落差极大,完全可以提供给它源源不断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