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462章

  “五文钱,大官人。”吹糖人的知道来了大主顾,笑得跟个虾爬子似的。

  秦雷翻翻白眼,心道:‘怎么说话呢?我就值五文钱啊?’好在他没兴趣做这些口舌之争,接着问道:“我要是买你两个呢?”

  那吹糖人地笑道:“俺给您便宜点。八文就好了。”

  ‘看来还有正常的,这人要重重地赏。’秦雷如释重负道:“你也不用便宜,给我来四十个吧!”说完一打响指,石敢便把一块二钱地碎银子扔到吹糖人手中。他不愿让别人感到被施舍,即使想给别人好处,也要经过这种多此一举地交换才行。

  那吹糖人也垫垫银子地分量。秦雷正等着他道谢,却见他也把那银子递回来,一脸为难道:“您这才二钱银子。不够啊!”

  秦雷差点没摔在地上,扶着石敢的肩膀,炒豆子似地叫道:“一个糖人五文,四十个糖人不是二百文是多少?”

  吹糖人的坦然道:“您不能这么算啊……您买多了自然要贵些。”

  秦雷咬牙切齿道:“你方才还说要优惠来着……”语调中竟有些幽怨。

  吹糖人的一脸无辜道:“您买的少可以优惠,但买多了就一定得加价了。”

  ‘嗯嗯……’秦雷差点背过气去,一脸茫然道:“为什么呢?”

  吹糖人很认真道:“您也看见了。这糖人吹起来挺费劲。您要三五个还行,俺立马吹给您,还可以给您优惠。但要是多了地话,比如说四十个,俺腮帮子疼不说,还会感觉很……枯燥。”说着朝秦雷陪笑道:“所以您得多给点,不然俺不乐意干。”

  秦雷一听,也是这个理儿,却感觉脑子已经一团浆糊,挥挥手。让石敢派人善后。他便带着若兰离了市集。待人声稍小些,若兰才怯生生问道:“爷。您没事吧?”

  秦雷挠挠头,咧嘴笑道:“我很好,非常好,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若兰心道:‘看来还是魔怔了。’刚要说话,却感觉小手被王爷紧紧攥住,只听他喃喃道:“我很庆幸,能生在王侯之家。若是一开始就市井乡里,怕是会混得很惨。”

  若兰不信道:“您那么大本事,到哪都是好样的。”

  秦雷呵呵一笑道:“原先我也是这样认为,但今天才发现,我的思维方式与普通老百姓是如此的不同……他们那朴素的价值观、认真的生活态度,让我无地自容啊……”

  若兰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是更加笃定他今日有些不正常,拽拽秦雷的袖子,小声道:“爷,天色不早了,该回府用膳。”

  秦雷摇头笑道:“今天难得出来,就在外面吃吧!虽然没有府里做得精致,却也别有味道。”指着前面一家三层酒楼道:“那里是‘状元楼’,狮子头、粉蒸肉、糖醋鱼,做得都很地道。”若兰巴不得跟他在外面多待一会,自是无不应允。

  两人进了店,径直上了三楼,挑个临窗户的位子,坐下后也不点菜,对小二道:“拿手菜肴只管上!”小二眉开眼笑道:“好嘞……三楼甲桌,店中招牌菜肴尽管上,您老喝茶稍后,很快就来了。”说完便蹬蹬蹬跑下楼去。

  走了半晌,两人也有些累了,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小声说着话。秦雷一抬头,却看见角落坐着一道熟悉地背影,不由笑道:“辛兄怎么在独酌啊?”

  第六卷 云诡波谲 第三六九章 把那四条腿儿都锯喽

  书生闻言回过头来,果然是那白面辛骊桐。

  辛骊桐等人乃是二月风波的引子。当时他们因为保护难民而被捕,士子们为了将其营救出来,集体去相府请愿,这才引出了后来的惊涛骇浪,乃至令朝局大变。

  只是他一开始便被捉进了兵马寺的牢房,自然也没机会去承天门前上书、没缘份见到昭武帝,没福分金殿旁听,自然也不知道秦雷的真实身份了。此时见到秦雷,他先是一愣,过会才恍然笑道:“原来是伍公子。”

  秦雷哈哈笑道:“辛兄可是贵人多忘事啊!”说着指了指身边的座位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辛兄何不过来同坐。”

  辛骊桐看起来颇为意动,但见边上坐着女眷,也不好贸然上前,不由有些踯躅。

  若兰是个有眼神的,闻言起身微笑道:“奴婢还没逛够,正想跟爷讨个空呢。”

  秦雷却摇头笑道:“只管坐着,这又不是在家里,哪有那么多规矩套子?”

  辛骊桐也笑道:“是在下拘泥了。”便过来与秦雷两个并桌。

  酒菜流水价送上来,不一会儿就摆满了桌子,秦雷与辛骊桐对酌几杯,这才笑问道:“三月初一就是大比,辛兄还有闲情出来饮酒,看来已是成竹在胸了。”

  听了秦雷这话,辛骊桐满面羞愧道:“哪里是什么成竹在胸,只是心里烦闷。出来借酒浇愁罢了。”

  秦雷与他虚碰一杯,摇头笑道:“殊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何况独酌乎?”边上的石敢和若兰听了,心道:‘王爷今日可真有文化啊……’

  殊不知那日李浑嘲笑秦雷与他一般不文,令此次春闱地主考官大人颇为汗颜,现在每天都要拿出一两个时辰来发奋图强。起初向看一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只是那些书言简意赅到令人发指。只消看三五行便可令人酣然而眠。最后只好找些《太平广记》、《开元遗事》之类的传奇小说来看,好歹有些情节描写。还能将就着看一会儿。

  好在展卷有益,连看了十几天小说,说话也半文不白起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秦雷心中得意道:‘老子只要包装个门面罢了,难不成真要皓首穷经、汗牛充栋?’话说这两个成语也是新学的。

  ……

  辛骊桐只是苦笑不语,秦雷又问道:“怎么不见那位商德重商兄?你们不是素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吗?”

  辛骊桐闻言真心实意赞道:“伍兄实在是高才,在下向来自负读书万卷,但您接连两个用典。却都没听说过。”说完书呆气十足地朝秦雷拱手道:“还请伍兄不吝赐教。”

  秦雷有些奇怪道:“什么用典?”

  辛骊桐赞道:“伍兄用典随心所欲,便如雨落碧波了无痕。您方才接连用了‘成竹在胸’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两个典故,”说着捏起粒茴香豆沉吟道:“前一个地意思应该是心中有数,但意境上十分雅致……胸有成竹好画竹,实在雅致的很……”

  秦雷瞪大双眼道:“你以前没听过这说法?”

  辛骊桐摇头道:“未曾听说过,”说着一脸坦然道:“我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所学不足十一,自然会有没听说过地典故。”

  秦雷使劲回忆半晌。讪讪笑道:“那是齐国一个住在东坡的苏老夫子说的,可能还没开始流行。”

  辛骊桐颔首笑道:“正是,但凡妙辞佳句,往往百年后才能成为经典。”秦雷刚要擦擦汗,又听他十分认真问道:“那‘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呢?也是那苏老先生所言吗?”

  秦雷尴尬笑笑道:“他们是东齐芭蕉山上的两个好汉,向来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所以那里的人们便用这个说法来比喻两人感情好到分不开。”怕这书呆子再问,秦雷赶紧从学术层面跳出来道:“就是说的你与商兄那种关系。”

  辛骊桐果然被引开了注意力,闻言有些萧索的叹一声道:“今时非比往日了,商兄现在应酬颇多,却没时间与在下喝酒了。”

  秦雷奇怪道:“他一个应试的举子,能有什么应酬?”

  辛骊桐夹筷子炒韭黄,微笑道:“伍兄岂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么?’商兄有幸见得天颜、现已贵为‘天子门生’,将来注定要居庙堂之上地,自然有络绎不绝的逢迎之客。”

  秦雷见他只是羡慕,却无嫉妒之意。遂温声安慰道:“现在朝廷换了考官。又严查舞弊,以辛兄高才不难考中。到时候不也是登堂入室的天子门生了吗?”

  哪知辛骊桐一脸苦涩道:“换了考官不假,可该舞弊还是要舞弊的……”

  秦雷见他神色凄婉,不似说风凉话的样子,不由沉声问道:“辛兄可是听到什么消息?”

  辛骊桐只是随口感慨,却没料到这伍公子如此敏感。起先只是摇头不语,直到秦雷追问再三,才喟叹一声道:“公子稍等片刻。”说完径直起身下楼,不一会儿便拿着个信封子回来,递给秦雷道:“公子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