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旅明【完结】>第99章

  陈景泰,33岁,瘦小精干,前永恒利金属加工公司经理。公司专业出品各类地条钢,承接各类订单,型材加工,今天他站在这里,妥妥属于专业对口。

  不过陈景泰很清楚,今天他要是敢用这座瑞典电炉给大伙炼一炉地条钢出来……他准定会被趁热丢进炉膛,这鬼地方没警察啊!

  陈经理当初开办的永恒利公司,说白了就是个私人小加工厂,专门向市场提供劣质地条钢。永恒利牌的地条钢质量还是不错的,别人家的钢锭一米高摔下去就碎,永恒利的三米才碎,所以迷惑性更强,经常蒙混过关。

  每当上头风声一紧,陈景泰就关门歇业,风声一过再开张,小日子当年过得有滋有味,直到调控风暴来临,陈经理被联合调查组捣毁作案工具为止。

  现如今流落到17世纪,陈景泰同志居然在如此蛮荒的土地上,见到了全套瑞典出品的电炉系统,再看看车间角落里那摆满设备的炉前化验室,即便厚颜如他,此刻也不由得有点不好意思。

  要知道,当年他的厂子里除了两台中频炉,剩下的就是地垄沟和废钢,别说什么化验设备,连中频炉都是便携式的,大检查之前装上卡车就能跑路的那种。

  唉,忆往昔峥嵘岁月啊……陈景泰轻叹一口气后回过神来,看看表,然后走上前,将车间里跑来参观的穿越众统统赶到安全位置,命令大伙全部戴上护目镜。这之后他亲自再检查一遍早已堆好的炉料和全部电力环节后,招呼几个钢厂的穿越众和明人炉工检查全身防护装备后各就各位,这就准备开炉。

  陈景泰必须得小心一点,眼前这款电炉全称是“3吨直流式电弧炉”,不是他厂里那种温柔的中频炉;电弧炉工作起来声势比较猛,环节多,一不小心就要出人命,所以必须要小心。

  第140节 炼钢

  圆形的炉膛里已经填好炉料。针对大明朝的铁质,这台电炉的炉衬是碱性,炉底铺着一层石灰,石灰层上方是一层氧化铁皮和木炭粉,再往上就是基地里这段日子攒下来的一些生铁锭和少量熟铁——杭州来的船还在路上,这是仅有的两吨半生铁。

  不像平炉和高炉,一旦开炉就必须一直维持运作,日夜不停。电炉的好处就在这里:随开随停,有料可以连续冶炼,没料……下班回家玩老婆。

  这是目前最适合窑区原材料条件的炼钢方式,唯一的缺点就是能源消耗大,然而穿越众最不在乎的就是这点。

  ……

  随着陈景泰一声令下,控制房里客串操作员的邹国庆一脸笑容地按下电钮。这时电炉头顶一根黑色的石墨电极柱缓缓落下,电极插入到炉膛里后,随即和炉底电极产生剧烈的电弧反应,冶炼开始。

  先是有规律的,明亮的光线从炉盖缝隙中冒出,然后随着电极柱的深入,电弧加大,温度剧烈升高,光线开始变得剧烈起来,本来亮度就不高的车间里这时变得和迪吧一样,明暗闪烁。不久,生铁开始融化成液体,这时缝隙里开始随着电弧的明灭,往外喷射出火红的铁渣,滚滚的浓烟和热风也同时从炉内冒出。

  轰响,闪光,浓烟,火雨……炉子里这一刻仿佛有个劣质鬼怪片剧组在行动,声光效果刚刚地。

  看到头顶的收烟系统开始正常工作,陈景泰松了口气,截至现在,融化期算是安全渡过,系统一切运转正常。回头扫一眼安全线之外站着的喜客们,发现还是有几位没搞过工业的老兄脸色有点发白,陈景泰微微咧下嘴——这种加了整流器的直流电炉,已经算是动静很小很先进,想当年自己当学徒的时候那种老式交流电炉才叫凶猛呢。

  随着炉膛里的固体完全转化为液体,陈景泰指挥控制室开始调整电极柱插入的深度,当炉内的钢液平稳翻滚时,前期炉料里的石灰已经充分和生铁反应,他这时下令出渣。

  出渣会排出一部分硫磷,头顶的天车这时缓缓行动起来,一根明黄色的吊杆带着一个钢爪滑动到电炉上方——捞渣机。钢爪在剧烈的烟尘和喷溅的钢水中轻松捞走了漂浮在钢液上的废渣,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操作。

  捞渣机这种可有可无的插件是陈景泰力主进口的:完全没有经验的穿越众和明人炉工,每天在高温烟气和钢渣喷射的环境中跑到炉前出渣……这种极度危险的工作完全不适合现有的局面,每一个穿越众和明人炉工都是极度珍贵的,现在不进口捞渣机,等死的人多了,一样得进口。

  ……

  出完渣后,炉内的环境就从融化期进入下一阶段:氧化期,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除磷脱碳。

  理论上这时候是需要往炉内吹氧气的——不但能脱碳,而且加速炉内反应,剧烈的碳氧气泡上浮,能将废渣都带上来,一举多得。不过嘛,穿越众眼下没有纯氧,陈景泰往炉里补了一点石灰之后,就静等炉内自己反应……这等于是用电能的消耗规避一些流程。

  开炉40分钟后,他拿到了现场化验的结果,发现钢液的磷含量已经达到要求,于是他下令第二次出渣,然后关闭所有出口,炉内进入下一个阶段:还原期。

  还原期也是电炉特有的,有别与高炉转炉这些传统炼钢炉的地方,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脱氧,脱硫。

  眼下窑区基地缺乏各种矿物和金属,暂时造不出合格的硅铝粉之类的脱氧剂,所以这第一炉钢用得还是进口复合脱氧剂,这种可以很好的脱氧脱硫。陈景泰在炉内最后的还原期,添加了3公斤的脱氧剂和一些石灰,然后继续等炉内反应。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电极启动一小时十五分钟后,穿越众的第一炉钢水正式准备出炉。

  这个速度其实已经很慢:后世大型的量子电弧炉生产一炉钢水,只需要25分钟的时间。而穿越众这里由于很多条件都不具备,只能用延长时间,增加电力消耗的办法来保证产品质量,拖到一个小时也是没办法的事。

  ……

  看完第二次化验报告后,陈景泰正式下令出钢:钢水里最重要的磷硫含量已经合格,其他微量元素有点超,整炉钢水的碳含量介乎于低碳和中碳钢之间……不过这不重要,小瑕疵而已,只要磷硫二害控制到位,其余的回头调整一下工艺就可以解决。

  已经变成通红的石墨电极柱缓缓升起,然后控制室开始操纵脚下滑轨上的钢包前进,下一刻,内衬耐火砖的钢包到位,钢水正式出炉。如果是连续冶炼,那么要留一部分钢水在炉内的,然而今天是测试版,再说穷鬼们也没有多余的生铁锭,所以今天就这一炉。

  当电炉被液压系统倾斜15度后,偏心底出钢口开始流出钢水注入钢包——此处有一组科技树可以点亮:高大上的炉外精炼。

  所谓炉外精炼,简单说就是给钢包里注入氧气或者惰性气体,然后把上述各种脱除杂质的流程,有选择性得再做一遍,以便达到净化钢水,调整元素含量的目的……基本上比较牛逼的合金钢种,都要过这一关。

  穿越众当然不需要这么做。

  只要调整好工艺,从眼前这座电弧炉里出来的钢水,完全可以达到后世碳素钢的标准。低碳钢用来做钢筋钢板,高碳钢用来做工具和枪管,未来最多再加上不锈钢,这就已经足够穿越众用到死,多余的科技树没必要点。

  钢包里接满四分之三沸腾的钢水后,开始沿着滑轨继续往前:一排型砂制作的模具早已准备好,就等这一刻啦。战战兢兢的明人炉工这时上前,按照培训时的操作流程,缓缓摇动钢包旁的转轮,这时钢包微微倾斜,下一刻,钢水就顺着滑槽流入这批模具中。

  第141节 农场

  看着眼前火红的钢水渐渐冷却成钢锭,陈景泰再一次陷入恍惚中:这里真的是17世纪吗?高质量的电炉,被反复去除杂质的钢水,先进的炉前化验,漂亮的型砂模具……这一切应该出现在21世纪才对啊!

  而自己在21世纪被拆毁的那个破厂,才和这片蛮荒之地般配嘛——没有任何质量管控的冶炼过程,抬着坩埚露天往地沟里浇灌钢水的民工,热轧完因为杂质太多,不得不用焊枪修补破洞的钢板……

  ……

  晃晃脑袋回到现实,陈景泰一边接受各路喜客们的道贺,一边开始考虑今后。眼下虽说第一批钢水成功出炉,但是钢厂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烟气预热炉料系统是必须的,轧钢系统也是必须的,冷热轧都要有,热轧出钢筋,冷轧出马口铁,这之后当然就是机床,机床之后冲压机……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另外的重点是:要抓紧自产包括各种炼钢添加剂,钢包,以及电极,电缆这些耗材,这才是钢厂能维持下去的当务之急。

  穿越众现在相当于强行点亮了钢铁科技树中段的一个节点,然而这个节点发亮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早日向下打通其余节点,才能避免由于耗材问题而停止生产。

  随着目前穿越势力在大员的摊子越铺越大,几乎所有生产生活军事医疗这些方面都需要进口物资来支撑消耗;所以眼下窑区基地要尽可能的向制造业上游挺近,将各类基础耗材的自产率提高,否则的话,进口物资箱迟早会演变成消耗品补充箱,整个体系发展节奏会停滞下来。

  ……

  第一炉钢锭成功出品后,当即获得论坛的大红置顶帖待遇,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有在帖子下面贺喜。

  而已经膨胀成狗的陈景泰,也洋洋得意得在帖子下列出了一长串他老人家指定的进口设备:热轧线,冷轧线,各种配套熔炼设备,各种联合加工中心,各种型号的CNC车刨铣磨机床,各种……

  老少爷们前一刻还在喜羊羊,下一刻就跪了。

  面对吵成一锅粥的局面,最后还是大办公室综合分析情况后,出面做出解释:当前没有那么多钢用来轧制。因为今后一段时间,从杭州运来的那点生熟铁,大部分都不需要炼成钢,只需要二次精炼后的精铸铁就足够。

  像造船的骨架,各种工业设备的底座,外壳这些费料的地方,其实大部分都用的铸铁,所以轧钢线还是要等。现在这点生铁进口量根本没必要上这些设备,钢厂下一步应该自建化铁炉,然后进口一点配套的机床和热辅助管道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