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第七十七章 办法(三更)

  如果要脸一点,不愿意抄袭,那也可以署名翻译,同样可以在期刊上刊登,和自己本人写的待遇基本没什么差别。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国情。

  国家落后世界几十年,国外已经有了先进的成果放在那里,你不抄过来,难道还要额外花时间和精力从头研究吗?

  就是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国家也没这个财力啊。

  要追赶上对方,就必须要抄,将对方的先进经验抄过来,等到你赶上了国际进度,你才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不止我们国家这样,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像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太阳国,他们以前就是抄美丽国,他们抄袭盗版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国际上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太阳国制造就等于假货、劣质品。

  只是对方靠着抄袭盗版起家后,就在国内大搞知识版权保护了,国际上的口碑也逐渐扭转。

  但是等到我们国家走这条道路,对方又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我们。

  道德这东西嘛,只要你没有,那别人就没法绑架你。

  抄袭是不对。

  但是国情之下,该抄的时候还是抄!

  话题拉回来,刘振伟出于自己各种心思,所以准备帮单景川一把,将他从牛棚里面给拉出来。

  郑耀先听见刘振伟的话,眼眸亮了起来。

  这事如果刘振伟愿意出手帮忙的话,那能成的几率就大了。

  “振伟,你也清楚,在县城工作,可是要有城市户口的。”郑耀先指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郑耀先作为校长,他安排一两个人进入学校工作,不是什么难事,但前提是这人必须要有城市户口。

  然而,这年头城市户口稀缺,下乡容易进城难。

  那么多下乡的知青想要回城都求路无门,就能看出这么一个城市户口有多难了。

  单景川户口的问题不解决,郑耀先也没法替他安排工作啊。

  顾知朝微微皱眉,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知道这件事情很难。

  单文轩只是进城来读书,所以只要学校开具证明就行了,户口在哪里倒是不重要。

  但是单景川要来工作,这性质就不同了。

  “户口的问题倒不是不能解决。”

  刘振伟是公安局局长,这年头户籍管理也在公安局的职责范围之内,他要安排一个人的户籍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刘振伟退休在即,他不至于为了单景川违规操作。

  程序一切都正当,只是需要各方配合。

  “老郑你开一份招聘的工作证明,先拿着证明去乡里让他们放人,等人来了县城,再去局里办手续,将他的户口落在你的学校里面,你再正式应聘。”

  刘振伟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多绕一圈罢了。

  毕竟是干了这么多年局长的人,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要给人正规地安排一个户口还是不难的。

  当然了,这个办法看似简单,但也不是谁都能实现的。

  首先是学校,没户口的情况下学校根本不可能就不会考虑招聘,又怎么可能给你开证明。

  其次是下面的乡镇,如果乡里不愿意放人,一定要将人扣着,那人也出不来。

  最后就是公安局方面了,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房子、没有工作证明,局里根本不可能帮你落户。

  普通人光是找校长这种级别的单位领导开证明就很困难了,更何况是找局长帮忙。

  而现在刘振伟和郑耀先都愿意帮忙,那难度自然是降低了。

  顾知朝在这方面就完全不懂了,不过他也信任刘振伟,刘振伟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说明这件事情有希望了。

  虽然说明年就能开始平反了,但是谁知道单景川平反是什么时候呢?

  有些人快,明年就能平反重新恢复身份,但是有些人慢,等了好几年才搭上末班车回去。

  和小说剧情不同,单景川现在活着,或者他能够通过以往的人脉关系,让自己平反,但是具体什么时间,也还是未知之数。

  而单景川的身体太差了,住在牛棚那样的地方,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怎么可能扛得住?

  所以如果有希望将对方迁出牛棚,不必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那顾知朝自然是会尽力试一试了。

  而且顾知朝在这件事情上也没出什么力,就只是在郑耀先和刘振伟面前将这件事情提出来,请求他们帮忙而已。

  “还是振伟你有办法。”

  郑耀先听见刘振伟这么说,面上表情轻松了一些。

  这件事情最主要是刘振伟点头,他这个局长愿意帮忙落户口,那这件事情也就意味着成功一大半了。

  只是,还有个问题没解决。

  “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振伟和郑耀先既是亲家,也是多年老友,见他这神情,立刻就知道对方还有为难的地方。

  “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不够,总不能让老师去和学生挤大通铺吧。”

  郑耀先揉了揉太阳穴,住宿的问题也是大难题。

  城市里工作和住房都十分紧缺。

  而县城一中又不比肉联厂这种欣欣向荣,盈利颇多的企业工厂。

  学校的收入来源很少,就只有学生们那点学费,而且有时候为了照顾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郑耀先还会想办法给他们减免一部分。

  剩下的钱往往用来交教职工的工资都不够,所以还得要政府贴钱。

  也就是安县才愿意从财政里面拨钱发给学校,其他很多地方的学校都因此直接停校了。

  安县一中没钱,自然就没钱盖房子了。

  学校后面盖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是前些年老师带着学生们走上七八里山路去砖厂搬运回来,然后自己盖的。

  至于家属宿舍楼,早就已经人满为患,根本没有多余的房间了。

  就连郑耀先这个校长,他们全家老小近十口人,都挤在小小的两室,不到六十平米的房子里。

  家里来客人了,郑耀先都得带人来住办公室,家里实在是没地方住了。

  因而单景川来了,住哪里是个问题。

  郑耀先也是个要脸面的人,他将人家一个前外交官请来,然后让人和学生们挤在十几二十人一间的大通铺宿舍里,这话他也说不出口啊。

  “学校没地方住,那就住我家。”

  刘振伟还以为是什么问题,笑了笑说道。

  虽然说刘振伟不认识单景川,也不知道对方人品心性,但是让对方住进家里,他是没什么担心的。

  刘家在干部家属楼里面,这个小区都是干部家庭,门口还有警卫员守卫巡逻,安全性那是没问题的。

  刘家房子大,多住两口人,就更没什么问题了。

  而且单景川有学问,住在家里,也方便顾知朝向他请教问题。

  如果单景川要是愿意教导家里的小孩,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学习外语,那就相当于在家里住了一位大学者家教老师。

  刘振伟一分钱没花,老师请回家,这笔买卖,怎么算他都不算亏。

  至于单景川的身份问题,刘振伟这些年庇护了那么多人,他怎么可能担心这个。

  而且,他要真在意这一点,在听到顾知朝和单家有牵扯,就应该第一时间让顾知朝和对方撇清关系了,而不是又替人安排户口,有替人安排工作住所的。

  “住家里?”

  顾知朝有些惊讶,他原本还想说是不是可以去问问张空青,张空青一个人住,他和单景川的关系也有些交情,或许他会愿意让单景川和单文轩住进去。

  不过现在既然刘振伟应承下来,让单景川和单文轩住家里,那顾知朝也不会反对。

  张空青年纪大了,单景川和单文轩两个病人,总不好让他一直照顾对方。

  “回家让你舅将一楼的客房整理一下,就让他们住那。”

  刘振伟拍板将事情决定了下来。

  工作和住宿的事情都解决了,郑耀先这边也爽快的开了证明,还盖上了学校的公章,正式应聘单景川为学校老师。

  同时也给单文轩开具了一张录取通知书,让他能够入学读书。

  接下来只要他们自己愿意,那进入学校上班上学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但是有这样的机会,一般人也都不会拒绝就是了。

  顾知朝与此同时也办理了入学手续,不过他倒是不着急现在就入学读书,他准备等着将单景川和单文轩的事情落实下来,再上学。

  对于这一点,郑耀先和刘振伟都没有勉强。

  对于顾知朝这种自学能力超强的天才学生,他在不在学校上课根本就不算不上什么问题。

  手续办完,刘振伟带着顾知朝离开了,再留下来就到中午了。

  到时候指不定得让郑耀先开口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

  郑耀先家里可不比刘家,他们家口粮比较紧张,有时候郑怡还得私下里还会补贴娘家,所以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刘振伟也不会上门做客让他们为难。

  家里没人开火,刘振伟带着顾知朝去了国营饭店吃午饭。

  县城的国营饭店在顾知朝看来就和后世的苍蝇馆子差不多。

  几张大圆桌,后面有一个窗口,上面写着今日供应的菜单,服务员站在窗口负责收钱收粮票,至于端菜,不好意思,那是资本主义的一套,大家都是人民当家做主,凭什么给你服务,自己端!

  当然了,这是普通人的待遇。

  单位领导,尤其是还是局长这种级别的那就是另外的待遇了。

  饭馆的人认识刘振伟,见着他进来吃饭,连在后厨忙活的大厨都亲自出来了。

  “刘局长,您今天来的可巧了,后厨送来了两条大黄花,您要喜欢,一条清蒸一条红烧最好。”大厨热络地给刘振伟介绍。

  这种菜,可是不上菜单的,属于隐藏菜单,只有领导或者亲戚熟人来了才有机会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