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第七十五章 询问(一更)

  这里面的题目由容易到难,几乎涵盖了高中阶段绝大部分的知识点。

  顾知朝全对,这意味着他真的靠着自学就学完了高中的课程,而且掌握的程度非常高。

  虽然说郑怡提前就和郑耀先说过这一点,但是当真正见到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诧异。

  学生们有老师教导,都未必能够学会这些知识,顾知朝仅仅只是靠着看了几本书就全部都掌握了,这可是真正的天才啊!

  在别人看来,过目不忘是很厉害是天才。

  但是对于郑耀先而言,这种理解能力要远比过目不忘更加厉害。

  能够记下知识,但是不能够理解应用这些知识,那只是死读书。

  只有真正学会掌握了知识,让这些知识为自己所用,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书。

  刘振伟虽然看不太懂这些理科题目,但是他看得懂那些红勾啊。

  见外孙这么出息,刘振伟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对于他而言,晚辈有出息比什么都值得高兴。

  顾知朝毕竟是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做题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直指要点,不到两个小时,就将所有科目的试题都刷完了。

  主要是写那篇八百字的作文,让顾知朝多花了点时间,不然还可以更快。

  题目要求是写作文或者写一篇诗歌。

  顾知朝虽然想要写字数少的诗歌,但是他实在是没有文学方面的浪漫天赋,所以只能写了一篇类似科普的小作文。

  揉了揉写的有些发酸的手腕,顾知朝起身将剩下的试卷都交给了郑耀先。

  看到文科类的试卷,郑耀先便知道顾知朝的特点了。

  直来直往,完全没有文科生的浪漫。

  那些优美的词句,顾知朝一个都不用,所有答题都是简单明了,能够只写一个字就表达的意思,绝对不会多写一个。

  不知情的人,看顾知朝这样还以为他是节省墨水呢!

  不过那篇作文倒是写得非常的新颖有趣,连郑耀先都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郑耀先决定将这篇科普小作文让语文老师拿到班上去朗读,也算是给同学们增加一点课外科学知识了。

  刘振伟看完,笑眯眯地在一旁坐下,看他这模样,哪里还有半分之前的病容。

  郑耀先看着刘振伟这模样,很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也没别的想法,就希望这些晚辈能够有出息。

  顾知朝之前还是一副懵懂少年,现在突然之间就开了窍,不仅看着成熟稳重了,而且还变得这么聪明,刘振伟能不高兴么?

  看完试卷的功夫,郑怡也上完课过来了,她拿起顾知朝的答卷看见上面的红勾,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她可不认为能够解决罐头工厂实际问题的顾知朝会在学识上面撒谎。

  “知朝念高二是完全没问题的,现在入学,明年就能拿毕业证了。”

  郑耀先也是个爽快人,见到了顾知朝的成绩,当下就拍板决定下来。

  顾知朝听见能够入学,心中高兴,同时不由地想起了单文轩。

  单文轩是想要念高中的,他的成绩也很好,按理来说郑耀先不是那种会因为身份问题,而拒收学生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单文轩为什么没能来高中念书呢?

  “振伟,知朝这孩子不简单啊,对未来他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郑耀先看向了刘振伟,和他一块商量关于顾知朝的未来。

  这么好的苗子,不好好培养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这孩子自己主意大,说是想念什么生物制药。”

  刘振伟笑了笑说道:“我哪懂这些,也就只能给他争取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等明年送他出去上大学,之后怎么样,就靠他自己闯了。”

  在安县,刘振伟还能庇护住顾知朝,但是一旦离开安县这一亩三分地。

  一切也都只能凭顾知朝自己去闯荡了。

  如果顾知朝还像以前一样不靠谱,没有成长,刘振伟是不放心他外出的,说不定得拖两年,等他成熟一点,才会放心让他出去。

  但是现在顾知朝成长的速度这么快,人也聪明,刘振伟也就没理由拖着对方留在这里了。

  雄鹰若是学不会放手,那小鹰就永远都学不会飞翔。

  他年纪大了,总会走在顾知朝的前头。

  所以顾知朝还得自己成长起来,撑起一片天才行。

  “生物制药?”

  郑耀先皱眉,眼眸中划过一抹忧虑,“国内研究停了很多年了,工农兵大学文科比较偏向于。”

  工农兵大学培养的基本都是文科人才,出来的要么进入政府,要么进入国营工厂当干部。

  前途是很好,但是这和顾知朝想走的方向背道而驰,顾知朝明显更偏向于理科。

  不过,郑耀先倒也没有打击顾知朝。

  上头发的文件他们也看了,这两年形势有些不明朗,谁知道明年会是什么情况呢。

  总归顾知朝还小,先入学念书,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知朝,你既然高中的课程都学习了,那对于上课我这边也没有硬性要求。不过呢,我还是建议你来学校多和同龄人接触接触,学校的课,有时候也不光是书面知识,也还有人际交往。”郑耀先看向了顾知朝说道。

  一中的管理偏向于后世的大学,学校氛围很自由。

  郑耀先不会强压着顾知朝来学校上课,但是他也不希望顾知朝闭门造车,和同龄人疏远,导致不会和他人交流,未来在人际交往方面吃亏。

  “好的,郑伯伯,我知道的。”顾知朝点头应了下来。

  看得出来,郑耀先是一个真心为学生的校长。

  所以在单文轩的问题上,顾知朝就更好奇了。

  “郑伯伯,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该不该问。”

  顾知朝犹豫了片刻,还是开了口。

  “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郑耀先笑了笑说道:“在咱们学校,政治问题都是可以自由讨论的,你不要有顾虑。”

  学校里面可没有大字报和举报那一套。

  学校老师教课也没有什么限制,都很自由。

  “进入咱们学校读书,需要什么条件呢?”顾知朝问道。

  “按照正规程序,一般都是初中毕业了,会有一次考试,愿意继续念高中的,就参加考试,成绩通过了,就能来咱们学校入学了。”郑耀先解释道。

  顾知朝这种情况自然是特殊情况了。

  一般的学生都是要通过考试入学的。

  成绩不达标或者说家里条件不好的,都是没办法继续念高中的。

  不然一所高中也不能只有这么几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县城里的学生,一小部分是周边乡镇的。

  “对身份没有要求吗,比如说对方家庭成分有问题?”顾知朝又问道。

  “当然没有了,这些事情没必要牵扯到孩子身上,只要成绩够,孩子愿意念书,家里也支持,那咱们学校就是收的。”

  郑耀先摇了摇头,学校里面不少老师都是曾经受过批斗的,他要有这种成见,就不可会在当初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应聘这些老师。

  “知朝,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郑耀先意识到顾知朝不是单纯问问题这么简单。

  “郑伯伯,我初中有个同学,他的成绩非常优异,他的考试应该是通过了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被学校拒收了。”顾知朝说道。

  “怎么会?!”

  郑耀先和郑怡闻言都忍不住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甚至愿意适当减免学杂费,怎么可能会主动拒收。

  “那个学生叫什么名字?”郑耀先皱眉问道。

  “单文轩。”

  顾知朝将单文轩的情况给解释清楚,“他是跟着外公是下放到咱们上河村的,是我以前的初中同学。”

  郑耀先起身去查找今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名单。

  “他外公是什么人?”郑怡在一旁询问顾知朝。

  “他外公叫单景川,以前在民国的时候担任过外交官,建国后在京都大学任教,只是被人举报和国外势力有牵连,就被……”

  顾知朝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结局在场的人都清楚。

  “单景川?这名字好熟悉。”

  郑怡皱眉,努力回想一番,突然瞪大了眼睛,看向了顾知朝问道:“是不是海城单家那个单景川?!”

  “他是海城人。”

  顾知朝回想了张空青和单景川之间的谈话,点了点头,他见郑怡似乎听说过单景川,忍不住问道:“二舅妈,你认识他吗?”

  “海城单家可是海城响当当的大家族,我当然听过了!至于单教授,他以前来咱们学校的时候,我听过他的讲座,还买了他的书让他签名过呢!”

  郑怡心情有些沉重,海城那么大一个家族,全家移民海外,只有单景川留下来,他后面会受到批斗,也是很正常的。

  “他被下放到了上河村,这些年过的好吗?”

  郑怡问完这个问题就感觉自己问的很傻。

  出生名门的贵公子,高知教授,结果被下放到小山村里面,这能过的好吗?

  “他身体不太好,前段时间,单文轩在路上还被小混混给打了,腿都被打断了。”

  顾知朝摇了摇头,这两人的处境不是不好,而是非常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