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唐三藏胸中有数, 成算在心,孙悟空等人也不再纠结迟疑, 直接跟着唐三藏进了玉真观中,在里面沐浴斋饭,洗尘涤垢,并留宿一宿养好精神。

  第二日一早,师徒几人换掉身上的破烂褴褛,穿上锦衣袈裟,庄严持重地走上了灵鹫峰前的水路。

  这水路底下有滚浪飞流, 磅礴汹涌,若是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身死道消。水路之上只有一根又窄又细的独木桥, 湿滑难行。偏偏又不能腾云驾雾,师徒几人只能一步步地走过去,走在上面甚至能感受到底下飞浪溅上来的水珠, 溻湿了鞋袜, 十分危险艰难,好在孙悟空三人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此桥。

  水路对岸, 只剩下唐三藏一人还未渡河,他刚要抬脚走到独木桥上,忽然看到水面上有一只小船儿迎着风浪缓缓向自己驶来,船头上还站着一个划桨的船夫, 别人看不出来这船夫是何身份,但孙悟空一双火眼金睛, 立刻就看出这前来迎接的船夫乃是接引佛祖, 他伸手示意摆渡人撑拢前去接应唐三藏,接引佛祖也正有此意, 驶着小船儿划到了唐三藏旁边。

  然而,唐三藏却并未上渡,他无视了桥下接引佛祖的呼唤,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根独木桥。

  金蝉子是谁?

  这是他自从出长安后一路走到现在琢磨了十三年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他被妖怪抓了无数次,也请了无数神仙菩萨营救,无论妖魔鬼怪还是三界诸神口中的他都被称为金蝉子转世,十世修来的好人,还有说他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这些身份或真或假,如梦似幻,十三年来在他的梦里出现过无数次,也私下里为此事纠结神伤过很多次,所以这次他决心要做自己,只做自己。

  一个人的前世无法改变,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今生。

  耳边众人的呼唤声,猎猎的风声,水珠四溅时冰凉潮湿的触感,前方灵鹫峰中万丈霞光,紫焰纷飞,这一刻都被他隔绝在外,眼中心中所想所见,唯有脚下这一根微末细小的独木桥而已。

  他忽略掉周围环境中的一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根独木桥。

  过桥之后,波涛汹涌的巨浪中隐隐显过一道霞光,唐三藏只觉得浑身上下身轻体快,敏捷灵活,原来他经过这一十三年来一路十万八千里的修行,已经自己修成了正果,脱胎换骨。

  他是唐三藏,一个从唐朝来西天取经的普通和尚,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见此情形,接引佛祖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后便划着他的无底船荡走了。

  孙悟空几人见他成佛,都纷纷上前去恭贺他,随后几人走上灵山,进入雷音寺中。

  雷音寺不愧是佛家圣地,只见里面珍宝齐全,瑶草琪花,玛瑙砖铺镶琉璃,仙鹤白鹿尽祥瑞,彩光仙气显逍遥,师徒几人挑担牵马,踩踏玉阶走入了大雄宝殿,依次拜访如来佛祖,各位菩萨,揭谛,罗汉等,三匝已遍又送上通关文牒,如来接了文牒,满意点头,这才命令各位僧众铺排斋宴款待他们,随后再大开宝阁为其传经。

  师徒几人受用了珍馐美味,香茶异食后便跟着阿傩、伽叶一同进入藏经阁,此次共传经五千零四十八卷,唐三藏仔细看着他们点名目录,认真收好,放入经包之中。猪八戒还在回味刚才的饭食滋味,沙悟净跟着唐三藏一起收经,只有孙悟空站在经柜之外,擒着下巴,反复琢磨,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最终,他还是走了过去,拆开包着经书的包裹,随手拿了一本经书将其打开。

  经书里面未有半字,全是白纸。

  他又翻开了好几本别的经书,这些书里面也都是空空如也!

  “师傅!”孙悟空快步小跑到唐三藏面前,将这些无字书给他看了,“这里面的经书都是无字的!”

  唐三藏见到无字书后,变了脸色,质问阿傩、伽叶这是何意?

  猪八戒在一旁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煽风点火道:“我们几个一路万里迢迢,吃了这么多苦来灵山取经,你们就给这几本白纸,这是逗我们玩呢,还说是灵山的尊者,怎么心眼子比女儿家妆匣里的针鼻子还要小!?”

  沙悟净也跟着骂道:“对,你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被拆穿了个现行,阿傩、伽叶脸色变得尴尬难看起来,杵在那里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

  见他们这幅含糊其辞的样子,孙悟空气不过,直接带着这些无字经将他们二人拖到如来佛祖面前评理去了,可没想到听到的不是如来佛祖对这二人的斥责敕治,而是一句经不可轻传,还将昔年他们去舍卫国赵长者那里诵了一遍经后就得到三斗三升金米粒的事情同他们讲了,随后摇头叹息说这经书卖的贱了,因此二位尊者索要人事只不过是平常之事罢了。

  即使如来说了颂过一遍真经后可保赵长者家宅安宁,亡者超脱,但孙悟空还是有些心寒,他现在总算知道了这些年来灵山被天庭弄过去的金砂宝贝们都是从何而来。

  唐三藏无奈,只好把从唐朝带来的紫金钵盂献了上去,阿傩,迦叶这才转变了好脸色,微微笑着回到藏经阁为他们传经。

  六耳猕猴之事时如来佛祖允诺过孙悟空取经事成后,他可坐莲台,虽然当时半带着威胁的口吻,但如今功成正果,总归还是要兑现诺言的。

  毕竟此次取经计划共有两个目的,一来是为了向大唐传经,纳引佛教门徒。二来则是为灵山选兵添将,无论是从心性还是法力,孙悟空和唐三藏都是他们选中的最好人选。

  如来佛祖高升莲台,雷音寺内梵音渺渺,祥光迭迭,将这师徒连人带马依次敕封。

  如来将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果位尊贵,可没想到他居然轻描淡写的拒绝了,而且语气轻松平淡,仿佛是在说一件与他不相干的事情。

  斗战胜佛地位崇高,享受人间香火无数,但对于他这个山野林间,天生地养的石猴来说终究是有些束缚了,五百年的风霜囚禁和十三年的坎坷路途,不光磨炼了他的武功法力,更磨炼了他的心性见jsg地,雷音寺的仙品再好,对自己而言都比不过花果山和方寸山后山的普通桃子。

  自己终归是喜爱自由的。

  就算不依靠百姓们的香火供奉,只要自己见心明性,行善积德,勤于修炼,总有一日会修成属于自己的佛与道。

  唐三藏因一路求取真经,历经坎坷,封为旃檀功德佛。

  猪八戒慵懒能吃,又色心未泯,封为净坛使者。

  沙悟净诚敬迦持,勤恳劳心,封为金身罗汉。

  敖烈则是被封为八部天龙马,进入化龙池后脱胎换骨,金鳞银须,满身瑞气祥光。

  师徒几人谢了恩典,本想离开,就在脚步迈出宝殿的刹那间,唐三藏突然想起昔年通天河的那条老鼍,于是又问了如来老鼍的年寿,随后这才带着经书和孙悟空他们一路腾云驾雾返回大唐。

  待他们走后,如来佛祖散了经会,问观音菩萨道:“那唐僧几人他们这一路劫难心性如何?”

  佛门中有九九归真这一说,眼看着这十三年来唐三藏气力越来越大,应该剩下了好几个劫难,若是劫数不过,还需要让观音菩萨再为他们补充些劫难。

  可没想到观音菩萨却说:“禀如来,唐僧师徒一路西行至如今,不多不少,恰好历经一百五十整难。”

  如来:……?

  看他似乎有些不相信,观音菩萨便将上面一一记载着唐三藏遭受过什么劫难的簿子交给如来仔细观看,原来自打唐三藏习武开始,他是个慈悲性子,因此路过很多城池县城时都会帮助当地村民们剿匪捉拐,解灾除难,将他参与的这些全部算上,一来二去劫难自然就多了。

  将这劫难簿子交给如来仔细观看,观音菩萨恭敬退下,回了珞珈山,取经之事这么多年来年年都出意外,弄出点什么麻烦,自己作为本次计划的主要负责人简直就是草木皆兵,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或是佛家或是天庭或是哪个妖怪又出了什么幺蛾子,每日惶惶不安,不敢有丝毫放松,如今可算是功成正果,终于能休息放松些时日了。

  紫竹林中,惠岸行者见到观音菩萨回来,也是心中欣喜不已,自己终于能回天庭探望弟弟去了!

  长安城宫城之中,李世民吃了午膳,正在御花园中消食,忽然看见了扶南星,于是上前问道:“今日天气晴朗,国师也是午后来御花园观赏游玩啊?”

  “并非如此。”扶南星使了个眼色,李世民身后的宫女太监们都很有眼力见地退下到不远处,严肃道:“陛下,我要离开了。”

  “哦,国师此次离去何时归来啊?”李世民并未反应过来,只以为她还是和之前一样,离开些时候便会归来。

  扶南星摇了摇头,叹道:“短时间内我可能都不会回来了。”

  可是神仙的短期对于寿数不足百年的他也行就是一辈子。

  这次李世民听懂了扶南星的意思,明明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可他的内心却好似一下子进入到了冰窖之中,凉得心惊。

  “您为何要离去?现在大唐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基本已经达到了当年咱们约定的大唐盛世,文臣清明,武官刚毅,就连朕也算是个贤明勤俭之君,您为何……”

  说到此处,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正是因为此时大唐已成盛世,海晏河清,达到了当年约定好的诺言,所以国师才要离去。

  扶南星:“达成约定只是一方面,说实话其实我还有好多发明政策没有实施,只不过现在我有了别的任务,培风,长空,兼善书院的学生们,还有好多因为新科举制度而高中的学生们,他们会代替我继续辅佐江山,造福百姓的。等完成这件事后还会回来,虽然归期未定,但终究是会回来的。”

  李世民闻言不禁悲从心来,如今他已年近五十,这些年有太多太多的旧时故交相继离他而去,想到此处愈发地伤感春秋了起来,不觉间已是红了眼眶。

  扶南星看着眼前的帝王,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这是她自修道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残忍。

  刚见面时,李世民不过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却担忧百姓,悯弱怜幼,带着些少年意气,佯扮镇定地向自己求取产量丰富的粮种。

  再次见面时,刚即位的皇帝对这个国家心中有万分畅想和无限的野心,那时候他意气风发地邀请自己一同建造一个海晏河清的大唐盛世。

  而如今,当年龙凤之姿,聪明神武的皇帝鬓边已经生了几缕白发,但他对这个国家的野心依旧很大。

  时间啊,过得可真快。

  李世民强忍着心中不舍同她道别,并期盼她能早日归来,虽然他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期盼。

  扶南星离开的时候除了两只熊猫其他什么活物都没有带走,尽管管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着说他们全家也想和她一起走,但还是被扶南星给拒绝了。

  至于培风她们,留在这里会将她们的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

  扶南星离开了没几日,唐三藏师徒四人人就带着从灵山取回来的真经返回了长安,算算日子不多不少,正好一十四年整。

  这世上有句俗话,只有百姓们日子过得凄惨,缺衣少食,性命堪忧时才会将希望寄于神佛,现在唐朝百姓们的日子相比当年好了很多,所以信仰佛教之人就少了很多,除了心中有所求之事时来寺庙中求仙问卦,拜佛求经,其余时间香客流失了不少,不过还是有很多虔诚信仰,馨香祷祝的信徒和僧侣们。

  李世民摆宴席款待师徒几人,随后又过了些日子,师徒几人也相继离开,各自分散去了。

  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得到了自由,他潜心修道,对着世间一草一木,万物生灵皆有爱护,闲暇时刻便去灌江口,白虎岭做客游玩,或者是回到灵台方寸山对着那座紧闭的大门怀念师父。

  唐三藏没有返回灵山,选择了留在长安城内的洪福寺,这里虽然没有灵山的瑞霭之气,仙灵之物,但是他在这里打坐参禅,风雨花木,皆有清灵。且还真如同猪八戒所言那般经常帮助衙门官府抓捕坏人,擒拿贼盗,为百姓祈福消灾。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他的父母亲人。

  小白龙并去灵山的擎天华表柱上盘绕,也没有回龙宫,而是选择了四处游荡,磨砺心性,他走过很多名山大川,奔腾江海,去看雪山上的雪莲花,白水河的瀑布,黔中郡的古老建筑等,偶尔也会再次回到白虎岭去品尝那里皮薄多汁的萘果。

  猪八戒虽然当了净坛使者,但他还是担心佛门中会计较当年取经时的那些恩怨,反正他也六根不净,七情未消,于是只四处游荡净坛,很少回灵山。

  只有沙悟净,皈依我佛,回到灵山当了金身罗汉。

  白虎岭。

  再过半月扶南星就要去北俱芦洲上班了,因此她很珍惜现在的悠闲时光,本来是灵愿撺掇地请哪吒来微澜居吃饭,替好友仔细观望考察她的男朋友,没想到饭局刚一结束,就急不可耐地将哪吒和扶南星一起从微澜居中撵了出来,并用力地关上了那座数年没关的庭院大门以表愤怒。

  灵愿气道:“我牙口不好,吃不了太甜的。”你们俩出去腻歪。

  听着大门紧闭的声音,扶南星和哪吒面面相觑。

  扶南星:“她这是怎么了?”

  哪吒:“可能是牙疼吧。”

  “那祝她早日康复吧。”

  随后二人腻歪了一会儿,又去青萍阁看了会儿书,扶南星突然灵光一闪,戳了戳哪吒的肩膀道:“吒吒,今年的巧克力果应该熟了,咱们一起去做爱心巧克力吧。”

  哪吒看她的眼神中充满爱意,极尽宠溺:“好。”

  “走!”扶南星迅速牵起哪吒的手,走到扶疏镇内,本来脑海中已经设想好了各种口味的巧克力糕点,然而到了地方看到眼前情景却令她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气过去。

  本该硕果累累的巧克力果树如今却是果实稀疏寥落,仅剩下的几颗果实还是要么幼小要么开裂,地上稀稀拉拉地铺满一地果核,有很多还只是吃到一半。

  “六耳!!!”扶南星强忍住心中的愤怒,一字一句道,“你就是这么!守!山!的!吗?”

  六耳猕猴擦了擦自己被果实染得漆黑的嘴角,无辜道:“摇光元君,我特地挑选了种最难吃的果子果腹。”

  说完,他竟然还有些骄傲,一副求夸赞的表情。

  幸亏哪吒眼疾手快地及时拉住扶南星,悉心劝慰,这才使她稍微平复了下心情,也让六耳猕猴免去一场灾难。

  卷三完。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