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缉罪者【完结番外】>第66章 心理剖析

  队员都回到办公室后, 江起云看向虞归晚,示意可以开始了。

  虞归晚坐在硬木办公椅上,身体呈现自然放松的状态,手臂后肘搭在两侧扶手上, 双手自然交叠, 圆润莹白的指尖伴随着她的思考和陈述若有所无地触碰着。

  “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是一名青壮年男子, 能在三小时内将被害者徒步背入清渊山, 他的身体素质不会太差,同时熟悉山林地形, 是本地人。”

  “从他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将被害人带到沼泽进行溺毙的作案手法所暴露出的犯罪心理痕迹来看,他是在通过观看被害人死前苦苦挣扎求生的样子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成因有两方面的可能性。

  其一, 此人和被害者有着某种关联, 出于情感性动机杀人, 比如嫉妒、仇恨等情感因素,同时也不能排除凶手是为打击报复被害者父母或是亲友进行的犯罪。”

  虞归晚交叠的双手上抬, 支撑着下巴继续道:“等白骨DNA和常俪血样的对比检验结果出来后, 确认白骨遗骸即失踪的叶雯雯后, 我们有必要彻底地摸排被害者人际关系网, 和其父母亲友的人际关系, 详查他们身边是否具有显性作案动机的嫌疑人。”

  江起云点点头,“那若不是情感型犯罪动机呢。”

  虞归晚微微启唇:“若嫌犯并非出于情感型动机杀人,那么很可能,杀人本身就是他的犯罪动机和内心需求, 即变态犯罪心理, 和我们曾经侦办过的冯丹青一案同属一种人格障碍。

  这类人格和心理表现在他们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等方面超出正常状态, 与正态人格相对,称为变态人格。”

  虞归晚轻轻拧眉,开口:“举一个正常人格和变态人格的例子,一般当我们看到有人受伤流血或是看到血腥暴力的图文影像时,我们会在心理上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这就是常人所拥有的共情。

  而变态人格看见此情此景所产生的感觉和认知则与我们完全不同,轻度的表现为漠然,无法共情,重度的甚至为因为别人受伤流血而感到兴奋和刺激。”

  “这类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不具备正常的是非善恶等观念,就像冯丹青在生死观上表现出的畸形心理,他认为他并非是在伤害并剥夺那些被害者的生命权,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成就她们的新生,他的心中没有道德感,没有是非观,就像野兽闯进了文明的社会,空有一身人类皮囊,皮囊之下,是一颗趋近于原始动物的心。”

  虞归晚顿了顿,抬眼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网络上看见过一句话,罪犯总是会重复返回到作案现场。”

  几人点点头。

  “这句话可以有两方面的解读,一,罪犯出于作案之后的紧张焦虑心理,担心自己在案发现场遗留关键性线索,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一次次返回现场确认无遗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第二个就是罪犯通过每次返回作案现场,反复回忆作案时的景象,来回味当时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而这种情况,在变态人格罪犯身上尤为明显,如果此案的嫌犯属于这类犯罪人,那么他曾经也应该数次返回过沼泽地,但这也意味着他有被人发现的风险,除非,他本身就是可以自由出入景区而不引起人注意的人,所以我怀疑嫌犯有可能是和景区有着直接关联的人,有可能是景区内部工作人员,也有可能是和景区有商业关系的附近几个村的村民。”

  方昉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不时连连点头。

  “同时以此大方做推导来看看祁焱案,调查至今,我们一直面临的一个难点就是,找不出凶手显性的犯罪动机,而如果杀害祁焱的真凶和此案凶手是同一人的话,就能很好地解释他的犯罪动机了,杀戮型犯罪人,杀戮本身即目的。”

  路啸问:“那去年的男童坠崖案会跟这两个案子有关联吗?”

  虞归晚沉吟了两秒回:“男童案信息太少,我需要去一趟坠崖地调查。”

  江起云起身,“好,等会我和你一起去,冬薇回一趟分局吧,等竹屑化验和DNA比对出来,第一时间通知我,方昉去排查叶雯雯的人际关系和她父母的,路啸去排查景区内部工作人员名单和景区有商业合作的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名单。”

  众人起身,准备离开办公室时,江起云又叫住他们,她看了眼腕表道:“都先去睡两个小时,疲劳作战不可取。”

  沈冬薇:“我没事,我可以在回市里的车上睡。”

  江起云点点头,“辛苦了。”

  随后,几人送别完白云搜救队一行人后返回了住宿的宾馆,江起云这时脸上才显示出疲态来,直挺的腰身也弯了几分。

  她和虞归晚在走廊上说了等会见后,转身正欲拿房卡开门,虞归晚却突然叫住她。

  江起云扭头看去,眼神表达了疑惑。

  虞归晚抿着唇,唇线微微向上,她房间的门已经打开了,半个身子站在房内,一只手把着门框,另一只手伸出纤长的食指朝江起云勾了勾,“要不要一起睡,反正也休息不了多久。”

  这两句话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但江起云这会脑子转速变慢,没听出来,只是面色挣扎一瞬后,开口:“还是不要了吧……”

  虞归晚缓缓眨眼,面色如常地问:“不要吗?”

  江起云盯着虞归晚杏棕色的眸子,里面分明闪烁着成竹在胸的底色,她垂眼飞快地回:“那我回房间洗漱一下。”

  “好,等你。”

  江起云回到房间抓紧时间刷牙洗脸,将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后来到对门的虞归晚房前敲响了门。

  虞归晚很快就来给她开了门,工作期间扎起来的长发此时自然倾落,鼻梁上架着那副银边半框眼镜,眼镜片后面的瞳孔清润透亮。

  “进来吧。”

  房门关闭,拉着窗帘的室内光线有些昏暗。

  虞归晚摘掉眼镜后就上床了,还拍了拍旁边的空位示意江起云快点。

  早就十来年前她俩就不知道同床共枕多少次了,所以没必要紧张。

  江起云在心里对自己说,但显然,没怎么起作用。

  紧张心理进一步表现到生理上,上床躺好后,她眼睛张得大大地盯着天花板,两只手举在胸前捉着空调被边,身子直挺挺的,过于僵硬。

  几秒后,她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太不自然了,于是将手缩回被子里,刚伸进去,就被虞归晚握住了。

  对方在往她身边凑,大片的体温逐渐靠近,捉着她手的手也不怎么“老实”,不断地在她手背顺着骨根游曳。

  “阿云,我有点冷。”

  通常一句只陈述现象的话背后都有隐藏的需求,江起云很快明白过来,去拿床头柜上的空调遥控器。

  虞归晚看着她的后脑勺有些好笑,“我不是说这个。”

  江起云愣了:“你不是冷吗?我帮你把温度调高点。”

  “那也可以有其它的取暖的方式啊。”

  江起云看着虞归晚,两秒后,侧过身子,一只手穿过虞归晚的颈下,落在她的后脑勺上,另一只手轻轻搭在她的腰间,把她搂入自己的怀里。

  体温交递,爱意流淌。

  借着室内昏暗隐约的光线,江起云直率地问:“所以其实你是想我抱你,才说冷的吗?”

  虞归晚向来很坦诚,毫不忸怩地嗯了一声。

  江起云又问:“其实你叫我来你房间睡,也是怕我在房间不休息一直琢磨案子是吗?”

  “嗯。”

  “那你可以直接说,你明明知道……”江起云低头看她,表情和语气都是从未对旁人崭露过的温柔,“我无法拒绝你。”

  虞归晚笑,笑着抬手轻轻盖住江起云的双眼,又凑上去亲了亲她的下巴,“那我让你现在放空大脑,什么都不想,好好休息。”

  江起云眼睫闪动,蹭刮着虞归晚的掌心,她在黑暗中凭借着直觉低头,寻觅着虞归晚的唇,先是亲到温软的脸颊,再就是那对柔软的唇瓣。

  只是碰着,不带欲望的亲吻,都足以让江起云周身疲惫尽散了。

  ……

  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江起云走出虞归晚房间,准备回自己房间拿手机的时候,正好撞上走廊底方昉的房门打开,但出来的人不是方昉,而是打着哈欠的路啸。

  两人对视一眼后都愣住了,同时问。

  “你怎么从方昉房间出来?”

  “江队,你怎么从虞老师房间出来?”

  路啸先回答:“我房间空调出故障了,就去方昉房间睡了。

  他像是知道江起云在想什么,连忙双臂环胸,一副守身如玉的清白模样,“你别乱想啊,我们可是盖两条被子的。”

  江起云哦了一声,刷卡打开房门。

  “难不成江队你也是房间空调出问题才去虞老师房间睡的吗?”

  江起云脸不红心不跳地答:“对,收拾收拾,准备工作了。”

  随后四人离开宾馆,各自前往执行工作任务的地点。

  在去男童坠崖现场前,江起云和虞归晚先回了趟派出所,找到了一名当初参与过坠崖男童潘思案的民警,一同前往坠崖地实际调查。

  才下山几个小时,江起云虞归晚又双双上山了,这几日,她们深入清渊山调查仿佛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连走起山路来也熟稔了不少。

  在民警的引路下,三人先是到达了发现潘思儿童手表的林间,直线距离景区线路大概八百米,接着他们又往正北方向走了约七八百米后到达了潘思坠崖的悬崖。

  这是林子的一个缺口,往外延伸了几平方米的天然石台,其下就是潘思坠亡的崖底,目测垂直落差在十七八米左右,如今的石台外围都围了一圈挂着安全提醒牌子的防护栏。

  江起云站在防护栏边,往下看了一眼,问民警:“当时有做过坠落分析吗?确定被害者是失足坠落而非人推的?”

  民警解释:“当时市里来的专家做过的,说是从什么坠落姿态,以及坠落点与崖底的垂直距离来看,就是自己掉落的。

  噢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时在这儿发现了有人抓过的痕迹。”民警用脚尖轻轻点了下石台沿边,“所以专家们认为是这个小孩脚滑踩空掉落,然后用双手抓到边沿,但最终还是体力不支,掉下去坠亡的。”

  看民警也给不出更多信息了,三人开始往来时的路返回,路上,江起云和虞归晚稍微走慢了几步,小声讨论男童坠崖案的疑点。

  其一是无缘无故进入茂密山林甚至最后坠崖死亡,坠崖的崖顶是平坦开阔的石台,男孩不可能没有危机意识,要说是他自己走到崖边脚滑坠落的,那又能是出于什么原因走到危险的崖边呢?

  虞归晚接着提出第二个疑点,那就是刚刚民警提到的崖沿边抓过的痕迹,如果是失足坠落,以一个几岁男童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力量来说,他根本来不及抓住崖沿求生,更像是凶手所为,而他这样做的目的,或许和沼泽被害者类似,都是通过一种缓慢的死亡方式欣赏被害者临死前的求生挣扎。

  虞归晚认为发生在清渊山的这三起未成年人命案都是一人所为,祁焱案也很有可能是凶手目睹伍欧的作案过程进行窥探跟踪后发现祁焱没有死,于是用伍欧遗留在现场的作案工具石块杀害了祁焱并带走了石块。

  至于他是怎么发现祁焱没有死的,很可能是在伍欧离开不久,祁焱就从吞舌的昏迷现象中苏醒了过来,一个几岁的孩子,发现自己身处在深山老林中,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头部还受伤流血了,可以想见他当时有多惊慌失措,他一定发出了哭喊,而这种求救哭喊无疑是凶手杀人心理的催化剂,让他更加地兴奋刺激,从而实施了犯罪行为。

  虞归晚进一步分析:“从这三名被害者来看,祁焱和潘思身上具有一些相同共性,男童,跟随家人来旅游,他们大概率是凶手随机挑选的目标,而叶雯雯是本地人,凶手在作案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酝酿犯罪计划。

  同时,如果叶雯雯是这个凶手第一次犯罪的被害者的话,那叶雯雯的身上一定潜藏着凶手最真实的犯罪心理映射,她身上有着促使凶手从犯罪意向走向犯罪行为的刺激性诱因。”

  虞归晚看向江起云,声音笃定:“我们可以从叶雯雯身上寻找突破口。”

  江起云点头,问:“不过三名被害者都是未成年,这能反应凶手的某些心理特征吗?”

  虞归晚正回头,边走边说:“如果凶手选择的系列被害目标身上都具有显性共性的话,那就说明这些被害者很可能是满足凶手代偿性心理的对象。

  代偿性心理有自觉性代偿和盲目性代偿两种,前者是正常的心理自我调控机制,后者则容易产生病态心理,盲目代偿具体的表现是在遇到挫折困境时,人会将对于某一事物的需求置换到其它事物上,简单点来说,就是正常途径无法获得某种满足,就选择用另一种相似的途径来代偿自己的心理需求。”

  “这种盲目性的代偿性心理在变态人格身上尤为明显,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认知感知系统和需求系统,就会出现过分代偿,加剧人格的矛盾和扭曲。”

  虞归晚皱起眉头,视线里出现了一片小聚集的民居农房,其中一处,就是叶雯雯的家。

  “这些被害人作为被凶手选定的代偿群体,具有凶手所需的代偿意义,凶手对代偿群体有着强烈的犯罪行为欲望,早在真正实施犯罪之前,他就已经在脑子里反复幻想畅想过屠刀真正落下的那一刻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