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翠绿中,皇上牵着舒舒沿着台阶逐级而上,遥瞻四望被松柏掩映的景山,四季花木点缀其间。途中他们经过了好几个华美绚丽的亭子,移步换景,错落有致,但都未停留欣赏。

  没过一会儿,他们就登上了景山的最高处——金波亭。

  丽日蓝天,云卷云舒下,金波亭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亭内高高悬着一块镌刻着“佛光普照”的匾额,这座亭子是俯瞰紫禁城最好的位置。

  站在高高的亭台上,入目是连绵铺排,高低错落的宫殿,金黄溢彩的琉璃瓦,无尽延伸的朱红宫墙……巍峨高耸的深宫全貌尽收眼底,倏然而生出一种大气磅礴超然于世的感觉。

  康熙帝曾赞誉过景山“云霄千尺倚丹邱,辇下山河一望收。凤翥中天连紫阙,龙蟠北极壮皇州。”举目四望莫非王土,本是粗鲁莽悍的外族却能统治这盛世江山,该是何等的志骄意满啊!

  舒舒转头望向身侧的皇帝,他悠然登临在高台上,全身浸沐在煦光中,如那俊秀挺拔的青竹傲然伫立着,孤高凌然于众人之上。

  “朕十三岁的时候,二哥曾带着我、三哥、五弟,只带了一小队护卫人马,就奔赴长城了。我们去了最险要的长城关隘——居庸关。到那里,才发现雄关已成荒地,满目望去野草蔼蔼,凄凉无比。”皇上平静地说道,他的目光遥遥望向远方。

  舒舒默然站在皇上身旁,认真倾听着皇上说的旧事,只听皇上继续道:“奇怪的是,朕那时突然涌起一个雄心大志,朕要让这绵延的长城重新再现辉煌,让天下人都知晓它不再是抵御满人的屏障,只是一道瑰奇的风景。”

  舒舒微微瞪大眼睛,愣愣地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皇上。

  “朕一登基就派人去修缮长城了,维护好后,朕带你去长城逛逛。”皇上轻轻揽住舒舒,在她耳边低低说道:“你看你,爬一会台阶就气喘吁吁,前天晚上才两次你就叫累了,朕有空时就教你打拳,到时候攀爬长城才有精力,不然你又半路腿软。”

  舒舒的面上和耳朵霎时变得粉红粉红的,她力持镇定道:“万岁爷政务繁忙,不劳您大驾了,我和宫女们跳百索,也能强身健体。”在万岁爷面前打拳太尴尬了,再说打拳的姿势那么粗鲁,她才不要万岁爷教,和锦思锦年她们跳跳绳多好。

  “嗯,不管你怎么练身,你都要持之以恒,知道吗?”皇上笑着伸手轻轻摩挲她粉扑扑的小脸。

  舒舒娇嗔满面,澄澈双眸睁得圆圆的,流露出一丝不情不愿,好半晌才吭吭唧唧地应声道:“哦哦……知道了,万岁爷。”万岁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舒舒暗暗觉得万岁爷让她锻炼身体的目的不是那么纯粹。

  登高望远了一会儿,皇上就带着舒舒下山。随后众人来到了香火缭绕、古雅素洁的护国忠义庙。

  护国忠义庙即关帝庙,供奉着武圣关公的圣像,关羽集忠义仁勇于一身,满族人入关前就非常崇拜关公,对他尊祟备至。

  入关建立大清后,世祖奉他为英勇无畏的战神,为了弘扬关公忠勇神武和亮节成仁的精神,在景山特地建造了关帝庙。

  庙宇为前后两重院落,黑色的琉璃瓦铺排在硬顶上,大殿正中高悬有康熙皇帝御笔的“忠义”匾额,殿内墙壁上彩绘有数十幅关公名垂青史的佳话: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等等。

  皇上带着众人上香参拜关公后,传旨加封关公的名号为“关夫子”,又下令御前太监,让其传旨意,命造办处再塑造一尊“关夫子骑马像”敬奉于忠义庙,并明确要求关夫子骑马像的身高是一尺六寸,先拨蜡样呈览,等他称心满意后再塑金身。

  待到午膳时分,则由御膳房统一安排,御膳房早已派宫女太监在忠义庙旁边的观德殿中进行准备。

  观德殿占地面积颇大,为四进院落。院前两侧种植着数百株牡丹花,正是季春时节,各色牡丹花竞相怒放,蔚为壮观。又有皇家派人精心培育,占尽了天宝与物华,盛开的牡丹花如朝霞般绚烂非凡,更彰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皇上和阿哥公主们安排在正殿用膳,嫔妃们则被安排到两侧的偏殿中,舒舒在宫女的指引下来到偏殿,恰逢贵妃娘娘走过来,舒舒轻盈福了福身:“给贵妃娘娘请安。”

  贵妃只是微微颔首,就进了左侧屋子,舒舒等她的身影进到屋内,才走进右侧屋子。

  屋内圆桌上此时已摆了十多道菜色,望过去皆是些简单的素食,不沾一点荤腥。

  “锦年,把屋门关上,你们俩一起陪我用膳,不准说不。”舒舒打发了御膳房的宫女出去,便先拉着锦思一同坐下。

  锦思坐下后,还是习惯性地伺候小主用膳,她拿起孔雀绿釉勺子盛了一碗香菇豆腐汤,放到小主面前。只见舒舒看着眼前一碗汤呶了呶嘴,排斥道:“我不喜欢吃香菇,这碗汤锦思你自己吃吧。”刚说完,舒舒就端起汤碗递给锦思,自己则兴致勃勃地夹起几根荔浦芋头吃了起来。

  刚落座的锦年,和对面的锦思互相对视了一下,她们曾私底下悄悄探讨过小主的异常。自从小主病愈后,一些行为举止都发生了变化。以前喜爱吃的食物现在非常嫌恶,例如香菇,小主现在非常不喜欢香菇软滑的口感。以前从不碰的食物,现在却吃得津津有味,例如芋头,以前的小主对粉粉糯糯的芋头敬谢不敏。

  不过小主自进宫就大病了几场,喝了好几个月的苦药,也许才导致口味发生了些许变化吧。她们俩陪伴小主一起进宫,不也改变了生活上一些饮食习惯。

  不过不管小主变成什么样,锦思锦年还是一心一意地侍候小主,小主对待她们一如从前,小主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纯真善良,虽说她们三人是主仆,但是小主一直将她们当做姐姐来看待,不像上下尊卑分明的主仆关系。

  午膳食毕后,几个妃子不约而同地来到景山的百花园,这里除了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还有其它珍品花卉萃聚一园,五彩缤纷,各展风姿。有那金黄可爱的迎春花、淡艳冷香的连翘花、高雅娟秀的玉兰花、灿若云霞的碧桃花……

  舒舒看到花王之王、富丽堂皇的姚黄赵粉时,蓦地想起皇后娘娘,奇怪此次景山之行她怎么不一起。正好看到熹嫔娘娘在另一侧欣赏二月兰,蓝紫色的二月兰星星散散分布在望绮树周围,与银白的古树相映成趣。

  舒舒慢慢走过去,微微欠身道:“熹嫔娘娘万福金安。”

  熹嫔露出淡淡的笑容,但仔细看熹嫔的眼神却隐约藏着一丝紧张和担忧。

  “娘娘,您可知皇后娘娘为什么没有一起来景山?”舒舒忍不住好奇心问道。

  熹嫔愣神了片刻,才回过神沉吟道:“皇后娘娘今早犯头疼了,所以就未至。”

  “皇后那是来了大姨妈了,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离她们几步远的贵妃娘娘突然开口道。

  舒舒和熹嫔同时转头望向贵妃娘娘,只见贵妃盈盈走近她们,绝美姝丽的容颜在娇艳花朵的衬托下,更显出一番倾城姿态,神色却清冷如霜,傲然的目光直视着舒舒。

  “大姨妈?”舒舒听得有些疑惑,一大早的,皇后的家里人就来宫里?

  贵妃轻挥着手中的绣帕,扬起一抹浅笑:“就是来月信了,本宫小时候住在闵行府时,隔壁有个姐姐的大姨妈每个月都来打秋风,和她的月期一致,两者同样讨厌,于是月信就有个大姨妈的俗称了。”

  舒舒频频点头,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贵妃看着顺贵人不似作假和第一次听说的惊讶表情,内心里琢磨到:看来这个冬果尔舒舒果真只是个寻常貌美女子而已,而不是和她一样有着不一样的灵魂,有别于封建女子三从四德、以夫为天的思想。

  那顺贵人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吸引到皇上呢?贵妃和四爷相处这几年来,被男人宠惯娇养多年,到如今她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曾经的枕边人。他不爱重美色,也没有闲心和妻妾谈论风月雅事。贵妃唯一能看出得是皇上醉心政务,迷恋对帝王权势的独掌。

  “熹嫔,你这一脸忧心忡忡的神情是为何?”贵妃疑问道,熹嫔一向端静得像尼姑庵里的老师太,今日细眉紧锁,一副心不在焉、焦躁不安的样子。

  “呃……没什么事,只是太早醒来,又爬山又登高的,有些身体乏累。”熹嫔摇摇头说道,总不能和贵妃道出自己真正的心思。

  熹嫔刚刚才知道皇上今日来景山,特地腾出午膳后的时间,要考校考校几位小阿哥。她倒不怕自己的儿子答不上皇上问的问题,反而揪心挂虑自己的儿子太过逞强好胜,惹得皇上不喜。

  弘历虽然才五岁,还未上尚书房。但熹嫔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培养儿子的身上。弘历少与皇阿玛相处,他自小就天赋异禀、过目成诵,虽和同龄的弘昼玩在一起,但私底下十分看轻有些愚笨的弘昼。

  小小年纪的弘历还不懂得韬光养晦,有时候他目中无人地对着五弟口出狂言,幸好弘昼是个心大的,整日“四哥”“四哥”的跟在弘历后面,唯四哥马首是瞻。

  此时的熹嫔娘娘诚心期盼着:皇上看到弘历小小年纪聪慧过人,对弘历会更加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