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吃惊的望着弟弟,没想到他有这个想法。不过转念想到,这个东西如此新奇,别人都没有吃过,要是能卖得银钱自然极好。“锦年,要是我们卖这双皮奶的话肯定能赚钱的。这县上都没见过有人卖这东西呢!你是怎么想起做这个的?”虽然知道李春花只是随意一问,但李锦年还是心猛跳了下,“也不记得是从哪听说的或者从哪本书看来的了,只是突然又想起来了。”随意推搪过去后,看李春花也没有细问,李锦年才松口气。他没有注意到小泽研究的目光看了他几眼。

  看他们研究双皮奶,李锦年看外面的烤箱其实应该算是面包窑的东西已经被火熏的差不多了。只是觉得叫做烤箱更实际一点。李锦年再去加把火继续烤,直到泥巴全部干透为止。乘这时间,李锦年开始要做蛋糕了。

  再拿几个鸡蛋,还是蛋清蛋黄分开。把这次的蛋黄和之前做双皮奶的蛋黄合在一起加糖搅拌均匀。加点香油和羊奶再搅拌均匀。然后取面粉,先筛选一番面粉,留更细腻的面粉加到奶里。搅拌均匀至无颗粒状,之后放在一边。用搅拌棒把蛋清打发成有粗泡沫的时候,加点糖。再接着打发成细泡沫的时候,再加糖。最后打发成有纹路的样子时加上和之前一样多的糖。然后看蛋清能拉起小尖角的样子就成功了。这一步主要是李锦年说,小泽动手做的。实在是第一遍打发之后,李锦年就已经胳膊酸痛了。

  然后把三分之一的蛋白倒入蛋黄中搅拌均匀。再倒回剩下的蛋白中,再次拌匀。这时的半成品是浓稠的糊状。这时李锦年才发现家里没有合适的模具。没办法,李锦年只好把半成品倒入两个大碗中。抖一抖,把碗里的起泡振出来。接下来只剩下烤了。

  把烤箱里燃烧的柴火拣出来,把里面的木炭也掏出来。最后把两个大碗放进去,再把口封住。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整个下午孩子们都围着那新奇的烤箱转。因为李锦年说过里面有好吃的东西,所以小杏连喜欢的大白小白也不去喂了。李锦年由着他们玩闹,只是一点不许他们碰烤箱,免得烫着自己。

  下午做完面包后,李锦年就开始收拾大海的行李。大海明天就要入住书院了

  ,他像个老父亲一样依依不舍。不过他心里也有个计划,如果行的通的话,大海去住书院他也放心的多。

  衣服多带几套,鞋也要多带两双。做好的烙饼带几个,大海饿了最起码有得吃。洗脸用的,洗脚用的,外加洗澡用的布巾都要带着。零零总总收拾出来一个大包裹。小泽在旁看着李锦年收拾东西直想笑。看李锦年看过来,他忙收起笑意,“怎么收拾这么多东西,包裹都要比大海高了。大海也就是住十天而已,十天之后就会放假回来了。而且我听大海说,他们师娘很和蔼的,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去找师娘帮忙。他师傅师娘总不会放大海一个孩子瞎忙活而不帮忙的。”

  李锦年想到有次接大海时看到的那个妇人。虽然看上去年纪挺大,头发斑白,脸上也有了皱纹。不过整个人的气质与他所见到的妇人完全不同。想必年轻时定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之人。这样的人可以探讨诗词,关于洗衣做饭恐怕未必能帮上忙。不过书院似乎就只有杜先生和夫人一起住,那她应该也精通家务熟事吧。

  看着小泽笑起来眼睛都咪着的可爱样子,李锦年也有点被美色所迷。纵使已经共同生活了这些时日。不过他那横穿眼角的伤疤还是让人触目惊心。当初到底是谁下的狠手呢?

  小泽看李锦年像是看呆的模样已经见怪不怪了。特别是这种还透着可惜的目光,他已经习惯了。他来到李家村这么久,伤好能下床时,就在村里看了看。当时那些村民们大部分都是用这种目光看着自己的。对他来说,没有因为是外人而排斥他反而村民因为他受伤处处帮助他已经让他很感激了。特别是那些老人把他当做大孩子看。久而久之,小泽也混入村里的孩子们中间了。他心里对这目光也释怀了。这也是他伤好后没有立即离开的一大原因。他喜欢这里,喜欢李家村的村民们。

  最后,李锦年虽然听小泽的话把包裹拿下了一部分,不过还是一个大包裹。他想着明天把钱都带上,到时候缺啥买啥。顺便拜师礼也要好好准备。当初李锦年想要先交束脩的时候没有交成。后来才听大海说,他那些师兄们是送拜师礼的。杜先生也不讲究,送什么都欢喜。不过这拜师礼毕竟是个礼仪问题,李锦年得好好琢磨送什么。

  做晚饭的时候,李锦年特意交代李春花少弄点。因为他

  估计孩子们吃不下多少东西。到了要吃晚饭的时候,李锦年把烤箱门打开,把里面的两碗蛋糕取出来。只见这两碗蛋糕都金黄蓬松,香气逼人。可见两碗都成功了,这让李锦年不由大喜。等它凉透的时候,再从碗里倒出来。李锦年拿刀把每碗蛋糕分成四块,人手一块开始试吃。

  李锦年细细品味着,这就是以前的味道,一样的松软可口。吃完一块后,李锦年就不再吃,开始吃晚饭了。他尝一块主要也是看成品如何,能不能当成商品卖出去。不过看其他人陶醉的样子,李锦年就知道答案了。那一块蛋糕不小,之后孩子们果然晚饭没有吃下多少。不过他们主要也是心心念念那还剩下的两块蛋糕。一块刚好两块就多了,而且蛋糕毕竟是面食,吃多了再喝点水晚上容易积食。所以在李锦年保证明天再做蛋糕后,他们的眼睛才总算不再盯着蛋糕看。这下李锦年赶紧把剩下的两块蛋糕收起来。

  晚饭后,一家人讨论怎样把双皮奶和蛋糕卖出去。李春花想着家里有驴车,可以每天把东西做好后拉到县上去卖。这样虽然流动性大,但不稳定。小泽则觉得有个店铺专门卖糕点会更好一点。不过县城的店铺不说买下来就是租金也不便宜。而李锦年刚好处于经济低谷中。李锦年心里比较着两种方法,最终觉得还是明天先去县里看看再做决定。

  又到了大海上学的日子,早上李锦年早早捉了只公鸡捆好翅膀和脚,身上再贴张红纸放在篮子里。再把昨晚的蛋糕装起来带着。吃过早饭后,李锦年就载着大海和包裹往县里赶。到了县上,先去买了两斤猪肉,两斤红糖,之后再往书院赶。到了书院的时候,杜先生已经坐在院子里看书了。

  李锦年带着大海和拜师礼向杜先生问好。杜先生显然早有准备,颌首带着大海往大堂走去。大堂里供奉着像是孔子的画像,杜先生说是祖师爷。底下插着三根香,使大堂都烟雾缭绕起来。杜先生让大海在祖师爷画像前恭敬的点上三根香敬上。再在准备好的蒲团上恭敬的磕三个响头。最后由杜先生对着画像陈词说今收李大海为徒,以后定当勤勉求学不得做违背礼仪道法的事之类的话。李锦年虽然不信这些,但也被气氛感染,不由肃穆起来。

  杜先生说完话之后,就坐

  在一旁的太师椅上不动了。留下李锦年和大海目目相觑。最后还是大海看到先生旁边有碗茶才反应过来,连忙端起茶水敬先生。杜先生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看杜先生喝完敬师茶,对大海鼓励几句后,李锦年就提着拜师礼上前了。

  “先生,有劳您对大海的照顾了。这是拜师礼,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李锦年双手提着篮子放到杜先生面前。

  杜先生看着篮子里的东西很满意。虽然他见过比这丰盛许多的拜师礼,于此对比这篮子里的东西就显得寒酸了。不过拜师礼最重要的还是心意,是父母对老师的敬意,同时也是对孩子的在意。李大海一家出身乡里,本不是富裕家庭。但不顾路途遥远,每次都准时来上课。这不光是学生的努力也是他父亲每次同样的准时送到。同时李大海乖巧懂事认真好学尊师重道,这才让他想要收入门下。而这篮子里有鸡有肉还有糖,想必也是这家里能准备的最大诚意了。

  李锦年送过拜师礼后,就问到大海住在哪里。杜先生看他同意了自己之前的建议,就指着书院南边那个房间让他们去看看。

  李锦年来到房间后,看着这屋子虽小,但也是一应俱全。书桌上摆了文房四宝和几本书,床上也摆好了被子。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主人来入住了。这让李锦年之前的担心有些多余。他转身把车上大海的行礼拿下来放好,再拉着大海仔细叮嘱,又给了一些零钱给大海。让他饿着的话,就出去买点吃的。最后又去拜托杜先生多多照看一番。直到大海的师兄们都到了,李锦年才依依不舍的对大海挥手。远远看着大海的眼里似乎也有泪。!

  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