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平常人家一年大概花费十两银子来说,二十两银子看着挺多的。毕竟现在大多数人用的还是铜钱。平日一千文铜钱等值一两银,而十两银等值一两金。真正买起东西来,李锦年还是觉得不够用啊。实在是要买的东西太多了,只好先捡重要的买了,其余的以后在说吧。

  李锦年一路走走看看,首先来到卖粮油的店铺,问清店铺里的东西价格。大米十五文一斤,糙米十文一斤,白面十二文一斤,素油八文一斤。想到家里米缸里剩的那点高粱粒,李锦年直接买了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糙米,十斤白面。另外又买了五斤素油。店家见他买的多,又没有带装油的油桶,直接就把油桶送他了。这倒方便了李锦年携带。

  买完粮油,放进背后的背篓里。李锦年走进隔壁一家布庄。天气渐暖了,家里的孩子衣服都要买点,而且自己也要买点合身方便的衣服。索性这家布庄的布料种类颜色都很齐全。问清老板价格,最便宜的用棉丝制成的粗布一匹要两百文,更好的绸缎之类更是几两一匹。布庄也有成衣,比布匹更贵一点,但总的来说还能接受。李锦年不会做衣服,只能买做好的成衣。选上两套自己穿的粗布外衫,一件青色一件灰色。再各为两孩子一人选了两套,大海的是绿色的,小杏的是黄色的。再买了用稍细一点的麻布做成的衬衣,照例一人两套。

  李锦年选好东西后,“老板,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

  布庄老板:“客官,您选的大人外衫两套,每套七十文,大小孩童外衫各两套,每套都算您五十文,还有衬衣大人八十文一套,孩童六十文一套,一共七百四十文。”

  李锦年:“老板,一两银子再加一匹麻布。”

  布庄老板:“好的,客官这就为您包起来。”虽然麻布三百文一匹,但客人买的成衣多,他还是赚到了。

  买好布匹衣物后,李锦年又去购置了四斤红糖,花掉一百文。李锦年一边感叹红糖真贵一边走向他最想去的猪肉铺。

  此时猪肉摊前没有什么人,而且猪肉也没有早上的新鲜了。但这不妨碍李锦年想吃肉的决心。一般用来炼油的肥肉十五文一斤,瘦肉十文一斤。李锦年直接买了两斤肥肉,五斤瘦肉。问清老板摆在一边的猪骨猪内脏猪下水只要三文钱一斤后,李锦年直接三十

  文包圆了。这些东西没有肉又腥臊味重本来就没人买,能被包圆乐的老板都多给了点肉。他乐李锦年更乐,对他来说这根本跟白捡的一样。

  李锦年身上背篓已经满了,一只手也提满了东西。要是这样再走两个时辰回家,回去之后估计得累瘫。李锦年估摸着在附近的车行找到一辆停在那里的驴板车。跟赶车的老汉谈好价钱,就把东西放在车上边往回走,边看看还需要买什么。

  一路走着,就看到街边有个卖鸡仔的老妇人。看鸡仔都是活蹦乱跳身体健康的,问清价格是五文两只。李锦年就把剩下的二十只鸡仔全要了。老妇人看他没有东西装鸡仔,就把鸡笼也免费送给他了。反正她的鸡仔全卖完了,暂时用不上鸡笼了。

  刚把装着鸡仔的鸡笼放上驴车。李锦年就看到一个卖母羊的老翁。看着母羊还在悠闲的咀嚼着青草,底下还有一只小羊羔在吃奶。这正是李锦年所需要的,家里的两个孩子明显营养不良,每天喝羊奶对身体正好。

  李锦年:“老翁,这羊怎么卖?”

  老翁:“三两,不讲价。”

  三两略贵了一点,不过也没看到其他有卖羊的。况且看样子讲价也行不通。李锦年咬咬牙,还是掏出了三两银子,牵回来一大一小两只羊。

  经过一番采买,李锦年已经肚子空空。路过卖包子烧饼的店铺时,李锦年下车各买了十个包子和烧饼。包子两文一个,大饼一文一个,总共只花了三十文。好在这些时候能保存,回去热热能当今后几天的早饭。

  当下就拿出一个包子塞嘴里,另外拿一个包子给赶车的老汉。老汉本是一番推辞,不过还是拗不过李锦年,拿在手上吃了。本来老汉是看他一身补丁,东西实在太多才想着坐车,就想着钱财少算点。不过一眨眼就看他花钱如流水一般,买了许多东西,更是买了两只羊,倒让他觉得之前是看低人啊。现在更大方的请他吃了包子,要知道庄稼人都一文钱恨不得分两半用,他也就偶尔有余钱的时候才舍得买几个又白又软的包子带回家给老小都尝个鲜。

  吃着包子,老汉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吗?”

  回程的路就算用驴车也得要一个半时辰,李锦年也乐意跟老汉聊聊,多了解一下情况

  。“那倒不是,就是家里什么都缺,看着就什么都买了点。”

  “我说嘛,我也没听说李家村谁家有什么喜事啊。不过那你买的是挺多啊。”

  “没想到您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啊,那您对这四周的几个村情况都知道吗?”

  “不是我郑老头自吹,我一直在这边几个村跑,这边的村子情况我都了解。”

  “那您知道这边哪里有果树卖吗?”

  “怎么小伙子是要种点果树吗?你要种果树的话,像桃树杏树李子树这些我家都有,就是不知道你要哪种的,要几棵了。”

  “原来您家就有果树啊,那太好了。我就要些好养活的就好。”

  ……

  接下来李锦年跟郑老汉约定了有时间去郑家村去看树。郑家村离李家村翻两个山头就到了,而且郑家村种果树多,几乎家家都有好几棵果树。他们就是靠每年卖果子过得比别的村好。而李锦年正决定种一批果树来赚钱。毕竟今天一天就花掉了平常人家大半年的花销,况且还有些东西没买呢。

  一路摇晃中,终于在天色没黑之前到了李家村。在村口,给了郑老汉十文钱车费。谢绝了老汉的帮忙,李锦年就背着背篓,两手提着东西,还拽着牵羊的绳,一路往家走。

  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坐在门槛上的兄妹俩。看着两个孩子向他飞奔过来的时候,李锦年不由心中一暖,有人等着你回家的感觉真好。把牵山羊的绳子丢给大海,让他们兄妹把羊牵回来。自己先把鸡笼和背篓都放到大堂里。

  把背篓里的东西一样样的拿出来。看着还在争论要让羊吃哪里的草的兄妹俩,李锦年招手让他们过来。看到大海和小杏看呆的模样,不由好笑到,“不是答应你们会带肉回来吗,看,这么多肉。还有包子和烧饼,不过现在凉了得热了才能吃”。又问:“都吃过饭了吗?”

  李大海说到:“吃过了。大奶奶又送窝窝头来了,还盛一碗青菜过来顺便还碗,锅里还有粥。爹爹赶快去吃吧。”

  李锦年路上只吃了个包子,现在还饿着呢。听完把那些肉和凉了的包子烧饼都拿到厨房放着。拿起四个包子放在锅里蒸上。等蒸热后,把包子分给早就眼巴巴等着的兄妹两。李锦年就着还剩下的青菜,吃了两个包子,把锅里

  剩下的高粱粥也喝完了。

  看着小杏还眼巴巴的望着装包子烧饼的篮子,不由好笑的摸摸她的肚子,“小杏不能再吃了,不然肚子就要撑破了。明天早上我们再吃包子”。小杏闻言也摸摸自己的肚子,“那明天早上一定要吃哦。一定哦。”“好的,一定吃”。李锦年再摸摸大海的头,“大海,先把碗洗洗,爹爹先到大奶奶家去一趟。回来再给你们看好东西。”

  李锦年拿了一小块的大约两斤的瘦肉,两斤的红糖,还有特意买的一匹麻布,用篮子装着去大娘家。好在两家离得不远,走了几步路就到了。

  李大山家刚吃完晚饭,收拾妥当,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呼唤。出来一看,原来是李锦年。不过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李王氏看到李锦年忙招呼到:“锦年啊,吃了没,大娘再去给你做点。”李锦年连忙拉住大娘,“大娘,不用忙活了,我吃过了。我这次来是专门来感谢的。我前两天喝酒不小心掉河里,要不是二哥及时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我醒来之后,知道以前做的不对,以后一定改过重新做人。所以我带些东西过来,这些东西只是我的心意,你们可千万收下。”听到李锦年这样说,李大山在旁边说到,“都是自家人提什么救不救的,你只要改好就好了。还提什么东西过来,你还是带回去给大海小杏吧。”旁边的李峰也推辞,“我是你哥,救你是应该的。你还是提着东西回去吧。”

  一番推辞后,李锦年只好说,“那既然救我是应该的,那我给小侄女一点见面礼也是应该的。二哥,自从小雪出生,我还没有看过他,现在也算是我这个做叔叔的给小雪的礼物,你们不能推辞了。”说完,李锦年把篮子往李峰手上一放,人就走了。李大山只好对李峰点头同意收下。

  在院子外面天太黑,他们没看清李锦年提的究竟是什么,等回屋烛光一照,看清东西时,吓了一跳。“爹,怎么办,锦年竟然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我再去给他家还回去吧。”李峰忙说到。李大山呡了一口水,“算了,留下吧,我看锦年他是真学好了。就算送去,他估计也会还回来。这样吧,他家的田地不是还没弄吗。明天你去帮他家把田地开垦出来。”李峰忙应到。李王氏把东西从篮子里拿出来,“顺便明天装点菜放篮子里给锦年送去。这红糖我一半给老二家,给老二媳妇补补奶水,你们没意见吧。”看大家都没意见,接着说:“这布匹刚好能给孩子们一人做一身衣裳,猪肉充公大家一起吃。你们也没意见吧”。大家哪里有什么意见呢。虽然是老二李峰救的人,但他家有多得的一斤红糖。剩下的东西大家都沾了光,这样的分配再好不过。大家都笑眯眯的说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