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完结】>第八十四章 三更合一

  人与人的差距,真是比人与猴的还大

  来此之前, 喻商枝对朱童的女儿女婿了解不多,只知他们在县城经商,伉俪情深。

  今日才知, 两人的生意做得不小,相比之下, 朱童在凉溪镇经营的食肆,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朱碧桃的夫君程明生也是出身商贾之家,最早是做绸缎生意。

  听过那个绸缎铺子的名号后, 喻商枝这才意识到, “原来街角那家铺子, 便是程大哥家的产业。”

  程明生浅笑道:“一点小生意罢了,不足挂齿。”

  而朱碧桃嫁给程明生后, 就一直帮着操持程家生意。

  如今名下的胭脂铺子,也有朱碧桃自己的出资。

  得知这回喻商枝已将做好的澡豆一道运过来时,朱碧桃拊掌道:“那就太好了, 有劳喻郎中。”

  他们一家人还要留在一楼招待旁的宾客,两边简单交谈完后,喻商枝将随礼给了门口账房,一家人就跟着小二去了二楼雅座。

  一路上喻商枝小心扶着温野菜,让他仔细着楼梯, 莫要绊倒。

  结果楼梯上到一半,却遇到楼上有一名男子匆匆向下步行, 好似没长眼睛一般,险些撞到温野菜的肩头。

  若不是温野菜及时朝内闪了一下, 怕是就要连累温野菜一起摔了。

  在场几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偏偏那男子连句道歉的话也无, 径直继续向下走。

  喻商枝冷脸瞧了他背影片刻, 毕竟也没真的撞上,又是新店开张,他们作为宾客,总不能和人当众起冲突,想想便没上去讨说法。

  温野菜见喻商枝脸色都变了,连忙道:“我没事。”

  喻商枝缓缓吐出一口气,又把温野菜往靠扶梯把手一侧扶了扶。

  等到进了雅间落座,小二也不由地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额头冷汗。

  面前的人可是掌柜一家的贵客,差一点自己就要把人得罪了!

  好在这位郎君看着面善,是一副不欲与人计较的模样。

  此处清静,喻商枝不知小二心里如何想,顿了片刻后问道:“刚才那位也是贵店今日请来的宾客么?不知是谁家公子?”

  小二回过神来,迅速道:“回喻郎君的话,那位是咱们县城有名的医馆,仁生堂二东家的小少爷。”

  仁生堂?

  喻商枝自那纪藤阴谋败露,锒铛入狱,凉溪镇的仁生堂分号关张后,已挺久没听过这三个字了。

  他表示知道了后,小二就忙道:“那几位稍坐,小的这就去给奉茶,吉时一到,后厨会统一上菜。”

  小二离开后,温野菜不禁说道:“又是这个仁生堂,他们医馆中人莫非都是这种做派?这样的人也能替人看好病么?”

  喻商枝与他坐在一侧,替他将腰后的靠枕正了正位置道:“仁生堂能雇佣纪藤那等医德败坏之辈,便是有良心,怕也有限。这家医馆能够在寿安县立足,必不是这一代人的功劳。只是他们不爱惜名誉,可别某一日砸了老字号的招牌。”

  眨眼的工夫,酒楼伙计端上来一水的好茶和点心,还有瓜子花生等小吃。

  温野菜刚刚受了惊,这会儿一心想多吃点甜的。

  尝了没几口,楼下传来一派锣鼓之声。

  温二妞开窗去看,继而欢喜道:“是有人舞狮!”

  今日开张,为了热闹,朱童请了城里的舞狮队来表演。

  只见几头醒狮灵活地做着动作,不时有人看得高兴了,就往他们身上撒喜钱。

  最后两头醒狮骤然起立,狮嘴张开,吐出一对楹联。

  现场欢呼叫好声不断,喻商枝见他们兄妹三个都看得入迷,便也抓了一些随身带的铜板出来,让他们撒下去当做打赏。

  舞狮表演结束,放了两挂鞭炮,便到了开席的时候。

  广聚轩与朱家食肆一样,有火锅也有炒菜,但今天是为了给新店造势,自然上的是朱童带着家中大厨一起,按着喻商枝的提议做出来的菌菇汤底火锅。

  伙计端上来时还煞有介事道:“几位客官,按规矩,吃这道菜您得先喝汤,不然一会儿下了菜,这汤的味道就不对了,我给几位先盛几碗?”

  喻商枝想到上一世的一些火锅店也是这么做的,没想到朱童已经无师自通地想到了。

  一顿饭吃到一半,朱童携家人上来敬酒。

  “喻郎中,你的舌头最灵,觉得我这菌菇锅底的滋味如何?”

  喻商枝诚心夸赞道:“的确是鲜美可口。”

  朱童捋须展颜,“那便好,那便好!”

  他一路敬酒过来,大家伙都对这菌菇火锅赞不绝口。

  虽说要怀疑是不是有处于客气的前提,可若看那一桌桌上飞快空掉的碟子,就知这些话不作假。

  这一切可都拜喻商枝给的火锅方子所赐,朱童不是不知感恩的人,更精通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转身预备往下一处雅座去时,还不忘说道:“老夫日后便长居县城了,镇上的食肆已交由犬子打理,你我二人也算是忘年交了,只盼着年内就能再在这城中相遇。”

  喻商枝很承朱童的情,当即又让温野菜给自己添满酒盏,执起后道:“在下也在此恭祝广聚轩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说罢再度一饮而尽,亮出干干净净的杯底。

  这一顿饭大约吃了一个多时辰,吃到后半场,酒楼还统一送了果盘。

  初夏是许多瓜果成熟的季节,而这寿安县有九省通衢之称,更能吃到南地的一些罕见果子。

  喻商枝辨别一番,挑了些不那么寒凉的给了温野菜和温三伢。

  到了午时末,过来捧场的宾客已渐渐开始离开,喻商枝他们也预备告辞。

  不过离开前,他们还得将一百盒澡豆交给朱碧桃。

  使唤伙计去将澡豆搬来,朱碧桃一一打开查验,确认无误后,当场结清了货款。

  这一百盒当中,一半是二百文一盒,另一半则是五百文一盒,加在一起,便是三十五两。

  银子给到后,朱碧桃还拿出两个精美的木盒,赠给温野菜与温二妞。

  “都是铺子里卖的东西,二位若不嫌弃,拿回去随便用用。”

  见温野菜想推辞,朱碧桃特意道:“我听家父先前说过,温哥儿你是猎户,素来不喜打扮,故而我给你的这份,里头是面脂、口脂一类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咱们两家打交道的地方还多了去,你可不能不给我这个面子。”

  最后他们没空着手来,也没空着手走。

  搞得其余和朱家交好的都纷纷打听,这让程明生朱碧桃夫妇如此以礼相待的一家人是什么来头。

  喻商枝他们自不知身后议论,他们正商量着接下来去哪里转转。

  温野菜闻言道:“难得来一次,不如先去牙行,打听打听这县城铺子的行情,再去青衿书院,瞧瞧以后三伢读书的地方。”

  温二妞在一旁沉默不语,喻商枝看在眼里,笑道:“二妞,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温二妞一下子打起精神,“喻大哥,我想去刚刚碧桃姐姐说的青龙湖,我想去划船!”

  青龙湖是这寿安县中的一处景点,湖上遍植荷花,还可以泛舟。

  于是三兄妹齐齐看向喻商枝,喻商枝莞尔道:“咱们挨个去,若是晚上来不及赶回去,就在县城里住。”

  这个时代已无宵禁的规定,像是县城级别的城镇,入夜之后想必格外繁华。

  算算时辰,这会儿午后日头最高,去青龙湖怕是不妥,一家人决定先去朱童提到过的牙行看一看。

  因为离得近,一家人也没赶马车,而是步行前往。

  喻商枝一路紧紧牵着温野菜的手,把他护在靠里的一侧。

  街边不少摊位上的小贩都在卖力地招徕生意,看见有卖糖葫芦的,喻商枝还买了三串。

  等到了牙行,就有空闲着的牙人上前,快速打量来人一番,说道:“给郎君、夫郎问好,咱们是想赁屋买屋,还是想买个仆从?除此之外的,想雇车、送信、运货,一概都能谈。”

  喻商子牵着温野菜迈过门槛,“有心在县城赁个铺面,顺道路过,就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牙人赶紧把他们往里带,抹了桌子,又招呼铺子里的小厮上茶,他自己也坐在对面道:“不知郎君是做什么营生的,想租个什么样的铺面?”

  喻商枝淡声道:“想在城中开一个医馆,面积不需太大,但最后后面连着宅院,能供我们一家人住下。”

  他暂且未提温野菜想开食肆的事,只想单看这个条件,县城里一个月需要多少租子。

  牙人试探性地问道:“郎君,这医馆可是您来坐堂,还是只当东家?”

  得知是前者后,牙人顿时对喻商枝刮目相看。

  他们家往上数好几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寿安县人,还没见过这么年轻的郎中。

  既然这般岁数,都敢来县城里开医馆,和那些白胡子老大夫唱对台,别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吧?

  他正了正神色,想了想道:“不瞒您说,现在的租铺面的,都想要您说的这种,前头开店,后头住人,最是方便。所以,这样的铺面还真不多见,可也不是没有!您要是想去看,小的这就能带您去看两个。”

  喻商枝没急着答应,“先不急,我夫郎如今身子重,走动不了太多,可否先简单将将这两处铺子的情况与价格?”

  牙人遂道:“成,那我先跟您简单一说。这头一间铺子,在绕花胡同口,铺面不大,可开个医馆是足够了。后头连着的宅院呢,也就是这绕花胡同打头的第一家,是个小二进的院子,连上耳房、柴房,足足有七八间,要价是一个月三十五两银子。”

  说罢又指着牙行的铺面比划道:“就比我们这铺子小一圈。”

  喻商枝看了看,心里有了数。

  “第二间呢?”

  牙人笑道:“第二间就贵些,在百福街上,地段可是比上一间好太多了,这地段好,价钱也就贵,铺面比第一间小一些,可也小的有限,后头连着的宅子也是个一进的,您家里人住是够了。这一间一个月,是要五十两。”

  这牙人提出这两间铺子,显然是走了心的。

  第一间在胡同口,不临街,若是给开别的铺子的,人家断不会要,可是开个医馆,凑合能成。

  第二间则是面积小,价格贵,也就是占了在繁华街道的这一个好处。

  这两个铺子推出来,也能让牙人摸清喻商枝到底是什么样的主顾,缺钱,还是不差钱。

  喻商枝思索半晌,其实相比之下,他还是偏向第二个。

  但一年六百两的价格,属实有些贵了。

  牙人见喻商枝在考虑,也没急着说话。

  干他们这行的,接一百个主顾进来,都不一定有几个能成的,要紧一条就是沉住气。

  喻商枝和温野菜商量了几句,牙人在一旁听着,也琢磨过味道来了。

  这两口子八成是看不上第一间的位置,可又觉得第二间贵。

  而且今日显然真是顺路来的,八成也不急着赁铺面。

  他眼珠子一转,开口道:“郎君、夫郎,小的冒昧说一句,若是二位不着急,还能再等等的话……小的手里,可是有一个极好的铺子,不输五十两一个月的那间,却要不了这么高的价。”

  喻商枝也难免起了好奇,问道:“说的是哪里的铺子?”

  小二一伸手,就指向了牙行大开的门外,斜对面的一家茶庄。

  “就是那家茶叶铺子,他家老爷子家门不幸,生了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儿子,把家产都快输尽了,如今只剩下这么个铺子,赁了出去,一个月赚点吃饭的花用。现下这家开茶庄的,您二位怕是也能看出来,生意差得可以,已和小的透过口信,再过半年契书到期,就不租了,到时小的有把握再压压价。”

  喻商枝朝外看了一眼,“后面可也连着宅院?”

  牙人道:“这倒不曾有,不过您往右边看,看见那巷子口的两扇门了没?那就是和这个铺子一道赁的宅子,现下茶庄掌柜一家,就住在那里头,不过几步路的光景。”

  离得这么近,不需要过去,站在门边就能大概看个分明。

  喻商枝仔细比量一番,最终把视线落于一点。

  “这说是住家的宅子,怎么还有个小铺子,门是朝外开的?”

  牙人一拍脑袋,“您看看,我给忘了,是这么回事。这掌柜的在他家墙上掏了个门,给他媳妇开了个杂货铺,瞧着是有些乱糟糟的,到时候您要是真住进去,找个人把墙填了就是。”

  他有心给这间铺子提前找个主顾,但几次都是因为这被砸了的墙而告吹。

  有些人觉得这样坏风水,也有人懒得出这笔重新修葺的钱。

  此次他也是顺道提一嘴,没抱太大希望,孰料因为这个小铺面的存在,喻商枝却和温野菜对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一起去。

  那就是这铺面完全可以保留,做食肆生意。

  因铺面就在对面,有牙人从中周旋,除了人家尚在居住的民宅之外,喻商枝他们一行人还进铺子里转了一圈。

  铺子里的前堂后厅一应俱全,怎么看怎么合适。

  出来后,牙人殷勤地又给喻商枝看茶,直言道:“郎君能找到我们小店,恐怕也是得了旁人的引荐,别的不说,我们店的口碑和信誉是绝无问题的。您要是真的喜欢这铺子,连着旁边那宅子,就给小的付上点定钱,到时候这租约到期,小的便帮您去探下,至于这个租子……”

  他默默比划了一个“四”,低声同喻商枝和温野菜道:“再少了,小的保证不了,这个数,问题不大。”

  事已至此,喻商枝也看出这铺面绝对是不好往外租的,不然这牙人不会拉着自己不放。

  但是这铺面在旁人看来有硬伤,在喻商枝和温野菜看来,却是刚刚好。

  “容我们再在城里转转,考虑一下。”

  牙人最擅长拿捏人的心理,闻言也不着急。

  “我们牙行头着戌时前两刻打烊,您二位要是定了主意,小的随时恭候。”

  离开牙行,回广聚轩赶马车的路上,温野菜问喻商枝道:“你觉得这铺面如何?”

  喻商枝答道:“合适是合适,只是你也听到了,那东家的儿子是个赌棍,这铺子是他们家唯一的产业。有这么个东家,租下来后,难保日后不会有什么麻烦。”

  温野菜叹道:“我也是这么想,若是租着租着,他把这铺子和宅子也抵给债主,让咱们搬走怎么办?”

  喻商枝握了握他的手,“总之咱们给朱掌柜递个话,让他和朱娘子帮咱们留意着些。若是有缘分,过上几个月咱们攒够了钱,这铺子和宅子就还是咱们的,若没缘分,也就罢了。”

  温野菜听罢,觉得这样也好,遂也不为此事发愁了。

  回了广聚轩,一家人又与朱童见了一面,说明了此事,朱童打包票会帮着打听打听那东家是何人。

  得知他们还想去青衿书院和青龙湖,程明生在一旁道:“我没记错的话,每逢十五,青衿书院都有诗会,还会将书院中一些学生写的文章贴在外面的墙上。”

  朱碧桃则说道:“你们若要去青龙湖,都这个时辰了,不妨直接天黑了再去,晚上湖边上还有戏台呢!”

  这么一听,这两个地方简直是非去不可了。

  好在昨日他们已经拜托过孔麦芽和付岳,说好晚上有可能赶不回来,到时麻烦他们来家里照顾一下牲口,还有家里的好几只狗子。

  得了朱家人的建议后,酒楼伙计也已帮着把马车赶到了前门正对的路上。

  赶着车去青衿书院,只花了两炷香的时间,远远就见一片砖石墙围起的院落,越过墙隐隐可见正中建筑的飞檐。

  中间大门上方高悬匾额,上书“青衿书院”四个大字。

  “怪不得是县学,这一大片竟都是书院,看着快赶上县衙了。”

  他们来时也路过了寿安县的县衙,所以温野菜才如此咋舌感叹。

  “依着穆夫子的说法,若是考上了童生,即可无条件入县学,听说若是考上秀才,连束脩都免了。但若没有功名,如三伢一样的,就得寻一个穆夫子这样的人物,写一封举荐信才好。”

  温野菜摸了摸温三伢的脑袋,“穆夫子也算是贵人了,日后可得念人家一辈子的好。”

  把马车停好,走近些就能看到书院外墙立了一个很大的告示板,有点像县城门口或是县衙外头的那种木板,上面大多贴的是一些官府告示。

  而青衿书院的这块告示板,上面则密密麻麻贴得都是文章。

  温野菜和温二妞看这个就眼晕,而温三伢又太矮,于是喻商枝便说让他先看贴在最底下的一排,再抱他起来看上面的。

  青衿书院声名在外,趁着这一日来此处看学子文章的也不止他们一家。

  不过大多是些少说也七八岁往上数的孩子,温三伢本来就比同龄人长得瘦小,这下在人堆里,简直就是个小豆芽菜。

  喻商枝陪着温野菜和温二妞站了半晌,不由说道:“三伢怕是要看一阵子,你在这站着也累,马车上又闷,我看那边有个小茶馆,你们要么过去坐着吃口茶。”

  温野菜摇头,“今日茶水都灌了一肚子了,这有二妞在,你不用顾着我,一会儿累了,我们就回车上坐着,把帘子都掀开,风一吹凉快得很。”

  他们村户人家,可没城里人那么多的规矩,什么后宅家眷不能轻易见人的。

  哪知这边几句话的工夫,那边看文章的一群孩子便起了冲突。

  温三伢被一个人高马大的少年撞倒,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第一反应是新衣服弄脏了,只想赶紧爬起来,结果还没起身,铺开的衣摆又被同样的人踩上一个黑黑的鞋印。

  对方显然没把他放在眼里,毫无道歉的意思,不料刚想往前走,就被一下子扯住了袖子。

  “你不准走,你要道歉!”

  温三伢寥寥一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倒让那少年一惊,一边猛地抽回衣袖,一边道:

  “呦呵,哪里来的小矮子,还敢这么同本少爷说话!”

  温三伢仍坚持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你弄脏了我的衣服,就应该道歉。”

  “原来还是个小书呆子,快回去找你娘喝奶去!”

  喻商枝紧皱眉头,快速同温野菜和温二妞说了一句什么后,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把温三伢护在身后。

  “青衿书院乃圣贤之地,却不知竟有你这样出口成脏的学生。”

  刚刚过来的路上,喻商枝就注意到这少年穿的衣袍与好几人相似,想必正是青衿书院的学生袍。

  既不是不知道哪里来的熊孩子,这件事倒也好解决了。

  “你又是哪里冒出来的?难不成是这小书呆子的爹?我告诉你,少爷我想推谁就推谁!不过一件破衣服而已,还没本少爷的擦脚布贵,我赔你行不行?”

  说罢就从腰间荷包里摸出几个铜板,信手朝地上一扔,坏笑道:“看着干什么,还不快捡?”

  喻商枝本以为钱云礼就是他所见的纨绔子弟的巅峰了,没成想这县城里果然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你在书院门前如此喧哗,就不怕你师长听见,出来训斥么?”

  喻商枝说罢,果然见少年的神情动摇一瞬。

  果然无论多嚣张的学生,骨子里都怕老师。

  可这混小子也不是一般的混账,“你也不用拿这个吓唬我,看你们的打扮,怕是从乡下来的吧?青衿书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你们就是想见我师长,我师长也不会见你们。况且谁看见我撞他了,你看见了?还是你看见了?”

  散落在书院门口的一行人被少年指到后,都纷纷摇头。

  “没,没看见。”

  “我也没看见。”

  少年得意道:“所以本少爷做错什么了?切,浪费我时间。”

  他说罢抬腿就想走人,结果这回依旧动弹不得。

  他自己扭过头看得分明,赫然是那小矮子的“便宜爹”把他的衣领抓住了!

  别看这少年是和温二妞差不多的年纪,精力旺盛,可也就是个半大小子。

  喻商枝现在可是日日下地干农活的,力气自然要比他大。

  “你松手!你拽坏我的衣服!你赔得起吗你!”

  眼看这少年还在大肆叫嚣,喻商枝简直想给他一针让他闭嘴。

  万幸的是在这个关口,书院里总算走出来一个面相威严的中年夫子,喝止了这场闹剧。

  “何人在此处喧哗!”

  待男子走近,喻商枝便一把松了手,那少年打了个踉跄,险些当场跪倒。

  “先生。”

  喻商枝作为在场唯一一个成年人,率先向面前夫子行礼。

  那夫子眉头拧成了个疙瘩,“方才有人来报,说是有人在书院门口闹事,这位年轻郎君,不知你为何与我院的学生起了冲突?”

  喻商枝扫了一眼那少年,把身后的温三伢牵到身旁道:“先生,实非我单方面对贵院学子动手,而是有人欺侮舍弟年幼,将其推搡在地,还弄脏了他的衣衫,舍弟想讨声道歉,不料对方张口就是污言秽语。”

  青衿书院地处县城繁华之处,来往行人并不少。

  刚刚闹出的动静,已经惹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如今喻商枝一番话,更是引起议论纷纷。

  喻商枝见状,继续道:“舍弟自幼一心向学,已未来能进入青衿书院为目标,今日家中难得来县城一趟,遂领他来见识见识这全城当中,文韵最胜之地,焉知却受了此等侮辱,敢问先生,这就是贵院教授的圣贤之道么?”

  中年夫子听到这里,脸面都有些挂不住。

  他也将这小娃娃受的欺负看的分明,不说衣衫后面的尘土,就是衣摆上的鞋印子,都尤其瞩目。

  听到喻商枝说温三伢一心向学时,却忍不住问道:“你今年多大?”

  得知温三伢才六岁,便有如此上进之心,顿觉这人与人的差距,真是比人与猴的还大。

  他当即冷下一张脸,看向那始作俑者。

  趁这个机会,喻商枝越过他的肩头,与后面不远处的温野菜、温二妞兄妹俩对视一眼,便知这就是他们去书院“告状”,搬来的书院师长了。

  “褚星,你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被称作褚星的少年搬出刚才那套说辞,“报告夫子,我不知道!我就好端端地在那里看文章,那小矮……小子就朝我撞上来,还污蔑我!他家长辈还动手打我!夫子您看,我衣裳都被扯坏了!”

  中年夫子不理会他,转而看向周围围观的一群学子,以及未入书院,前来见学的少年。

  “有谁刚刚在此,看清了事情经过,从实道来。”

  一群人里哪里有人敢冒头,认识褚星的知道他家室不俗,惹不得,不认识的也看出他有恃无恐,更加不会替陌生人出头。

  唯独有一个同样抱着书,穿着学生袍的少年,此时从人群里站出来,冷声道:“张夫子,我看见了,我可以

  替那孩子作证。”

  少年一见对方的脸,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又是你!贺霄,小爷我和你没完!”

  “你给我闭嘴!书院门前,怎能大放厥词!”

  贺霄朝夫子施了一礼,随后才将前因后果说了个分明。

  青衿书院身为县学,甭管进来的人是什么背景,在夫子与山长面前,都要乖乖夹起尾巴做人。

  这夫子搞清楚状况,众目睽睽之下,立刻就道:“褚星,还不过来赔罪!”

  “我不!”

  褚星哪里受过这等委屈,给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泥腿子赔罪?

  夫子被他气得瞪眼,只好转而对喻商枝道:“这位郎君,敝院学子言行无状,在下身为其夫子,有教导无方之过,在此先给二位赔个不是。”

  喻商枝却道:“夫子,您是长辈,不该代学生受过,况且受欺辱之人乃是舍弟,而非在下,不妨夫子还是问问舍弟,想如何处置此事。”

  这中年夫子闻言,看向温三伢,“小少年,你是如何想的?可要他赔偿你银钱?”

  温三伢摇摇头,不卑不亢道:“先生,晚辈不需要他的赔偿,只需要他的道歉。”

  最后褚星还是被强按着给温三伢道了歉,还拿着帕子上前拍打了几下被他弄脏的衣服,虽说全程都是一副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模样,但好歹是走完了形式。

  结束后,他像只吃了亏的斗鸡,昂首挺胸地走远了。

  中年夫子望着他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再看向温三伢时,只觉得这小娃娃气质不俗,遂问道:“你今年多大,那上面贴着的文章,你能看懂么?”

  温三伢答了年龄后诚实道:“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

  中年夫子便问他能看得懂哪篇,又顺嘴问了他两个问题,因而惊奇地发现这小娃娃说自己能看懂,全然不是在说大话,遂负手弯腰道:“你说你想入青衿书院,不知如今在何处读书,师从何人?”

  “晚辈师从穆秋山,穆夫子。”

  这中年夫子一听穆秋山的名号,一下子站直了。

  “你竟是穆师兄的弟子?可是开蒙班的学生?”

  温三伢摇头,“晚辈是童生班的。”

  也不知这夫子与穆秋山有什么渊源,总之他在得知温三伢是穆秋山的学生后,甚至让喻商枝他们稍等片刻,自己回了书院,半晌后再出来时,手里拿了几张纸。

  “这都是今日张贴出的文章的誊抄本,你可拿回去用心学习。”

  温三伢惊喜过望,“学生谢过先生!”

  中年夫子浅笑着颔首,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最终还是化为一句,“也替我向你夫子问好,若他问起,你便告诉他,是一名姓施的先生说的。”

  施夫子转身前,路过温野菜和温二妞身边时,也略施了一礼,搞得这两人手足无措。

  等一切平息,温二妞扶着温野菜匆匆迎上来。

  “三伢,刚刚可摔疼了?”

  温野菜把小弟揽到怀里,转着圈看了一番。

  “衣服脏了不怕,人没事就好。”

  温三伢抱着一叠文章,仰头道:“大哥二姐放心,三伢不疼。”

  喻商枝一把将他抱起,“还是先回马车,喻大哥帮你看看。”

  夏日衣衫薄,温三伢从小营养不够,骨头脆,可别跌出个好歹。

  温野菜忍不住骂道:“天杀的混账小子,这要是在村里,早就打得他屁股开花。”

  喻商枝一手抱温三伢,一手安抚温野菜,一家人总算回了马车。

  喻商枝帮温三伢按了按尾椎骨,发现没事方安下心。

  温二妞把手帕沾了点水,帮他把衣衫上的印子仔细擦净。

  “现在天热,一会儿风一吹就干了,保管谁都看不出来。”

  “谢谢二姐。”

  温二妞摸一把他的脑袋瓜,发现三伢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衣服是怎样的,而是把那些文章小心地叠起来,在马车里寻了个地方放好。

  刚刚看小弟受欺负的憋屈,在心口反复翻腾。

  喻大哥和大哥是长辈,不好对小辈动手,她小弟又是个药罐子加书呆子,更不可能和人家打架。

  以后若是来了这里上学,时常受人欺负怎么办?

  在去青龙湖的路上,温二妞左思右想。

  若是举家搬来县城,喻大哥开医馆,大哥开食肆,三伢去念书,她能做什么?

  总不能继续在城里宅子圈块地,养鸡养鸭吧?

  这样倒也不是不行,可她觉得,自己还应该学一门手艺傍身,以后也好给小弟撑腰!

  于是最终在车停之时,温二妞口吐惊人之语。

  “喻大哥,大哥,不如我也跟着狗蛋,去镇上武馆学功夫吧!”

  作者有话说:

  继续加更,明天见嗷~

  ——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感谢在2023-09-09 11:25:33~2023-09-10 10:34: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机会主义 10瓶;看淡伤感美、蜡烛小皮鞭,催更霸王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