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赘婿又在硬饭软吃【完结】>第八十章 二更合一

  为了孩子,也该出去闯一闯

  寒冬萧瑟。

  上回来坟前祭拜还是七月半, 可见荒草萋萋,如今放眼望去,坟地里则全都是光秃秃的土包。

  一家人在坟前跪好, 燃上线香与蜡烛,摆上贡品。

  随着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 带来的贡菜也是愈发丰富了。

  喻商枝拿出小火盆,由三兄妹依次往里点黄纸和元宝。

  烧得差不多后,再由温野菜领着, 给温永福和乔梅的坟茔磕了头。

  起身时, 温野菜把手搭上自己的肚子, 牵过喻商枝的手。

  “爹、娘,这回不仅是来给您二老拜年, 还是要说一声,你们要当外祖了。”

  回想中元的时候,温野菜还说过, 希望下次来祭拜时便不再是只他们两个人。

  那时候喻商枝还觉得压力颇大,没想到的是,真应了这句话。

  正月头一天是好日子,没有人掉眼泪。

  等线香烧完,贡品收回篮子, 喻商枝扶着温野菜起身。

  他拿出手帕扑了扑各自衣服下摆的土,再看着二妞和三伢也整理好外袍, 方手牵着手下了山。

  到家把扫墓的东西归置好,刚略坐一坐, 院中的大旺和二旺就叫起来。

  喻商枝把刚解开的棉衣复又裹上, 出门一看, 付家三口和孔麦芽一道来了。

  两个当徒弟的二话不说, 跪下就磕头,喻商枝和温野菜连忙上前各自把他们扶起,又掏出压岁钱塞到他们手里。

  过去的小半年里,他们两家因为温家的帮扶,日子好过了许多。

  赶上过年,只叹家里贫苦,没什么拿得出手,但还是尽力凑了一些年礼送上门。

  喻商枝和温野菜哪里不知他们自己过得艰难,赶紧请进门,端上一桌点心聊了半天,临走时又让他们拿走不少。

  送走两个徒弟,过了晌午,隔壁许家总算传来了人声,看样子是从本家走亲戚拜年回来了。

  小两口又赶紧提了礼物,到隔壁坐一个多时辰。

  考虑到过去许鹏和苏翠芬年年都给二妞和三伢双份的压岁钱,所以今年喻商枝和温野菜也跟许林与潘氏新生的小女儿,包了一份大的。

  给出去时两边难免又拉扯一番,温野菜见喻商枝斯斯文文的,根本扯不过苏翠芬,便及时祭出百试不爽的“杀手锏”,把自己怀了身子的消息给说了。

  果然这句话一出,苏翠芬顿时松开了喻商枝的袖子,随即又哭又笑地,拉着温野菜的手看了好半晌。

  最后还是许鹏开口,“大过年的,又是好事,哭哭啼啼做什么。”

  说得苏翠芬赶紧用手抹抹眼,“是这个理,哎,我这不是太高兴了!”

  说罢又问夫夫二人道:“今日可去山上给你们爹娘报喜了?”

  喻商枝颔首道:“已去山上拜祭过了。”

  苏翠芬深深点头,拍着温野菜的手背道:“算着今年秋收前后就该生了,若是换了别人我还能嘱咐几句,但有喻小子在,我这老婆子也不多话了。”

  他们两家算是除了亲戚之外最亲近的,二妞和三伢也不拘束,脱鞋上了炕,和福哥儿一起玩翻花绳。

  许林拿了好些柿饼过来,分给他们吃。

  没过一会儿,他进了里屋代替潘氏看孩子,换了潘氏出来打招呼。

  “本想抱着孩子出来让你们看看,哪知这丫头贪睡,还没怎么哄呢就睡熟了。”

  得知温野菜也怀了身子,潘氏一脸惊喜,坐在他身旁道:“你比我福气旺,到生的时候天不凉不热的,还是丰收的时节。”

  温野菜还没想过这么多,不如说对有孩子这件事,他仍然没什么实感。

  之后趁今日聚得齐,话赶话的,许鹏和苏翠芬又把温家三兄妹当半个亲生的看,喻商枝和温野菜想了想,便把想去县城的事第一次拿出来正式说了。

  一句话说出口,屋里短暂地静了静。

  实则这事,就连温二妞和温三伢都是第一回 听。

  先前在家中,也试探过他们两个想法,可都没把话说实在。

  狗蛋刚从屋里抱出一堆玩具,要和二妞三伢一起玩,这下直接傻在原地。

  他没听错吧,二妞一家……要去县城了?

  还是年轻时去过县城做工的许鹏开口,“怎么突然想去县城?”

  苏翠芬也咋舌,“这……这县城的铺子得多贵啊!”

  她简直想都不敢想。

  喻商枝斟酌着,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总结一下就是,其一,他觉得去县城开医馆能救治更多的病患,其二,自己既有能力,便想带家里人走出村子,开开眼界。

  “实则年前就有这个想法,这不过年时发现阿野又怀了身子,便觉得为了孩子也该出去闯一闯。”

  比起许鹏和苏翠芬,许林看待这事的态度更加积极。

  “县城可是咱们凉溪镇也比不上的,我觉得商枝这手医术,到了县城也能站稳脚跟!到时候,说不准是县城里有名的名医了!”

  苏翠芬回头打了自家儿子一巴掌,“你懂什么,那县城是好混的么?”

  说罢转过身,看向喻商枝和温野菜,犹豫了一番才开口。

  “婶子不是不支持你们的想法,只是你们要紧要想好,别看村里的日子好似苦哈哈的,每年这夏收、秋收,累得人掉一层皮,可咱们的房子是自己的,田地也是自己的!那些城里人吃的粮食,不也是咱们种出来的?”

  喻商枝见苏翠芬大约是以为,他们去县城必定要卖屋卖地,再也不回来了,遂道:“婶子别担心,我们就是去了县城,这屋子和地总还是要留着的,至多就是雇人帮着打理。而且我和阿野还和大树兄弟商量了,想着等出了正月,就盖新屋。”

  一听这小两口没打算抛下村里的家业,苏翠芬才缓了口气。

  “这是对的,这里是家,是根。”

  等到听说温三伢说不定能去县城的书院读书,苏翠芬一把将三伢抱在膝头,夸奖道:“不得了,往后说不准,三伢是咱们村的第一个秀才公呢!”

  温三伢伸手去搂苏翠芬的脖子,“婶娘,等我考上秀才,也孝敬你和鹏叔!”

  苏

  翠芬乐得捏他小脸,“哎呦,婶娘哪里用你孝敬,你孝敬你两个大哥就成啦。”

  许鹏又问了喻商枝详细的打算,得知他们在镇上认识一个开食肆的掌柜,就知道这个想法不是冲动为之的。

  见苏翠芬还想在说什么,许鹏打岔道:“咱们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年轻人的事,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决定。”

  苏翠芬摸了摸怀里三伢的脑袋瓜,看了看面前的喻商枝和温家三兄妹,目光在二妞的身上多停了一瞬,终究还是笑道:“也罢,喻小子说得也对,既然有本事,是该出去闯一闯,这若是成功了,便是改换门楣的大好事,往后你们仨的孩子,便不至于只会在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了。”

  喻商枝看得出知道许家人是真心替自家着想的,便道:“话虽如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着还是等夏收过去,把地里收的第一茬枸杞卖一卖,看看银钱能不能凑够。原本想着去镇上,是买得起铺子的,现下去县城就只能租了。”

  得知短时间内他们家还走不了,苏翠芬的心好歹没有那么空落。

  临把他们送出门时,许鹏不忘嘱咐道:“你们得空,多去县城转一转,能有什么认识的人能倚仗的,不要拉不下面子。县城与村里不同,人脉活络了才好办事。”

  这是过来人给的建议,小两口认真听罢,谢过才离开。

  温二妞走在最后,却被许狗蛋叫住。

  她呼出一口白气,转头的时候,头顶缀着几根小流苏的头花在空中摇摇晃晃。

  “狗蛋,我要回家了,今天先不跟你一道玩儿了。”

  许狗蛋往前走了几步,像是有话想说,却没说出口。

  两边的大人见状,都纷纷装作没看见,各回各家。

  温二妞见大哥也没急着喊自己,便迎上去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呀?”

  许狗蛋轻咬下唇,一只手在怀里掏了掏,最后掏出来一个红布包的东西。

  “这是……送给你的,新年礼物。”

  温二妞眼前一亮,刚想伸手去接,又在半空中顿住了,不好意思道:“我都没给你准备礼物呢。”

  许狗蛋摇头,“我不要你的礼物,你收下我的就好了。”

  温二妞觉得今天的狗蛋怪怪的“大哥说了,我不能白拿别人东西,那我收下你的礼物,回头给你……”

  她打量了许狗蛋一眼,想了想道:“我给你绣一个香囊,里面塞上我喻大哥配的香粉,怎么样?”

  许狗蛋自然是一口答应。

  温二妞便笑着接过那个布包,打开来看,居然是一朵蝴蝶样子的绒花。

  “真好看!你是从哪里买的?”

  许狗蛋脸皮发红,“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

  “你自己做的?!”

  温二妞凑近了看,惊讶万分,“没想到你手还挺巧呢!”

  许狗蛋挠了挠后脑勺,“是我师母的手艺,我在武馆时,跟她学的。”

  见温二妞喜欢,许狗蛋本来也跟着笑,可想到刚刚听到的话,笑容便隐去大半。

  “二妞,你也想去县城么?”

  温二妞听了这话,难得也有些惆怅。

  “大哥和喻大哥都要去,我自然也要跟着去的,不过县城好远哦。”

  许狗蛋垂在身侧的两只手攥成小拳头,最终还是没有将已经到嘴边的话憋回去。

  “我会努力想办法去县城找你的!”

  他这话声音有点大,温二妞下意识点点头,旋即笑道:“原来你也喜欢县城?”

  许狗蛋心道,我哪里是喜欢县城,我是喜欢要去县城的人。

  可有些话这时候说出口,似乎还是为时尚早了。

  “总之我回去的,师父说了,三年后我就能出师,到时候,我就去县城找一个活计!”

  “三年啊……”

  在小孩子眼里,三年是个很长的时间了。

  她看向许狗蛋,觉得面前的小少年眼睛亮晶晶的。

  一种细微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开来,但她并不懂那是何意。

  半晌后,温二妞认真道:“那我……会在县城等你的。”

  因在村里没什么亲戚,年初二更无“娘家”可回,所以过了初一,温家便清闲下来。

  期间除却初三去村长拜了个年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消磨时光。

  孔麦芽和付岳也来到这边上课,没有病患上门,就夯实理论,冬日雪落封山,便在院子里支起靶子练准头。

  两个小徒弟已知道了师父们想迁居县城的计划,一时间各有各的思虑。

  东屋里,孔麦芽站在木架前,记录药材的消耗。

  有些已经快用完的,过完年得想办法补上。

  身后喻商枝正在桌前埋头写字,他打算趁闲暇时间编一本使用的国医入门手册,结合者几个月来在村中看诊的经验,最好能做到通俗易懂。

  这样不仅是像孔麦芽这样致力于从医的,便是像其他人,但凡识字,都可以拿去翻阅。

  写了半晌,砚台里的墨用干了。

  恰好孔麦芽送回来记录药材品类与消耗的册子,见状便拿起墨锭,往砚台里倒了些水,开始帮喻商枝磨墨。

  喻商枝看她两眼,总觉得小徒弟今日有心事,便问道:“还在想去县城的事?”

  孔麦芽咬了下嘴唇,轻轻点头。

  这般沉默,实在是由于喻商枝给了她一个选择,那就是跟着温家人一道去县城,在医馆里做事。

  这般学上几年,学得足够精深,到了时间自可顺利出师。

  就连孔意,喻商枝都考虑好了。

  到时在镇上租个大些的宅院,辟出两间来给他们父女。

  按理说她作为徒弟,应当事事以师父所说为准,可面对这条看似周全的道路,孔麦芽却犹豫了。

  砚内墨水添满,孔麦芽趁喻商枝暂时停笔时,终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师父,若您去了县城,那里比凉溪镇更远,到时村子里的乡亲们生了病,又该去找谁呢?”

  她知道,在喻商枝来之前,附近的村落里本也有个姓吴的草医。

  过去也没人敢置喙他的医术,但自从喻商枝出现之后,好些在那吴郎中处花了好些银钱都没治好的病,被喻商枝几帖药下去便药到病除,大家才恍然意识到,那姓吴的绝对是个庸医。

  到如今,听说也还是有人寻他看诊,不过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

  吴郎中为了从喻商枝手底下抢点病患,也咬牙把诊金降到了十二文,如今是不至于治死人,也不至于饿死自己。

  若喻商枝走了,那么怕是大家又会回到只能依靠吴郎中的日子。

  毕竟从村子里去一趟县城,就是撘牛车也要一个多时辰呢。

  喻商枝意外于孔麦芽小小年纪,已经想得这么远。

  关于这个问题,实则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我原先的计划是,即使去了县城,一个月也要挑上几天回到村中来坐诊,譬如固定在初一、十五。”

  说罢他看向若有所思的小徒弟,温声道:“麦芽,你可是对此有什么想法?若是有,尽管告诉师父。”

  孔麦芽再度沉默片刻,再抬头时,小小的脸上多了一份坚定。

  “师父,我想留在村里,帮乡亲们看病。”

  喻商枝微微愕然,孔麦芽自然知道现在说这话是信口开河。

  “我知道我只跟着师父学了这么短的时间,不该说这种大话,可是……我觉得县城需要师父,斜柳村也需要师父。可师父您又不该被困在这种小地方,所以,不如我代替您留下。”

  这番话其实说得有些颠三倒四,但已经完全表露出的孔麦芽的想法。

  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放在喻商枝上一世的时代,都还是在小学生,可孔麦芽却早早撑起一个家了。

  相比温二妞,她的目光里几乎已经看不见稚气。

  喻商枝久久地望着自己的小徒弟,末了感慨道:“麦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就该是这样的人,才能在学医这条路上长久、扎实地走下去。

  孔麦芽惊讶于喻商枝竟然没有反驳自己,她一双手快把衣摆扭成麻花。

  “师父您之前说过,最快也要三年才能出师……可若我加倍地学呢?”

  饶是喻商枝,也不禁陷入沉思。

  当下好些医馆的坐堂大夫收徒,都是七八岁时就要跟在身边做药童,熬个十年,都没机会独当一面。

  而喻商枝自己却没有那么迂腐,他早先收孔麦芽为徒的时候,就同对方讲过,按部就班地学上三年,独自面对基础的病症,应当是绝无问题的。

  那么现在,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年会怎样?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彼此眼神里迸发出的热情是一致的。

  他们突然都想试试看,能否在尽可能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出一个基本功合格的年轻草医。

  就当是为这星罗棋布于山野间的小村庄里,种下一捧星火。

  与此同时,温家后院。

  付岳射出的弓箭虽未射中靶心,可也距离不远。

  温野菜走到靶子旁,把弓箭一把拔了下来,递回给付岳。

  这把弓箭还是当年老猎户给了温永福,温永福又给了温野菜。

  他这会儿掂量着手里的箭簇,对付岳道:“师父我去了县城,必定是没机会打猎了,到时便把这些家伙事都留给你。不过大旺和二旺我还是要带走的,在此之前,我给你寻一条猎狗,帮你训出来。”

  付岳握紧手中的弓箭,“师父,我有点舍不得,我总觉得我还什么都没学会呢。”

  温野菜朗声笑了笑。

  “其实该教的我都已经教给你了,等你上几回山,多练几次手,也就明白了。再者说,我又不是明天就走了。”

  单论这件事本身,付岳是为师父一家高兴的。

  师公有本事,能带着全家去县城立足,师父现今还怀了身子,到时候定是幸福的一家人。

  但伤于早晚会来临的离别,本也是人之常情。

  温野菜未曾苛责付岳,这个小哥儿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希望对方接过自己这份衣钵,成为一个勇敢的猎户。

  ***

  闲适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正月结束,猫冬的庄稼人又飞快地恢复了忙碌。

  二月二龙抬头之后,春播便开始了。

  这时节还种不了稻子,多是播种一些菜蔬,譬如土豆、黄瓜、菠菜和油菜。

  荒芜了一冬的土壤中也开始窜出草木的嫩芽,一大早,孔麦芽来时就背了满满一筐的嫩草。

  家里的牲口总算不用再嚼干草,一个个吃得比谁都积极。

  温二妞拿了长竹竿去赶鸭子下水,水塘里的水还沁着一股子初春特有的凉意,但鸭子们已经撒开欢地游水,时不时猛地朝水里扎一头,捕些小鱼填饱肚子。

  猪圈里的猪崽长大了不止一圈,肥硕壮实,养到年底必定肉量可观。

  过了约半个月,春播结束,胡大树来传信,说是几个盖房的族兄弟都忙完了地里的事,随时可以开工。

  于是喻商枝和温野菜去寻许百富,在温家老宅再往东的空地上划出一片地来。

  盖房子的地远比农田便宜多了,这么一大片也只花了十两银子,登记在册后,他家便可自行在其上盖屋。

  选了个良辰吉日,一挂鞭炮响过后,温野菜作为家主,在地头上象征性地挖了第一铲土。

  如今的温野菜孕两月有余,还未显怀,村里知道他怀身子的人不多。

  所以当下,还是基本都在议论他们家盖砖瓦房的事。

  “听说要盖五间,除了堂屋,他们小两口一间,二妞和三伢一人一间,多余的两间留给以后的娃娃。”

  “这还只是人住的,别忘了还有灶房、柴房、后院的牲口棚,这么论的话,便是比起村长家,也不差什么了!”

  遥想去年二月里,他们一个个的谈资还都是温野菜那没影儿的赘婿。

  一晃神一年过去了,这天都变了。

  人群最前,喻商枝和温野菜并肩站在一处,看着胡家兄弟一趟一趟推着板车往里运砖,都是从砖窑厂买来的大块青砖,真材实料,结实得很。

  除了青砖,下一车则是大块的灰白色石板。

  有村里人好奇地凑上前看看,伸手敲了两下道:“这些石板子是做什么的?”

  看起来砌不得墙,总不能是铺地的。

  结果一问,还真是铺地的!

  不仅要铺,还要把前院都铺满。

  大家伙纷纷摇头感慨,这地上铺的哪里是石板,这可都是银子!

  石板铺地,自是喻商枝的主意。

  他在这农家小院里住了大半年,已是快受够了下雨天的满地泥泞。

  不过后院肯定要留着种菜,所以只有前院需要满铺地砖。

  买石板确实多花了一笔钱,但房子都盖了,又岂能不修得事事如意?

  一派热闹之后,温家的新房正式开工。

  “大山哥,大树哥,还有诸位兄弟,往后一个月便辛苦你们了。”

  喻商枝这般客气,倒让这些汉子们怪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我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就是,喻郎中您别客气。”

  两厢寒暄完,他们也不必在这里继续久留。

  中午还要给修屋的人管一顿午食,因为人多,这会儿就得赶着回去忙活。

  自从温野菜有了身子,喻商枝便尽可能地多分担一些家里的杂事。

  就像做饭这件事,基本在饭菜下锅之前都不需要温野菜插手。

  温二妞在后院照看她的鸡鸭,是以灶房里只有他们夫夫两个。

  温野菜听着喻商枝有节奏地切菜声,低头剥着手里白胖的蒜瓣。

  二人说着中午要做的菜色,光听菜名,熟悉温野菜手艺的喻商枝,已经可以想见吃到嘴里的味道。

  有一个问题实则他已考虑过许久,此刻突然觉得到了说出口的时机。

  “阿野。”他用菜刀把切好的黄瓜片装进盘子里,继而转身垂眸,看向坐在小板凳上的夫郎。

  “等咱们去了县城,给你开一间小食肆,你觉得怎么样?”

  作者有话说:

  又到整数章了!今天财神节!祝大家财源滚滚!

  评论掉落20个红包~明天见呀~

  感谢在2023-09-05 11:12:59~2023-09-06 09:39: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哈哈 16瓶;祸雨 15瓶;阿陈 10瓶;机会主义 6瓶;看淡伤感美、呆莫木、mirrofly 5瓶;49181747 3瓶;许默 2瓶;爱糖的小猪、蜡烛小皮鞭,催更霸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