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燕归来>第四十章

  萧衍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面,齐乐洋在一旁都看呆了。阿婆面馆的面分量不少,碗碗面多汤浓,面上的肉片阿婆放了很多,堆起了来似一座小山,就是这样的一碗面,萧衍也是一个人干掉三大碗,并且每一碗汤汁都喝的一滴不剩。反观齐乐洋,他碗里还剩了一大半,倒不是他吃得慢、不爱吃、吃不下,而是阿婆和萧衍之间聊的话题太过吸引他了。

  阿婆并未说什么特殊的事情,不过是在唠家常,她问萧衍离开渔村后发生过什么,萧衍除去母亲再婚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其他的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阿婆。

  他告诉阿婆离开渔村后,她和宋南乔在海市生活过几年,后来因为宋南乔工作的原因,搬去了京市,现在他在京市读书,生活。阿婆说,京市好啊,大城市,在那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齐乐洋闷着头吃面,一根一根的吃的很慢,他心里五味杂陈,萧衍对真心对待他的人习惯性的报忧不报喜。他将苦都自己吞进肚子里,喜分享给所有关心他的人,

  阿婆后来还问了他宋南乔现在还是一个人吗?萧衍沉默了半晌,终究还是问了这个问题。

  他叹了口气,道:“几年前和一个叔叔结婚了,现在感情很好,还给我生了个弟弟。”

  阿婆和阿爷都为宋南乔感到高兴,听到他们都过得很不错,脸上洋溢着,“家婆身体怎么样?还好吗?”

  萧衍低着头,脸就要埋进面碗里了,他声音低低的:“家婆去世了,有几年了。”

  阿婆和阿爷瞬间无言,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最终哀伤攀上了他们的脸庞,“没事没事,家婆时间到了,回到天上去了,她并没有离开,天上的星星其中有一颗就是她。”说着,她起身往后厨的方向走,她背过身去,步伐不再如刚见面那般矫健,一步一步蹒跚着,“我再去给你们下点面条,你们先慢慢吃。”

  萧衍和齐乐洋同时抬起头看阿婆的背影,瘦弱的身躯佝偻着,略显落寞。萧衍看见,阿婆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抬起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萧栉的父母在萧衍出生前就去世了,萧栉去世后,萧衍离开渔村,他的那些亲戚并不关心他去了哪,过的是好还是坏,就好似萧衍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的孩子。而宋南乔离开渔村后,把萧衍外婆一道接到身边,自此便和渔村所有的亲朋都断了联系,谁也找不到她,联系不到她,同样的,也联系不到萧衍的外婆。

  阿婆和萧衍外婆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一起上学,恋爱,又看着对方结婚生子,互相把对方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阿婆的儿子很早就离开了渔村,在外市买房扎根,孙子在外市读书,只有寒暑假才有时间回来陪陪他们老两口。萧衍小时候常常绕在他们膝边,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阿婆和阿爷不知如何回答,便把他抱起来,看店外的世界。

  那时候店铺前的道路没有新建,大卡车一遍一遍压过,马路上起了一道道裂痕,车子在上面驶过,带上一阵灰尘,萧衍便停止发问,把头埋在阿爷的肩头,防止烟尘入鼻,咯咯咯地笑。

  阿婆说,宋南乔在一夜之间带着家婆消失后,她问过许多人有没有宋南乔他们的消息,但那些人回答她的均是没有。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不见宋南乔归来,阿婆心底才接受宋南乔不会再回来这个小渔村了,家婆也不会回来这个小渔村了。

  阿婆一个人躲进后厨偷偷的哭,萧衍和齐乐洋不知所措,阿爷安抚他们:“娃娃,没关系,阿婆就是一下子接受不了,我去开导开导她。”

  阿爷再从后厨出来,阿婆红着眼跟在他身后,手里还端着一碗面。萧衍起身接过面放在桌子上。他把阿婆扶过来坐下,蹲在阿婆身边,说道:“阿婆,不要伤心,就像你说的,家婆并没离开,她只是去天上当一颗星星了。”

  阿婆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亲耳听到他说,心里一时间还是接受不了。萧衍又同阿婆说了些关于家婆在他身边的事情,得知家婆为他争取到一套京市的房子,阿婆特别自豪。阿婆心情转好了一些,萧衍便把阿婆端来的面统统吃干净。

  离开面馆时,太阳已经开始向下沉去,橙黄的夕阳洒下,色调单一的建筑物好似盖了层金纱。小渔村没有靠近南方的海,但冬季气温算不上冷,天气好一点儿的时候,偶尔也能遇见如同夏季的黄昏。

  萧衍和齐乐洋沿着马路缓慢向前走去,萧衍指着前路,道:“沿这条路一直往前开,开大概半个小时的车,就能到渔村了,明天我们打辆的士去那儿看看,阿婆说我以前住的房子还在,只不过日晒雨淋的,已经看不出曾经的样貌了。”

  “那我们明天早点起,去把房子收拾一下,晚上在那睡一晚!”

  萧衍懵了:“可我没有那的钥匙啊。”

  齐乐洋晃晃手中的钥匙,说:“我有,阿婆在我们俩离开前把备用钥匙给了我,她说这是以前萧栉给她留的,方便她在你妈……你阿妈没及时回来的情况下把你送回家,这么多年她一直都保存着,偶尔会去老房子里打扫一下卫生,只不过现在他们在县城里租了间房,老两口只有不开店的日子回去渔村,房子也有两个多星期没有打扫过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整理。她没有直接给你,是怕你不愿意回去,所以才托我旁敲侧击。”

  萧衍的心脏轰然震动,有山洪爆发之势。原来真的会有人隔着数里的距离,去思念他,去担心他的处境。这份心情他不知该如何去描述,心脏被填的满满的,想快要爆炸了。

  齐乐洋见他没回答,侧着头说:“想去吗?不想去的话我们就不去了,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傍晚去海边散步,怎么样?”说着他便准备把钥匙收进口袋。

  萧衍却一把夺过齐乐洋挂在手指上丁零当啷响的钥匙,拿出手机,低着头戳点屏幕,道:“去,我现在就预约车。”

  到房间门口时,萧衍忽然想起什么,说要去商店一趟,让齐乐洋先回房间等他,齐乐洋疑惑不已。等到萧衍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塑料袋,齐乐洋打开看,里面装着毛巾、牙刷之类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零食。

  齐乐洋了然,这是为了去渔村住一晚而做的准备。

  在萧衍的记忆中,从县城到渔村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在过去的十年里,这段路被翻修过好几次,曾经的黄泥马路被封存在他的记忆里,如今出现在他眼前的是灰白的没有裂纹的水泥马路。车子行径平整的路面,颠簸动荡的不复存在,萧衍再也不会因为崎岖不平的道路而在半途被吵醒。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现在从县城通往渔村,路程被缩短了十多分钟,他们到渔村时,齐乐洋耳机里才刚响起第四首歌的前奏。

  齐乐洋摘了耳机,跟随萧衍下车。最先进入视线的,便是广袤无垠的大海,阳光洒落随风飘荡的海面,粼粼波光荡漾着,似一层碎金屑。海岸边停泊了几艘小渔船,它们在海水里飘荡,有些孤寂。远处海浪拍打礁石,溅起的浪花落在细软的沙滩上,击退了欲往礁石上爬的几个小孩儿,他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被海风带到了齐乐洋的耳旁。

  齐乐洋停在原地没有向前,温煦的海风鼓动起他衣裳的下摆,他的发丝在风中飞扬,他闭眼仰头,感受阳光肆意地在他肌肤上抚摸。齐乐洋猛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腥味,那是独属于这个渔村的味道,曾经也是独属于萧衍的味道。他不讨厌这味道,甚至说得上有些眷念,就好似在这个时刻,他跨越了时光,来到了儿时的萧衍身旁。

  渔村不大,用不上交通工具,步行十来分钟就能把整个村子逛完。萧衍从前住的老房子在村子的边缘一点的位置,齐乐洋跟上了萧衍的步伐,一边走一边四处看。村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老房子,破旧斑驳的墙壁立在树荫之下,屋子门前飘荡着一张张渔网。此时正值正午,阳光有了灼人之势,村里静悄悄的,唯有海浪的声音被无限放大,树叶在风的鼓舞下沙沙作响。

  在这种安静过头的环境下,齐乐洋说话时也下意识放低声音,他小声地说道:“怎么村子里都没人?”

  “这会儿大家应该都在休息。”

  齐乐洋看着一路走来,家家户户敞开的房门感叹:“休息都不用关门的吗?”

  萧衍轻轻敲了他脑袋一下:“你忘记了,我跟你说过,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少,又相互认识,大家也都不怕打开房门会有人来盗窃,开房门是对邻里的信任,也是方便互相串门。”

  齐乐洋撅起嘴嘟囔:“这不是头一次见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放在现在都有些不可思议了。”

  聊着天,便到了萧衍家门口。那是一幢比周边其他房子还有破败的一间屋子,墙壁被雨水腐蚀得坑坑洼洼,房门也锈迹斑斑,窗户上盖了一层灰尘。

  萧衍开了门,房间里没有想象中那么脏,保存得也较完好,没有屋外那么不堪。除却桌椅之类的家具老旧得褪了色,白墙发灰,灯光有些暗之外,其他都还能正常使用。

  萧衍进入屋子最先把床单被套换了新,又找到抹布擦屋内的灰尘,齐乐洋想上前帮忙,却被萧衍赶回了房间。

  齐乐洋扒在门边,偷偷看房间外萧衍忙碌的身影。大概是因为穿着略微厚实的衣服不便行动,萧衍把外套脱了,只着一件薄薄的衬衫。他弯腰擦拭着红漆茶几,衬衫因弯腰被带跑,露出一截劲瘦的腰,溶金般的日光斜射进来,落在了他的腰腹上,灿烂的光芒如同一块金色的腰带。

  齐乐洋看着眼前的景象愣了一瞬,回过神来后想推开门出去,推门的手忽然停住,他掏出手机,偷偷对着萧衍的方向拍了一张照片。

  冯凡龙在亲戚家的沙发上窝着,他爸妈正和亲戚聊的热火朝天,他便无所事事地刷着朋友圈。忽然间,他刷到了一条没有文案,只有几张照片的朋友圈,而这条朋友圈就是来自他的好兄弟,齐乐洋的。

  齐乐洋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他并不爱发朋友圈,几年来都看不到他发一条,今天他一次性发好几张图,冯凡龙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看清了头像和备注,他确定那就是齐乐洋。于是他点开照片,一张一张翻看,乡村的马路,小妹红扑扑的脸蛋儿,天空中璀璨的烟花,一枚精致的胸针,一片海……前几张照片所表达的东西都十分清楚,也很普通……唯独最后这张照片,冯凡龙嗅到了很不一样的味道。

  照片里,只有落满金光的红漆茶几和沙发,而在照片的右下角,红漆茶几上的阴影处,有一只骨节分明手。

  仔细看的话,能看出那只手是属于一位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