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宦娘【完结番外】>第130章

  殿内

  太医从昌平帝床榻前站起身子道:“陛下本来就身体虚弱, 但是不至于暴毙而亡,不知娘娘可知道陛下睡前服用了什么汤药?”

  赵后道:“盈年,你说。”

  盈年走上前道:“陛下服用的就是日常安神的汤药。”

  盈年给身边的人使眼色, 身边的小太监上前一步拿了过来。

  太医拿过来查验一番。

  林相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太医低着头,说:“此药虽是安神, 但是并非太医院所开, 乃烈性药, 依照陛下的身子不宜服用。”

  众位大臣都倒吸一口气。

  太医这话就是这药不是从太医院来的。

  而是从其余地方来的。

  众人又不“经意”又或是若有若无的将目光看向一旁的三皇子。

  刚才五皇子的话, 不无道理。

  三皇子每日留在宫中,到底是因为什么。

  就算这药不是从三皇子那里得来的,三皇子也是有那个心思的。

  “陛下所服用的药都是平日里所服用的, 不可能出了差错,若是出了差错, 那就是有人图谋不轨。”

  赵后说完, 林相道:“还请娘娘派人查清。”

  赵后道:“林相放心本宫身为皇后,为了皇上, 自然会查清楚这药是如何来的。”

  皇上死了,未立储君。

  众人将目光放在了内阁几位大臣身上。

  林相为内阁之首

  他虽然不慌乱,但是也觉得今日夜深,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

  他说:“汤药一事还没有查清, 几位皇子都有嫌疑,立储之事乃是大事, 不如明日再说。”

  赵后一脸疲惫。

  点了点头,说道:“也好。”

  皇上被人下药,宫内人心惶惶, 赵后身为皇后, 自然要安顿好一切。

  元池看着众位大臣离开。

  唐元启脚步一顿, 欲说什么,又因为心中多有顾虑,而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五皇子和陈画屏也真是这个时候进殿。

  五皇子看见内阁的几位大臣,说道:“各位大人。”

  林相打量了五皇子一番,似乎是想要看出什么,但是五皇子面色只是悲痛并无其他。

  他慢慢的道:“殿下莫要过渡悲伤,陛下虽然驾崩,但是后事还未办完,殿下若是过于悲伤,想必陛下在天之灵也会伤心。”

  五皇子手微动,说道:“林相说的是。”

  他侧脸看向自己的三皇兄,又说道:“林相,刚才我已经问过太医,太医说父皇是服用了烈性药而死,这药根本就不是太医院送来的。”

  三皇子一直没走,等的就是这句话。

  五皇子话音刚落,他道:“谁不知道父皇前几日处置了几家和忠勇侯交好的人家,五皇弟要是凭空诬陷皇兄,那皇兄也认为五皇弟有杀害父皇嫌疑。”

  五皇子闻言道:“这几家都是头罪名的,三皇兄可别忘了,其中两家虽和我未婚妻家交好,但是还有两家和我未婚妻家无关,而且这些人的罪名也和我无关,皇兄不要血口喷人。”

  五皇子,三皇子拌起了嘴架,皇上的尸身还在不远处的床榻上。

  林相想到前几日边关传来的消息。

  脸上的忧虑险些要盖不住。

  陈画屏也进了殿内。

  她听见了三皇兄后面的几句话,

  三皇子看见陈画屏道:“皇妹。”

  陈画屏道:“见过三皇兄。”她顿了顿,又说道:“父皇不过刚驾崩,两位皇兄就在他身边这般吵闹,想必父皇怕是走的都不会安心吧。”

  明明三个人之中她最小,但是却让两个哥哥面红耳赤。

  外殿的嫔妃已经哭成了一片

  以静妃为首。

  只是不见二皇子踪影。

  静妃急得让手下的人去叫二皇子。

  父皇驾崩,他这个儿子不在,怎么合规矩。

  静妃如今还觉得儿子有一争之力。

  毕竟她儿子是皇上的“长子”,如今没有嫡子,那立嫡立长,怎么也能轮到她儿子。

  其余嫔妃,只有温嫔有儿子,只是温嫔实在是帮不上三皇子什么忙,只能跪在原地哭泣。

  赵后在内殿隐隐听见嫔妃的哭声。

  眼睛里却没有半分悲伤。

  她是昌平帝最爱的人,但是如今却不觉得悲伤,甚至连后宫进宫不过一两年的嫔妃的难过都比不上。

  元池深夜才能和陈画屏说着话。

  赵后刚才又让人传了消息,这消息和上次传来的话是一样的。

  催促着元池动手。

  陈画屏今日住在宫内,在自己原先住过的殿里。

  她看着元池,没有说什么话,见到面直接上前将人抱住了。

  元池也抱住了陈画屏。

  两个人许久无声。

  她说:“今日你冷不冷?怎么叫人把衣服给了我。”

  元池轻轻的拍了下陈画屏的背,道:“我不冷,只怕冻到了公主。”她又说:“陛下驾崩一事实在是突然,我担心公主伤心。”

  陈画屏道:“父皇不是个好帝王,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个好父皇。”

  陈画屏知道这个好可能在很多前提之下,但是无论如何昌平帝死之前都是疼爱她的,要说今日不难过是假的。

  她说:“伤心是有的,只是有母妃,有元池,我还不至于如此。”

  元池闻言皱了下眉,她觉得赵后有些不对,但是不知道哪里不对,因为说不出,又将自己的话咽了下去。

  她又说了别的:“我觉得皇上之死,和五皇子脱不了关系。”

  今日晚间,赵后派人带走了昌平帝殿里的人,就连盈年也不能幸免。

  所幸盈年是陈画屏的人,所以元池倒是并不担心他,知道他被带走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陈画屏闻言道:“还有一事。”

  她说:“你前日给父皇的走之后,我听说父皇召见了大理寺卿唐元启,之后便是处置了那几家。”

  陈画屏说完,元池也想起来了。

  她说:“我还没有看过下的罪状。”

  陈画屏抿了抿唇:“我看过了,里面并未涉及忠勇侯替五皇兄敛财,还有忠勇侯勾结边关部落一事。”

  元池这两日一直在肃清监察院,并没有看那罪证,她抬起头,说:“没有吗?”

  陈画屏摇头。

  她道:“看来确实是五皇子无疑了。”

  陈画屏看向元池,元池离开公主。

  给公主解释。

  她说:“皇上若是召见大理寺卿,给那几家安罪名,势必会告诉其忠勇侯敛财一事。但是唐启元并未上了这些罪证,说明皇上忌惮忠勇侯,而未告知边关一事,我猜有两种原因,一是这是要和兵部说明,和唐元启没什么关系。二是不确定五皇子有没有参与。”

  昌平帝也知道自己子嗣不多,因此不可能将这件事在没有查清楚之前大肆宣传。

  元池想昌平帝太过谨慎了些,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儿子一个比一个狠心。

  也没有想到儿子如此的沉不住气。

  不过寥寥罪名,就将人逼急了。

  陈画屏听完这些,说道:“明日我亲自去问唐元启。”

  元池看向她,有些好奇,公主用什么名义去审唐元启。

  若是强审,只怕唐元启会不说。

  陈画屏道:“父皇前些日子给我一道圣旨。”

  元池想,难不成昌平帝死的时候,似有所觉,觉得她家公主是天命之女,所以留给了公主一道立太女的旨意。

  谁知道她家公主说:“你想什么呢,是父皇若有不测,让我监国的旨意”。

  京城雪灾之时陈画屏献上良策。

  衢州水道今年不出意外,会有改善。

  还有岐郡三地水运通联一事,陈画屏也早早和昌平帝说了。

  最重要的还要得益于赵平的战功。

  昌平帝心眼小,不愿意让功劳落在了赵家的头上,所以当时当着群臣的面,给了陈画屏。

  这些都是陈画屏今日的资本。

  也是她敢让林相出头资本。

  这圣旨不只是陈画屏一人知道,还有着内阁的人。

  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死的突然,死了之后几位皇子势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却不知道昌平帝死前留下这一份圣旨。

  元池将手放在陈画屏腰间。

  陈画屏抬头。

  元池道:“这圣旨?”

  陈画屏说了一段话:“朕痴迷道家,若是突然有日仙逝,未立储君,你要保护好你母后,朕给你监国的权利,你好生考察你的几位皇兄,找一位你母后合心意的储君继位。”

  她说:“父皇一心觉得自己能够得道成仙,感慨自己可能时日无多,担心母后。又觉得我颇能承担重任,所以给了我监国之职,若是一日不立先帝,那么我就是监国公主。”

  陈画屏定然说道。

  昌平帝昏庸半辈子,临末了,突然清醒了一回。

  昌平帝不是一开始就昏庸,这话也能让人信服。

  又或者是他一直糊涂,只是心中还有着几分赵后的位置。

  元池说:“若是如此,便是极好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写的,可能有宝贝没看明白(因为我字数太少,又加了些觉得是废话,又删了,所以在作话说)

  解释一下,监国圣旨是假的。

  其中一部分高柏出了力

  还有一部分是陈画屏用几个皇兄做对比,还有林嫔的未来,以及赵家军,还有自己做的事情说服了林相。

  林相顾虑江山不稳,还有女儿,以及几位皇子不成器不得已让步。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立太女,这想想林相就不可能答应,哪有一步到位的事情。

  以及公主是不是瞒着元池了,没有,元池猜到了,她问了圣旨,陈画屏也说了能让她明白的话,两个人都看破不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