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名从金国而来的使臣。

  高俅答应过他会极力促成两地合作事宜,只是高俅这些天忙于政事,把这件事给抛在脑后了。

  “小人金也见过高太尉!”

  高俅不和他客套:“使臣送本官如此重礼不会只为了打个招呼吧!”

  金也谦虚一笑:“自那日太尉提到互市事宜后,小人是夜不能寐,特来此拜见恩相。”

  高俅请他坐下:“你也看到了,满朝文武皆觉得大金乃弹丸之地,互市事宜兹事体大,本官怕是不能做主。”

  金也听完这话后立刻下跪:“还请太尉帮忙,小人一定再次以重礼相谢。”

  高俅是肯定不会放纵其任意发展的,现在完颜阿骨打已经取下吉林和辽宁众城,若是任由他们如此壮大下去,高俅不保证自己练出的兵能胜过他们。

  但是该拿乔还是要拿乔的,毕竟在现在的金人眼里,大宋还是神一般的存在,也是他们力求合作灭辽的存在。

  只可惜在金人越战越勇时却发现宋人居然如此的不禁打,然后北宋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你放心,本官既然决定帮你们就一定会帮到底,只是既是互市,不知你们又能为我大宋带来什么,而且这么大的事你能全权作主吗?”

  金也见高俅答应帮忙,然后才亮出他原本的目的。

  “请恩相恕小人冒昧之罪,还请太尉和我一起去见个人。”

  高俅无奈笑道:“看来你和我合作的心并不诚,否则怎么会还跟我留一手呢?”

  金也抱歉的笑笑:“此事事关重大,小人实在是马虎不得,还请太尉见谅!”

  “算了,你稍等一下,本官回去换上常服再与你一同前去。”

  “多谢太尉!”

  高俅换上常服后和金也一起出了内城,高俅心想他们所见之人一定不简单,否则金也不会如此小心翼翼。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当他们进入一间院子时金也向里面站着的年轻人下跪:“见过大王子殿下。”

  完颜宗干将金也扶起来,然后看向高俅:“我叫斡本,你也可以叫我的汉人名子完颜宗干,此次打扰是为了我大金与宋国的互市事宜,还请太尉施以援手,在下感激不尽。”

  高俅看向这名不卑不亢的年轻人笑道:“你的汉话说的不错。”

  完颜宗干闻言有些兴奋:“我特别喜爱汉人文化,你们的文字很厉害!诗词厉害,文章厉害!画也厉害!总之,你们的一切都很厉害。”

  完颜宗干从小和阿玛生活在一起时就对大宋的传说充满了向往,彼时他们女真一族还生活在辽人的压迫下,直到两年前阿玛带着族人反抗后他才有机会学习他们的文化。

  早年他们女真一族是半游牧民族,善骑马善射雕,可他们的文化很贫瘠,哪怕如今的他们已经建国,却仍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阿玛已经让人学着编撰文字了,可他觉得那些根本不能和汉字比。

  这次和金也来到大宋后他更是感觉到了差距,虽然他很努力的学习他们这里的文化,可别人一见到他还是称呼他为夷人。

  令他更震惊的是大宋的皇宫与民居,他的族人因为严寒与酷暑要不断变换居住之地,而大宋的土地既结实平整,又美观漂亮,大宋的皇宫是如此的巍峨,就连普通百姓住的房子都如此的宽敞明亮。

  还有那各种各样的比赛,琳琅满目的商品,漂亮精美的服饰。他的族人每天都在为生存战斗,而这里的百姓每天携手出门游玩。完颜宗干生平第一次感觉到羞耻,若这里是他们的家乡该多好!

  “看来你学了不少东西,连诗词都知道,可大金如今已经建国,你作为完颜阿骨打的儿子未奉诏直接来汴京,你就不怕本官直接杀了你?”

  完颜宗干闻言向高俅恭敬见礼:“我听金也说是太尉主动表明可以合作的,斡本是真心想与大宋互市的,既然大宋可以跟大辽和西夏互市,那么我大金也可以,我们可以给出更好的牛羊,也可以给出更好的价格。”

  “你能做你们大金的主吗?”

  完颜宗干点头:“我可以。”

  高俅点点头:“我不会食言,我会尽量在官家面前促成此事,我可以把我们的文字给你们,可以把我们的丝绸布匹给你们,还有陶瓷,茶叶这些都可以,但是榷场建立初期是绝对不可能有盐铁等物,其他的我们可以再商议。”

  完颜宗干紧皱眉头,他们那里确实很缺少盐,但他也明白这种重要的东西高俅肯定不会给金国,就算他是大宋最有权力的官也不行。就像他们也不会把最好的战马卖给大宋一样

  接下来的时间,高俅和完颜宗干就互市事宜进行了长达一天一夜的长谈。

  高俅感叹完颜宗干的能力,他虽然才二十四岁,可处理事物的能力非常让他钦佩。

  高俅记得历史上的完颜宗干就很出色,他早年跟随父亲攻打大辽时就非常骁勇善战,完颜阿骨打死后由他的四叔完颜吴乞买继位,他和完颜杲一同辅政,与其他金人不同,完颜宗干喜欢汉文化,所以多次主张向汉人学习,后来他规范了金国的服饰、官名和礼仪等,还学习大宋的选举之法招贤纳士,甚至还举办了学校。

  高俅极力促成大宋与金国的合作就是为了抢先将他们的文化送过去。要知道对于一个还未被完全教化的名族,将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送过去是多么有冲击的一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洗脑!

  金国讲究实力至上,所以继位的是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可若是高俅把父死子继的思想送过去后,不说其他人,至少完颜宗弼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再加上嫡子与长子之争,金国至少不会像以前一样固若金汤。

  但想要实施这件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高俅会先许给他们很多好处,只有让金人感受到大宋的美好,他们才会愿意去接受大宋的文化。

  不过让高俅高兴的是完颜宗干亲自来了汴京城,此时的汴京城已经全部翻修了一遍,以往的许多破路也封上了水泥,又加上他最近几个月搞出来这么多花样,相信完颜宗干会把这些美好描述给他的族人听。

  高俅要做实金国人眼中的天朝形象。当然,他也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他们军队的强大,这件事就交给武松和花荣好了。

  高俅送了几套香皂给完颜宗干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朝。

  这次不仅赵佶无精打采了,很多官员也无精打采,每逢年前休沐期间,三省六部的官员就没一个闲着的。

  “有本启奏,无事下朝。”

  太监宣读完每日固定流程后,众官员已经做好了下朝的准备,所以当高俅站出来有事启奏时,他收到了一大片哀怨的视线。

  “高俅啊,你有什么事要说?”

  “回官家,臣想就金国使臣提出的互市一事发表意见。”

  “哦?听你这个语气,难不成是想赞同这件事?”

  高俅点头微笑:“是的官家。”

  赵佶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我大宋已经与辽国和西夏互市了,那金国不过才建立两年有余,我们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互市?”

  “回官家,其实和辽国互市的理由一样,这场交易本就是我们需求的少,他们需求的多,那金国使臣答应我用比辽国更好的牛羊与我们交易,但是价格却只收辽国的六成,而条件只是教他们我们大宋的文字,这省下来的四成不仅能填补交与辽国的岁币,更能丰盈国库,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提到金钱,赵佶倒是来了不少兴趣,他刚有些意动,就听见王黼反驳高逑:“我们已经与大辽建立互市,大辽与金国如今正在打仗,若是此举引来辽国的不满,再将战火烧到我大宋怎么办?”

  高俅早就防着王黼呢:“王中丞,我们可以将需求量作三七分,只把三的那份与金国交易即可。”

  高俅接着道:“更何况今岁那完颜阿骨打已经攻打到了大辽的春州,耶律延禧在位期间不仅任用萧奉先、萧德里等佞臣,还一昧的只知道游猎,不理朝政。大辽境内已有多处起义,他自己都自顾不暇了,他哪还能分出兵力来攻打大宋。”

  “你说的倒是简单,我们大宋与金国之间还隔着中京呢,难不成我们要在辽国的地盘和金国建交?”

  “王中丞可能不知道,那完颜阿骨打已经取得了辽国多城,其中就包括蒙古各地,我估计不出四年他们就能打到上京,不出六年就能打到中京,当然,王中丞可能觉得这和我们没关系。”

  “那我言归正传,想与金国建交,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蒙古那边绕路借道西夏,但这显然费事费力,第二条就是走水道,我大宋边境正好有一条水道与金国相通,且水道相比下还安全一些,我大宋水师本就厉害,若是能发展的更好,以后必能开疆扩土,为官家搜寻更多宝物。”

  这是高俅的第二个目的,直到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才将很多西方农作物运回来,不管高俅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他也要未雨绸缪起来,他还要把这件事叮嘱给赵构,清末时我们被欺负的那样惨,现在绝不能重蹈覆辙。

  赵佶越来越心动,他听高俅提过,往远处看不仅仅只有高丽,越过茫茫大海后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那里也有许多新奇的玩意。重点是,反正高俅会把这一切都做好,根本不用他操心。

  高俅予以最后一击:“官家,金国现在还是未教化之地,我们把大宋的文明传播给他们,就相当于他们也是您的子民,就像对待孩子那样,若他们胆敢有忤逆之心,臣一定会亲自去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大宋的厉害!”

  赵佶权衡再三:“高俅,你确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臣以项上人头做担保。”

  “行,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