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瓶邪】百年沉浮>第14章

  ——他原本合该满意。

  偶然不经意的一些小事,张起灵察觉到吴邪正在失控。这种经由外界压力和天性挣扎产生的矛盾,仿佛将吴邪的人格生生撕裂,他表面上是广结善缘的吴小佛爷,内里却隐含着自毁般的惊涛骇浪。这样的征兆并不明显,却足以引起张起灵的警惕,吴邪在自身毫无察觉下缓慢地将自己孤立,他急于拥有他人的信任,却又极度敏感他人的信任。

  当然,张起灵怎么都想不到,吴邪竟然怀疑了他。

  他也永远不会承认,察觉的瞬间从来波澜不惊的心底切实地被“痛感”击中。

  那一次他真正迷惑了,也许他后悔了,也许他并不觉得那叫后悔。

  但他无法否认,那一刻他知道什么叫痛心,更懂了什么叫心疼。

  也是那一刻,他察觉了吴邪对于自己意义不同。

  他想为时不晚,他想该对他更好些,他是向以果决著称的人,想什么便做什么,但他毫不犹豫的做法却令吴邪更加警惕,他不禁自嘲,算无遗策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局面。如果他从此失去吴邪的信任,便是他自作孽,与人无尤。但他在的一天,就绝不会放任吴邪被诸事逼向绝路。他会护好他,哪怕他不能再得到他全然的信赖,也不会让他失去最后依靠的地方。

  张起灵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尽管他面上从容依旧,无人能看出他那刻下定的决心。

  但上天始终厚待他。

  吴邪竟还愿意与他坦诚,他早该知道,他教出来的人怎会看不出吴家的小心思,天性纯善的人又怎会不念着养育栽培的情份。

  张起灵终于如己所愿,成为了吴邪不能放掉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往后,只要有他在一日,吴邪便不会再动破釜沉舟的念头,他能安抚下他所有的情绪,替他遮去不该有的风雨波澜。

  所幸,真的为时不晚。

  从来不信神佛,张起灵却在这一刻微微动容,庆幸不曾错失这一生最值得珍惜的人。

  番外一:方寸心

  之一

  吴二白不信命。

  不信命,也就不信世事无常。

  论天地间何事难明,唯方寸之地。而人之际遇恰如春露秋霜,梦中起,晨时散。转瞬变化,只在一念之间。

  人之念起若可控,所衍世情更迭,便无不可控的道理。

  可人心既比鬼神难测,人之欲念又岂能轻易掌握得了,能明瞭变化中的变化,算定局数高低,已不是人力可及的范畴。

  正因如此,当吴二白坐稳一族之主的位置,冥冥中追寻到蛛丝马迹,他所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他曾想对吴三省言明其中利害,然而他那个豪放不羁的三弟,却并不把他那套当回事。

  上位者每每身处高地,纵观全局,得以运筹帷幄,只不过占了地利之便,再观风云诡谲,因时谋业,便以为占尽天时,这都不过是妄想。真让你抓准时机,也不过繁荣一时,还能真让你图到千秋万代不成,古往今来多少朝代覆灭,谁能说自己算尽天时呢?

  吴三省咬着剔牙签子,笑声狂放。

  吴二白又说:“如果朝代更替本就在‘它’计算内,谁又能逃得过。”

  “得了吧。”吴三省说,“老二你想得未免太多,九门创立至今不过才两代,你说的子虚乌有的‘它’叫‘命运’。”

  他说的本没错,九门从依附张家算起,统共才两代,谁真的计较将来呢。吴三省也没那个闲工夫,去讨论父辈们的生存理念,他如今有活干,有钱花,乐得逍遥便可,子孙后福从来不在他想法里,看他连儿子都不想生,便可知一二。

  吴二白冷冷道:“张家可不是从九门起来的,我们也不是。”

  “管他怎么起来的。”

  吴三省不愿再谈这个话题,他更关心明天能不能顺利接回老大哥遗留的孩子,他那个唯一的大侄子。他知道吴二白想得多,从这个好喝洋墨水的二哥被迫继承家业起,神经就绷得过紧,日子久了倒去折腾命理玄学,这点他很是看不上,又有些悲哀。如果没有吴二白,也就没有吴家的今天。上面的位子呆久了,总认为什么事儿都是算计出来的。

  他终究还是觉得乏了,跑江湖,夹喇嘛,老爷子在不在对他的生活并无多大影响,甚至他那个命衰的大哥,也不过按着考科举的迂腐性子长起来,没了便没了。可他着实不想看到吴二白正值壮年便长吁短叹,成日里计较那棵能荫蔽子孙后世的乘凉大树,枝叶是否茂盛,水土是否优质,栽种的方法是否正确。

  那些还是太远太远的事,远得不能让吴三省为之分一点神,却要被迫在这里商量个没趣。

  不论他怎么说,吴二白的眉头始终不能缓一缓。

  吴三省便说:“等吴邪回来,你再担心吧。”

  他猜想吴二白担忧老吴家的孙子最终姓了张,可那又如何呢,谁能保证吴家百年后依然姓吴?即便姓张了又何妨,《红楼梦》里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

  那时他没见过吴邪,那时他也没心思听吴老二细细讲他的担忧,他观察出的隐约痕迹。

  那还是太早太早以前的事。

  之二

  吴三省难以置信地看着那本账册,怀疑自己眼睛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