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全球的大萧条。◎

  《纽约邮报》:“谁该为华尔街股灾负责?”

  《洛杉矶时报》:“联准会加息引发股灾, 华尔街经纪人指未来一两个月会转好”

  《路易斯维尔日报》:“大批股民抛售股票,经纪公司恐面对倒闭”

  股市崩盘的那天,人们都以为那是短暂的, 股市很快又会好起来,可是一个月过去, 两个月过去, 三个月过去……道琼指数自创下单日最大跌幅后一直处于低迷水平, 丝毫没有要回升的迹象。

  各大上市公司的股价大跌, 这些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从虚高回复到正常水平,再掉至低位,人们对市场失去了信心, 不敢再买入,指数能升回去就有鬼了。

  一个月前还非常蓬勃的股市突然一落千丈, 是连那些金融大鳄都预料不到的事情, 尽管联准会收紧了贷币政策,人们都以为那不会打击到股市, 但他们都没有察觉到投资者和放款人都在持股的最高点,所谓物极必反,达到最高点之后自然会回落。

  窜得多高,就摔得多狠。

  手上的股份变得不值钱了, 投资人都赔很惨,大家都以为作为股市指标的布朗特集团肯定也不例外, 别忘了伊莎贝拉·布朗特就是个投资大户。

  然后《纽约邮报》却引述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以及宝马汽车的负责人们的话,指布朗特集团早在数个月前已经撤资,不再持有他们的股份。

  众人一惊, 这样大规模的撤资肯定不是巧合, 难道伊莎贝拉·布朗特早就预料到股市会崩盘了?

  于是记者们纷纷拥至刚投入运作的布朗特大楼, 表示想要采访她。

  伊莎贝拉一走出办公室,这些记者就兴奋的问个不停。

  “盖茨比夫人,你为何在数月前大规模撤资呢?”

  “你认为市道什么时候会变好?”

  “你这次的经济衰退有什么看法?”

  ——虽然伊莎贝拉在结婚的时候冠上了夫姓,她现在的法律名是“伊莎贝拉·盖茨比”,但在报纸和杂志上,她仍然是“伊莎贝拉·布朗特”,这完全是个机缘巧合。

  婚后她接受过一场访问,可能是写稿子的时候写得太溜手了,访问她的那个记者仍然把她的名字写成“布朗特”,连编辑都没有发现到这个错误,新闻稿就那么刊登了。

  那个写稿子的记者跑来跟她道歉,伊莎贝拉觉得只是个小错误,所以笑着说没关系,“伊莎贝拉·布朗特”就挺好的,让她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没有料到的是,那个记者隔天就在报章里谈论了这件事,她当时的说话实属无意,听者却有意,将她的说话解读成女性主义的展现——自古以来,妻子都被视为丈夫的所有物,伊莎贝拉·布朗特希望能够保留原本的姓氏,不就是反抗夫权的象征吗?

  结果读者还真的很吃这一套,于是一众媒体在称呼她时,都是用“伊莎贝拉·布朗特”。

  何况她的公司叫“布朗特集团”而不是“盖茨比集团”,说到布朗特集团,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伊莎贝拉·布朗特。

  不过见到她本人时,对她称呼还是会变成“盖茨比夫人”——好歹尊重下人家的丈夫吧。

  这是个前所未见的现象,“布朗特”这个名字实在太耳熟能详,以至人们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伊莎贝拉还对盖茨比开过玩笑说,不过你跟她姓吧,结果盖茨比竟然还点头了,如果法律容许他真没所谓。

  反正他就不是很在意名称这种东西。

  面对记者的连番提问,伊莎贝拉只是轻巧地回答:“撤资主要是为了发展公司的其他业务,就像我在上月接受《纽约时报》的访问时说过,债务终有一天会反噬我们,有人批评我这是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但我知道这会发生,所以我选择了撤资,把公司的重心转移到其他业务上面。”

  不仅仅是从股票市场撤资,伊莎贝拉连地产项目都不再发展了,这场经济大肃条会长达十年之久,地产的交易数目只会随之下跌——人们没收入了,哪来的钱买房子?房地产市场跟股票市场是息息相关的,股市繁荣代表经济好,经济好房地产市场也好,反之亦然。

  她这番话倒不是要逞英雄,她想提升市民对她的信心,他们不相信股市没关系,相信她的洞察能力就行了。

  记者接着问:“其他业务是指?”

  伊莎贝拉跟他卖了个关子:“我无意唬吓大家,但这次的股灾不会轻易结束,布朗特集团想要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就必须转型。”

  这篇新闻出来的时候,大部份人都认为她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是在杞人忧天。

  他们坚信股市会随着时间而好转——这十年间,美国发展得太快太快了,GDP翻了不知几倍,造就了他们盲目的信心,不愿意相信美国真的会陷入经济危机。

  《华盛顿日报》的记者还嘲讽道: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我们不行了,岂不是全世界都没好日子过?

  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美国人的自尊心也一样。

  然而在1930年的六月,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彻底扼杀了投资者的希望。

  这项法案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进口到美国的货物关税,超过两万种的进口商品面临着历史新高的税率,这是为了保护本地贸易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起初,美国人民是支持这项法案的,关税变高了,进口货口的价格自然也会提升,于是增加了本地生产的商品的竞争力,这也是胡佛总统的原意,他希望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能让本地的贸易量回升。

  但就在本地的商人高兴没多久,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掀起了一波关税潮。

  就连美国的盟友英国和法国都采取了相关的措施,纷纷提高关税,最终导致美国的进出口量暴跌,不仅进口货品滞销了,连出口货品也找不到买家,本地公司生产的货品失去了国外的市场,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又不足以消耗掉所有的库存,因此外销减少的同时国内生产过剩。

  那些可怜的农场主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进河里,将辛苦栽种的小麦及玉米作为燃料,至于企业家和商人,公司没收入便只好大幅裁员,导致浩浩荡荡的失业潮,但是公司卖不出货品还是没办法继续经营,最后都逃不过倒闭的局面。

  连希莱尔的大部份分店都被逼闭店不再做生意(因根本没生意可做,收入远弥补不了开支),仍在经营的纽约旗舰店的销量从未试过这么惨淡要不是还有布朗特集团在背后撑着,早就倒闭了。

  失业的人们没了收入,更加消费不起,导致更多企业破产,当中包括因为市民没能力偿还债务而破产的贷款公司以及银行,股票市场完全扶不起来,造就了弥漫全球的经济大萧条。

  结果还真的认证了《华盛顿日报》的记者的话,现在全世界都没好日子过,一记响亮的巴拳赏在他脸上。

  人们到银行疯狂挤兑,排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把钱提出来,这已经算很好了,有的银行倒闭令市民的财产全部付诸东流,工厂关门,工人流离失所,那些曾经穿着光鲜西装的银行家和企业家如今也吃不上饭。

  这都是由《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及股市崩盘引起的骨牌效应。

  在法案生效后的一年,美国的失业率从1929年的4.5%提升7.8%,翻了接近一倍。

  而从 1929 年到 1931 年间,全球的贸易量下降了超过一半,美国 GDP 也衰退了整整 8.5%。

  在市道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布朗特集团旗下的优活超市及罗彻斯特汉堡却奇迹般逆市而行,在全国各地先后增设多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