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历史衍生] 我的皇帝堂妹【完结番外】>第94章 . 我的天后堂妹 大唐的臣子

  寒风阵阵, 呼啸着在紫微城内肆虐。

  贞观殿周围树木的叶子都被吹落,黄褐色的枝干在寒风中不断挣扎,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凛冽和残酷。

  殿内温暖如春, 西暖阁入口处摆着一对金橘树盆景,树叶青翠, 果实橙红, 几凳上的花瓶中插着一支枝干遒劲开得正盛的黄腊梅。

  梅花的清香在又苦又涩的药味中突出了重围, 给人耳清目明之感。

  与金橘和梅花的生机勃勃不同,李治的病情几乎已经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

  太子李显来到东都之后, 就一直在李治榻前侍疾, 一双眼睛不知是熬的还是哭的,一直都是红通通的。

  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李治病重的消息,朝堂之上珠帘后那道红色的身影依然稳如泰山, 岿然不动。

  尔后又有消息传出, 天皇现在病重, 除了宰臣,不见任何朝中的大臣。

  此消息一出,众人皆知天皇命不久矣, 想到此处,他们又悄悄地抬眼看向珠帘后的身影, 心中猜测, 太子身体康健,即位之后, 这道珠帘还会存在吗?

  想必这道珠帘不会存在了吧, 众大臣心道。

  武媚娘向来乾纲独断,从不将政事假手于人,而且又勤政无比。

  如今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陪李治, 武媚娘将一些轻缓的事务或延后或分给宰臣幕僚,自己只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

  一日,武婧儿过来探望,发现李治醒着,正靠在床头和李显说话。

  李治听到她的脚步声,转头笑道:“姨来了。”

  武婧儿行礼道:“拜见天皇,太子。”

  “显儿你快替我把你姨娘扶起来。你呀,总是太客气了。”李治说道。

  李显听了,忙上前口呼姨娘,扶起武婧儿,把人引到榻前的胡凳上坐下。

  武婧儿先对李显道了一声谢,然后转头对李治笑道:“我观天皇面色比昨日更好了,今早又用了一碗粥,我听闻只要胃口恢复了,这身体也会变得健康起来。”

  李治虽然知道自己的病症难医,但听闻武婧儿如此说,心中依然高兴,笑道:“借你吉言。”

  李显在一旁补充道:“阿耶一定会好起来的。”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定的信念。

  李治闻言,虚弱地笑了下,指着李显对武婧儿说道:“这孩子性情憨直,往后你多照顾他。”

  武婧儿:“太子仁孝,如今在你和天后的教导下愈发有长进了。我瞧着越来越有天皇你的风采。”

  李显听了不好意思道:“姨娘,我和阿耶相比还差很多呢。”语调之中透着一股开心。

  李治见武婧儿没有直接应下,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对李显郑重地道:“显儿,你给你姨娘……跪下……”

  武婧儿听了,浑身一震,心砰砰作响,这未来储君的大礼可不是任何人都有命享受的。

  武婧儿急忙站起来,连连摆手,一口拒绝:“使不得使不得,君臣有别……”

  李显这实诚孩子虽不知道阿耶的打算,但乖乖地听他阿耶的话,真走到武婧儿面前就要跪下。

  武婧儿一边劝说一边拉他起来。但李显正值壮年,体形稍显富态,武婧儿怎么也没能把人拉起来。她身子避在一边,口里不住地劝李显起身。

  这时李治捂着胸口咳了几声,武婧儿见状忙停下,生怕李治病情加重。她避开李显,手足无措地看向李治,心中十分慌乱,不知道这人在打什么主意。

  “怎么回事儿?怎么乱糟糟的。”

  武媚娘此时对于武婧儿而言犹如天神降临,浑身散发着普救世人的金色光芒。

  李治又咳了起来,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潮红。

  武媚娘见状,忙上前给李治拍背抚胸,过了一会儿,他才缓了过来,浑身虚弱地斜靠在床上。

  “媚娘,你怎么回来这么早?”李治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咳嗽后的干涩。

  武媚娘淡淡道:“事情办完了,心中记挂你,就先回来了。刚才你们在说什么?显儿怎么跪下了?”

  武媚娘的目光扫过跪下的李显,眉毛微微一挑,然后将目光钉在李治的身上。被母亲目光扫过的李显此刻比刚才的武婧儿更手足无措和心慌。

  李治顿了一下,一双被岁月侵蚀的眼睛毫不畏惧地和武媚娘对视,眼神温和而坚定,没有一丝心虚和躲闪。

  “姨和显儿关系亲厚,朕欲显儿认姨为契母。媚娘,你意下如何?”李治说道。

  武媚娘闻言一顿,突然想起了她和姐姐闲聊之时听姐姐说过的一句话。

  男人只有躺在墓地里才老实。

  她刚离开一会儿,这个病重的男人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

  姐姐兢兢业业,这些年南奔北跑,身后已悄然形成了一方不小的势力。

  虽然姐姐的势力之中并没有人在朝廷之上担任高官,但她能调动的却是至关重要的钱帛和军队。

  李治让显儿认姐姐做契母,在武媚娘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有了母子的名分,太子为了颜面无论将来如何都会孝敬姐姐,不然将会有损天子圣明,落下不孝的骂名。

  这样一来,太子主动或迫于礼法给予武婧儿的筹码,和武媚娘出于血缘亲情给予武婧儿的筹码,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艰难的选择摆到了武婧儿面前,若她犹豫一下,必将与武媚娘产生嫌隙,日久天长必然会倒向新天子。

  想毕,武媚娘正要出口反驳,但看到李治憔悴的眉眼,顿了一下,突然灵光一闪,笑道:“姐姐如今在宫中拿着贵妃的份例,不如让姐姐名副其实,这样一来也担得起显儿一声娘。”

  李治听了,神情一怔,首先感觉荒谬,他都快死了怎么还能册封贵妃。随后稍一思索,觉得这个荒诞的主意确实是双全之法。

  姨一向以媚娘马首是瞻,若媚娘刚才没有回来,此事尚有转机;但现在媚娘回来了,此事怕再无可能,说不定姨以后不会再单独前来探望自己。

  贵妃也好,虽然被武媚娘这个皇后压制,但从法理上来说,她是显儿的庶母,显儿日后定当要尊敬她。

  左右他这辈子做的离经叛道的事情多了,也不在乎少这一件,于是点头同意。

  李显:啊?啊!

  武婧儿:我在哪儿?

  这对帝后行事颇有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就这样武婧儿成了皇宫中的贵妃。

  眼神迷离的李显在帝后二人的见证下,对着神游天外的武婧儿行礼并喊了一声:“贵母妃。”

  恍恍惚惚的武婧儿跟着武媚娘出了贞观殿,眼神依然空洞茫然,直到武媚娘说了一句:“回神了。”

  武婧儿这才回过神来,欲哭无泪,又委屈又愤愤道:“天皇怎么有这么多心眼?”

  武媚娘拍拍她的肩膀,目光悠远,淡淡道:“习惯就好了。”

  武婧儿对武媚娘上次的敲打印象深刻,怕武媚娘对此事心生嫌隙,忙道:“我和娘娘是一起的。”

  武媚娘眉眼之间神采飞扬,满怀信任地看着武婧儿道:“我知道。”

  武婧儿追问:“娘娘知道什么?”

  武媚娘轻笑一声,将寒风吹乱的头发拢到耳后,道:“我知道,有我在一天,你的那些丫头就会在官位上呆一天。”

  武婧儿闻言,脸上露出狂喜的神情,连连点头,激动地不知道要说什么。

  “去吧。今日发生的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莫要放在心上。忙你的去吧。”武媚娘吩咐道。

  武婧儿神情平复了些,对武媚娘的上一句话辩解道:“娘娘,那不是我的丫头,而是大唐的臣子。”

  “嗯,她们是大唐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