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碧波烟雨楼【完结】>第34章 碧波烟雨(一)

  “踢踏踢踏......”一驾马车缓缓驶向宫门,马蹄铁掌铮铮落地,于接触之时发出寸寸声响。

  车驾左檐挂着一枚铃铛,摇摇摆摆间却也不见它作响。

  守卫宫门的甲士见马车行近,左右两人出手便将长/枪叉起。

  马儿发出呼噜噜的声音,车驾便停了下来,甲士提声喊道,“来者何人?!”

  车内无人应声。

  僵时,一将领自宫门走来,贴身黑甲,更显肃穆威严。

  将领步步稳健,走到马车侧窗处停下,正欲开口时,侧帘微掀,自里面伸出一只手来,指尖修长,骨节分明,手中所持一物,递到将领面前。

  将领一看,神色便显异样,随后手一挥,叫拦在前面的甲士退了回去,将进宫的路让开来。

  将领牵着马儿,随车驾一同进了宫去。

  马车被牵至阶前便停住了,将领撤步站到车侧,隔着帘子,他看不到里面景象。

  良久,车驾内的人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那人站在马车上,一阵微风吹过,衣袂随之摆动,只见她双手阖起,将手揣在了左右衣袖之中。

  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宫殿,不知所思。

  朱唇微启,只道一句,“好久不见啊,崔甚。”

  车下之人闻言,下意识正了腰间的佩剑,抱拳躬身道,“公主。”

  ————————————

  启元七年初时,距赤焰帮灭门案发生已过去数月,在天地盟的眼皮底下犯下如此恶行,多少有些藐视的意思在。

  像这等残暴的手段,加上挑衅的意图,归凶便是寂宗的嫌疑最甚。

  时隔数月,一直没有进展的正派一道却忽然之间就知道了真凶,不是老对家契宗,而是向来与世无争的碧波烟雨楼。

  很难想象,会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一向只专注自家生意的碧楼,出手如此狠决。

  按照正道所说,他们手中,便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让碧楼抵赖不得。

  天地盟盟主封轻飏准了新亲家的请求,于是,谢秋时召集人手,出师有名。不待自家喜时过去,便鼓弄暗潮,要去征讨碧楼。

  碧水之上,有楼矗立。

  烟雾环之,久不见形。

  则有武人,乘船向去。

  未及楼门,火羽疾行。

  武人登楼,血洒四方。

  有人言:火势三日不灭,未留活口一张啊。

  “胡说,哪有木头经得起三日烧啊!”座下人高声反驳。

  听得此言,其余闲客都向台上之人摆了摆手,发出唏嘘之声。

  唯一偏桌座客,半个身子倚在窗边,手肘衬着下颚,瞧着街下熙攘,有些出神。

  那个故事,再也不会有人比她更加了解了,烈焰冰锋,怎抵锥心之痛。

  ————————————

  风林火湖位置特殊,南北之向有两条绵延的山脉,两山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沟壑”,风林火湖,便是在此之间,夹山而存。

  若说这个位置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就要观左右了。

  湖的西边,紧挨着素有“地府后院”之称的——乾林,林中诡谲,毒虫横行,生人进,死人出。

  在湖东的方向,一条道儿走下去,于山口处,便可见一城,那城建于山上,仰顾四周,行人上下不绝,不以为意。

  烟火缭绕,自下而上,便如鲲鹏展翅,此城遂称——扶摇。

  纵观东西南北中,通往风林火湖的路,便只有扶摇城这一条了。

  谢秋时知道,孟子语知道,江湖都知道。

  所以,正道之士若想攻下碧楼,就必须暗中行动,使用快攻,否则让碧楼瞧出端倪,让其有了准备,就会失去先机。

  在谢封两家联姻不过七日时,谢秋时便迫不及待,挥师而去,就连新婚不久的侄婿,也是一道跟了去。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各路人士分批秘密汇集扶摇城中。

  待整装清点完成后,谢秋时一声令下,于太阳将落时分,众人自城西而出,雷霆迅捷,势不可挡。

  “哒哒哒......哒哒哒......”马蹄铮铮,疾驰而过,扬起的尘灰于原地飞起,团作雾状。

  急行约有十里时,封君柏瞧见前方左右山林有鸟兽群飞而出,盘旋于空中。

  “叔父!”他高声提醒道。

  谢秋时闻言,仔细瞧了去,也觉有异,心间生疑。

  于是手中缰绳一紧,马儿落了脚步,后面跟着的众人便也呼啦啦地慢了下来。

  前方若是有埋伏,如此急冲了过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怎么了,谢掌门。”胡笑贤不明所以,故而问了出来。

  林间窸窣,谢秋时伸手将话打断,“听!”

  众人立刻息声,“隆隆...”自林间传出毫无规律可言的闷闷的声响。

  寻不到声向,所有人都在四处张望,一副茫然之相。

  “隆隆隆......隆隆......”声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好似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

  这时,队伍后面忽然有人惊声,“是落石!有埋伏!”

  谢秋时马上反应,“快走!驾!”说话便策马往前方急行。

  埋伏并不在前方,而是在这里。鸟兽之异,引得心中生疑,只要停下脚步,便是中了计。

  谢秋时身后稀稀拉拉跟着些人,可怜在队伍中后部,没有空间和时间策马躲避的人,很不幸被落石砸中,须臾之间,人仰马翻。

  有些轻功好的,脚下变幻,弃马而去,则逃过一劫,不过他们也很难跟上前的队伍了。

  越往深里走时,空气便越是湿润,一呼一吸间,总有厚重之感。

  “不知道火器在这里会不会受潮啊......”胡笑贤口中喃喃。

  “放心吧二当家,我等来这里时间短,当是不会。”封君柏一边警惕着四周,一边说道。

  一旁的刘三爷好似没有听到一般,身体随着马儿颠簸摇摆,眼睛瞧着有些出神,心中或有其他思量。

  行至深处,雾色渐起,加之山林日落,前方景象就更是不甚清晰了。视野可及,便只有脚下方寸。

  刘三爷策马上前,与谢秋时耳语一番。

  常年的走镖生活,让他对危险有了敏锐的嗅觉,这雾中,或有蹊跷。

  谢秋时命众人下了马,行进时贴在马侧,以作掩护。

  队伍外缘的火把亮起,将视野扩大了一些。他们要时刻警惕,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轻易放过。

  因为你不知道那其中的哪一个“声音”,就会要了你的命。

  山间设伏,已经让谢秋时明白,他们的行动,根本就是暴露在碧楼耳目之下的。

  心中虽觉不妙,可他还是不禁感叹碧楼情报网的厉害。这时,他看了看身边的人,或许,在他不知不觉时,身边就已经被碧楼渗透了去。

  思及此处,更是下定了铲除之心。

  出弓何来回头箭,就算失了先机,不能做到出其不意,可单凭武力这一项,他们便占据着巨大优势。

  雾色中,众人谨慎前行。氤氲在灰蒙之下,一团黑影,一动不动。随着步子的迈进,黑影逐渐显露了它本来的面目,那是一颗树,裸露的盘根昭示着它古老的寿数。

  牵马行过,一汪湖水便近在眼前,在湖的中心,高耸一庞然大物。

  这里,便是风林火湖无疑了。

  缘岸并无廊桥,只有半搁在岸边半浮在水上的几支竹筏。

  众人拴好马匹,便乘着筏子向湖心摆去,其中有些会水的,则直接下了湖去。

  “这里太安静了。”刘三爷站在竹筏前端,环顾四周,不禁说道。

  “总觉得少了些生气。”封君柏此言,便是附议。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诡计都是徒劳。”说出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谢秋时,此时的他,似乎已经忘记在山间中了埋伏时仓皇的样子了。

  临近湖心楼宇时,谢秋时提气一跃,率先踏入,后来者纷纷效仿,接续登楼。

  良久,众人猛然警醒,那些下了水去的人,竟一个都没有上来。

  湖面之上,只能看见鼓弄着的三两水波。

  “子语先生,好手段啊。”谢秋时咬牙攥拳。

  看着头顶“碧波烟雨”的牌匾,手中剑立时寒光出鞘,一道剑气凌空劈了上去,牌匾一分为二,自左右坠下,跌落地面。

  剑又入鞘,四指捏住袖口,猛地向下一甩,谢秋时头也不回,便踏匾而入。

  登过几层后,楼中景象却是让他们有些错愕。

  没有机关,没有暗器,没有拼杀。这里,空无一人。

  “难不成......是金蝉脱壳。”胡笑贤走过两步,拉开一方壁格,翻看过后又推了回去,里面都是些奇怪符号,根本就看不懂。

  孟子语......一个封君柏无论如何都想会上一会的人,这是他参与此事的最重要的原因。

  谢秋时也没有打算就此作罢,接着向上层走去,约莫着上到了第八层时,终于让他们遇见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年轻的人,剑眉星目,气质不俗。白衣束身,自轮廓便看得出体魄健实。

  “你是何人?”

  “你们要找的是何人,我便是何人。”少年面对众人来势之汹,毫不怯弱。

  谢秋时仔细瞧了眼前的少年,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少年看向他的眼神...一种怪异又熟悉的感觉自心间生出。

  这少年,会是孟子语吗?封君柏这么想着,不过随后他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小子,说出孟子语下落,或可饶你一命!”

  胡笑贤认出了他,一年之前,在藏剑山庄,这个少年便跟在司徒慎的身边,名字,他或许不太记得了,不过这少年,却断然不会是孟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