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碧波烟雨楼>第42章 霸王剑(四)

  “晚晚。”

  白夫人听说谢氏的人到了,心中便有预感,就想着过来瞧上一瞧,没想到预感真的准,果真是她。

  “夫人。”谢有晴转向声音来处。儿时父亲总会带着她和母亲出游,每年都会来白沙原小住上一段时日,两家关系也是亲厚,还能叫出她乳名的人,在世的也没有几位了。

  白夫人向来喜欢女儿,可无奈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所以她待有晴便如同亲女儿一般,若不是当年那场灾祸,她很可能就是白家的儿媳了,想来亦是越发可惜。

  思及此处,白夫人又握紧了谢有晴的手,眼中透着些心疼。

  谢有晴的眼疾得来也是有些年头了,白夫人但凡遇到些对眼睛好的药材或是治眼疾的偏方,总是会第一时间差人送去开阳给她,可经年旧疾,又岂是那么容易治好的。

  白沙原此名,全因当地盛产之白沙而得,此白沙多用于建造,所造之房屋相较于中原普沙来说要坚固得多。一经此地,便能看到与中原地区不同的城景。

  “路是白的,墙是白的,房子也是白的,这里不该叫白沙原,应该叫白城才对。”陆廷踩着脚下白沙铺成的地,不禁感叹,而后转念又说道,“她来这里做什么......”

  曲连舟用衣袖掩住嘴唇,轻咳两声,这里的空气干燥许多,对她来说属实不大友好。

  二人缓步走在街道旁,陆廷四下张望,一边惊叹于白沙原的奇妙,一边眼神搜寻着来往行人的脸庞。又走过几步时,陆廷猛然发现同行之人不知何时已停下了脚步。

  他回过头去,看见身后不远处的食摊前,曲连舟正驻足在那里,与摊主说着些什么。陆廷走去,曲连舟取出银钱给了摊主,接过银子,摊主便在摊前忙活起来,待他走到近前的时候,曲连舟动步,继续向原来的方向走去。

  “这位爷,您的馍。”摊主的声音唤过他的神思,陆廷接过东西,赶步追了上去。他扒开层层包裹的油纸,里面有几张饼正冒着热气。

  他跟在曲连舟身后,生怕与她走散了去,不知走了多久,她又停下了脚步。曲连舟转过身来,从他的手中取过东西,“劳烦陆大侠在此地稍等,我去去就回。”

  看到陆廷点了点头,她转身便离开了。

  陆廷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之中。他不知道曲连舟要去做什么,尽管他迫切、好奇,可现在的他,除了等待,其余什么都做不了。

  曲连舟走到街边一隅,蹲身,而后将手中的馍递了出去。

  不多时,她又自人群之中回来,回来时,她的手中已没有那么多用油纸包裹的东西了。

  陆廷看着她,想着她应该会说些什么罢。哪知曲连舟只是对他上下打量,难道自己的身上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正是奇怪的时候,便听她开口说道,“走。”

  走......难道是有什么收获?!陆廷急忙跟了上去。

  白门寿宴,粗犷豪气,这也彰显着白老门主一贯的作风。院中铺设,粗木桌子随意摆上十几桌,大酒坛子在旁边一放,饮者自取,豪气非常。寿宴未设请帖,来者既是客,皆可共欢享。

  “今日世伯寿宴,我与有晴奉上一图,以贺世伯寿如松石,长青不败。”封君柏贺声将将落下,手中匣子便已打开,在那之中,静躺着一幅卷轴。白柳走上前去,将画轴展开来。

  “这是......”白老门主凑近了看去。

  “惠灵大师的《下山图》。”谢有晴微笑着说道。

  画中墨色,灵动无比,正有猛虎,下山而来。白老门主替过白柳执卷的手,将画接了过来,仔细端详。良久,只见他两眼似是要放出光来,“没错,这是惠灵大师真迹。”

  收起画卷,白老门主接着说道,“有晴你费心了,惠灵大师的仿品江湖上可是数不胜数,能找到真迹,足见慧眼如炬,心间透亮。”

  “世伯过奖了,只要世伯喜欢就好。”谢有晴回道。

  送过寿礼,封君柏夫妇便要去院中落席,前面刚转过身,这身后贺宴之人便紧跟而入,络绎不绝,好生热闹。

  封君柏小心牵着谢有晴的手,虽然知道她行走无碍,可还是不太放心,又或者,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罢。思绪飘忽时,那只他紧握着的手,突然从指尖溜走,他蓦得一怔。谢有晴松开手,停在了原地。这是......怎么了......

  谢有晴一贯微微勾起的嘴角,此刻已是凝固在了脸上,轻纱之外,有一人缓步而来,与她越走越近,心跳的声音在此刻变得格外清晰。

  是她......吗?片刻之间,便是擦身而过。

  是她吗?谢有晴再问。

  抬手,微动,她拉住了袖边一角。

  感受到身后的异样,那人便停住了脚步,抬首,回望,那只攥着衣角的手微微颤动。

  谢有晴看不清面前的这张脸,只是......只是一种感觉......

  “你......”

  曲连舟先是带着陆廷去了一家裁缝铺,给他换了身小仆的行头,紧接着又去到一家酒铺。

  走近铺内,曲连舟便与此间掌柜攀谈起来,陆廷打量着酒铺陈设,与中原酒铺并无太大的差异,不过就是酒坛子大些罢了。

  说实话,他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究竟有何用意,只是该他知道的时候,曲掌柜应该就会告诉他罢。这样没由来的信任,想来竟是有些背后发凉。

  不多时,陆廷瞧着酒铺掌柜脸上便绽开了去,想来应是谈妥了条件。

  “曲掌柜稍等,我这就去备货。”说罢,酒铺掌柜便差了此间另一人,一同去了后院忙活。

  陆廷拉着从酒铺提来的木板车,缓慢行进在大街上,车上放着两个木箱子,箱子之中,应该还放着什么,曲连舟叫他仔细些,不要磕碰。

  “陆大侠可知,江湖之中,论消息最灵最通者,应当是什么人吗?”曲连舟蓦得开口。

  陆廷知道,她要告诉他一些事情了。

  “能够网罗天下消息的,前有碧波烟雨楼,后有齐州阎罗殿,二者之间,无出其右。”陆廷不假思索便说道,因为这是江湖上公认的事情。

  闻言,曲连舟摇了摇头,“你说的对,也不对。”

  陆廷诧异,“怎么讲?”

  “碧楼、阎罗殿之流自是消息灵通,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消息,又是从哪里来的。”

  陆廷思索一阵,“应当是......培养了许多探子罢,渗入城池江湖,搜集汇聚各式消息。”

  曲连舟轻笑,又摇了摇头,“你说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要说这江湖之中,消息灵通之最,当属乞者之流。”

  闻言,陆廷便忽然明白了方才那些馍,它们最后的去向,究竟是何处。“曲掌柜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这次,曲连舟终于点了点头,“她确实来过这里。”

  “来过......难道现在已经不在了吗......”陆廷言辞之间有些失望。

  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曲连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说了句,“你不想知道她来这里是为什么吗。”

  是啊,无亲无故的她,不辞辛苦,来到这偏远之地,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二人走了许久,最终在一扇黑色的大门前停下了脚步,黑门之上有一匾额,书着两字——白门。此时黑色的大门正敞开着,来往之士繁多。

  “她来了这里?”看着门上匾额,陆廷开口问道。

  “是的,她进了白门。”曲连舟给了他一个确定的回答。

  陆廷又明白了,此刻他身上穿的,手里拿的,都是为了什么。

  曲连舟抬步,走了进去,陆廷放下木板车,将两个木箱子叠放在一起,抱着便跟了上去。

  白门外院设了许多宴桌,场面很大,只是看起来有些随意,没有讲究许多。

  桌上此刻已是有人落座,旁边便是酒缸,取了酒来就是一顿猛喝。

  在这热闹与哄乱之中,与她迎面而行的,有一对夫妇,两人执手,丈夫小心看护着妻子,此情此景,叫谁看了去都只道好生羡慕。

  渐近之时,夫妇二人停下了脚步,曲连舟面不改色,目视前方,擦身而过。微风拂来,衣袂轻起,忽然,曲连舟感觉到了身后那只留住她的手。

  世界在此刻寂静,似乎停下的不只有脚步,还有她的呼吸。

  曲连舟慢慢回头,她看见了那只微颤的手,也看见了那手腕上坠着的一颗珠子,此刻正悬在半空,摇摇晃晃。

  “咳咳......”嗓子又干燥起来,她用手将嘴掩住,咳嗽两声。

  “你......”

  “曲掌柜。”正在僵时,陆廷喊过一声。

  “嗯。”曲连舟回应。

  轻纱之下的眼眸微阖,谢有晴松开了手,“抱歉,是我认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