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家有夫郎种田忙>第234章 充裕的荷包

  时值秋季,微凉的秋风拂过,蒋家宅院西边的果树发出娑娑的响声,枝头树叶已经开始泛黄,着急回归大地怀抱的随着这阵风飞舞着落下。

  蒋子尧正在拿了扫把打扫地上落叶,林清站在装落叶的木筐旁看着,他如今身子不舒服,原本纤细的腰肢在宽大的衣衫下,仍显得有些圆滚滚的,一手放在腰后,笑着看正在打扫的蒋子尧。

  

  三只虎子和骨头正在不远处嬉戏打闹,虎子中名为‘红薯’的这位,突然对落叶来了兴致,它看见空中飘着的叶子就一阵风似的飞奔过去,看到慢慢飘落就抬起头伸出鼻子去闻嗅。

  等落叶掉在地上后,它又抬起刚刚随着落叶一同低下的脑袋,寻找下一个目标。

  院门就是这时候被敲响的。

  蒋子尧记得今日是袁家大哥来送账本和分成的日子,顺便送上个月从他这里买果子的银子。他也不惊讶,先是放下手中扫把,高声冲院门喊了句稍等。

  随即扭头叫了几只正在玩闹的虎子和骨头,让它们进空着的西厢房待着。

  虽有些时日没进西厢房了,但几只对进屋都不陌生,这时候也纷纷抬起脚往前院跑去,跑的最快的骨头来到西厢房门口,前爪往门上一扑,屋门就开了。

  等它们都进去后,白虎母亲也抬脚走了进去,之后骨头和玉米各推半扇门,只听砰的一声,屋门又紧紧关上了。

  蒋子尧这才放了心,伸手扶着林清一同往院门走。

  院门一打开,门外正是袁家大哥,还有昨日才在书院见过的袁今安,以及一个手上拿着不小木盒的做小厮打扮的人。

  将几人引进堂屋,蒋子尧没让林清动,自己去厨房拿了一早就备好的茶水过来。

  一碗茶下肚,袁家大哥也不绕弯子,很是直爽的让人把木盒递给蒋子尧,脸上笑容很是灿烂,“这是上月的分成,账本,以及买果子的钱,蒋兄弟可以看看,若有什么问题尽管询问便是。”

  蒋子尧也不客气,稍一点头就打开木盒,拿出账本细细翻看起来。

  这账本记录的内容可比当时袁今安二人开铺子时的账本复杂多了,不止有成本,也就是采购硝石的银子,还有铺面租金,伙计工钱,每日收入等等。

  蒋子尧一目十行的看过,这些大写数字在他脑中换算成一个个阿拉伯数字,再进行加减……

  翻到账本最后一页,蒋子尧脑中飞速计算,所以一成利润是——四千六百九十两。

  果然,最后一页下方,也是大写的这个金额。

  不愧是县城第一首富,做生意能力没的说,短短一个月卖冰的生意便挣了这么多,这一成利润比他跟袁今安合开铺子的五成还要多!

  而且这还不是最热的月份,若是七月,八月卖冰,肯定挣得银子更多。

  将制冰账本放下,蒋子尧又拿起下面记录果子价格和重量的,九月份大半个月零零总总从他家中拉的果子一共卖了三百一十五两。

  两本账本下是四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九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以及九个十两重的银锭。

  见他看完两个账本抬起头,袁家大哥笑着开口,“蒋兄弟日后可细看这账本,若是有什么疑问,尽管来问我就是。”

  他并没有直接问有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一个月账本就是专门的账房先生都要算几日的,更别说蒋子尧前后只看了一刻钟左右。

  蒋子尧含笑点头,“既如此,那就麻烦袁大哥了。”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袁家大哥摆摆手,若非蒋子尧的法子,他们袁家也没法短期内挣到这么多银子,而且手上冰充足了,他们也能借此跟一些人打打交道,攀攀交情什么的,对他们做生意也有不少好处。

  当然,他们袁家还是有分寸的,并未仗着手上的制冰之法太过引人注意。

  据打听到的消息,府城柳家如今也只以为他是另找到冰源了。

  如今,袁家大哥对蒋子尧很是感激。

  不得不说,他弟弟活了这么大,也就这个朋友交的不错,至于其他的,想到家族生意元气大伤的赵家,以及其他欺负自己弟弟的人……袁大哥在心底摇了摇头,不提也罢!

  几人没多留,家中‘制冰’生意全权归袁家大哥管理,尽管如今天气凉爽了些,但还是有人买的。

  且眼看天气渐渐凉了,卖冰的铺子也不能空着,得找个其他营生才是,是以,袁大哥还是比较忙的。

  只袁今安略有些不舍,不过在收到蒋子尧给他准备的一篮子果子后,也兴高采烈的上了车。

  送走几人后,蒋子尧林清二人对视一眼,今日送来的银子一下子让两人家底翻了一倍,自是十分开心。

  不过也有一个烦恼。

  ——那就是怎么藏银子。

  之前开铺子拿回来的都是银锭,就藏在火炕下方,银子太多,现下已是满满当当的了。

  过些时日天冷了,二人就要搬到火炕房间去,届时银子肯定要换地方。

  袁家大哥带来的银票是轻便,但总感觉轻飘飘的,看着不如银锭实在,若将来打仗什么的,有个万一,银票总是没有白花花的银子好。

  思来想去,蒋子尧找了个粗些的木头,将其挖空,用油纸包好银票塞进去后,又用异能催生出藤蔓将其稳稳插在房梁上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木头不大,整体颜色也比较接近,位置也比较隐蔽,若是不抬头细细打量,是一点也看不出来的。

  至于火炕下的银子,蒋子尧打算自己慢慢在家中后院挖个地窖,暂时就用来存放无处安放的银子,日后若有其他想存放的,也可往里添。

  至于外面,他们放上一二百两,完全足够平日花销了。

  说干就干,不过这地窖这事不急,左右搬到火炕房间还要月余,慢慢挖就是,但还有一件事,却是可以先备着了。

  ——那就是烧炕用的柴火。

  去年的柴火是蒋子尧跟林清一同上山捡的,但今年他们两个一人身子不舒服,一人要去书院读书,自然没这个时间,蒋子尧便打算直接买来用。

  如今地里农忙早就结束,已经陆续有村人上前山捡柴了。村人捡柴大多是自己家用,也有些会捡柴挑到镇上去卖,四大捆可以换二十个铜板。

  若是成年壮劳力,或是手上动作快些的妇人,几乎一日都能捡够四大捆,换得20文钱。

  不过大部分都是村里婶子大娘,老弱妇孺来捡,身上有把子力气的,更愿意去县城做工,若运气好些,一日三四十文也是有的,比捡柴挣得多一些。

  而且这柴火也不是你捡了就肯定能卖出去,有时若是去镇上去的晚了,家家户户柴火都买好了,还得再费力气运回来。

  买柴火的钱蒋子尧是出的起的,而且蒋家离前山不远,也能让村里人少跑几步,他相信放出风声后,应当很快就能收集到足够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