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门城门和宫门中间就是相向而行,最终相遇。手握亲赐的大将军佩剑,一人背后是宫殿,一人背后是城池百姓,在燕王昔日的封地,各自背景合一。

  登上权力巅峰的二人再次相见,家国社稷相融,从此人生之路难以剥离分道。

  后世记载: 烈宗朱祖淳,庸碌果敢,自幼与宁王燕王相伴学文习武,感情甚笃。

  烈宗尽心于战事,亲上疆场天不假怜,壮烈殉国以保风骨不侵。宁王朱宸濠临危授命摄政监国,秉密旨继位为顺德帝。

  瓦剌为辱大明损其尸身,燕王朱厚照率大军出征,为国为君报仇雪耻。

  人前就已暗潮汹涌,朱厚照是近乡情怯,见了日思夜想的皇酥,身份都几经升级发生巨变,他不知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

  身后的战马上还挂着一串三个圆形坠物,互相磕碰着发出钝响,朱厚照回过神来,取过那硝制的人头串,披风一展,当众半跪着举起献给顺德帝。

  “我回来晚了,今日以敌寇人头相贺皇叔登基之喜,祝愿皇叔江山稳固,四境归心。”

  大将军此举颇有些‘惊世骇俗’,任谁也猜不到皇帝亲手接过头颅一观还颇为满意此礼,不动声色的命禁军首领应子衍将此物送往太庙上贡。

  皇帝昨日金口玉言一出,礼部及内务府加紧安排,今日曙光初照之时就将宫中各处都挂满了红绸,就算是迎娶新后,也不过如此布置了。

  此时大将军入城献礼,钟鸣鼓奏之乐声响起,千步廊内百官跪地热烈相迎,顺德帝亲手将半跪的大将军王扶起,免了礼数并肩而行。

  这条路很长很长,长到带走了他们年少的所有时光,每一步都要付出代价,甚至留下伤痕与隐疾,才能有如今这般,共站权力巅峰,齐步迈向紫禁城。

  百官待皇帝与大将军王步入承天门,才起身保持着恭敬的距离跟随行走。

  朱厚照迫不及待的悄声问道:“恭喜皇酥,今日该如何奖励我?”见朱宸濠毫无反应,便悄悄拽了他的袖边,他试到力道转头盯着朱厚照,也只是轻笑一声。

  是日大吉,宜赴任、挂匾、嫁娶、安床、订盟。

  恭迎大将军王入城,召集百官御门听政,皇宫里再度举行大典,庆贺大将军王回宫,为大明的功臣庆功封赏。

  燕王也已彻底成为历史,新任大将军王朱厚照,地位超然各宗室之上,京中大将军王王府已建,可入朝参政,可领兵出战,可触农商。

  封地,待定。

  新任属臣,待定。

  凯旋而归的大将军王无需再度驻边,东北防线本属燕、宁、辽等藩,如今扩土封疆,便由塞王镇守换为毛修全权长期接管。

  众臣心中犯着嘀咕,燕王失踪时迫不及待登基的顺德帝,如今燕王回来还假惺惺笼络人心,封个大将军王虚爵。

  朱宸濠登基之后,立刻大刀阔斧对税赋整顿,而摄政王时期的夺权路上,对于政敌,都是利用的利用,打压的打压,大臣们不怕朱宸濠不注意自己,只怕朱宸濠对自己一笑——走一步都是算计好了多倍收益。

  如今看来,大将军王对各种待遇是安之若素,进献未必不是血腥的示威。只是顺德帝见过大风大浪无数,拿着人头也波澜不惊,如今宣布完圣喻,宴席便开,同僚们争先向朱厚照恭贺前所未有的圣恩殊荣。

  “大将军王真是年少英才!”

  “有大将军王此番连胜,可保边境安稳数载!”

  朱厚照尚且入不了座,就被团团围住敬酒,还真是时移世易,再不是当年那入京时能悄然隐在宴席角落的世子了。

  只是今日的皇帝,会不会也留下自己‘小住’。

  朱厚照心有灵犀的望向高座之上的朱宸濠,重逢后还没机会独处叙话,顺德帝不怒自威并不多言,表情晦涩难辨,实在令人焦心不已。

21 猜心迷局

  ◎你是皇帝,可以直接赐死我;以你的武功,也可以瞬息间杀了我。但是你舍◎

  于是宴席的两位主角,谁也没有心情在庆典上多待,酒过几巡,席间气氛热烈,顺德帝和大将军王也顺势离席,将热闹的欢庆留给群臣同乐。

  “甚好。”同行时顺德帝亲切的捏了捏大将军王的肩膀,像是在夸他的战功,也像是在夸他的更为结实臂膀。

  “先跟我回乾清宫。”

  他们再也不会是当年身边时而随从都无的落魄世子了,回寝殿的路上数位内侍在旁伺候,更有侍从在前引路。朱厚照略落一步以表敬慕,亦步亦趋的跟随在朱宸濠的身后,只走了几步就心痒难耐,忍不住开口轻轻喊着:“小皇酥,小皇酥。”

  顺德帝一路走的极快,眸光热切的盯着前进的方向,并没回应这亲昵的称呼。

  朱厚照略撇了撇嘴角,心知肚明皇叔素来端方,人前不喜嬉闹,如今身份不同更要维持帝王的威严。可干巴巴一言不发的行路,又如何能让他忍住调皮的性子,朱厚照按捺不住与皇叔亲近的迫切心情,玩笑般的扬声喊了一句:

  “皇上!”

  朱宸濠这才停下步伐,凤眸横扫了沿途跪地迎接的内侍,没察觉到什么异样。又特意回头看了一眼一步之遥的朱厚照,他笑容满面一脸乖巧。

  顺德帝剑眉微皱,难得流露出些许的不耐烦:“哪来那么多话,无事不得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