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全修真界都跪求我收徒>第27章 巡视产业

  在自家房子里看到玄玉的时候,钟暮云愣了一下,立刻开开心心地抱起它:“玄玉,你是来找我的吗?你的主人呢?”

  下一秒,云拂晓从空气中显出身形,依然是那副冻死人不偿命的冰山气场,不过较之前态度明显缓和多了。

  钟暮云笑眯眯地上前搭讪:“这位仙长,又见面了!知道您不喜欢走正门,我特意让工人在墙上修了道侧门,您看还满意吗?”

  云拂晓:“……”

  瞥一眼前几天才开过窟窿的墙壁,云拂晓瞬间有点子心虚和尴尬:师尊是不是生气了,这是在表达不满?

  好在钟暮云接下来的话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察觉到云拂晓态度软化,钟暮云抓住机会,大大方方地打出一记直球:“仙长,之前看了您的收徒要求,以在下的资质,不知能否有幸拜入仙长门下?”

  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云拂晓立刻表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讶色,伸手探他资质。

  几秒后,云拂晓露出一个微小的笑,难得温和地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一看拜师有门,钟暮云的脸上飞起一抹绯红,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钟暮云,我叫钟暮云!”

  看着眼神热切的钟暮云,云拂晓微一颔首,神色矜持而慎重:“钟暮云,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开山大弟子。”

  “师尊!”

  看着气氛和谐的师徒二人,长宁道人失落地退到一边,默默叹了口气。

  按照某点小说的设定,自己便是主角前期遇到的友善小配角,负责给主角提供帮助、科普信息、充当引导类npc。而一旦主角遇到了导师级的贵人,也到了小配角退出舞台的时候了。

  想到这,他摸了摸储物袋里玄玉给他的那颗完整的紫斑血参,暗暗安慰自己:好歹也不是一无所获,仅就这颗紫斑血参就已经大赚特赚了。

  这一想,长宁道人又有些暗暗的心虚,一颗千年份的安魂草换一颗万年份的紫斑血参,是不是太黑了一点?

  长宁道人还在纠结,钟暮云却没有忘了他,主动跟新拜的师尊说:“师尊,弟子之前病入膏肓,幸亏这位长宁道长仗义施救。若无道长,弟子可能就遇不到师尊了!”

  钟暮云主动替他说好话,长宁道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当即就谦虚地表示自己没出什么力,当不得这番赞誉,随后又热情地表达了一番仰慕和向往之情。

  虽然说得比较委婉,但中心意思就一个:大佬,求拜师!求抱大腿!

  云拂晓早已从玄玉那里共享了记忆,知道了这个道士和钟暮云结缘的前因后果。虽然没他自己也能救下师尊,但看在他确实出了力的份上,云拂晓决定破个例。

  “本座修道三百余年,从未收徒。”云拂晓难得耐心地解释道:“你可愿做我记名弟子?不能保证让你修到元婴,但一年内结丹还是有把握的。”

  长宁道人一听这话,激动得差点心肌梗塞。听听这口气,一年内结丹!有哪个元婴修士敢说这种话?要知道,金丹可不是用丹药灵气就可以堆上去的,徒弟悟性太差,师父再厉害也得抓瞎。

  虽说只是记名弟子,但……这可是给纯钧道君当徒弟啊!中小门派的内门弟子有这个当记名弟子的机会,当场叛出师门的都大有人在。

  长宁道人当即就要拜师,瞥见一旁的钟暮云,到嘴的话突然转了口风:“前辈能看得起晚辈,按理不该拒绝。但…记名弟子毕竟也占了弟子之名。师恩深重,为晚辈破誓实为不美。因此,晚辈有个折中的建议……”

  见云拂晓和钟暮云都盯着自己,长宁道人咽咽口水,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晚辈愿拜这位钟小……咳咳,钟道友为师。”

  一听这话,钟暮云立刻惊讶地睁大眼睛,手指指着自己,对长宁道人递过去一个疑惑的眼神:有没有搞错,你要当我徒弟?

  长宁道人肯定地点点头,眼神坚定。

  云拂晓大有深意地瞥他一眼,眸子里含了两分欣赏:有这样的急智,倒是个人才。

  长宁道人这么说可不是为了拍马屁(当然拍马屁也是一方面),而是考虑到自己今后更好的发展。

  拜一个年纪甚至不到自己的零头、毫无修为的凡人为师,丢人吗?特丢人。

  但……认修为高深、威名赫赫的纯钧道君作师祖,丢人吗?不但不丢人,甚至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无上荣耀。

  虽然当记名弟子可以直接喊云拂晓“师尊”,但也不过是名义上好听罢了。没有正式拜过师,师尊对徒弟就只有引导的义务,不可能在徒弟身上花费多少心思。

  更何况纯钧道君开口收徒,多半还是看在钟暮云的面子上。以云拂晓的为人,很可能助他突破结丹后,就随他自生自灭了。而这已经算是足够厚待他了。

  可拜钟暮云为师就不一样了。自己和他有交情,又好歹有半步金丹的修为,只要钟暮云点头,一个入室弟子的身份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一转,长宁道人的身份瞬间就从“旁听生”变成了“正式生”,代价不过是辈分低了一辈罢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代价。

  虽然钟暮云现在没有修为,指导不了他,但有纯钧道君做师尊,他今后的成就不可能低。

  即使钟暮云短时间指望不上,自己拜了师,纯钧道君作为师祖,心情好了指点一二也是正常的吧?

  长宁道人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但要真正实现,还得看云拂晓的意思。想到这,他立刻眼巴巴地望向云拂晓。

  钟暮云此时也想明白了长宁道人的用意,当即在一旁帮腔道:“师尊,弟子愿意代师收徒,不知师尊的意思是……”

  对云拂晓来说,钟暮云多个徒弟也不痛不痒,既然他自己愿意,云拂晓自然也没有二话,当即颔首:“可。”

  长宁道人激动得满脸通红,毫不犹豫地跪在地上,对着钟暮云用力磕了三个响头:“弟子萧长宁拜见师尊!”

  “诶,乖徒儿!”钟暮云一点没有不自在,和蔼地摸摸老道的一头白毛,似模似样地嘱咐道:“为师还未入道,今后有了疑惑,你要多多向师祖请教。明白吗?”

  长宁道人:……进入角色还挺快。

  萧长宁眼角微微一抽,但他也明白钟暮云是为他好,因此忍着羞赧老实应道:“是,弟子谨遵师尊教诲。”

  成功收下师尊当徒弟,顺带捎上个与钟暮云名为师徒实为保镖的长宁道人,云拂晓将两人带到自己开辟的另一处洞府。

  看似普通的花园别墅,亭台、假山、花坛、池水……应有尽有,在不起眼的地方,还嵌着几个通往小千世界和中千世界的入口。

  在钟暮云看来,师尊的住处虽然环境优美,但并不如何富丽堂皇,可在长宁道人的眼中,这处洞天简直就是壕无人性。

  亭台用上好的风雷灵石搭建基底,千年的青麟木作亭身;假山是一整块的万年玄玉,下方的池水全部由灵气所化,水中养着一群七宝鲟鱼,个个都有筑基期的实力。

  花坛、院子里的花草、景观树无一不是珍贵的灵草灵植,辟邪神竹,地魂莲,天玄古树,菩提树,三世碧落花,白玉龙芝,七彩婆罗花,五色稻,七明九光芝,星空蓝珀,金丝玉柏,龙鳞松……

  灵草、灵植、灵兽和灵石共同组成了笼罩整个别墅的天然聚灵阵。在这种地方住,别说人了,一头猪养个百八十年也成精了。

  这还只是绿化和装饰用的东西,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小千世界和中千世界里的天材地宝必定是要比外面这些珍贵许多倍。

  ——千万不要相信元婴大佬的所谓破产,因为他们破产了也比你富裕无数倍。

  萧长宁一边看一边给钟暮云解释,原本对云拂晓的壕丝毫没有概念的钟暮云立刻露出了“哇,师尊好有钱”的感叹表情。

  但也只是这样了。作为转世重修的大修士,钟暮云虽然没了记忆,前世的眼界却还在。此时的他眼里只有新奇,并无丝毫的贪欲和窃喜。

  云拂晓领着两人进了客厅,当先坐在沙发上。一甩袖,屋里的场景瞬间变换,两人发现自己站在了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崖之上,眼前现代风格的沙发茶几也变成了古色古香的蒲团。

  钟暮云和萧长宁对视一眼,学着云拂晓的样子盘腿坐在蒲团上。云拂晓一指地上,三人身下的巨大悬崖突然断裂,载着三人瞬间拔地而起。

  一个眨眼就到了万米高空,钟暮云和萧长宁都吓了一跳。低头一看,脚下踩着的哪里是什么悬崖,分明是一只体型硕大如鲲鹏的鲸状怪鱼。三人站在它的背上,渺小得宛若几粒尘埃。

  “幽冥兽!”识货的长宁道人率先叫出声来:“早就听说纯……师祖收服了一只元婴期的幽冥兽,想必就是这一只了!”

  感受着幽冥兽磅礴的生命气息,长宁道人忍不住一阵热血沸腾:不愧是纯钧道君,以元婴期的神兽当坐骑,大丈夫当如是!

  钟暮云也颇有些大开眼界之感。站在幽冥兽宽阔的背上,钟暮云如履平地,很快就被中千世界里的壮阔美景吸引了注意力。

  “那是……一整条的太玄精铁矿,还是露天易于开采的玄级矿脉,看这情况,里面至少有数十吨的天级乌光玄金!”

  看见山谷中灵气逼人的深紫色矿脉,长宁道人惊得扯断了一根胡须,嘴里不住地感叹:“这可是金丹以下修士炼器的极品材料,一把飞剑只要加入拇指大小的太玄精铁,就能达到越级伤敌的效果。”

  “嘶!这是深海髓银矿,居然有这么大的储量?这玩意在拍卖市场可是紧俏得很呐,遇到了倾家荡产也要买下来的!”

  “三清在上!居然能看到一整个寒潭的碧水心莲,我不是在做梦吧?”

  “九叶天香草,居然有这么一大片!还都是天品!紫幽灵参,这么多都数不清了!”

  “悬崖上长得那一片是什么?卧槽升灵草,看品相至少有上千年了……还有万年份的变异品种!”

  ……

  长宁道人身为散修,性格又圆滑世故,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了。多亏有他一惊一乍的解说,才能让钟暮云对修真界的天材地宝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云拂晓有意带着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闲逛,除了让钟暮云熟悉自家的家底,也有那么一点孔雀开屏的小心思。

  见钟暮云的眼神越来越亮,渐渐显出几分少年的雀跃,原本只想带他大略看看的云拂晓下意识改变了行程。

  三人骑着幽冥兽一日千里,整整逛了三天才算看完其中一个中千世界。回程的时候,储物戒里已经装了一大堆的灵果灵药,长宁道人也顺带着得了不少好处。

  回到住处,云拂晓示意二人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下,自己翘着脚斜坐在一棵开满花的合欢树上。

  “为师还未说过自己的根底吧?”浑身雪白,容貌昳丽得宛若幻影的仙人唇角微扬,望向远处,仿佛陷入回忆:“我姓云,名拂晓。本是玄道宗前掌门宁无回之子……”

  随着他的讲述,三人的思绪渐渐飘到了数百年前,钟暮云更是仿佛亲眼见到了那个尚且孱弱的稚嫩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