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被小木匠捡回家后>第31章 买地(二)

仲月第一日,外头阴沉沉的呼呼刮着风,顾启明夫夫二人匆匆吃了饭便下地收稻子去了。


分明昨日还有太阳,今天这就狂风大作了。


“这天变的比我家婆娘的脸还快呢!得亏前几日我儿休沐回来帮着收了不少,要真是下了雨那可就完了!”


“我家也收的差不多了,今日家里人都下地来了,趁着还没下起来赶紧收喽。”


今日田里一眼望去都是人,手里镰刀都不带停的。


家里稻子快收完的倒还好,真正急的是家里地多又一点没收的,不过家里田地多的人也多,只要不偷懒,加把劲一天也能收不少。


顾启明直起腰锤了锤酸疼的腰对林星说::“累不累,要不要歇息一会儿。”


“不休息了,我总觉着天这天要下雨,还是赶紧收完吧。”


林星抬头瞧了瞧黑压压的云层,心里不免有些担心。一上午了,他们家这两亩地总共收了有一亩,后面还要捆起来码垛,有的忙呢。

看样子今儿晚上也别想回家睡觉了。


顾启明把水壶递给他:“先喝口水吧,忙活一上午都没喝上口水,嘴都干了。”


他心里其实也急,稻子被雨淋湿了就容易发霉,这几个月就盼着这两亩粮食了,怎么可能不急。


但急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干活累坏了身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干了几个月农活,顾启明这回下地收稻子比上回还快,主要是有了经验,掌握了技巧就会比较顺利。

割稻子不过就是不断的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枯燥乏味又腰酸。


曾经的顾启明是这样以为的。


可能是现在这波稻谷是他跟林星亲自照看了几个月的,施肥除草浇水,他样样都干了,前前后后不少费心思。

倒是让他心里也咂摸出了一份欣慰出来。


他俩割的专注,没注意到有人拿着窝窝头来了他们这边。


林昀站在田垄上大声喊人:“林星!过来吃饭!”


林星见林昀来了,赶紧把手里的活放下,拉着顾启明上田垄上。


“你怎么有空过来啊?家里的活都忙完了?”


林昀把手里?着的竹篮放下,摸出来窝窝头跟林星说:“活是忙不完的,你俩都下地了,家里也没个做饭的,我就多捏了几个窝窝出来。”


林星眯着眼睛笑道:“那就多谢昀哥了,正好省了回家这一趟了。”


林昀家里也忙,饭是晌午抽了空回去做的,跟顾启明打了个招呼把竹篮放下就急匆匆回去了。


“呀!底下炒的还有肉片呢。”林星掀开底下盖着的白布,发现下头还有半碗油汪汪的辣椒炒肉片。


林星拿起窝窝头往里塞满肉片,先给顾启明递过去一个。


顾启明脱下长靴往地上一坐,接过窝窝头咬了一大口。


干炒肉片又辣又香,肥肉里头的油全煎出来了,一点都不腻,晌午干完活吃上这么一口,肚子里都舒坦不少。


天阴了一天,到了晚上还没下起来,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顾启明跟林星拉着板车回家把收好的稻谷先倒进仓库里,又推着车下地了,今晚务必要把地里给收干净了。


外头黑乎乎的看不见路,顾启明在前头拉车,林星就在后头帮着他推,握了一天镰刀,两人手心都不好受,明日肯定是要起泡的。


今日天黑的厉害,头顶上大片大片的乌云也没有星光能照着,林星便点了两盏煤油灯挂在腰间,好歹能看清脚下。


田里闪烁着点点灯光,仿若游鱼一般不停摆动,倒也算亮堂。


从早到晚不带停的,可算是趁在下雨之前把这两亩地收干净了。


在地里干了将近一天一夜,两人身上都沾着不少泥污,但是都没那个功夫去管其他的,脱了鞋上床便睡过去了。


日上三竿,家里的牲畜没人管,鸭子在后院扯着嗓子“嘎嘎…”叫,大黄二黄也开始挠门。


林星掀开被子下床,去外头打了盆水洗漱。


顾启明先上后院打开栅栏,让大黄二黄去赶鸭子。


他俩舍得喂食,如今后院的鸡鸭长的都不小了,前些时日母鸡居然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下蛋了。


顾启明掬了一把了井水,泼在脸上又凉又爽,一瞬间便清醒了。


他俩昨日黎明才归,今日起的都有些晚了。


林星往锅里添了一把杂粮熬着,又去前院薅了一把秋菠菜打算炒鸡蛋吃。


秋菠菜才长得快,这才约莫一个月就能吃了,嫩得很。


“我就说这天下不起来吧,今儿这云就散了。”


顾启明抱着柴禾还没进屋,这声就传进来了。


林星正磕了鸡蛋在碗里打散,回道:“没下才最好呢,要是真下起来咱俩还不知道在哪忙活呢正。”

“而且我看这天也没晴起来,谷子没法晒,总这么堆着迟早要发霉的。”


顾启明点点头:“光堆着也不行,等我回来一块儿把米舂了,日头不出来还能多撑几日。”


“去哪啊一会儿?”


铁锅烧的正热,林星把打好的鸡蛋倒进去,兹拉一声底下立马就烫熟了。菠菜被切成段跟鸡蛋参着稍微一翻炒就能出锅。


顾启明端着盘子放到堂屋里,又捏了个林星煮好的咸鸭蛋:“前几日吴家的找了村长,说是要卖地,正好在镇上碰见她儿子了,商量好今天去看地。”


“吴家?”


“嗯。”顾启明挑了一筷子蛋黄抹到馒头上,“就村里头卖豆腐的吴家,她儿子在镇上谋了个活计,家里的地就他自己跟婆婆操持,忙活不过来了。”


黄泥腌的咸鸭蛋比泡的好吃,蛋黄沙沙往外流油,又香又咸,顾启明一口气吃了俩,又给林星剥了一个。


吴家是村子里唯二卖豆腐的。

她当家的叫林鲁,在村里是个出了名的酒鬼,整日里摊在镇上喝酒,一回来就是跟婆娘俩张口要银子。


林鲁他娘性子软,管不了他,但对儿媳妇还算可以,家里做豆腐的手艺也传给儿媳妇了,孙子也孝顺,家里便是吴娘子掌家了。

家里虽说过的拮据,但好歹一家子在一起还算高兴。

后来林鲁在镇上得了花柳病死了,如今儿子也在镇上谋了好差事,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可这地却没人照料了,家里就剩两个妇人,一个还上了年纪,便打算把地卖出去几亩,留的够家里人吃的就成。


顾启明吃完饭,拿上林星准备好鸡蛋并上些咸鸭蛋去了吴家。农忙不开店,这会儿吴家就吴氏自己在家。


不愧是卖豆腐的,顾启明心想。这院子里整整两个大石磨,还有不少泡好的黄豆跟网纱,走在路上就闻见了一股子豆腥味儿。


“啊呀顾家小子,你可算来了,等了你大天了。”


吴氏头上裹着布巾,这儿正挽着手磨豆子,赶紧甩了甩手来迎他。


“这几日天不好,忙着下地干活了,今儿才得了空。”


顾启明把手上的鸡蛋递过去,问道:“林润没回来啊?家里的地可收完了?”


吴娘子接过他手里的鸡蛋,也不跟他客气,搬了凳子两人就坐在院子里敞着大门聊。


“阿润在镇上忙,抽不开身,花银子找了人帮着收谷子,早就收完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都噙着笑,心里头满是骄傲。


“早收完了就好,这两日天阴的厉害,我家也是紧赶慢赶忙活到今日的。”


寒暄了几句,顾启明也不墨迹,试探着询问:“那家里的地是打算卖几亩?”


吴娘子正色道:“家里总共有六亩地,如今就我婆婆跟我俩人在家,留个两亩就成了。”


顾启明捏着茶杯:“那你看这价钱……”


“价钱就按市面上的来,我们家这几亩那都是好田,家里其实也不着急卖,十五两一亩,你看着怎么样?”


吴娘子小心打量着顾启明的神色,她是卖豆腐的,生意人,总比旁人能说会道些。


顾启明不是个会讲价的,更何况还是对一个妇人。他要地要的急,人家也知道。

人家不着急卖,他急着要,自然不可能讲价,更何况十五两是现在普遍的价格了。


“那行,咱现在就去看地吧,行了过几日就能去立地文书契。”


“行,”吴娘子高兴地说:“你倒是个爽快人!”


吴娘子引着顾启明去田里,伸手指了指:“就这儿,都收完了,还没往里种东西。”


地里还有稀稀拉拉几家人在收谷子。

顾启明随意扫了一眼,确实是亩良田,照顾的不错。


“那就这么说定了,得了闲咱就去找村长把事办了。”


吴娘子回到家,给顾启明拿了一板老豆腐和水豆腐回去。


顾启明那倔规矩在女人这儿不好用,推让的话都没说出口,最后手里拎着胳膊上挂着的全是豆腐。


他前脚刚走,林张氏便回来了。


“顾家小子来了?”


“是,来看地了,一口气要了四亩。”


吴娘子的婆婆林张氏,年过半百了身体还硬朗着,儿媳妇跟孙子都是能干的,家里也不用她费心,整日里就去村头跟老太太闲聊,惬意的很。


她捏了一把炒黄豆问儿媳妇:“你说这顾家小子到底什么来头,四亩地,可就要大几十两呢,这才来咱村里半年就买得起地了。”


吴娘子心里也疑惑:“村里也不是没出过猎户,可这么能挣银子的猎户可从来没见过,村里人谁不知道他家还买了驴车,这可是独一份的。”


她自己不是个爱嚼舌根的,但奈何她开着门做生意,难免日日都能听见村里人说这说那的。

吴娘子叹了口气:“过的怎么样那都是人家的本事,咱们过好自己的就成。”


她们家也是苦过的,日子起来之后也有不少人嚼舌根,以前也跟人吵跟人还嘴,后来发现没用,就慢慢不在乎村里人的口舌了。


嘴长人家身上,她也管不了,这日子是自己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