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浮白载笔>第21章 肃杀

  锦衣卫给冯凭的面子给的足。

  按照常规,从锦衣卫手里过的犯人往往都要被先带到破庙或者旧祠堂“打桩”,也就是敲打勒索一番,可是冯凭看起来并没有经这么一遭。

  牢里的饭菜不怎么干净,冯凭挑挑剔剔地捡了点干净的吃了。

  他年纪大了,受不得磕磕碰碰,往年又都养尊处优,在这种地方吃不干净的东西就是自寻死路。

  按理来说昭狱直接隶属皇帝,各项条件应当满足犯人基本的需要,可是都锦衣卫内部也是纷争不断,今日是这个指挥使,明日就换了个指挥同知,谁也说不清就轮到哪位大人掌了权。

  房内只有一处正门,也没窗,空气不流通,显得格外污浊。牢房逼仄矮小,高大点的汉子进来都要弯腰——据说这样可以让犯人更快招供。

  刘策温举着火把进来,借着火光看冯凭。

  冯凭已经五十有余,鬓间花白,面上褶子好像老太太的裹脚布,眼睛倒是清明,是常年名贵药材养出来的精神头。他在这里关了有半个月了,每日都有人来提审,想扒开骨髓咂摸出血来。

  可是一无所获。

  刑部和大理寺整日都在拼证据链,可是总缺少最关键的几点。宋德庸状告完以后就撂挑子不干了,他和江淮梅手里虽然有证据,但也只是明面上的鸡毛蒜皮,背地里的阴私只捕风捉影的找出来一条暗线,让人很是头痛。

  “刘大人来了?”冯凭从面朝里的侧躺改为平躺,颇无所谓的打招呼:“在您的地方,我也就不招呼您坐了。”

  他声音有些刻意的低沉,让人听着很不舒服。宦官也是人,对这些方面有些偏颇的执着。

  刘策温眼底没情绪,他看着冯凭,说:“冯公公客气。”

  “咱家自然是客客气气的,可是要看诸位有没有这个面子了。”

  冯凭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他家境贫寒,还被拐卖过,吃过的苦不是可以简简单单一笔概括的,但是自从进了宫就再没这么狼狈过了。他和世家出来的人不一样,没有软肋,最大的底牌就是他自己。哪怕在昭狱呆了那么久,也依旧敢放肆。

  “天底下再没有人有面子了,冯公公。”刘策温阴测测地刺他:“您觉得您还能出去吗?”

  “能啊,为什么不能?”冯凭艰难撑起身子爬到门口:“你以为你能查到什么呢?我在皇宫和朝堂摸爬滚打四十年了,冯谖营造三窟用了十三年,你猜四十年够不够我把京都建成兔子洞?”

  刘策温倏忽笑起来:“公公这几十年学了不少,认的字也多了,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老子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呢?”

  他气定神闲离开栅栏,不再看冯凭那张脸。旁边有机灵的狱卒急忙用衣袖擦了擦没有灰的凳子,接过刘策温配的绣春刀,伺候他坐下。

  “自比兔子这种东西,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了。”刘策温拒了狱卒递过来的茶,翘着二郎腿说:“你京郊那处房产,好东西不少吧?你猜锦衣卫把它翻个底朝天要多久?”

  “或者,你更想知道些别的?”

  “比如荣津寺?”

  冯凭露出了一个奇特的笑,像是胜券在握。

  他用力拨开凌乱散开的发:“你以为我会没有提防吗?你去啊?你去搜啊。”

  “哦对,我入昭狱已经半月了吧?京郊的房子你们已经搜过了吧?是不是一无所获,嗯?”

  “你想诈我,也要有点把握是不是?”

  冯凭艰难站起身,在肮脏昏暗的房间里看不清神色,好像借一点阴气就能变成不知名的怪物。

  ***

  刘策温神色不虞地走出昭狱。

  这时候是秋季,秋主肃杀,天色总是阴阴的,看着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可是总是没能下成。

  冯凭的四十年果然不是碌碌,锦衣卫暗地里查了那么久,硬是没翻到一点蛛丝马迹。

  冯凭想让他们笑着挨打。

  都察院虽说也是‘三法司’之一,可是能出的力微乎其微,主要还是集中在刑部和大理寺。这几日刑部简直乱成一锅粥,时不时就能看见抱了一堆档案的太监来来去去。大理寺也没好到哪去,上有皇帝时不时询问进度,旁有锦衣卫虎视眈眈。

  两司都削尖了脑袋想寻出个眉目,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昏昏惶惶的情绪中。

  人人自危。

  李靖琪手上动作不停,听着刘策温的回复皱起了眉:“荣津寺是什么情况?”

  “回皇上,卑职在查冯凭人际关系的时候发现他每月总有一日要去荣津寺,可是荣津寺破烂不堪,如果是去上香实在是说不通。卑职斗胆诈他,还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