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浮白载笔>第4章 聪慧

  宋御史当堂状告冯凭和秦平邑贪墨。

  唐安信简直觉得自己跟这家子姓宋的有仇,昨天刚被宋承平堵得上火,今天又被宋德庸气的头疼。

  其实说实话,江南道的帐是怎么样,大家心里多多少少都有数,无非是没摊到自己头上罢了。

  在时局不是那么清明的情况下,当清官易,当好官难,当能做实事的好官更难。

  换成其他任何时候参这两人,唐安信都会随机附和,可是今天不行。上至布政使,下至府尹,全是冯凭的人。不能一击扳倒,他只会变本加厉欺压百姓,短时间内开封府内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这对要进行灾后重建是万万不可的。

  他正要粉饰过去,户部侍郎康槐却站了出来:“皇上!微臣有愧!”

  冯凭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微臣曾受冯凭胁迫,做了这等鸡鸣狗盗之事。”康槐言辞平绪,就好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冯凭以微臣发妻幼子胁迫,又以官位豪利诱逼,臣惶恐。”

  好像只是睡了一觉,一切都变了。

  内阁投鼠忌器,不敢妄动了那么多日子。可在冯凭阴影下笼罩的一层薄膜,被宋德庸当场刺穿,连遮羞布都没留。

  空气好像都凝固了,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皇帝还没吭声。

  他虽然年幼,可也是帝王权术、治国之策都习过的,他要度量。

  这是个不成熟的机会,他们应当再慢些、再稳些,等到一切有了保障再一刀一刀剜掉毒瘤。

  可是事情太突然了。

  唐安信也在思考,他和唐奉澄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有些无措的样子。

  “皇上,臣以为此事应该彻查。”

  是江淮梅。

  有人开口打破这点困囿,气氛便有些松动。

  “着三法司紧急查办,不得有误!”李靖琪有些愤慨:“至于冯凭,这几日就不用在跟前伺候了。”

  幽禁。

  皇帝发了话,就有锦衣卫默默出动,在暗处管控住了冯凭。

  内阁众人闻到了苗头,也各怀心思。

  清风朗月的公理下,被人竭尽全力扬起一捧淤泥。他们都在看似澄澈的污水里呆久了,甚至行为处事都沾了泥渍。

  ***

  下朝的时候,唐安信本是打算去找江淮梅的,却被小皇帝叫去了侧殿。

  这可以说是小皇帝第一次召见大臣。

  唐安信进殿的时候小皇帝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见到他来忙喊人赐座。

  “唐侍郎怎么看这件事?”

  “臣不敢妄言。”唐安信正襟危坐。

  “温莘,我知道你们六部要做孤臣。”李靖琪年纪虽小,但是事情看的很通透:“冯凭的事情被捅出来,朕想抓住时机。”

  唐安信看着他,心底仿佛有什么烟消云散了。

  先帝子嗣稀薄,如今这位太子七岁便被立为东宫,到如今也有五年了。他受到的教育、接触的人和事都是如何成为一位明君;他知道所有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他温和谦逊,对师傅尊敬有加。哪怕他在很多上了年纪的大臣眼里依旧是个孩子,但是却已经可以窥探到明君的雏形。

  他可能没有高祖、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却是极优秀的守成之君。

  现在,这位守成之君在询问唐安信的看法。

  这可能是还在幼年的孩子本能的去向他信任的人寻求帮助,也有可能是皇帝的权衡之术。

  唐安信沉吟片刻,道:“陛下宽心,宋大人状告冯大人,想来不外两种可能,一是确有其事,二是有所误会。”

  “事关重大,想来督察院和刑部自然会尽心尽力,可是听说大理寺近日事务繁忙,不若陛下开恩,令锦衣卫协助?”

  但看在朝堂上的情况,唐安信估计有一部分锦衣卫是在皇帝手里的。他们可以调动的人员有限,地方可以先放一放,但是吴阳晖不得不防。此外,外戚把持的内阁也要注意,否则外戚一家独大可不是什么好玩的。

  “温莘所言极是,我过后便下口谕。”李靖琪摩挲着案几:“那温莘觉得东丰府之事怎么解决呢?”

  “开封府水患严重,只有修建渠道和堤坝才能根除。”

  可惜没有钱。

  “现今之法,只好先安顿百姓再图以后。”皇帝叹了口气。

  “皇上圣明,开封府百姓受灾七万有余,死者极多。此外多是屋舍被淹,道路冲毁,再有就是黄发垂髫不便行走。”唐安信歪歪头:“还有田中粮食受损。”

  “那就分批救济如何?”

  “按照灾民受灾的情况分为三批,先救济受灾最重的和家中缺少青壮年的,一层一层筛选下去。”

  “大善!”

  唐安信从皇帝年幼的外表下发现了他的聪慧,很有些出乎意料的惊喜。

  君子之行,从小处可窥一斑。

  唐安信本以为皇上是个淳朴寡言的性格,突然得知皇帝处事灵敏而且看问题总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他虽然面上不显,内心简直有些喜出望外。

  上天似乎格外怜悯大雍,赐给了大雍这样一位君主。

  ***

  福安小心翼翼的为李靖琪铺开舆图:“觉得这唐安信可信吗?”

  “朕不清楚。”李靖琪皱紧了眉:“但是总比内阁那群老东西好摆弄。”

  这是个聪明人,知道大理寺有冯凭的人,又能猜到我手里有锦衣卫。李靖琪默默盯着舆图,脑子里却在想唐安信。

  有些聪明人总是死的快,希望唐安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