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看完这部电影的人沉默了。

  W区管理局的负责人面色僵硬。

  外交部部长的徐不拘紧皱眉头, 五官挤在了一起。

  他周围的气压低到了极致,其他人或面色沉重,或小心望着他不敢说话。

  《百年教育》太狠了。

  那个舟导怎么敢拍啊!

  W区为了《导演卡特》举一区之力推广这么久, 但是这部电影却是落在W区头上的一把刀。

  多么戏剧。

  多么讽刺。

  电影细节中揭露出来的背景情况, 甚至没有掩饰, 露骨地直指W区。

  放在一般情况,W区电影部门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种电影上映的, 以W区人的自我审查程度, 他们也不可能拍出这种类型的电影。

  他们碰不得的东西太多,行业的自我限制毁掉了一个个本该更好的佳作。

  W区何尝没有电影人,何尝没有好的电视剧剧本,然而通常的情况是创作中的时候先自我审查了一波, 再然后送去审查, 又阉杀了一次,最后剩下的能有七分精彩,或许就算是成功。

  电影部门高高在上、不谙世事,杀死一部部佳作, 让无数人的心血胎死腹中。别人若是问, 他们或许还要怜悯地说:“写出符合规定的佳作很难吗,还不是你们能力不足。”

  刑不可知, 则威不可测。

  大部人没有路,只能摸石头过河。

  直到热血凉却, 升不起一丝冲动, 彻底没了内心的肿胀感。

  W区分明是人口大区,其他娱乐业也还好, 电影市场却差得离奇, 原因可以说正在于此。不是简单的建电影院、宣传电影的魅力等做法可以解决的。

  而在这样一个区, 竟出现了《百年教育》这种电影,他们该如何接受、如何理解?

  范金看完《百年教育》愣了很久。

  想当年他在电影中激发了人生的理想,励志上进,疯狂学习,就为了成为这一行的人,将这种热血传承下去,但是之后呢,进去了之后,他变圆滑了,小丑般滑稽地服侍上级,本意好像是争取权力,因为只有拥有权力,拥有话语权,你才能改变现状。

  可是现在呢,自己还记得那时的初心吗?

  权力不大,但不是也有了吗,自己都做了什么?

  范金陷入沉默了。

  他跟李兰一开始就有着共鸣,都曾努力考试,后来在无望环境中凉了热血,一度浑浑噩噩,活得漫无目的。是的,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么服从上级安排,要么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他忍不住自问。

  你为什么想发展电影?

  是啊,为什么呢。

  范金苦笑了一声,表情逐渐没有了滑稽的故作,露出了严厉的眼神。

  他思考了片刻,道:“教育吗,这是一个大难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总是说人类如何如何进步,但有些难题,好像即使人类发展到终极阶段,都不会有真正的解决。”

  即使找来人类史上最顶级的智者们,对此或许也只能摇头。

  为什么呢,盖因问题出现在人类自身,出现在繁杂人性的贪欲,我们在话语上歌颂美德,却在行动追求利益,要解决问题,可能要解决人类本身。

  当然,这话也是一种极端了。

  大难题是存在,但也确实存在让大难题变成普通难题、简单难题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遏制一下那些乱象。

  问题的解决或缓解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百年的努力。

  “所以片名才是《百年教育》吗。”

  这是一种展望,也是一种要求,要我们以百年为目的发展教育。

  范金心道:“可是现在的情况对大局长来说也是大难题吧,我们大张旗鼓地推广了这么久,总不能临时下架《导演卡特》,是该哑巴吃黄连,生生吞下,还是别有手段呢?”

  他想起电影拍摄前周总的那段演讲。

  周总说,赫尔格的投资规模取决于各区的文明程度,而现在《百年教育》揭露,教育正是文明程度的一大指标。

  如果舟黎真是周总,那么周总拍这部电影,难道是要全世界卷起来,首先从教育开始吗?

  “也对,毕竟教育是最基础的啊。”

  周总对我们的要求未免太高了,开局就来个迎头一击,我们该怎么反应?

  这个朋友还交不交?

  范金笑了笑:“大局长会怎么看呢。”

  同时,徐不拘视线投向了身旁的大局长。

  大局长衣服上挂满军衔,铁血出身,今年六十八岁了,头发花白,留着长胡子,脸上全是褶子。

  他视线定在荧幕上许久,眉头紧锁,双手好似因为愤怒颤抖不止。

  这下连徐不拘都无法预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了。

  各区的管理局想必都有欺上瞒下的问题,大局长可能知道教育部的情况,可能不知道,但徐不拘无法判断,因为他毕竟最多是个外交部的部长,怎么可能知道具体的内政事务呢。

  话说这次情况也有点尴尬,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导演卡特》在给他们片源的时候相当拖延,好像故意卡着他们的审查时间,最后片源一来,他们就急着安排上映了,因为是大局长亲自的吩咐,所以他们其实……并没有进行审查。

  舟导的电影大众有目共睹,或许也有几分松懈的原因吧。

  总之,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要被追责,好多人都跑不了。

  只见,大局长默了半响,忽然转过头,盯着徐不拘,狠狠吐出两个字。

  “泄题?”

  徐不拘抖了抖,关注点在这里吗?

  他回答道:“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是电影的艺术虚构吧。”

  大局长眼神更可怕了:“虚构?可我看的好真实,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教育部都在做什么,泄题这是正常高考可能发生的事情么。”

  此时,一旁陪同观影的财务局局长冷汗直流,应激道:“我们该把教育部叫过来!”

  大局长呵呵冷笑,怒斥:“叫他们滚过来!”

  教育部部长已知大事不妙,然而想跑都来不及了,一群军服人冲进他家,二话不说把他押到了大局长面前。

  大局长随即是一通破口大骂,激动得面红耳赤,差点拿枪毙了这玩意。

  “其他的不说,泄题是真的么。”

  教育部部长背脊发凉:“这、这个……财阀渗透得厉害,也许是区域安全部没有防范好,我们只是教育部,哪里抵挡得住财阀的手段。”

  “好、好、好!”

  大局长连说三个好,面色因为暴怒而狰狞,又一次怒斥:“把区域安全部的部长一起叫过来!”

  一旁的徐不拘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

  大局长这火可能要烧遍管理局!

  接着,果不其然,大局长居然直接宣布召开区域部门会议,所有人不管在做什么,必须及时到场,就算因事来不及,视频也一定要到位。

  W区管理局的剧震怕不是避免不了了!

  会议召开前,所有部长局长如坐针毡,面面相觑。

  端坐高位的大局长冷笑了将近十分钟,瞪着眼睛说:“你们是不是欺负我是个武夫,欺负我没有文化啊。”

  一瞬而已,全场静默,部分人冷汗沾湿了后背。

  严格来说,这届大局长只有初中学历,连所有区域都要求的九年或十年教育都没有接受到,用世俗的角度,是有可能被嘲文盲、没文化。

  而事实上,外区的人就是嘲W区的大局长文盲。

  这点是大局长最刺痛的点,可以说是大雷区,一碰就炸,所以大局长才想洗清污名,让外区的人重新认识他。

  众人万万没想到,《导演卡特》这电影上映把大局长的雷区炸个翻天。要知道,大局长的确上台后确实强调发展教育,后来也确实在发展,但是发展着发展着变了质……

  到了“泄题”,那确实是动摇了当前教育制度的根基,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惊动大局长并不过分。

  不过,《百年教育》的故事背景虽然在W区,但并不存在对应的原型人物,他们没有印象出过这么一件事,也不知道李兰这号人物,电影中的教育问题倒是真实存在,而且毫不过分,甚至现实的情况更扭曲,更绝望。

  不,或许真的存在类似的人,而电影大胆地给她们加了命运的BUFF,让她们成功,让她们震撼社会。

  徐不拘忽然想通了。难道这就是《百年教育》的创作思路?

  这部电影造了一场大梦。

  虽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却真实的很,因为它是由现实逻辑堆砌出来的,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属于一个另外的世界线的故事。

  电影中的李兰可能不存在。

  但w区一定存在千千万万个因良心而受着折磨的老师。

  电影中的宁翠柳可能不存在。

  但w区一定存在千千万万个因教育问题被埋没的学生。

  她们是众人的代表,是由现实凝练出来的典型人物。

  而她们的故事,揭露的是W区的一个更好的可能性,一种浪漫的想象。

  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何尝没有这种写作形式?有人被现实激发,构思了乌托邦,而乌托邦作为一种想象,反过来又刺激了现实。

  有人说,创作就是一种战斗,甚至不只是战斗,还是一场战争。

  遥想当年,那些书写出斗争纲领的伟人们,他们何尝不是相信思想有力量,创作有力量,才如此执着。

  思想本身有力量,它怎么不会对人产生作用力?

  《百年教育》当然不是乌托邦,里面不如说满目都是现实,很多话语一字一句都在刺痛人心,李兰还算是心理比较强的,换做其他心理敏感的人,可能到第二个学校的遭遇就要告退堂鼓了。

  非要说的话,它是现实与“浪漫”的集合,是用现实堆砌出来的奇迹般的浪漫。

  想当年浪漫主义为何诞生?还不是因为被激发的。或许,现实主义的极致,就是浪漫主义。它们至始至终是不分家的。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

  “浪漫是有爆发力。它是发生在大脑的一场爆炸。”

  徐不拘忽然默道。

  人们一旦知道明明可以更好,又怎么可能忍受现状。

  这就是《百年教育》的力量。

  这就是故事对于人的力量。

  周总难道就是这么想的吗?徐不拘顿时一愣。

  赫尔格的总裁周礼,无论在任何版本的传闻里,都是一个对文艺不感兴趣的人。

  听说他曾经拒绝过无数个娱乐圈文艺圈的人,理由是不切实际,他感觉不到他们那些作品的价值所在,自然就对他们没有兴趣了。

  但是现在的周总……是否已经改变了想法?

  周总是否也开始重视文艺了。

  徐不拘有点恍然。

  -

  会议上。

  大局长横视所有人,目光炯炯:“好啊,你们这帮文化人,就是这么欺负我们的武夫么。”

  “说的这么复杂,说的这么困难,不会只是想要掩饰自己的无能吧。”

  大局长见所有人低着头,顺手就搭在旁边一人的肩膀上,道:“你来说,你怎么看。”

  无人回应,大局长更怒了,

  “我、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是这些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它们很……”

  复杂。

  他刚想到这个字眼,自己就愣住了。

  大局长一听,反手就是一巴掌,骂道:“还不是你们不努力!”

  一群人愣了愣,仿佛没想到这句话有朝一日会打到他们脸上。

  大局长道:“你们做不到,有的人是做!”

  W区的区域会议最终全是大局长一个人的大发雷霆,好几个高层人物被当场扇巴掌,甚至当天就被押住进行调查。

  W区管理局的风波随即被传到了网上。而全球网此时已经是热议不断。

  教育是基础问题,是真正男女老少都会关心的大问题。

  《百年教育》势必会引起热议。

  电影界的人不禁想,目前为止,有过一部电影如此广泛地反映教育困境吗?即使每个区的情况不一样,无论是制度还是别的,各区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人性是共同的,总是可以理解。

  即使有的人没经历过,无法想象,看的时候就跟看奇幻剧一样,但他们也不会否认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有的人感同身受,或者就是这类教育之下的人,感想当然就不一样了。

  电影的前期,很多人憋着一股子气。

  电影的后期,既有爽快,又有辛酸。

  《百年教育》一看就不是商业片,属于很难高票房的题材,但你不能否认,它拍的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对于相关行业的人,更是赤裸裸的刺激。

  但是,观影的想法各人不同。

  有人说:“我觉得这是励志电影吧,前期虽然压得厉害,后期说实话我看的好爽,出了一口大恶气啊。”

  “你们都只关心故事和人物?只有我在偷偷记笔记吗?李兰教的学习方法是真的可以用的啊。”

  “草,我也在记笔记,离谱了,我居然在电影里偷学知识。”

  意想不到的角度让网友一下子炸锅了。

  要知道,现在刚好要高考,你在高考前几周来个这种电影,确实是震撼人心,如果掐头去尾,光看李兰和宁翠柳的高考征战,谁能说《百年教育》不是一部励志高考片呢。

  全区状元,光是想想就能让人热血沸腾了吧!

  而且什么呢,电影里面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学习法,李兰提到的任何知识都是有根据的,包括李兰每天准备的营养餐!

  有人说:“绝了,回头一想,里面未免也太多内容了吧。”

  他们这么惊讶是当然的,大部分学生见都没见过状元,对于学霸只有模糊而且抽象的印象,认为他们很遥远很遥远。

  可是《百年教育》毫不忌讳透露出他们的学习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播。

  诚然,宁翠柳的确是个天才,记忆力超乎常人,但她同样也需要学习法。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她不知道的内容、没有经验过的内容。专家主张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天才,可是他们出的考卷天才就能答得好吗?

  而李兰给宁翠柳的学习建议是体验。

  她带宁翠柳去了解了社会,走近了真实的生活,逐步逐步地去理解世界的真实形态。

  文科很多时候确实是需要思维升级。

  而思维的升级,就是很需要经验。

  那些教育资源好的地方,学生可以经验到更多东西,视野自然就能开拓,但是宁翠柳做不到,她的成功依靠着李兰的付出。

  要是没有李兰这份教育资源的倾斜,宁翠柳很可能也走不出大山,跟胡彩儿一个命运。

  所以李兰才说她和宁翠柳是不可复制的成功,即使是她自己,也没有把握再复制一例高考状元,所以她才说,她拼了命的努力,只是为了帮大山出一口气,告诉世人山区里面有天才,希望更多人关注他们,再之后的事情,她无能也无力解决。

  有网友感慨:“即使只是发声,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至少提醒了我们,我们还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这么多人没有被关心。”

  到这里,话题已经完全脱离了影视圈,走到了更多更复杂的圈层。

  《导演卡特》不只是霸榜了影视热搜,还陆续霸榜了社会经济、文娱教育板块的热搜。

  吴歌等人看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

  吴歌好像发现了舟导的风格,心想:“舟导好像偏好一种主角,他们总是克服着什么,最后的结局无论好或不好,他们最起码都对得起自己。”

  论坛元老说:“其实这就是相当古典的一种戏剧形式吧。”

  吴歌点头:“记得古代有人说,戏剧就是为克服障碍而付出的努力,我们舟导好像格外喜欢这种古典的戏剧。”这时,r区网友道:“对,虽然很多人说舟导大胆,但我觉得舟导更偏保守派,他的思维方式其实很古老,沿袭着古老的戏剧传统。哈哈,某种意义上,舟导算得上新时代老古董?”

  论坛元老:“我也这种感觉,当周围环境都在力求出新,有时候重返传统,反而是一种创新。”

  各区影评家仿佛都住在了论坛里。差不多看完之后,他们开始了对作品的比较分析。

  有人认为,在周疑的压力下,仰光夫妇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周疑拍的是极端的人性状态,仰光夫妇拍的是“普通”的人性状态。

  “我觉得,这是仰光夫妇思考出来的对抗策略!”

  再一分析。

  李兰这个人物前期可以说非常普通,找不出戏剧意义上的亮点,即使放在戏剧的普通人里面,都算是相当普通的了。

  她有良知,但是不多。

  所以第一所学校,她支教几个月,转头就走了。

  第二所学校,她本来可以让自己习惯、麻木,咬咬牙,其实也是可以忍过去。

  但她比较冲动,用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她相当的情绪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那时候,她内心的平衡被打翻了,所以她辞职了。

  后来,她又让自己平静下来,去了第三所学校,那是最舒适的环境也是最恶劣的环境。

  只要稍微放下良知,放下心里那些没必要的牵挂,安下心,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岂知那份“割裂”越来越大,直到麻木也撑不住,内心崩塌。

  她愤怒难平,所以回到了山区小镇,靠着一时冲动,要带一群山区孩子考大学。

  情绪,并非坏词,人类都有情绪,情绪有时候是相当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愤怒。

  因为不公,所以愤怒。

  多少历史性.事件的开端就是“愤怒”?

  “愤怒是人的本能!是人最后的良知!”

  H区有个网友对这个人物剧情的设计相当真情实感,她觉得这太妙了。

  “不,不对,是本来就该这样啊,良知与愤怒造就真正的人!哪怕是在愤怒都不被允许的环境下,这份内心的肿胀、激动、热情,都是我们人性的体现啊。”

  她最喜欢鉴赏影视作品中的各种“情欲”,堪称情欲鉴赏家。

  在她看来,人性的本质就是情与欲!故事就得是情与欲的交锋,越激烈越好!

  一位直播博主笑了:“哈哈,这部电影真的很有人情味,尤其是后面,她们的奋斗真的很触动我,我可以说这是情绪流的作品吗?我真的仿佛看见了各种满溢而出的情绪。”

  此时,之前那位经常点评的老教授简单地发了一句:“人有情,才不吃人。”

  该条博文随即引来了无数网友围观。老粉倒是看明白了,老教授的意思是:“情是保住人性的关键性武器!”

  此时五部作品全部上映,到下午时间,该看完的人都看完了。

  《百年教育》难免会拿来跟《拜欲教》比较,有人说《百年教育》更好,因为主要人物充满人情味,刻画入微,故事精彩,意义重大。有人说《拜欲教》更好,因为艺术性太强了,人物深刻,故事惊动人心,每个细节都是讲究。

  果不其然,有人对比起两方的人性刻画,说《拜欲教》更复杂、更深刻。

  论坛上的网友就此火速开打,更喜欢《百年教育》的人说:“不是黑深残就好啊!而且《百年教育》的人物也很有深度,普通人的人性就不是人性吗?而且你要说黑,《百年教育》的背景也足够黑,再说深,四所学校的对比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这么多人物,社会面跨度这么大,渐进式地展现了如此丰富的人物景观,越来越深,又越来越广!丰富才是人性!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

  她竟提出了“广度”这种概念,基本上影评都没用过这个概念吧?

  “电影再长也就三个小时,自然要放弃广度,但是你要说广度……”

  的确,《百年教育》以主角为线,串联了无数的人物。

  那些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环境的推移,何尝不是一种深度的表现方式呢?

  “这么一说,《百年教育》的剧情框架不一般啊。”

  “别看很多学生家长作为配角只有‘片面’的出场,但这个故事将无数的片面组成了群体画像。”

  “没有倾向性,仅仅只是展现而已!”

  特别是那个主动透露泄题的学生,他的出场分明只有几分钟,却叫人印象深刻,表现出了一种抽象的恶。没有过多的刻画,反而让这个人物刺进了人心。

  这就是“片面”的力量。

  在故事的取舍中,舟导肯定有所考虑。

  于是,两方人马有的在激烈辩论,有的反而开始了交流。

  交流派说《拜欲教》的主题是拜欲望,《百年教育》的主题是百年教育,它们有明显的交叉糅合之处啊。

  教育搞不好,何不是因为很多人在拜欲望呢?

  接着一看,两个电影组合起来看,竟有互相解释的成分,因为《拜欲教》的主角正是在家庭教育缺席、学校教育失败的情况下出来的人。

  虽然两个电影的背景情况不一样,但是两者间共通性昭然若揭!

  《百年教育》解释了《拜欲教》的人物根源。

  《拜欲教》解释了《百年教育》的深层原因。

  《百年教育》赞颂了情的力量!

  《拜欲教》揭露了欲的恐怖!

  想到这里,吴歌忽地起了鸡皮疙瘩,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心流。

  “好神奇,这是巧合吗?”

  她又把这些想法发在论坛上,无数路人围观过来,无不感到惊奇。

  《百年教育》怎么就跟《拜欲教》联系上了?

  影视平台上多的是针对一部作品的分析,同时拿两部作品出来做分析,还分析出这么多东西,实属有点吓人了。

  而论坛元老说:“不是巧合,它们本质关注的东西一样,会交相辉映,也很正常。”

  吴歌一愣,沉默了片刻,恍然大悟道:“是的,它们都是关注人的故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来了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五部作品都一样,它们都是不同切面的人的故事,只是呈现出来的深度、广度、戏剧性等不一样。

  吴歌道:“《和亲》也是很好的作品,黄慧导的好,苏方梅的演技也是一流的水准,找不出多少缺点。”

  总的来说,五部作品各有特点,威廉和常红归拥抱主流,黄慧坚持自己的风格,周疑追求自我的极致,舟导照常的大胆。

  特别是,周导表达了人们平时不敢言说的黑暗,舟导表达了人们平时不敢开口的良知。

  如果刚好两部电影都看了,那能思考的内容可就太多了!

  吴歌:“不可思议,《导演卡特》真的太有意思了!这就是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该有的风采吗!”

  不只是吴歌以及A区网友,其他各区网友听到这些说法,也都震惊了。

  这真的只是一个综艺节目吗。

  一个综艺节目能出来这些作品吗?

  要知道,《导演卡特》最初只是随便拍个衍生剧交差的普通节目啊。

  H区网友说:“太有意思了,我要去H区宣传!我要让《导演卡特》也火遍H区!”

  看到如此情况,唐安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导演卡特》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他的预期。

  “我对表哥可真的太有交代了!”

  这时,常红归、黄慧和威廉三人又聚集了。

  常红归:“舟导……我真是败给他了,同一个赛道赢不了,不同赛道也赢不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是他的导演方式压了我们一筹吗?”

  黄慧:“也许不是导演方式的问题,舟导在导演上大多交给别人,听说他经常只是在片场看着而已。”

  威廉:“我觉得是认知,他对戏剧的认知就很原始、很简单,只要是他觉得好的,无论其他人怎么说,他都还是说好,我也很难形容,他一直说自己是外行,也确实没有我们行业的多数知识,但他的认知确实强。”

  黄慧:“对,他的作品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戏剧美,是在人身上找故事,而不是先想好了故事,再把人套上去。”

  光是仰光夫妇的剧本好,肯定到不了这个地步。

  首先导演要会看剧本,会把控剧本,有戏剧品味,清楚地知道剧本的好坏。

  听起来很简单?

  可实际根本不简单。

  不会看剧本的导演其实到处都是,更别说具体拍出来了。

  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个基本能力,决定了导演的天花板。

  如今,舟导让他们重新体会到了这一点,让他们重新回归到了戏剧的本质。

  还真是……不可思议啊。

  这时,w区管理局冲了全球榜。

  有人大喊不妙,因为《百年教育》的故事背景是w区!w区军阀怕不是要因为《百年教育》翻脸吧!

  但是情况出乎意料。

  w区军阀管理局非但没有说《百年教育》拍的哪里有问题,还隆重称赞了《百年教育》以及剧组人员特别是导演。

  外交部部长徐不拘还亲自直播发声:“感谢舟导带来这么精彩的电影!”

  随即说了一大波真情实感的观后感,围观群众瞠目结舌,这是搞哪出啊?w区管理局这是被刺激得脑子坏了吗?

  但是接着出来的新闻叫网友更加震撼。

  w区的文盲大局长突然宣布洗清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同时他们还加强了电影推广,将《百年教育》放在了年度电影必看单上强荐。他们并不强迫人们去看,但看得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搞不好真想强迫。

  各区论坛网友简直摸不着头脑。

  而事实就在眼前,《百年教育》刺激了w区管理局,一天之内就让他们行动到了这一步。

  虽然说电影只是电影,改变不了世界,但是w区管理局好像在以实际行动说明,是的没错,电影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一个区域,特别是我们w区!

  吴歌都懵了,直说:“他们真的没问题吗?这么做到底是图什么啊?”

  论坛元老说:“我总觉得他们是在向谁献殷勤,”

  吴歌:“谁?”

  还能是谁,看他们对待五部作品的明显态度差距,你就只能想到。

  “舟导。”

  论坛元老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讨好舟导。”

  吴歌与众网友一怔。

  一个区域管理局,为了讨好一个导演,不惜做到这一步?

  “这怎么可能?想不到任何好处啊?”

  论坛元老道:“准确地说,也不是完全是为了讨好舟导吧,《百年教育》的确揭露了不少问题,如果w区管理局足够开明,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歌:“那舟导……”

  论坛元老道:“一定也跟舟导有关,他们对舟导的态度太特殊了,就差亲自去迎接舟导到w区了。”

  有人说:“我懂了,是为了舟导背后的海森堡财团吧,早就听说w区积极争取财团的信赖,舟导是海森堡的人,他们争取舟导不奇怪。”

  论坛元老摇了摇头:“讨好海森堡找桑托斯先生不就好了,何必找舟导呢。”

  说话人顿了顿,确实是啊,桑托斯先生虽然也忙,但是想找并不难。

  要知道,桑托斯先生可是有网上帐号的,你大可以私信他,虽然他未必回复你就是了。

  据说,桑托斯先生的帐号上关注了全世界的美人……

  吴歌问:“我还是不理解,他们要讨好舟导,也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吧?直接找舟导谈不好吗,何必还隔着一层电影?”

  没错,这是最难解释的问题。

  你想示好,直接示好不就行了,干嘛搞得跟隔空喊话一样?

  说实话,w区的举动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区管理局的注意,好几个区的外交部部长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一部电影再好也不值得管理局这么在意吧,舟黎这个人虽然非同寻常,但你想想,他一天到晚花时间在拍电影上,哪里有海森堡高层的样子?电影拍得再好,对海森堡来说都属于“不务正业”吧?

  而且听说海森堡高层的考核还挺严格的,越是高层工作压力越大,哪有像舟黎一样跑出来拍这么久电影的。

  太不对劲了,各区外交区都觉得里面一定有猫腻。

  好几个部长说:“我们要不要也着重推广一下《导演卡特》?反正这么做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他们刚刚一说,内部就有人反对:“还是算了,不管w区是怎么想的,我们区还是不要大力推广《百年教育》吧,这类型片容易影响我们的社会舆论。”

  各区内部也发生了矛盾,众人的意见并不一致。

  论坛话题此起彼伏,大家讨论半天没有结论,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此时的论坛元老还没有意识到“舟导”真实身份的影响力。

  A区时间晚上十点。

  首映票房的争夺成了全球网的保留节目。

  网上一片争吵之声,各大导演粉打了一波又一波。

  吴歌分析道:“其实这次应该没有什么悬念,跟上次不一样,随着《导演卡特》的热播,每个电影的首映座位几乎都卖得差不多了,第一天的票房差距不会太大,接下来的一周才是重点。”

  正在这时,一个消息突然炸开锅。

  有网友爆料称周疑导演不见人影,好像被x区特务绑架了!

  今天大半的热点被w区占领,人们好似忘记了x区,要不是该网友一提,他们都要忘了周疑导演的x区太子背景。

  欸,等等,x区这是绑架了自家太子?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啊?

  随即有人爆料,x区现在外忧内患,埃森特等拥皇派快要控制不住场了,所以极需周疑来震震场面,毕竟周疑无论如何都是顺位继承人。

  记者何伟杰迅速抓到了新闻。

  可是他很快想到:“不管是不是绑架,我们都没办法干涉x区的事情吧,周疑人在a区还好,要是去了x区,只怕……情况不好处理。”

  周疑理论上是d区的人,但d区没有理由为周疑出面,何况周疑还有那么麻烦的家族背景。

  吴歌:“啊,那怎么办?”

  即使他们给x区施加舆论压力,恐怕也没有用,因为拥皇派现在自身难保,哪还顾得上什么区域舆论。

  无论如何,周疑也是《导演卡特》的导演,发生这种事,路人也看不下。

  A区时间晚上十一点左右。

  周礼睡了一天刚刚醒。

  他仿佛对着空气问话:“情况怎么样了。”

  季管家的声音凭空出现:“《导演卡特》的上映一切正常。”

  说时,他才慢慢从帘子后面走出。

  周礼看了眼时间,随口道:“往常来说,大家这会都在算首映票房吧。”

  他认为《百年教育》的票房不会很高,而《拜欲教》这类型的电影更不可能。

  他不急着起身,先是按照往常规律,在系统空间过了一遍其他导演的电影。

  有人可能以为他不关心其他导演的电影,其实不然,他都是会看的。

  常红归的《上台》对他来说意料之中。

  威廉的《全职奶爸》有点意思。

  黄慧的《和亲》……有机会再看,应该是部好片吧。

  周疑的《拜欲教》呢。

  周礼望着荧幕,露出了几分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的表情。

  文艺的世界好像比自己想象的还复杂。

  不然怎么解释周疑这样的导演。

  “主题只是拜欲望?”

  “不,他拍这部电影或许别有想法。”

  周礼看完慢慢起身,再看一眼全球网,才知道舆论天翻地覆了。

  《导演卡特》首映票房出来的同时,x区发生了一件事超乎意料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