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第73章 他心乱了

  韩悯束冠这日, 收了许许多多的礼。

  韩家人给他的,他的朋友们给他的,还有宫里给他的。

  旁的人难得有一次宫里的恩赏, 东西都好好的供在案上。

  傅询却生怕他不用, 还特意让传旨的人带话给他,送的纸笔墨盒, 明天他进宫,就要看他用上。

  韩家人都在院子里接旨, 谢恩之后,前来传旨的卫归就让宫人们把东西都送到韩悯房里去。

  韩家人都在,韩礼自然也在。

  他站在韩悯后面,看着流水一般的赏赐,再看看和探花郎楚钰、御史大人温言站在一块儿说笑的韩悯, 忽然想起几年前自己行冠礼的场景。

  他们家在桐州城, 也算是小富之家。因着兄弟四个, 只出了他一个读书人,冠礼办得也十分气派。

  那时韩爷爷还没有回到桐州,替他束冠的是族中一位举人长辈。虽然也德高望重,但是也比不上被先皇夸赞过“堪为文官之首”的老韩史官。

  他家里人都不太懂得风雅之事, 收的礼物也不过是寻常的一些玩意。既比不过韩悯收到的珊瑚华贵,也比不过他的孤本古籍珍稀。

  那位长辈说他有状元之才, 日后必成大器。

  他也是这样想的,年少时老师就说他颇有天分,在私塾中比同窗遥遥领先。

  后来考了秀才举人, 在桐州那样的贫瘠之地,也是难得的头一份。

  他一直自命不凡,直到来了永安。

  柳老学官说他的文章不好, 他认了,细细地改过了。

  可是韩悯怎么也能说不好?

  韩悯不过是比他多得了几分机缘,多得了旁人许多的偏爱。

  他的爷爷从前是文官之首,老师又是柳老学官。

  几个朋友,上至丞相御史,还有落魄状元,都和他交好。

  皇帝也喜欢他,偏偏他自己还不知道。

  韩礼站在原地,出神地站了一会儿。

  等回过神,宫人们已经把东西都送到韩悯房里去了,韩悯将来传旨的卫归与内侍送出门外,又欢欢喜喜地和朋友们出去闲逛了。

  韩礼强忍下心中不服气的感觉,准备回去温书,忽然有个小厮叫住他。

  “堂公子。”

  他回过头,那小厮将一张叠好的纸递给他:“听说堂公子丢了诗稿,这是我们打扫庭院的时候捡到的。”

  他的动作顿了顿,随后接过纸张:“多谢。”

  这是他刻意丢在内宅里的,给柳毓看的。

  他满以为,自己没有韩悯那样的机缘,就应当自己创造关系。

  却不想柳毓理也这样冷脸。

  那小厮又道:“以后可小心点。”

  他太敏感,连这句话,也以为是小厮在嘲讽他。

  韩礼拂袖要走,行至廊前,听见门外有人敲门。

  他快步上前开门,不悦地皱起眉头:“怎么了?”

  两个小侍女捧着礼盒站在门外,温声细语道:“奴婢们是宋国荣宁公主的侍女,公主听闻今日韩悯韩大人束冠,不便前来,备下薄礼,特命奴婢们送来。”

  瞧,连公主都与他交好。

  韩礼冷笑一声:“他不在,才出去了。”

  小侍女们对视一眼,又道:“那能不能请这位公子帮我们……”

  韩礼正要转头喊小剂子过来,而后眼珠一转,从她们手里接过礼盒:“我放在他房里,他一回来就能看见。”

  小侍女道了谢离开,韩礼拿着东西,去了韩悯房间。

  方才宫人往里边送东西,房门只是掩着,并没有上锁。

  房里堆满韩悯今日收的礼物,几张书案都快放不下了。

  韩礼将礼盒放下,看着满屋的东西,又想到自己。

  他伸出手,慢慢地拂过并不属于他的东西,在屋子里走了一圈。

  最后停在韩悯平时写字的书案前,案上书卷乱堆,摆在正中的稿纸,印出他用上一张纸写字时留下的墨痕。

  韩礼随意一瞥,恍惚看见“圣上”二字。

  他一愣,伸出的手停在半空,挣扎了一瞬,随后在书案上翻找起来。

  韩悯无缘无故写这两个字做什么?

  最后他在几卷书的最底下,找到一叠书稿。

  他匆匆扫了几眼,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韩悯在写这些污秽的东西,还是以圣上为主角的。

  朝中为臣,清誉是最要紧的。倘若这件事情被别人知道了,圣上震怒,韩悯的下场……

  他手里攥着书稿,正想着该怎么办,外面忽然传来一声轻响。

  原本就做贼心虚,他迅速将书稿放回原处,出去一看,原来是韩悯养的那只白猫。

  韩悯早些时候带它熟悉了宅院,就放它四处乱跑,从来不拘着它。

  韩礼抹了把脸,这才知道自己脸上全是冷汗。

  他转念一想,韩悯写东西的事情抖落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牵连到自家,还是且走且看,不急于掀开。

  但是他收的礼——

  韩礼回头看了一眼,快步上前抓起白猫,把它丢进韩悯的房里,关上房门。

  把那个红珊瑚摆件打碎了才好,把韩悯所有的东西都弄坏了才好。

  *

  松烟墨客的话本每个月出一册,回回外边都挤满了人。

  韩悯每回看见,都觉得满足而欣慰。

  但是这回不太一样。

  韩悯原本想用自己的话本把楚钰他们的压下去,要是话本卖得不好,楚钰他们也就不会再写了。

  却不想,楚钰根本就是不在乎钱的贵公子,千金难买他高兴,几百册话本,说送就送出去了。

  来的人越多,买的《丞相》话本越多,送的《起居郎》话本也越多。

  韩悯看着书局外的人群,默默地流下了贫穷和悔恨的泪水。

  楚钰拍拍他的肩:“没事,这才第一本。”

  “还有几本?”

  “还有……”

  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只听不远处传来哐的一声锣响。

  又是那个男人,每回松烟墨客的话本子换角色,都要在街上敲锣的那个男人。

  见过两三回,韩悯已经眼熟他了。

  但是这回松烟墨客又没有换人,他怎么又敲锣了?

  只听他朗声道:“《起居郎》借《丞相》东风,借松烟墨客东风,白石书局用松烟墨客东风捧别的著书先生,臭不要脸!”

  韩悯被感动得再一次双目含泪,他感慨道:“真是天降正义。”

  其余三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楚钰捏住他的脸:“且等着瞧,他马上就会发现《起居郎》的好,然后倒戈到我们这边来。”

  白石书局的人也怕了这个敲锣的人。他的爱也浓烈,恨也汹涌,每回卖松烟墨客的话本,他一定是排在最前的那个。

  等拿到话本,他要先匆匆扫一遍。

  如果换了人,他一定要敲锣骂人,然后被旁人劝下来,坐在台阶上哭。

  等哭完了,该看的还得看,看完了也不耽误他做事。

  所以后来旁人也都习惯了,随他去了。

  反倒是他一敲锣,大家就都知道,这回的话本又有了新的改动。

  这时白石书局的小伙计也出来了,把他拉住,好言好语地相劝。

  “客官有所不知,这本《起居郎》早在出来前,松烟墨客就知道……”

  那头儿,韩悯对楚钰道:“那就走着瞧吧。”

  他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朝他哼了一声,抱着手向书局走去,经过那人身边时,拍拍他的肩,道了一声:“不错,继续加油。”

  小伙计认得韩悯,听他这样说,无奈道:“韩公子,你就别添乱了。”

  韩悯朝他笑笑:“好好,我走我走。”

  他从书局后门绕道进去,大约是要去找葛先生理论。

  这时楚钰一行人也上了前,楚钰对小伙计道:“去,再拿一本《起居郎》来。”

  小伙计也认得他,知道他早晨还在书局砸了许多银子,不敢怠慢,连忙进去拿了一本新的来。

  楚钰接过话本,翻了翻,找出自己觉得写得最好的那几页,递到那人面前:“来,给我看。”

  男人威武不屈:“不看,我只看松烟墨客。”

  楚钰看了他一眼,把话本还给小伙计:“给他念。”

  他只道:“不听。”

  “念。”

  小伙计心里也犯嘀咕,有钱人的乐趣好奇怪啊。

  但是碍于楚钰现在是书局的大主顾,他也没办法,只好扯着嗓子念给那人听。

  他三人虽然是头一回写,但是却有活生生的起居郎与圣上在眼前做参照,他二人一直都黏糊而不自知。就是把楚钰记录的起居注搬过来改改,说不准也能卖得红火。

  小伙计念了一段最有意思的,皇帝小时候总喜欢欺负小起居郎,两个人在学宫念书,坐隔壁桌。

  有一回小起居郎趴在案上睡着了,小皇帝弄弄他的头发,捏捏他的脸。

  他总是不醒,小皇帝就把他的脑袋扶起来,把自己的衣袖给他枕着,然后往他的嘴角和自己的衣袖上沾了点水。

  等人起来,就说他压着自己的衣袖流口水。

  小起居郎起来之后臊得满脸通红,那几日都对小皇帝特别好,小皇帝要玩头发就给玩,要捏脸就给捏,百依百顺。

  最后是因为小皇帝想要故技重施,被小起居郎发现,两个人又打了一架。

  这段是温言写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他那时就坐在韩悯后边,每天看他两人这样打闹,烦得要死。

  烦他们打扰自己学习,更烦韩悯天天这样玩,写的文章还能得第一。

  小伙计念完这一段,抬眼看看那男人。

  男人的脸上露出慈父般的笑容,他刻意放缓语气,和蔼地对小伙计道:“给我来一本吧。”

  楚钰满意地点点头:“兄弟,好眼光。”

  温言倒没想到,他从前每天看的、看到心烦的场景,竟然还有人喜欢看。他还以为傅询欺负韩悯,只有傅询自得其乐,原来真的还有其他人了解他。

  最后楚钰举起谢岩的手,借他的手振臂一呼:“起居郎才是最好的!”

  *

  白石书局的后院里,韩悯瘪着嘴坐在葛先生身边,两个人坐在台阶上。

  葛先生悄悄看了他一眼:“你知道了?”

  “明明说好了,我的话本和他们的一起卖……”

  葛先生轻声提醒:“但是他们不卖。”

  韩悯气得跺脚:“那也不能捆绑销售,我不干了。”

  “那也是你提出来同一天的。”

  韩悯说不出话,扭头去看别处。

  葛先生又道:“那我去跟掌柜的说一声?反正你现在也说得上话了。”

  韩悯瘪了瘪嘴:“那也不用,写东西是文人之间的事情,要是闹到书局上边,就不一样了。”

  这时写话本的那三人也进来了,同葛先生打过招呼,在韩悯身边坐下。

  见他有些不高兴,楚钰把话本塞给他,笑着道:“你要不要看看?你的那个书迷也开始看了。”

  韩悯把东西还回去,断然道:“我不要。”

  “辨章写的可好了,你就看一眼嘛。”

  他迟疑地看看温言,温言头一回写这种东西,还有些心虚,不敢对上他的目光。

  只是道:“不过是小时候见的多了,随手写的。”

  一听这话,韩悯下意识道:“放屁,我和傅询小时候天天打架,哪有可以写进话本里的东西?”

  他气呼呼地翻开话本:“让我看看辨章都瞎编了些什么东西。”

  只看了两页,他就不看了,把书册卷成一卷,丢进温言怀里。

  “辨章自己就是青梅竹马、正主娘娘,现在反倒来编排我。”

  特别不愿意和傅询扯上关系,温言道:“你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我那时坐在你后边,你与圣上打打闹闹,牵连我多少次了?”

  韩悯梗着脖子道:“他要是对我有一星半点的……”他顿了顿:“友善,我今天束冠,他就不会不来。”

  温言了然:“原来是因为这个。”他看向楚钰:“没事了,他不是因为话本子生气的,他是恼火圣上没过来看他。”

  旁人都笑,只有韩悯扭过头去不说话。

  *

  晚上在家里吃完饭,韩悯送走朋友们,在门外游荡。又用散步的借口,带着韩佩在外边等了有一会儿。

  连韩佩也看出来了,问道:“二哥在等谁?”

  没有等到,韩悯转身要回去,很简单地答道:“没有谁。”

  身后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在靠近时放缓,又消失不见。

  韩悯懒得回头再看,他已经看过很多次了。韩佩扭头看了一眼,扯了扯他的衣袖。

  “二哥,圣上找你。”

  韩佩不再喊他“那个男的”了。

  韩悯回头,就看见傅询站在他面前。

  此时暮色四合,星灯微明,都落在他身后,化作一片虚无,只有傅询站在他面前。

  借着夜色掩盖,韩悯飞快地眨了眨眼睛,唤了一声:“陛下。”

  傅询问:“你在外边做什么?”

  “散步,饭后散步。”

  “那出去走走?”

  “好。”

  傅询又看了看站在他身边的韩佩,对他道:“你家就在前面,你回去。”

  韩佩不大愿意,也不听他的话,只是看向自己的亲亲二哥。

  不料亲亲二哥对他说:“那我送佩哥儿回去吧。”

  说着,韩悯就牵着他的手,往回家的方向走,傅询跟在他二人身后,穿过深巷。

  韩悯推开木门:“你回去吧,早点睡觉。”

  韩佩只好回去,在院子里遇见韩识,韩识问:“你不是和你二哥一起出去了吗?你二哥人呢?”

  “本来是要回来的,但是后来圣上来了,二哥就和圣上一起走了。”

  韩识沉默了一会儿,招手让他过来:“来,大哥教你使峨眉刺。”

  *

  将韩佩安全送回家,韩悯把宅门关上,转头看向傅询。

  “陛下想去哪里?”

  “我让他们备了马,随处走走就好。”

  “好。”

  他走下台阶,忽然想起一件事:“手上的伤不要紧吗?骑马的话?”

  他说的是傅询右手虎口的那道伤口,因为裂得太深,还没有好全。

  “回去重包。”

  韩悯看了他一眼,又抓起他的手腕,看了一眼他的伤口。

  他自己就是骑马过来的,因为要握着缰绳,包扎的粗布下隐隐渗透出血迹。

  韩悯问:“一定要骑马吗?”

  “有点东西要给你看。”

  韩悯挠挠头:“这样。”

  这时走出巷子,外边的侍卫牵着马在等候。

  最后他大胆地提出一个折中的法子:“如果陛下还信得过我的骑术的话,不如陛下和我同乘一骑?”

  傅询忍住笑意和立即答应的冲动,淡淡地应了一声:“也好。”

  他答应了,韩悯便伸手摸摸黑色的骏马鬃毛。而后翻身上马,握紧缰绳,勒马后退两步,在傅询面前停稳,朝他伸出手。

  如此同乘一骑,傅询就不用握着缰绳。

  真是个不错的办法。

  就是韩悯被他搂着腰的时候,有点后悔。

  他以为自己算是代驾。

  但是现在被傅询搂着,怪痒的。腰上怪痒的,傅询的呼吸打在耳边与脖子上,也怪痒的。

  他如今将头发都束起来,白皙的脖颈都露给傅询,傅询一垂眸就能看见。

  到处都怪痒的。

  韩悯定下心神:“陛下要去哪里?”

  “进宫。”

  或许是来时吹了冷风,傅询的嗓音微哑。说话声音也是那样钻进他的耳朵里,韩悯不自在极了。

  他松了松缰绳,马匹慢慢地往前走。

  他自己不舒服,也不敢太快。

  “陛下,离我远一点。”

  “会摔下去的。”

  韩悯歪了歪脑袋,躲开他说话时扑过来的气息:“就是别凑在我耳朵旁边说话。”

  傅询却道:“但是我怕你听不清。”

  “不会的,我听得清。”

  最终傅询还是放过他,不再刻意逗他。

  马匹的脚步加快——按照方才韩悯御马的速度,恐怕走到明天也进不了宫。

  没过一会儿,傅询又道:“你走错路了。”

  韩悯回头看看:“啊?”

  “玄武大街,过去了。”“噢噢,不好意思,失误了。”

  韩悯这才反应过来,连连应了几声,调转马头。

  得亏这时候路上人不多。

  为了缓解尴尬,韩悯随口说了两句闲话:“我小的时候看他们骑马,都是两个两个的,而且每次骑马,他们都要唱歌。”

  他说的是他的另一个小时候,在现代的。

  唱的歌包括但不限于今天天气好晴朗、让我们策马奔腾。

  他笑着道:“我那时感觉骑马可快乐了,结果后来在马场第一次骑马,那匹小马驹一下子就把我弄下来了,我顿时觉得,我再也不想骑马了。”

  “我现在也不是很喜欢骑马。我每次骑马,都意味着我要一个人出远门。好比从前去柳州,又好比上回从桐州来永安。”

  傅询没有说话。

  这时马匹走到玄武大街前,正要进宫门。

  宫内不得策马,韩悯拍拍他的手臂,要他下来,傅询却坐着不动。

  “没事,到紫宸殿还有一段路,你骑进去。”

  侍卫开了宫门让他们进去,还没走出两步,傅询别过头,吹了一声口哨。

  那匹马接收到讯息,撒开蹄子往前狂奔,韩悯一时不防,被它吓了一大跳,忍不住叫出声来。

  傅询接过缰绳,顺势把韩悯揽在怀里。

  马匹在笔直的宫道上跑得飞快,韩悯手脚都软了,靠在傅询怀里不想动弹。

  原本韩悯就骨架小,身量小,看起来小小一只,又瘦得很,揽在怀里显得愈发清瘦。

  这时他靠过来,傅询反倒往后退了退。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和韩悯被吓到的心跳声渐渐重合。

  韩悯心有余悸,拍拍心口:“它怎么忽然就撒腿乱跑?”

  傅询面不改色,垂眸看着他白皙的脸颊:“可能是他心乱了。”

  *

  在紫宸殿附近停下,傅询翻身落地,朝韩悯伸出手。

  韩悯没理他,自己跳下马。还是有些腿软,可吓坏他了。

  “陛下这匹马也太野了。”

  “他经常这样乱跑。”

  “需要管教。”

  傅询应道:“是。”他指了指紫宸殿附近的高楼:“这里。”

  “好。”

  凭栏临风,如今已近七月,夜风有些泛凉。

  内侍摆好果酒,将两人面前的酒杯斟满,就识趣地退下去了。一路吹着风,韩悯抿了两口果酒,身上暖和了些,又壮了壮胆子,才开口。

  “陛下白日里是有什么事吗?”

  所以韩悯等了他一日,他都不来。

  要有正经事情,还算是个理由。

  傅询却道:“没有,在宫里看了一天的折子。”

  “那怎么……”

  “白天留给你办礼,让你和朋友们一起。我晚上去找你,就一定要把你带过来。”

  原来如此,要是晚上他还和朋友们待在一块儿,傅询就会说,已经留给他一个白天了。

  韩悯用指尖推了一下酒杯,杯中荡起涟漪。

  傅询又问:“给你送的东西你看到了没有?”

  “还没来得及看,回去就看。”

  让宫人把东西放进房里,他就和楚钰出去了,后来去吃晚饭,也没有回房。

  “你束冠很好看。”

  “那是自然。”

  韩悯下意识这样说,反应过来之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忽然天边炸开一朵烟花,韩悯抬眼看去。

  天边一片胭红,洇透夜色重云。

  韩悯的眼里也染上这样的颜色,他眼里泛光,看向傅询,小声问道:“这个也是陛下安排的么?”

  傅询点点头:“今天是不错的日子,放烟火庆祝一下。”

  韩悯哇了一声,刚要道谢,可傅询偏偏还要嘴硬:“今日是——”

  “朕收服西北十二个部落三周年的纪念日。日子确实不错。”

  韩悯眼里的光迅速消失,皱起小脸,一句话消失在烟火声里:“那还是别放了,污染环境。”

  生气了。傅询笑了一下,手掌覆在他搭在案上、紧紧地握成拳的手,故意问道:“你在想什么?”

  韩悯哼了一声:“臣想到陛下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时候,臣却在后方过生日,十分惭愧。”

  傅询将他的手松开,捏了捏他的手指,又问:“你在想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悯悯(星星眼):谢谢……

  傅狗:老婆,今天是我拿到十二连胜的三周年,我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