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战城南>第45章

  “阿衿,劳烦你与和彦多待几日,料理后事。”

  韩谨忍不住还是哭了出来,“师父,我知您与阿爹情深,生死相随,可…”

  “你既然知道,又何必再劝。”韩谨话未说完就被打断,微凉的手摸了摸他头顶,“你阿爹总觉得我糊涂,他才是世上顶顶糊涂的人。你是我们俩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了,如今你已有了归处,我们也就放心了。

  只有一点,我与你阿爹就葬在后山,墓室早就建好了,只有一口棺材,合葬。”

  听闻此言,韩谨的眼泪更加汹涌了,和彦见状也不忍,红了眼眶道:“师父,您要阿衿他这一日里失去两个亲人吗?”

  沈清平见状也笑着伸手摸了摸和彦的头顶,“好孩子,你们阿爹这辈子为我太苦,不敢让他多等,只能让你们两个受累了。”不知怎地,韩谨竟从这话里觉出来平日里阿爹的口气。

  说完这话沈清平就进屋了,与宋非尘一起躺在床上,尚有余温的手指十指相扣,渐渐没了气息。

  韩谨进去的时候一时竟有些恍惚,他的双亲可能只是睡着了,可他在床前跪了一夜也未见他们二人醒来拉他一下。

  和彦本来还问道:“要不要下山买些置办丧葬的东西?”

  韩谨摇摇头回道:“师父他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也没有提前准备,想来他是觉得不必要吧! 就依他说的,三日后下葬,葬在他自己建的墓室里,与阿爹生同寝,死同穴。”

  和彦其实一直有个疑惑,师父和阿爹之间到底经历过什么,这两人当年在江南一带的茶楼里风靡一时,是时兴的话本材料,可这般模样,倒显得世人浅薄,但他不确定韩谨是不是知道,再加上现下这种情境,也不是个问这个的好时候。

  三日后,风雪未停,墓碑是韩谨自己刻的,阿爹和师父的名字并在碑上,冻土里两人同寝而眠。墓室合上后,和彦和韩谨跪下磕了三个头,权作拜别,起身时,风雪已停,来时的脚印已看不清楚。

  

、第 28 章

  

  山上已经没有想见的人了,徒留也是无用,趁过年前还能赶回金陵,他们俩打算的是,待过完这一年,便带着老管家离开旧地,找个新地方落脚,此后就是平头百姓,风起云涌,再不相干!

  和彦和韩谨又在山上待了半月,收拾好行李和心情,才往山下走去,韩谨觉得他那些悲伤的情绪,真的是被和彦糟心的厨艺给磨没了的,简直丧心病狂,能把青菜炒出来中药味的,果真是奇人。

  和彦只尝试了一次,韩谨就将掌厨大权抢到了自己手里,虽然他也不太会,但也是见过别人做饭的,第一次尝试的尚能入口,日渐熟练了就好,和彦也不知为什么非要较劲,每顿饭还非要自己尝试一下,韩谨有时候都怕他把自个儿给毒死了,只能拉着他下山了。

  这一道从西北想南走去,两人走的不紧不慢,走到什么地方还听了听当地的轶事传闻,茶楼话本,可能是如今南梁和北黎的局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话本里多说的都是南梁兵力强盛,不惧外敌来犯,南梁宽厚施仁政,教化蛮族之类的。

  说什么建书院不拘一格,有才能技艺者皆可入院学习,更有夸张的人说,门阀世家式微,寒门庶子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书院不拘姓氏族别,说不得这科举也就对蛮人开放了呢!

  短短半年时间,就能让这等消息传遍南梁境内,也真是好大的手笔,和彦和韩谨初闻之事还颇为惊讶,一路走来也觉得习以为常,这样的手笔,只能是祁寒了。

  若真有一日,北黎之人通过科举入南梁朝堂,那时他必然已经是中原汉人了。不过也不知道这一日他们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了。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他二人十一月底回到金陵后,来了位了然的客人,本该镇守边关的林舒上门求见,拜帖送上来的时候,只是说韩谨与他也算是有同门之谊,上门来只是伤感怀旧,并无他意。

  老管家说:“这也没办法拒绝,人家上门来怀旧,总不能不许吧!”

  和彦看着手里拉的美人,道了句:“他怀念你?”

  老管家欣慰,这还算知道吃醋。

  韩谨回道:“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知道你没死,特意来见你呢?”

  和彦似模似样地点点头,“嗯,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毕竟我‘死’得有些草率。”

  韩谨冷笑,“呵。你还想怎么‘死’?斩首示众?”

  老管家看着自家大少爷还是一如既往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真的救不回来了。

  和彦见韩谨这样语气,轻咳了一声,对管家说道:“回林将军,他想来缅怀谁都行,来就来吧。”

  老管家看着自家小少爷的眼神,赶忙退下了。

  韩谨问道:“要是家中只有李叔一人,他怎么会认真将拜帖送上门来。”

  和彦:“说不定人家就是涵养好呢?”

  韩谨白了一眼,“和彦你认真些,林舒又不傻,他肯定知道你没死的。”

  和彦一脸无辜,“我知道啊!我不是说了嘛,死法那么草率,都能猜到的。”见韩谨有些生气,和彦赶忙安抚,“好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非就是林祝之死,怕他算在我头上嘛!这又没关系,有你在,他还能当场杀了我不成?”

  韩谨不想搭理他,起身就要走,和彦喊道:“诶,诶,你走了今天晚上就别来我房间了!”

  老管家大老远就听到了,不由得感慨,如此虎狼之词,果真是世风日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