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战城南>第43章

  和彦恭敬回道:“是。”见着人如此拘谨沈清平说了句:“现下都是自家人,我知你性情洒脱,不拘一格,不必拘泥。”

  和彦低笑一声才道:“不知师父是想跟我说什么?”

  “你都唤我师父了,我还能说什么?自然是你们了,你们二人经历的事我也知晓,阿衿不太会轻易交付真心地,可却与他阿爹一个样,被他们交付真心地人也不会轻松。怕你有心结,好叫你知道,阿衿的身份也不是他自愿背上的,累及你,确实是他的过错。”

  “师父,我与他心意相通,哪来过错一说,他总不会害我,我也不会害他,这就够了。”

  沈清平倒是沉默了一会儿,又听得和彦说道:“师父您所说的阿衿背上韩谨的身份一事是还有什么隐情吗?”

  沈清平叹道:“阿衿他是个习武的好苗子,却因着出身屈辱,自小被人轻贱,一身好根骨硬生生打成了如今这样不上不下的资质,险些连命也搭进去,但不管怎么说,韩氏夫妇于他又救命之恩,无论如何,恩情得还。”

  一时间和彦竟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师父他轻飘飘几句话就把韩谨儿时的经历带过了,却忍不住让和彦心酸,该是怎样的虐待,才能将一个孩子的根骨毁掉呢?还没等心酸完毕,就听到师父似有迟疑地说道:“我观你好像十分畏寒,眼下乌青,怕是经常睡梦惊悸,是少时磨难的缘故吗?”

  和彦回道:“说来惭愧,少年时期被人下过致人疯癫的药,留下的后遗症,倒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无法根治。”

  沈清平幽幽一叹,“你们二人还真是多磨难。”

  和彦苦笑,就听到师父接着说:“阿衿被我和他阿爹养在身边的时候,虽也让他学些武艺,但教的他更多的是文治谋略。

  当年送他下山他大概是觉得我们不要他了,整个人缩在雪地里,这才有你将他带回去。不管怎么说,我们给了他家,又放弃了他,再不敢奢求他还能回来…”

  “师父,宋衿是个心软且聪明的孩子,想来在他的时光里,您和阿爹是他割舍不下的人,他那么聪明,就算当时不能明白你们为什么把他放在金陵城,现如今也早明白了。”和彦温和地笑着,他能感觉得到,师父对于他们曾经丢弃了自己养大的孩子存有心结,但他了解阿衿,他能够明白的。

  和彦想了想才道:“我更想知道的是,您和阿爹是怎么教的他,怎么感觉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样。”

  沈清平有些古怪地看着他,“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阿爹早就防着,怕他因韩氏这个身份累及自身,自韩氏兴起时的史料都让他当功课来做。我于他阿爹也算是历经了朝代更迭,这其中有些隐秘,多少有些是我们知晓的,都被他阿爹编作课业,由我布置下去的。”

  和彦听了这话有些发汗,他新认的这两位长辈是什么神仙啊!避世这么多年还能掌握王朝谜辛,想来他来之前只怕家底都被扒光了。

  沈清平似是知道了和彦在想什么,“但也没那么夸张,教给阿衿的大多还是治世谋略之道,你家中的事,并非特意关注,只是与朝代更迭有些关系。”

  和彦不由得愣了愣,想着这事扯到哪了,怎么会和我家扯上关系呢?又听到师父清冷的声音传来,“前朝姜氏覆灭主要是因为手底下有一个挟天子令诸侯的人,贪了西南边陲之地一户时代靠玉为生的家族的一座矿占为私有,且杀人灭口。

  这户人家有个孩子逃了出来,却学了文武艺要贩于帝王家,当是虽民不聊生,但南边有林祝驻守,西北有韩氏一族,北疆是一个没什么底蕴的将军,皇帝猜忌却给了他足以与林祝,韩氏相媲美的兵力,就是南梁太祖皇帝的出身。

  当年的那个少年游说韩氏,为了黎民百姓冷眼旁观姜姓王朝覆灭,林祝彼时虽已名震一方,但仍以韩氏马首是瞻,再加上那人又以金陵百姓十万人妇孺性命胁迫林祝放弃姜国皇室。

  萧氏太祖皇帝勾结北黎,此人娶了北边部族的女子为妻,功高但不得载入史册,做了江南商贾。

  你说你爹和王朝更迭有没有关系?”

  和彦有些咂舌,他知道自家老爹有些聪明,但没想到居然搞掉了一个末代王朝,这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他爹留下意愿要他护着金陵百姓,原来还是当年愧对金陵百姓啊!

  听到师父把陈年往事翻了个遍,和彦才真正意识到,接下来的可能更加重要,这才是他今天被喊出来的原因。

  “你父亲惨遭祸事,实际上是因为西南之地的一座矿产,玉矿,莫须有的玉矿。”

  和彦不明所以,又听到沈清平解释道:“玉矿一事是姜氏覆灭的起始,至于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先帝对你父亲多猜疑,包括你今日遭受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一座真假未明的矿产。”

  和彦抽了抽嘴角,要是他家真有矿产的话,那群族人还不得抢疯了,哪会盯着他一个人,这上位之人可真可笑,就算他说所谓矿产只是无中生有只怕也没人信,只怕还会被人以为自己想私占,这可真是……

  可说了这么多,和彦也反应过来,师傅说的话,真正关于韩谨的反倒是一笔带过,更多的像是要将这些年的事尽数告知和彦,好叫他有个对策,颇有几分临终事毕之意,和彦不由得打了个激灵。

  

、第 27 章

  和彦也知道师父只是给他提个醒,让他知道有人还在盯着他。国库空虚,盐铁矿什么的都不会允许私家掌管,稷存司的存在直接将粮价也管控在了官家手里,莫须有的矿产,若不是是在穷得没办法,怕也是不会寄希望于此。

  况且知道此事的人也不多,怀疑和彦掌控矿脉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反正这么怀疑的人肯定会自己去西南查询的,假的真不了,他问心无愧。

  抬眼又见师父神色忧虑道:“我和你们阿爹都老了,管不了这凡尘俗世,我只有一问,就如今的天下局势,你们是怎么看的,又打算怎么办?”

  “北黎与南梁交好,中原礼教引导蛮人开化,政令更改,婚姻户籍律法都可为两国友好做奠基,长此以往,再不会有异族来犯。”

  “我知道你们少年人想法奇异,可北黎是夏孟瑜掌权,他会为蛮人们谋个好将来而与南梁交好。可你所言之事,没个百十来年是无法见成效的,在这期间,稍微一点天灾人祸就会前功尽弃。”

  和彦回道:“这就是师父您太忧心了,百十来年的事太过久远,我们这些人只能给后辈们留一个尽可能好的世道,但不能替他们做到面面俱到。

  不过我也理解师父您的意思,我和阿衿在这泥潭里抽不出身来,如今虽说是隐匿姓名,怕的是万一。

  还是请师父放心,阿衿所担之事已有了结果,我父亲的遗愿我也算是完成了,我二人如今已经无负累,自然可随心所欲。”

  沈清平听后轻颔下首,虽然心知是和彦想的过于乐观了,可这世上唯他二人是最亲近的人的时候,无论如何,总是能保全自身的,只要能保全自身,这便好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